髋脱位论文_朱丰,赵聪聪,覃倩,种皓,郑少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髋脱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关节,超声,骨盆,软骨,股骨,白细胞,胰岛素。

髋脱位论文文献综述

朱丰,赵聪聪,覃倩,种皓,郑少强[1](2019)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形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骶管阻滞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矫形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就诊并行择期小儿DDH矫形术的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儿均行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均在联合超声引导下行骶管阻滞,其中试验组使用0. 20%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剂量1μg/kg)混合液,混合液使用量为1 m L/kg;对照组单纯使用0. 20%罗哌卡因,容量为1 m L/kg。在骶管注药前和注药后5、10、20、30、60、120、180 min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测定术后2、4、6、12、24、36和48 h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FLACC)以及术后首次觅求系统性镇痛药物的时间;采用Ramsay评分法评估术后拔管即刻、回病房即刻及回病房2 h后的镇静程度;记录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注药后10、20、30、60 min的心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患儿注药后心率及MAP较注药前显着变化,且各时间点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儿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术中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儿对术后首次觅求系统性镇痛药物(乙酰氨基酚)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18(16,20) h比16(12,18) h](P <0. 05)。试验组患儿术后12、24 h的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术后12、24、36、48 h的FLACC评分均高于术后2、4、6 h(P <0. 05)。所有患儿术后均未采用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方式镇痛。试验组患儿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0. 4%(7/23)比4. 3%(1/23)](P <0. 05)。试验组患儿拔管后即刻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且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过度镇静。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 1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0. 20%罗哌卡因用于小儿DDH矫形术骶管阻滞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较满意,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相比,患儿术后首次觅求镇痛药物的时间延后,并可改善术后12 h和24 h时镇痛评分,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3期)

滕剑波,亓恒涛,班永光,于成文,王延宙[2](2019)在《超声对发育性髋脱位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评价发育性髋脱位(DDH)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对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治疗的73例单侧DDH患儿进行蛙式位髋内侧横切面超声检查,观察股骨头与髋臼的位置关系,并进行相关参数测量,两侧对比了解股骨头复位情况。结果:超声检查可以直观显示股骨头轮廓及骨化中心,蛙式位髋内侧横切面可以显示股骨头与髋臼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股骨头是否复位,外移程度及前后移位情况;本组73例单侧DDH患儿,61例股骨头复位良好,股骨头位于髋臼窝内,股骨头与髋臼对应关系良好,即患侧股骨头内侧缘或骨化中心距中心线的水平间距同健侧差值<2mm;7例水平间距较健侧增大,差值3-4mm,1例差值5mm,但股骨头处于髋臼窝方位,股骨头与髋臼的对应位置关系尚可,无前后移位。4例复位失败患儿,患侧股骨头明显外移,与健侧股骨头不在同一水平,位于髋臼窝的外后方,其中1例临床医师在实时超声监测下手法复位成功。结论:超声检查简便、直观、无损伤,可视为评价DDH患儿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疗效的首选影像评价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陈国平,江建中,谢兆林,甘锋平[3](2019)在《Salter骨盆截骨+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1例发育性髋脱位患儿采用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髋臼指数,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评价头、臼形态与相互关系及测量C-E角的优良率。结果患儿获得1~4年随访。治疗后患者的髋臼指数为21. 57±0. 24,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5. 02±0. 95(P <0. 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后1年为20/21(95. 24%),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21(14. 29%)(P <0. 01)。头、臼形态与相互关系及测量C-E角的优良率治疗后为19/21(90. 48%),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21(9. 52%)(P <0. 01)。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具有显着的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杨小宇[4](2019)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效果。方法选取2016-06至2018-06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予以超声引导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常规使用0. 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患儿的穿刺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切皮前后血压(BP)及心率(HR)变化;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2、4、6、12、24 h及48 h的患儿疼痛FLACC评分及患儿首次使用乙酰氨基酚时间;记录患儿睡眠障碍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评价患儿术后12 h的镇静情况;记录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穿针调整次数显着少于对照组(P <0. 05);而试验组的穿刺时间[(13. 42±2. 50) min]长于对照组[(5. 73±2. 1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儿术后首次觅求对乙酰氨基酚时间[(19. 6±3. 2) h]明显晚于对照组[(11. 4±4. 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 h,试验组的FLACC评分(1. 6±0. 9)明显低于对照组(4. 3±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试验组术后12 h的Ramsay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小儿DDH矫正术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可提供术后24 h有效镇痛,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武警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熊飞,韦宜山[5](2019)在《复位法矫正发育性髋脱位模型兔:髋臼软骨细胞Caspase-3、Bcl-2的表达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异常表达会引起软骨退变,最终发展为骨性关节炎。目的: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模型经过髋关节复位法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8日龄的新西兰大白兔60只,雌雄不限,在兔右后肢屈髋伸膝位时用管型石膏固定8周制作髋关节脱位动物模型,固定的右后肢作为实验组,同只兔的左后肢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8周后根据X射线片、髋臼指数、股骨头脱位程度判断造模情况。选取造模成功的48只兔,根据兔右后肢不同的处理方式,将实验组再分为A组(固定8周)、B组(固定10周)、C组(固定8周后解除固定复位2周),每组16只。实验结束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髋臼软骨软骨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软骨细胞中Caspase-3、Bcl-2的表达;TUNEL法检测髋臼软骨中凋亡率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1)A、B、C实验组髋臼指数均较其对照组明显增大(P <0.05);(2)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对照组软骨细胞形态规整,A、B实验组出现空泡细胞,部分结构消失,C实验组髋臼和股骨头关节软骨细胞结构较完整,空泡现象较少;(3)TUNEL结果示C实验组的凋亡率低于B实验组,但高于其对照组(P <0.05),说明经过复位法处理后凋亡率有所降低;(4)相关性分析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Bcl-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5)结果说明,复位组较固定8周、固定10周Bcl-2高表达,凋亡率较固定10周低表达,说明复位处理后软骨细胞凋亡速度放缓,同时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较固定10周低表达,凋亡程度有所降低。复位法可降低髋关节脱位中髋臼软骨细胞凋亡程度的表达水平,延缓软骨进一步退变的进程,从而减缓患者的病情恶化的病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张天久,俞松,杨小红,吕欣,徐艳朋[6](2019)在《IL-1β和IGF-1在幼兔发育性髋脱位髋臼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发育性髋脱位(DDH)髋臼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4周龄实验幼兔32只,采用左侧后肢伸膝屈髋位管型石膏固定方法制作DDH动物模型,右侧后肢不做特殊处理作为对照侧,将幼兔平均分为4组(A、B、C、D组),分别在石膏固定8、12、16、20周后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双侧髋臼外缘软骨块及细胞中IL-1β和IGF-1的表达情况和蛋白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β和IGF-1在双侧髋臼软骨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D组实验侧髋臼软骨中IL-1β的阳性率和蛋白水平最高,B、C、D组实验侧和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实验侧髋臼软骨中IGF-1的阳性率最高,B组实验侧髋臼软骨中IGF-1的蛋白水平最高,B、C组实验侧和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与IGF-1在DDH髋臼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异常,导致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失衡,可能是DDH发生髋关节退行性变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4期)

胡柏龙,周海燕,庄勇,钟毅,蒋柯[7](2019)在《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DDH)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年龄1~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单侧DDH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组给予0.2%罗哌卡因1 mL/kg,C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kg,总量均不超过30 mL。记录切皮前(T1)、切皮时(T2)、切皮后5 min(T3)、股骨粗隆下截骨时(T4)、术毕(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中及恢复室芬太尼用量;术后1、4、24和48 h疼痛行为学评分(FLACC);术后24 h患儿父母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3、T4及T5时刻点F组HR、MAP均比C组低;F组术中及恢复室芬太尼用量较C组显着减少;F组术后1 h、4 h和24 h疼痛行为学评分较C组显着降低,F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着提高,不良反应较C组少。结论超声引导下FICB用于小儿DDH手术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树辉,尹同珍,马红茹[8](2018)在《3D打印模拟精准截骨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3D打印骨盆截骨联合股骨截骨技术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科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运用3D打印骨盆联合股骨截骨技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患儿23例,术前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患儿骨盆及股骨近端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应用骨盆Salter截骨联合股骨短缩内翻去旋转截骨方法模拟手术过程,通过测量模型髋臼角、髋臼指数、CE角、股骨颈前倾角,观察股骨头与髋臼匹配关系,骨盆和股骨截骨后截骨端准确的移位方向和距离,然后根据测量数据实施手术。结果:对23例患者随访7~20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Severin影像学标准评价:优21髋,良2髋,可0髋,差0髋。Mc Kay功能标准评价,优22髋,良1髋,可0髋,差0髋。结论:应用3D打印个性化骨盆截骨技术可以精准指导实际手术中截骨旋转角度及移位距离,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叶晓颖,巫伟芳,吴开锋[9](2018)在《新生儿发育性髋脱位的超声筛查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发育性髋脱位的发病情况及相关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出生的1 341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Graf法进行髋关节测量,对髋关节异常患儿采取随访观察。结果 1 341例新生儿经超声检查发现,Ⅰ型1 281例(95.52%),Ⅱa型24例(1.79%),Ⅱb型15例(1.12%),Ⅱc型7例(0.52%),Ⅲ型10例(0.75%),Ⅳ型4例(0.30%),阳性率为4.45%(60/1 341);发育性髋脱位与性别、胎位、阳性家族史有关(P<0.05);发育性髋脱位与分娩方式无关(P>0.05);髋关节转归与性别、胎位、分娩方式及阳性家族史无关(P>0.05)。结论超声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发育性髋脱位,性别、胎位、阳性家族史或能成为发育性髋脱位超声筛查的指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张振东[10](2018)在《单侧髋脱位:关节囊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评估与相关下肢畸形的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关节囊成形术保髋治疗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unilateral 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UDD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研究关节囊成形术后负重区嵌插组织的化生来明确该手术的保髋理论基础,此外还通过对该类患者双侧下肢影像学的研究分析其畸形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1、青少年UDDH患者的保髋治疗---关节囊成形术临床疗效:总结2012年6月至2016年9月接受关节囊成形术治疗且随访超过1年的患者一般资料、伴随疾病、既往手术史、术前影像学特征、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髋关节功能评分、影像学表现及患者满意度)等,分析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影响因素及并发症情况。2、关节囊成形术保髋治疗的理论基础---术后负重区关节囊化生:设计动物实验模拟关节囊成形术,明确术后负重区嵌插组织的化生情况;此外还通过选取临床上符合条件的患者(关节囊成形术后接受关节置换的患者以及术前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关节囊被拉伸且股骨头内上方与假臼间嵌插有关节囊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术中标本研究,观察组织化生情况。3、UDDH患者双下肢长度的影像学观察: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6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资料,于双下肢全长片上测量双侧股骨长度、胫骨长度、下肢骨性长度及小转子尖-踝穴中点(LT-TP)长度差异。4、UDDH患者双下肢力线的影像学观察:分析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7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临床数据,并进行以下测量:股骨胫骨机械轴夹角(hip-knee-ankleangle,HKA)、股骨远端力学外侧角(mLDFA)、股骨远端解剖外侧角(a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以及胫骨远端外侧角(LDTA)。结果:1、临床随访:共59例患者获1年以上随访(男10例女49例),年龄平均16.8岁(范围:8岁至2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2.1月(范围:12.5月至66.0月)。截止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3.4分(范围:31.2至99分),WOMAC评分平均为12.3分(范围:0至49分),多数患者满意(74.6%)。末次随访影像学表现:根据骨关节炎分期,0期15例(25.4%)、1期21例(35.6%)、2期18例(30.5%)、3 期 5 例(8.5%);根据 Severin 分级,Ⅰ 级 28 例(47.6%)、Ⅱ 级 22 例(37.3%)、Ⅲ级7例(11.9%)以及Ⅳ级2例(3.4%)。关节僵硬为术后主要并发症,占10.2%(6/59)。多因素及相关分析显示,关节囊质量与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患者满意度相关;股骨头包绕关节囊后的总直径越大,预后越好。2、组织化生:动物实验及患者术中标本显示负重区嵌插组织中软骨细胞化生,而非负重区无软骨细胞化生。3、双下肢长度:共纳入67例患者,包括男12例女55例。脱位侧胫骨长度、下肢骨性长度及LT-TP较对侧延长者分别为51例(76%)、43例(64%)以及52例(78%),延长平均值分别为 4.6mm(0.4-17.5mm)、7.0mm(0.3-21.1mm)及10.0mm(1.1-28.8mm)。双侧股骨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562)。4、双下肢力线:脱位侧下肢力线外翻情况多见,其中低位脱位患者中外翻占51.3%;高位脱位患者中外翻占67.6%。而对侧下肢力线情况,在低位脱位患者中多正常(69.2%),高位脱位患者中多内翻(51.4%)。脱位侧mLDFA以及aLDFA均小于对侧。结论:关节囊成形术治疗青少年UDDH患者整体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技术复杂且需综合考虑UDDH患者肢体长度及力线异常问题。关节囊质量及股骨头包绕关节囊后的总直径为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还证实了关节囊成形术后负重区组织的软骨化生,因此术前应依据关节囊质量严格选择适应证。(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期刊2018-05-16)

髋脱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发育性髋脱位(DDH)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对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治疗的73例单侧DDH患儿进行蛙式位髋内侧横切面超声检查,观察股骨头与髋臼的位置关系,并进行相关参数测量,两侧对比了解股骨头复位情况。结果:超声检查可以直观显示股骨头轮廓及骨化中心,蛙式位髋内侧横切面可以显示股骨头与髋臼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股骨头是否复位,外移程度及前后移位情况;本组73例单侧DDH患儿,61例股骨头复位良好,股骨头位于髋臼窝内,股骨头与髋臼对应关系良好,即患侧股骨头内侧缘或骨化中心距中心线的水平间距同健侧差值<2mm;7例水平间距较健侧增大,差值3-4mm,1例差值5mm,但股骨头处于髋臼窝方位,股骨头与髋臼的对应位置关系尚可,无前后移位。4例复位失败患儿,患侧股骨头明显外移,与健侧股骨头不在同一水平,位于髋臼窝的外后方,其中1例临床医师在实时超声监测下手法复位成功。结论:超声检查简便、直观、无损伤,可视为评价DDH患儿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疗效的首选影像评价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髋脱位论文参考文献

[1].朱丰,赵聪聪,覃倩,种皓,郑少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形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9

[2].滕剑波,亓恒涛,班永光,于成文,王延宙.超声对发育性髋脱位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的评价[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3].陈国平,江建中,谢兆林,甘锋平.Salter骨盆截骨+股骨转子下短缩旋转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J].临床骨科杂志.2019

[4].杨小宇.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效果[J].武警医学.2019

[5].熊飞,韦宜山.复位法矫正发育性髋脱位模型兔:髋臼软骨细胞Caspase-3、Bcl-2的表达水平[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6].张天久,俞松,杨小红,吕欣,徐艳朋.IL-1β和IGF-1在幼兔发育性髋脱位髋臼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J].重庆医学.2019

[7].胡柏龙,周海燕,庄勇,钟毅,蒋柯.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手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9

[8].王树辉,尹同珍,马红茹.3D打印模拟精准截骨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脱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

[9].叶晓颖,巫伟芳,吴开锋.新生儿发育性髋脱位的超声筛查结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

[10].张振东.单侧髋脱位:关节囊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评估与相关下肢畸形的影像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8

论文知识图

典型病例,女,51da:佩戴吊带后40d,家...发育性髋脱位pemberton髋臼成形...第叁节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图17-24 儿...第叁节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图17-23 儿...病例2,术前3DCT正位,左髋脱位男性, 27岁,双髋脱位

标签:;  ;  ;  ;  ;  ;  ;  

髋脱位论文_朱丰,赵聪聪,覃倩,种皓,郑少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