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青铜时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铜时代,青铜,聚落,青铜器,遗址,中国,文化。
青铜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鲜圣[1](2019)在《青铜时代[组章]》一文中研究指出兽形记兽是暗语。兽是烈火。兽是音符和云雾。鹌鹑的鸣叫,乌鸦的扑腾,兽在家园被驯服,爪子和喙,失去锋利,变成人的一部分,变成神的一部分。我的祖先,与兽共舞。人类,一定是被兽类征服过,兽才成为敬仰的烛光,在叁千年的长河中飘摇。兽高大。成为崇拜的神灵之后,兽变得乖巧、灵动,变得方圆得体。兽狡猾。箭头击中的是媚态,受伤的兽,还在人间环顾。因而,兽,成为膜拜的信物,成为祭坛的神秘。(本文来源于《诗潮》期刊2019年09期)
陈晓倩[2](2019)在《中国南方与东南亚青铜时代青铜器装饰的哲学内蕴初探——以铜鼓与铜提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铜鼓和铜提筒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青铜时代文化众多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由于这一地区在其发展历程中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留下了丰富的遗物,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地区青铜时代宗教等哲学思想起源,文章基于考古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对古代铜鼓和铜提筒的装饰内容进行了哲学研究,认为这一地区青铜时代已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思想及"辩证统一"的早期哲学思想。(本文来源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胡春良[3](2019)在《填补中国青铜时代空白的绛县西吴壁遗址》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西吴壁村南,南距中条山仅数公里,遗址面积约40万m~2,包含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遗存最为丰富。是中国中原地区已知最大的夏商冶铜遗址,为研究早期冶铜手工业的技术与生产方式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本文结合中条山有关于冶铜有关的典籍记载和以往的考古发现,论述西吴壁遗址发现的重大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铸造设备与工艺》期刊2019年04期)
万雪娇,文少卿,孙畅,巫新华,李辉[4](2019)在《木垒青铜时代人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长期的文化交流和人群互动形成了兼具东西方特征的新疆古代人群。新疆木垒平顶山墓地位于东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年代为青铜时代中晚期(公元前10~6世纪),考古研究认为该墓地为塞人游牧文化墓葬群。本研究以木垒平顶山墓葬出土的33具人骨为研究材料,从性别年龄结构、身高测定、非测量性状、测量性状等方面分析木垒青铜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及与欧亚(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梁涛[5](2019)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7月27日,中国规模最大的青铜专题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山西青铜博物馆位于太原长风商务区,与太原市博物馆共用一个馆址,立足于在山西发现的青铜器,以全新文化视角、设计理念和展示方式,讲述中国青铜时代的故事。其展览服务体系包括基(本文来源于《太原日报》期刊2019-07-28)
张潇,李琛[6](2019)在《西大考古成果频频亮相央视》一文中研究指出7月23日记者获悉,7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西北大学考古队在新疆发现河湖沿岸青铜时代聚落遗址的新闻。这也是在新疆发现的首个河湖沿岸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对复原该地青铜时代社会生活意义重大据报道,西北大学与新疆维吾(本文来源于《西安日报》期刊2019-07-26)
陈晓露[7](2019)在《中亚早期城址形制演变初论——从青铜时代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亚马尔吉亚那和巴克特里亚地区为重点,兼及索格底亚那地区,对这一地理范围内发现的从青铜时代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主要城址进行了初步考察,勾勒出中亚早期城址形制演变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域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龙静璠[8](2019)在《新疆天山南麓青铜时代末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石构墓葬的类型及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构墓葬是新疆天山南麓青铜时代末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的重要遗存。通过分析吐鲁番盆地、焉耆盆地、拜城盆地等叁个区域石构墓葬的类型特点,可知不同区域的墓葬数量和种类不均,形制各有特点,内涵亦不相同。天山南麓的石构墓葬在经历了兴起、繁荣和衰退叁个发展阶段后,墓葬类型从复杂多样逐渐趋于统一。这反映出天山南麓的史前文化在多元文化影响和自我吸收的过程中彼此联系更加紧密。(本文来源于《四川文物》期刊2019年03期)
樊海涛[9](2019)在《试论云南青铜时代与青铜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青铜器与进入青铜时代是不同的概念。从现有考古发掘材料看,云南正式进入青铜时代约在春秋时期,止于东汉。云南青铜文化主要特征有四:滞后性、区域性、多样性、不均衡性。这些特征的形成与云南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南地区青铜器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5-29)
刘爱丰,张剑[10](2019)在《铁岭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区域考古学文化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铁岭境内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不同类型文化遗存内涵进行对比分析,探寻这些文化与周边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从而明晰铁岭考古学文化在沟通南北与东北亚考古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遗产与保护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青铜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铜鼓和铜提筒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青铜时代文化众多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由于这一地区在其发展历程中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留下了丰富的遗物,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为了深入研究这一地区青铜时代宗教等哲学思想起源,文章基于考古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对古代铜鼓和铜提筒的装饰内容进行了哲学研究,认为这一地区青铜时代已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思想及"辩证统一"的早期哲学思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铜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1].鲜圣.青铜时代[组章][J].诗潮.2019
[2].陈晓倩.中国南方与东南亚青铜时代青铜器装饰的哲学内蕴初探——以铜鼓与铜提筒为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
[3].胡春良.填补中国青铜时代空白的绛县西吴壁遗址[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9
[4].万雪娇,文少卿,孙畅,巫新华,李辉.木垒青铜时代人骨研究[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5].梁涛.山西青铜博物馆开馆[N].太原日报.2019
[6].张潇,李琛.西大考古成果频频亮相央视[N].西安日报.2019
[7].陈晓露.中亚早期城址形制演变初论——从青铜时代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J].西域研究.2019
[8].龙静璠.新疆天山南麓青铜时代末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石构墓葬的类型及演变[J].四川文物.2019
[9].樊海涛.试论云南青铜时代与青铜文化[C].西南地区青铜器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10].刘爱丰,张剑.铁岭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区域考古学文化辨析[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