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林语堂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说,文化,儒家,闽南,佛教,人文主义,意蕴。
林语堂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蔡江云[1](2019)在《林语堂小说叁部曲:中华民族共同体形塑与文化记忆展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透过小说叁部曲不仅成功地向西方言说了中国文化,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他小说救国的意图。叁部曲能畅销西方,其成功之处在于展示了大量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战争记忆。本文主要从文化记忆理论视域来研究林语堂在叁部曲中对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构建与展演:以小说人物为文化记忆承载者的方式解释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以仪式现时化展演了中华民族风俗文化、以文学图像记忆再现了抗日战争历史和重建家园的愿望。在向西方读者展演民族文化记忆的同时,林语堂也达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与构建,并且解构了当时盛行于西方的负面的中国形象,对西方读者了解真实的中国具有独特的历史贡献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吴学术》期刊2019年05期)
杨名[2](2019)在《林语堂小说Moment in Peking在韩国的译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林语堂的Moment in Peking·韩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该小说在韩国的译介情况。本论文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moment in Peking在众多译介到韩国的作品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第二,Moment in Peking韩文译本的考证,各译本间有哪些异同与特征;第叁,韩国学者与一般读者怎样接受与认识该小说。首先,本文梳理了 1940年至今林语堂作品在韩国的译介情况。林语堂作品在韩国的译介历程主要可被分为叁个阶段:从1940-1960年,是韩国文人对林语堂作品译介的开创期;从1960-1990年,是其发展期;1990年以后,是其平缓期。韩译介的林语堂作品中,散文数量较多。其中Moment in Peking的韩译本数量是林语堂长篇小说作品中韩译本数量最多的。其次,本文介绍了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情况和在美国的出版和反响并按照时间顺序对该作品在韩国的翻译情况进行了简要整理和考证。包含1940年朴泰远在《叁千里》杂志上发表的节译版本和再版的版本,笔者共收集韩语译文资料13种,按照译者分类最终整理出7种译本,译者分别为李明奎,尹永春等人。再次,本文从译本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出发,选取了李明奎、赵永冀和朴珍锡的译本进行比较。因为译者翻译所参照的原本不同,出身学术背景的翻译经验以及翻译态度不同,各译本呈现了不同的特点。从宏观结构上看对书名、卷名、献词等的翻译进行考察,其中朴珍锡的英文直译本完整度最高,李明奎和赵永冀受日译本影响,删减部分较多,结构上与英文原版有一定的差异。然后,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看,朴珍锡的翻译更倾向于译入语韩语,语言易于被读者理解,但也导致了汉语语言特色和文化流失的现象;李明奎与赵永冀采取了音译并借助汉字注释进行解释的方式,但因重译日译本的原因,产生了部分误译的现象。最后,对韩国学者和一般读者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接受情况进行了探究。在作品的接受方面,韩国学者主要是从小说Moment in Peking体现出的家庭文化观和贯穿其中的老庄思想等方面肯定了小说的价值。部分韩国学者对小说的接受不止步于作品本身,同时认为林语堂借小说作品“对西讲东”的文化传播意识值得借鉴。而从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韩国的一般读者对Moment in P eking的接受程度并不深入,甚至存在一些将其译本误认为是赛珍珠作品的情况,也再次印证了林语堂译介作品中对散文和小说作品的接受不均衡的现象。林语堂长篇小说Moeent in Peking 在韩国的译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韩两国文学与文化的互动。由于作者林语堂虽出身中国却常年旅居海外,具有双语创作能力且积极致力于文化传播的特殊性,从该小说的创作和翻译意图本身出发,对该小说在韩国的译介研究也具有相当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9)
宋智[3](2019)在《林语堂小说中的女性服饰书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衣食住行乃维持日常生计之四件大事,而“衣”首当其冲,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服饰进行描写的作家比比皆是,能使之大放异彩的作家并不多,林语堂则是能使服饰超越其本体功能的一位作家。服饰是林语堂小说中一个典型的表现对象,是进入林语堂小说世界的一把钥匙,对于林语堂来说,服饰不是空洞的能指,而是有生命的、有意义的所指;并非空洞的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形象的图画。女性是林语堂小说长廊中的重要角色,服饰,则与女性密不可分,服饰包括了她们人生所有的虚与实。林语堂钟爱女性服饰书写,与他的成长经历、家族生活、文化修养以及文学观念等密切相关。本文分叁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将服饰及服饰书写进行概念界定,同时梳理林语堂研究现状,阐释选题理由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分析林语堂小说中女性服饰书写的特点:女性服饰与女性的身体紧密贴合,男性作家描写女性服饰,很容易产生带有性别色彩的欲望化想象,但林语堂的女性服饰书写表现出语言中性、情感克制的特点;林语堂既深爱着传统文化,又对西方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对东西方服饰文化各有所爱,不分伯仲,这导致他的服饰书写具有“中西并列、新旧杂陈”的特点;并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影响,他笔下不同地位、不同阶级人物在穿着上有所区别,显示出“服分等级、饰分尊卑”的特点。第二章分析林语堂女性服饰书写特点的形成原因,探求服饰语言外化表现与作家服饰观念内在联系:对《红楼梦》的钟爱是其服饰话语形成的潜在原因;东西方服饰文化的熏陶是他服饰审美观形成的思想根源;母亲、二姐、赖柏英、廖翠凤这四个林语堂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是他女性服饰观念形成的感性原因。第叁章分析林语堂女性服饰书写对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服饰在林语堂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林语堂借用服饰的象征作用,以无声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性格;烘托不同环境下人物的心理;并且处处以点睛的服饰话语暗示人物的命运。本文关注林语堂小说中的各类女性形象,以服饰为切入点,立足文本细读,对文中涉及到的服饰书写进行详细阐述和深度解读,力图探讨典型服饰书写的内涵以及服饰书写对林语堂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10)
黄冬群[4](2018)在《杂合策略与闽南文化的传输——以林语堂小说《赖柏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赖柏英》中闽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除了传递乡愁乡情外,更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林语堂根据目标读者对源文化的理解程度,灵活采用音译、音译+阐释、直译、直译+阐释等杂合的翻译策略,对归化和异化进行综合应用,实现两种异质文化的共生和融合。杂合翻译策略的运用使得《赖柏英》中闽南文化的传输既能让外国读者接受,又能尽量保留区域文化信息,为弱势文化与强权文化的有效沟通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金浩文[5](2018)在《林语堂小说中的赤足意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以林语堂小说中多次出现的"赤足"意象作为切入点,分析其所具有的叁重内涵:对男性审美观的反叛、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以及对人性自然美的热爱。由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林语堂与他的小说。(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期刊2018年08期)
林小连[6](2018)在《试析林语堂小说的人物与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的小说与其他文学大师不同,很少深入剖析社会与政治,而是具有独特魅力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他的作品从人物形象刻画到结构与题材的选择,都融入了儒、释、道及西方文化思想。本文对林语堂的小说进行了大概介绍,从文化及人物形象方面做出了简单的解读。(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8年06期)
王雪琴[7](2018)在《林语堂小说中的中西文化融合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现代中国文化交流史上涌现出大批献身文化交流事业的学者,而林语堂以“中西文化交流”为目标,成为其中较为成功的一人。“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他写给自己的对联。林语堂以此为文学创作的宗旨,将以生命和人性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精神文明与西方的现代物质文明结合,力图在在其作品中为人们建构一个个中西方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本篇论文着重结合林语堂的小说,分析林语堂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具体表现及其特点。论文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概括梳理了学术界对林语堂文化观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成果发现林语堂研究中留下的空白。从整体上把握林语堂小说的中西文化现象,分析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理解与融合。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以中国厚德载物的儒家文化、逍遥自在的道家文化、普度众生的佛教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林语堂在海外创作的《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唐人街》、《朱门》、《红牡丹》、《赖柏英》、《奇岛》七部小说中具体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中国传统儒家、道家、释家精神与西方物质世界的紧密结合,暴露物质世界中存在的精神缺陷,以此呈现林语堂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弥补西方人精神世界漏洞的方法,展现林语堂为拯救西方人委顿的精神所做出的多种努力。第二章主要分析在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基督教精神和欧洲现代思想的碰撞中林语堂小说当中形成的文化观,从双性和谐的女性观、自然人性的基督教神学以及个性是文学创作灵魂的表现说这叁个角度,剖析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体现中的西方文化成分,明确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部分。第叁章结合小说文本全面梳理了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吸收过程和对基督教的疏离与回归过程,从而呈现林语堂文化选择的轨迹,明确林语堂小说中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形成的原因。第四章客观分析林语堂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带来的价值和启示。最后,在梳理林语堂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形成渊源和分析其在小说文本中的具体体现的基础上,总结林语堂为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得出林语堂“中西文化融合”的构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期刊2018-06-10)
汪旭[8](2018)在《林语堂小说死亡叙述的审美文化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享誉中外的美籍华人文人,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丰实厚重且影响深远的精神产品。林语堂是个善于描写的大师,其七部小说,主题各异,但都关注人生,尤其在死亡叙述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也造就了一定的审美效果,其背后也蕴藏着独特的文化意蕴。立足林语堂七部小说《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红牡丹》《赖柏英》《唐人街》和《奇岛》的文本,本文着重分析阐释其死亡叙述的特征、审美效果和文化意蕴,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叁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林语堂的小说创作、林语堂小说死亡叙事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突出之处。第一章,分析林语堂小说的死亡叙事。在梳理七部小说的死亡情节的基础上,总结林语堂的“死亡情结”及其笔下的死亡形式,死亡情节多且形式多种多样。其次,林语堂笔下的死亡多有预示,通过一些特定的物象、梦境以及其他一些如预言、签文等形式预示人物的死亡。第叁,小说中的死亡还具有死亡细节、丧葬礼仪简略叙述以及叙述时多采用内视角模式等一般特征。第二章则在叙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独特的叙述方式产生的审美效果。死亡的预叙让情节多有悬念,使情节发展更加跌宕起伏。死亡多且细节、丧葬礼仪叙述简略则营造出清冷的氛围,加之生者情感节制、情感冲突的减少造就出“平和的悲剧”,使死亡情节与作品整体和谐的基调更加协调。此外,叙述简略实则是“留白”,有限的文字反之可以进一步调动读者的想象,进入读者再创作,从而加强悲剧效果。第叁章则从文化意蕴的角度切入,分析林语堂独特的死亡叙述。林语堂是个文化综合体,其生活经历造就了他中西融合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让他可以直面人生、正视死亡的哲学意义。死亡的简略叙述则是他矛盾的生命观的体现,既有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生命观,同时也有西方基督教的生命观。死亡预叙则体现出传统的鬼神文化、民间信仰等。结语则对整篇论文进行了总结归纳。(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肖百容,马翔[9](2017)在《论儒家传统与林语堂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五四激进的反传统潮流不同,林语堂以辩证理性的态度以及非二元对立的价值取向对儒家传统做出评判。反映在小说里,具体表现为林语堂对儒家处世传统与人伦传统的继承以及对儒家人性传统的反拨。实际上,作为自由主义者的林语堂与儒家传统始终处于一种富于张力的关系之中,他在继承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也因此释放了五四时期被压抑的"多重现代性"而带来了不同的文学景观。(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张惠莉[10](2017)在《论林语堂小说中的佛教文化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文化对于林语堂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对佛教文化思想的理解是站在文化融合的立场上来看待的。慈悲、死亡与轮回都成为他理解佛教文化的形而上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佛家的智慧和力量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传达出博大、宽容、和谐的人生哲学。(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林语堂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林语堂的Moment in Peking·韩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该小说在韩国的译介情况。本论文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moment in Peking在众多译介到韩国的作品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第二,Moment in Peking韩文译本的考证,各译本间有哪些异同与特征;第叁,韩国学者与一般读者怎样接受与认识该小说。首先,本文梳理了 1940年至今林语堂作品在韩国的译介情况。林语堂作品在韩国的译介历程主要可被分为叁个阶段:从1940-1960年,是韩国文人对林语堂作品译介的开创期;从1960-1990年,是其发展期;1990年以后,是其平缓期。韩译介的林语堂作品中,散文数量较多。其中Moment in Peking的韩译本数量是林语堂长篇小说作品中韩译本数量最多的。其次,本文介绍了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情况和在美国的出版和反响并按照时间顺序对该作品在韩国的翻译情况进行了简要整理和考证。包含1940年朴泰远在《叁千里》杂志上发表的节译版本和再版的版本,笔者共收集韩语译文资料13种,按照译者分类最终整理出7种译本,译者分别为李明奎,尹永春等人。再次,本文从译本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出发,选取了李明奎、赵永冀和朴珍锡的译本进行比较。因为译者翻译所参照的原本不同,出身学术背景的翻译经验以及翻译态度不同,各译本呈现了不同的特点。从宏观结构上看对书名、卷名、献词等的翻译进行考察,其中朴珍锡的英文直译本完整度最高,李明奎和赵永冀受日译本影响,删减部分较多,结构上与英文原版有一定的差异。然后,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看,朴珍锡的翻译更倾向于译入语韩语,语言易于被读者理解,但也导致了汉语语言特色和文化流失的现象;李明奎与赵永冀采取了音译并借助汉字注释进行解释的方式,但因重译日译本的原因,产生了部分误译的现象。最后,对韩国学者和一般读者对小说Moment in Peking的接受情况进行了探究。在作品的接受方面,韩国学者主要是从小说Moment in Peking体现出的家庭文化观和贯穿其中的老庄思想等方面肯定了小说的价值。部分韩国学者对小说的接受不止步于作品本身,同时认为林语堂借小说作品“对西讲东”的文化传播意识值得借鉴。而从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韩国的一般读者对Moment in P eking的接受程度并不深入,甚至存在一些将其译本误认为是赛珍珠作品的情况,也再次印证了林语堂译介作品中对散文和小说作品的接受不均衡的现象。林语堂长篇小说Moeent in Peking 在韩国的译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韩两国文学与文化的互动。由于作者林语堂虽出身中国却常年旅居海外,具有双语创作能力且积极致力于文化传播的特殊性,从该小说的创作和翻译意图本身出发,对该小说在韩国的译介研究也具有相当的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语堂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蔡江云.林语堂小说叁部曲:中华民族共同体形塑与文化记忆展演[J].东吴学术.2019
[2].杨名.林语堂小说MomentinPeking在韩国的译介研究[D].南京大学.2019
[3].宋智.林语堂小说中的女性服饰书写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4].黄冬群.杂合策略与闽南文化的传输——以林语堂小说《赖柏英》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8
[5].金浩文.林语堂小说中的赤足意象分析[J].散文百家.2018
[6].林小连.试析林语堂小说的人物与文化[J].中国文艺家.2018
[7].王雪琴.林语堂小说中的中西文化融合现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8].汪旭.林语堂小说死亡叙述的审美文化阐释[D].安徽师范大学.2018
[9].肖百容,马翔.论儒家传统与林语堂小说[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张惠莉.论林语堂小说中的佛教文化观照[J].绥化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