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涛[1]2004年在《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属于典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摩托车行业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面对中国摩托车企业不断增强的竞争压力,借着中国加入WTO的契机,日本摩托车企业开始全面调整其竞争战略。通过收购兼并我国摩托车企业和与我国零部件配套体系生产商的合作,在我国低成本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中大量采购,组装整车销往全球市场,最终目标是将中国作为其全球分销网络的产品供应基地。这种战略严重削弱了我国摩托车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 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我国摩托车企业必须突破原有的国内发展模式,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扩展企业的资源基础,获取创造性资产,提升摩托车核心技术和国际经营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我国摩托车企业出原来基于本土市场的产品定位能力、低成本制造能力和市场销售能力的局部竞争优势向基于建立在全球学习基础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全球成本领先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的全球竞争优势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是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基本途径。我国摩托车企业应该根据对外直接投资具体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投资区位选择和进入方式。为了实现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的目标,要注意四个关键环节:建立全球成本领先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全球化和营销当地化、全球价值活动一体化。
禹春凡[2]2007年在《金城摩托车国际化发展战略设计》文中提出我国摩托车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从1951年5月1日新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摩托车开始,中国摩托车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过近10年的发展,1993年,中国摩托车产量达到354万辆,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这之后,我们又连续刷新了两项记录:1997年,全国摩托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2006年,中国摩托车产销量首次突破2000万辆,达到2140万辆,并超过世界总量的50%。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摩托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并连续13年蝉联世界摩托车生产第一的宝座。目前,我国能生产15种排量、2000多个品种的摩托车,并且拥有强大的零部件配套体系。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我国的摩托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出口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已连续6年名列世界第一。近些年来,由于许多地方政府对于摩托车的禁牌、限牌,再加上私家车、电动自行车对于市场的强烈冲击,使得国内摩托车销量急剧萎缩,国际市场几乎变成中国摩托车企业的唯一希望。在此情况下,如何发挥本企业的自身优势?如何更深层次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如何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一个又一个问题已经变成了中国摩托车企业不得不去面对的难题。由于金城集团有限公司是最早踏入国际市场的中国摩托车企业之一,并且其摩托车产品出口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对于整个行业的国际化而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以本文将以金城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对其所处的战略环境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所涉及得到的主要理论和文献,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章简要介绍金城集团的背景以及当前金城摩托车产品的整体情况、并对金城摩托车的国际化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阐述;第叁章对国际摩托车市场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并运用SWOT理论对金城摩托车的优、劣势进行整体分析,为金城摩托车国际化战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运用国际化战略中的目标市场选择理论确定金城摩托车的国际化发展总体战略;第五章根据推导出的金城摩托车国际化发展总体战略提出适当建议,并总结全文。
程健[3]2002年在《对中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摩托车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问题成为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在解析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国际国内摩托车行业的状况,提出了中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般模式,并对本人所在单位——隆鑫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战略进行了实证分析。
刘岱[4]2007年在《重庆汽车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摩托车产业是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国际化进度备受关注的产业。研究重庆汽摩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及其阶段特征,分析企业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可以给准备或者已经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汽摩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主要由绪论和六个主要章节构成。首先从研究汽摩企业国际化的意义出发,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对重庆汽摩企业的特点、国际化现状和跨国经营的动因以及跨国经营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结合企业国际化的一般路径,提出了重庆汽摩企业的国际化可以参考的两条路径:一是以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的互动为基础,在动态的能力转换过程中不断深化国际化进程的路径,二是在仿制基础上创新,以比较优势打开汽摩产业滞后国的市场,在国际化深入的过程中提升研发、技术水平的路径。然后,在对长安集团和力帆集团国际化路径及所处的阶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汽摩企业跨国经营要在区域选择上针对研发促进型和贸易促进型选择不同的区域,要对目标市场的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在进入海外市场之后,要在文化和管理上适应海外市场,并开展本土化学习的战略。最后,本文提出了推进重庆汽摩企业国际化的对策建议,即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整合自己的资源基础与网络能力,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政府加大引导和支持;建立和完善企业国际化的非政府支撑体系。
刘松涛[5]2003年在《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摩托车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在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基础之上,从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视角,利用价值链分析工具,探讨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认为我国摩托车企业的内向国际化以引进日本及欧美跨国公司资源为主,外向国际化则以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投资为主。同时强调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能割裂开来。
邢倩倩[6]2010年在《基于优势—价值分析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布局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促进了跨国企业生产活动的全球战略布局;与此同时,地区经济也迅速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日益呈现出动态复杂的特征。跨国企业经营优势也发生了重大变迁,依赖传统的“母国优势”已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跨国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差异化的优势来源。在这种背景下,跨国企业理论研究的重点从传统的“存在机制”转向“发展机制”,对国际化经营战略布局的研究焦点也从“优势利用”转向“优势获取”;从“价值选择”到“价值爬升”。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当今动态复杂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企业如何进行战略布局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区域层面进行分析,以“优势”和“价值”的视角建立一个新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布局分析框架,“优势视角”强调企业特殊优势(FSAs)和国家特殊优势(CSAs)两方面;“价值视角”强调企业对产业价值链的布局和控制能力,构建FSAs/CSAs/VC叁维分析模型,综合分析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布局的动因、条件和趋势,为中国跨国企业战略布局的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分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第二章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布局理论进行综述。主要对国内外企业国际化经营区位选择理论、企业国际化经营地区战略理论进行讨论。第叁章构建FSAs/CSAs/VC模型,为国际化经营战略布局选择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对比分析世界500强与我国大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地区分布和产业分布现状,运用FSAs/CSAs/VC模型对样本企业进行分析,为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布局提供借鉴参考依据。第五章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借鉴相关先进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布局的优化选择和对策建议。第六章结合金城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具体案例,提出适合我国企业自身的国际化经营之路。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及贡献在于:(1)融合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价值链理论、地区布局理论对国际化经营区位战略布局进行研究,从而将跨国企业区域战略的相关研究加以拓宽和延伸。(2)以新的视角分析企业国际化战略布局,以跨国企业竞争优势为基础,加入价值链维度,构建FSAs/CSAs/VC分析模型,分析跨国企业的地区战略布局。(3)以实际数据比较中外跨国企业战略布局现状,结合世界500强的先进经验,提出中国企业应遵循地域上的“渐进”方式和价值链上准确定位,以培育和提高竞争优势,为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布局选择提供借鉴参考。
靖波[7]2002年在《嘉陵集团跨国经营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以及企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经营的高级形式。跨国经营是企业充分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需要,是实现国际资源转移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充分挖掘并综合利用自身优势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嘉陵集团的具体实际,在充分讨论跨国经营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嘉陵集团实施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跨国经营的整体战略、以及实施跨国经营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嘉陵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是积极应对入世冲击的需要,符合国家汽车工业“十五”规划的要求,有利于抢占国际市场,减轻国内不良摩托车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加之嘉陵集团具有自身独特的品牌优势、在国内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一定的产品优势、在对外贸易和海外生产企业的国际业务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等七大优势,所以嘉陵集团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提出了嘉陵集团实施跨国经营的总体战略是:坚持超前领先、竞争未来的指导思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以摩托车主业为突破口,发展其他轻型动力车,综合运用创牌战略与贴牌战略,在市场进入上采取“难、易并行”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逐步扩大其国际市场份额,把嘉陵集团建设成为有一定影响的跨国公司。嘉陵集团实施跨国经营的市场策略采取“难、易并行”的市场进入策略。即:对摩托车主导产品,选择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尼西亚和南非直接投资建厂,进行扩张,然后逐步扩散,此所谓“先易后难”;对其他轻型动力车,选择发达国家美国为突破口,然后再向其他国家扩张,此所谓“先难后易”。嘉陵集团实施跨国经营的投资战略为:通过融资多元化分散融资风险,投资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嘉陵集团实施跨国经营的人才策略为:积极开展跨国经营人才的培训,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与激励,在人才国籍策略上针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策略:在发展中国家可实行当地化策略,在发达国家执行母国化策略,尽快建立起一支从事跨国经营的人才队伍。嘉陵集团实施跨国经营的技术创新战略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立足于高起点,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信息、研究、开发、试制的技术创新网络;采取开放式手段,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紧密合作,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柯江林[8]2001年在《中国摩托车产业的过度竞争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度竞争,这个几乎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不存在的概念,首先在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界中受到重视。随着国内诸多产业由买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过度竞争逐渐成为家电、摩托车等行业内竞争状态的描述词。然而理论界却常将过度竞争与一般竞争相混淆。同时,将过度竞争简单地归结为产业的结构性过剩或笼统地指向制度性因素。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以竞争必然提高消费者剩余为信条,主张对过度竞争不予制止。本文试图从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上对摩托车产业的过度竞争,作新的理论突破与创新。在分析过度竞争是相对于正常产业结构的一种非均衡现象之后,以日本的官方公正交易委员会的产业竞争程度刻画指标为基础,建立了测定过度竞争的标准,并通过实证得出了中国摩托车产业属于过度竞争的结论。在分析过度竞争的危害上,创造性地以“产品升级的动态模型”推导出了垄断程度提高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剩余增加的重要结论。随后,采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从需求不足和过度供给两个角度分析了摩托车行业过度竞争的成因。指出禁摩和城乡收入的二元化是导致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供给方面,从产业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展开了论述。导致产业性的过度进入因素主要是中国摩托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国际摩托车技术的易获取性。本文利用一个对国有企业负盈不负亏的产量扩张理论的实证分析和地方补贴博弈均衡下的产量增长与补贴无效模型,清晰地反映了中国摩托车产业过度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因素。最后,进一步地从国家产业组织政策和企业战略两个角度,提出了过度竞争向有效竞争转变的策略。文中指出,国家应对上市公司实施国有股减持,并建立和完善破产、兼并法案,以利于低效企业退出市场。另外,从企业角度上,指出低成本战略在过度竞争中的无效,企业应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实施差异化战略,并大力开展和深化国际化经营。
徐艳梅[9]2009年在《重庆摩托企业跨国经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摩托车工业自诞生之日起发展迅猛,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再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开发的过程,现已是国内摩托车生产叁大板块之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作为重庆制造业支柱之一的摩托车工业,如何继续保持目前这种良好发展势头、如何在国际贸易中扩大市场份额、如何使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规范竞争行为成为重庆摩托车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庆摩托车工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重庆摩托车工业自身发展特点,探讨其向外发展的必要性,并对下一个极具竞争潜力的泰国市场进行分析,提出实现重庆摩托车工业在泰国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在以前的文献中国内学者对重庆摩托车海外市场的开拓以及跨国经营研究的文献集中探讨了对跨国经营路径以及区位选择的要素。这两方面的研究对本论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国内学者对立足中国摩托车行业实情的跨国经营的研究并不系统和完整,目前没有结合重庆摩托车和泰国摩托市场的具体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摩托车产业是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国际化进度备受关注的产业。研究重庆摩托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及其阶段特征,分析企业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可以给准备或者已经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摩托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本论文在方法应用和部分研究成果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体现在:(1)跨国经营国家对象的选择上,以往的跨国经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对发达国家和企业的跨国经营和投资研究,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具体实地研究并不多见。泰国是湄公河区域经济的核心国,在东南亚具有领头羊和强大的出口辐射作用。选择泰国作为研究国是基于重庆摩托车行业的实情出发,通过科学综合建模评分比较得出的最优投资区域。(2)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由于作者在泰国留学工作了1年半,一直参与泰国国内摩托车市场研究以及从事了摩托车进出口工作的实际工作,实地收集了翔实的泰国摩托车行业数据,以及大量的翻译国外资料,获得了研究的数据基础。本文通过数据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得出重庆摩托车工业在泰国投资进入方式的最佳选择。本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1)重庆摩托车工业发展现状研究。从研究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的意义出发,结合跨国经营理论,从重庆摩托车工业发展历程,重庆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现状,重庆摩托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重庆摩托车工业在泰国发展存在问题四个方面对重庆摩托车工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2)重庆摩托车工业对外发展必要性分析。本文从市场寻求型跨国经营动因,贸易替代型为主跨国经营动因和技术获取型跨国经营动因叁种形式对重庆汽摩企业跨国经营进行动因分析;同时重庆摩托车工业具有跨国经营的条件是因其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比较优势,有产业集群的支撑和政府产业政策引导。(3)以泰国为例,结合泰国本国的摩托车市场现状分析,得出重庆摩托车在泰国跨国经营可行性分析。首先是对泰国国内摩托车工业的生产,销售,进出口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得出重庆摩托车工业在泰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具有价格优势,人文优势,和后发优势。(4)跨国经营进入方式的定量选择。本论文从贸易式进入,契约式进入,投资式进入叁种方式结合企业自身的条件,产品的技术难度程度,企业家因素和国际国内环境因素这4个影响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得出跨国经营进入方式的定量选择,提出重庆摩托车国际化路径的一般途径。通过系统研究,本文重要研究结论是重庆摩托车企业国际化路径进入方式的选择,其中以泰国为例,重庆摩托车企业在泰国经营的最佳进入模式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其具体操作模式是:(1)生产经营系统选择部分进入模式;(2)创建跨国子企业;(3)采取先合资再独资的方式。对重庆摩托车在泰国跨国经营的策略建议:(1)加强重庆摩托车工业的内部资源整合;(2)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准入管理;(3)加强重庆市政府在泰国的服务职能;(4)实施品牌战略;(5)整合重庆摩托车在泰国的投资——营销——服务管理;(6)培养高素质的海外人才队伍;(7)建立重庆摩托车工业在泰国的预警系统。
高贵富[10]2006年在《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我国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国际创业战略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在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国际创业理论进行研究、对国际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以及对国内外文献资料阅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并提出了适合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创业战略选择方法。随后,研究了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出口型战略、契约型战略及投资型战略。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民营企业实施国际创业战略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定量研究,构建了民营企业国际创业风险测度模型。最后,对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国内企业国际创业进行了案例研究。论文具有多点创新性,并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 刘松涛. 武汉大学. 2004
[2]. 金城摩托车国际化发展战略设计[D]. 禹春凡. 河海大学. 2007
[3]. 对中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思考[D]. 程健. 南京理工大学. 2002
[4]. 重庆汽车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路径研究[D]. 刘岱. 重庆工商大学. 2007
[5]. 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对策[J]. 刘松涛. 现代管理科学. 2003
[6]. 基于优势—价值分析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布局研究[D]. 邢倩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7]. 嘉陵集团跨国经营战略研究[D]. 靖波. 重庆大学. 2002
[8]. 中国摩托车产业的过度竞争与对策[D]. 柯江林. 重庆大学. 2001
[9]. 重庆摩托企业跨国经营研究[D]. 徐艳梅. 西南大学. 2009
[10].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创业战略研究[D]. 高贵富. 吉林大学. 2006
标签:工业经济论文; 摩托车论文; 跨国经营论文; 国际化战略论文; 中国摩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泰国留学论文; 国际人才论文; 创业论文; 嘉陵摩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