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散控制系统在焦化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许晨[1](2020)在《邯郸钢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邯钢焦化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环境、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压力,邯郸市钢铁产业转型不可回避,部分工厂已经或即将关停、废弃。钢铁行业作为工业产业中高消耗高污染的典型代表,原有功能废除后遗留下面积可观的地块以及成规模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这些工业遗产资源亟待更新再利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邯郸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邯郸市钢铁工业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再利用能够为邯郸城市的发展以及区域的活化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本文首先阐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钢铁相关工业遗产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归纳适用于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多种策略,说明这些再利用策略对邯郸钢铁工业遗产的借鉴意义。基于邯郸城市特性,说明邯郸钢铁产业现状,以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节点,梳理邯郸市钢铁产业发展历史脉络;通过分析环境和产能供求,阐明邯郸钢铁工业遗产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邯郸市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面临的困境。其次,选取邯郸市知名钢铁企业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焦化厂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别从邯钢焦化厂的外部环境、工业遗产资源构成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梳理,针对个案总结归纳保护与再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刻挖掘厂区在邯郸市钢铁工业发展演变过程形成的本体价值和再利用价值,并对厂区内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价值评估和等级划分。最后,制定邯钢焦化厂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和原则,从政策和公众参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确定整体厂区的再利用模式。基于选定的景观公园发展策略,对厂区进行初步的规划构思。通过一系列环境修复手段对厂区环境进行全面提升。针对厂区的工业遗产资源从非物质和物质两方面给出保护与再利用策略建议,基于前文对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价值评估确定不同的保护与再利用改造策略并提出改造意向。
王四龙[2](2020)在《基于PRT系统的大安山乡矿区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煤矿开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土地资源变得稀少且昂贵,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也日趋紧张。现今煤矿开采的枯竭与矿井的关闭产生了大量的煤矿工业废弃地,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结合景观营造对其进行工业遗产保护和土地资源再利用,是煤矿废弃地区域环境整治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方法。本文以京西四大煤矿之一的大安山煤矿为山地远郊型煤矿废弃地景观营造的研究案例,通过对山地型煤矿废弃地现状分析得出大安山乡矿区远离城市、地貌崎岖、公路建设困难、公交通勤困难的特点。这些不利因素制约了矿区废弃地的再利用和大安山乡的经济转型。PRT交通系统是一种适用于山区运行的交通技术,其具有安全舒适、全地形适应、全天候不间断、自动化的特点。因此PRT交通系统更适宜在远郊山地型煤矿废弃地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应用。通过查阅文献和总结相关案例论证了关于PRT系统在煤矿废弃地景观保护和利用的可行性。分析了煤矿废弃地景观保护和利用的原则和策略,提出PRT交通在煤矿废弃地景观营造中的利用模式。构建出一处由煤矿文化园区、煤矿科普博览区、矿区生态农业观光、运动休闲、山地风景游览等多模式利用的煤矿度假风景区设想。并对PRT在煤矿废弃地中的架设原则和选址类型作出研究论述。包括PRT系统建设中如何解决环境保护和发掘景观资源利用的问题。基于以上章节的研究理论和技术基础上,对大安山乡矿区进行了煤矿度假风景区的景观利用和PRT布局模式的研究。绘制出了煤矿度假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概念方案。着重对煤矿文化园、民俗村落农业观光园、山地度假屋区域做了详细的设计方案详解。并细化研究出了基于PRT交通的两类建筑形式,即PRT车站建筑(停车换乘型、公交换乘型)与山地度假屋建筑(地表类、陡坡崖壁穴居类)。论文结尾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论述要点,及存在的研究不足之处,最后对PRT在大安山矿区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刘有势[3](2020)在《智能配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实际炼焦生产过程中,在炼焦工况平顺及单煤质量稳定的前提下,焦炭质量主要受到配合煤质量的影响,而配合煤质量由单煤质量和配煤比决定,因此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配煤比。本文从焦化厂实际炼焦生产数据出发,挖掘煤-焦-工况数据关系,提出一种配煤比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配煤比,提高了配煤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从炼焦配煤生产过程出发,分析了单煤与配合煤之间的关系,采用线性加权构建了配合煤质量预测模型。详细分析了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包括配合煤质量以及炼焦工况,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并对考虑工况与不考虑工况的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精度的对比分析。为了提高神经网络预测精度,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构建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并对BP神经网络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精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改善了焦炭质量预测精度。2.针对传统人工配煤工作效率低、质量波动大等缺点,分析了实际炼焦生产过程数据,从焦化企业的质量报表与生产工艺报表中分析、提取影响焦炭质量的炼焦生产过程数据,完成了配合煤质量-炼焦工况-焦炭质量数据的精确匹配,基于需求的焦炭质量参数、给定的工况数据以及单煤质量参数,考虑生产成本和库存等相关约束,提出了一种智能配煤计算方法,建立了配煤比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出配煤方案。对实际焦-煤-工况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整理了专家经验,建立了优化配煤比的专家知识库。3.在.NET开发平台下,以C#和SQL数据库为开发工具,完成了智能配煤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该系统在焦化厂运行稳定。企业反馈结果表明该智能配煤系统能够满足焦化厂实际生产需求,所设计的智能配煤算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配煤比,节约了成本,降低了生产风险,提高了焦炭质量预测精度。
李洪兵[4](2020)在《某焦化厂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技术改造研究》文中提出焦化烟气是焦化厂工业废气之一,组成中含有大量SO2、NOx及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因此,烟气在排入大气前需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以达到改善空气质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以某焦化企业焦炉燃烧烟气为研究对象,为烟气脱硫脱硝改造提供一套完整系统。基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并分析常见脱硫脱硝方法优缺点后,确定采用“SCR脱硝+氨法脱硫”技术,首先阐明工艺原理和流程,明确脱硫脱硝所需设备的型号和规格,并在深入分析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其次配置相应的公共辅助系统,解决运行成本、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问题;最后将改造后系统运行结果与排放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改造结果。改造后的监测结果显示,烟气通过脱硫脱硝系统后,SO2、NOx及颗粒物浓度符合新实施的《炼焦化学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特别排放值要求,达到预期目标;脱硫脱硝过程中各类主要设备运转正常,部分辅助物料与能源介质的消耗优于设计;SO2年减排约455.33 t,NOx年减排约2997.39 t,颗粒物年减排约24.13 t,减排率分别为92.75%,93.15%及60.84%,环境效益显着。此外,脱硫副产物为(NH4)2SO4,既产生一定经济价值,又实现系统无固废排放的目标。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成功改造可为同类型企业的相关设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图7幅;表29个;参46篇。
徐凯[5](2019)在《焦炉烟气控硫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而焦化行业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SO2。因此,焦炉烟气中SO2的治理任务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焦化企业多数采用“脱”硫的方法处理焦炉烟气,即使用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SO2,该类工艺具有装置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副产品不易处理以及二次污染严重等缺点。本文在结合实际课题的基础上,分析焦炉烟气SO2的来源,提出对焦炉烟气SO2浓度进行“控制”的研究。通过对焦炉烟气中SO2的来源分析发现,烟气中SO2约30%来源于含有硫成分的加热煤气,约70%来源于炭化室荒煤气的窜漏(荒煤气中的硫成分浓度较高)。因此,控制炭化室荒煤气的窜漏是控制烟气SO2浓度的关键。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焦炉烟气控硫方案,方案根据实际生产过程及工艺控制要求,分别对焦炉炭化室压力及焦炉燃烧室压力进行控制,减小并稳定二者之间在结焦过程中的压差,从而控制焦炉荒煤气的窜漏,降低焦炉烟气SO2浓度。对于焦炉炭化室压力的控制,针对传统集气管压力控制的不足,设计出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根据炭化室结焦特性采集不同结焦时期数据并分别辨识模型,使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其进行控制,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其有效性。而对于焦炉燃烧室压力的控制,采用PID算法实时改变燃烧室分烟道翻板开度,从而调节焦炉分烟道吸力,保证燃烧室压力的稳定。最终将本文设计的烟气SO2控制方案在西门子PLC中实现,在系统调试后使用OPTIMA7烟气分析仪对焦炉烟气中SO2浓度进行检测,验证焦炉烟气控硫方案的可行性。
卓百会[6](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杨远恒[7](2019)在《基于RBF的焦炉冷鼓系统预测控制器设计》文中提出焦炉冷鼓系统在炼焦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用来调节初冷器前吸力以及实现荒煤气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传输。一旦初冷器前吸力发生变化,集气管压力也会变得不稳定。由于冷鼓系统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干扰以及强耦合等特性,这使得通过常规的建模方式无法获得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寻找合适建模方法来获得精度较高的模型并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对焦炉冷鼓进行长期稳定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某焦化厂项目的改造为背景,根据煤气生成量的不同将其分为检修保温、正常生产和推焦加煤三种工况。本文通过采用神经网络RBF对焦炉冷鼓系统进行模型辨识,将辨识出的模型结合模型预测控制形成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并将其应用到冷鼓系统控制方案中。完成改造后的焦炉冷鼓系统通过采集现场数据,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相关仿真实验,其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冷鼓系统能很好的将初冷器前吸力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完全符合炼焦工艺的要求。初冷器前吸力在刚开始受到干扰时虽会出现波动,但是持续一小段时后便能快速稳定下来,并恢复到工艺要求的范围内。经过该控制方案改造后的焦炉冷鼓系统具有快速性和抗干扰性。
贾辉[8](2019)在《焦化厂中DCS系统的运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焦化厂生产过程中,DCS系统的合理应用能够为大规模连续化生产提供良好保障,通过有效的集散控制功能,可以实现对于焦炉、风机、脱硫等工艺的有效控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DCS系统的特点出发,结合实际例子,对DCS系统在焦化厂生产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高飞[9](2017)在《焦炉地面除尘站在焦化厂的应用》文中提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文献调研,阐述了焦炉地面除尘站的作用,介绍了出焦除尘和装煤除尘的工艺与设备选择、焦炉地面除尘站控制系统,详细说明了焦炉地面除尘站在焦化厂的应用要点,希望引起相关焦炭企业的重视。
关慧敏[10](2016)在《焦炉冷鼓系统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文中指出在整个炼焦生产过程中,焦炉集气管压力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冷鼓系统又是焦炉集气管压力系统的重要环节。焦炉冷鼓系统主要由气液分离器、初冷器、大循环、鼓风机和鼓风机调速系统等装置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初冷器吸力,实现焦炉荒煤气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传输。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初冷器前吸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焦炉集气管压力的稳定,由于焦炉冷鼓系统具有时变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很难建立较为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要使焦炉冷鼓系统得到长期稳定的控制,先进控制器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本课题来源于内蒙古美方煤焦化厂的焦炉冷鼓系统的项目改造。根据现场焦炉煤气发生量的大小将冷鼓系统分为三种不同的工况(检修保温工况、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当系统因工况改变而产生较大波动时,常规PID控制就难以使初冷器前吸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本文采用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训练的RBF网络辨识,建立焦炉冷鼓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辨识出Jacobian信息并用于BP神经网络整定PID参数,实现冷鼓系统不同工况的自适应PID控制,从而提高冷鼓系统的输出跟踪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工况发生改变时能将冷鼓系统的初冷器前吸力快速、有效地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保证了焦炉冷鼓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稳定运行,其自适应能力对稳定生产工艺指标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系统运行效果有一定的改善。
二、集散控制系统在焦化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散控制系统在焦化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邯郸钢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邯钢焦化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理论 |
1.3.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1.3.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
1.3.3 相关理论概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产典型案例分析 |
2.1 国外工业遗产典型案例分析 |
2.1.1 英国铁桥峡谷博物馆 |
2.1.2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2.2 国内工业遗产典型案例分析 |
2.2.1 首都钢铁工业遗址公园 |
2.2.2 河北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
2.3 工业遗产案例再利用策略总结 |
2.3.1 主题展览策略 |
2.3.2 景观公园策略 |
2.3.3 购物商业策略 |
2.3.4 工业遗产旅游策略 |
2.3.5 文化创意策略 |
2.4 国内外案例的借鉴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市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基础研究 |
3.1 邯郸简介 |
3.1.1 地理条件 |
3.1.2 “三线城市”的工业底色 |
3.2 邯郸钢铁产业发展历程 |
3.2.1 新中国成立前(——1949) |
3.2.2 新中国成立后(1949 至今) |
3.3 邯郸钢铁产业现状 |
3.4 邯郸钢铁工业遗产形成的原因 |
3.4.1 环境保护的压力 |
3.4.2 化解产能的压力 |
3.5 邯郸钢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面临的困境 |
3.5.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3.5.2 监管部门管理缺失 |
3.5.3 保护资金问题 |
3.5.4 公众对工业遗产保护参与度低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现状及价值分析 |
4.1 邯钢焦化厂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区位交通 |
4.1.2 自然环境 |
4.1.3 周边功能 |
4.2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资源构成 |
4.2.1 邯钢焦化厂非物质资源 |
4.2.2 邯钢焦化厂物质资源 |
4.3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价值构成及评估 |
4.3.1 本体价值 |
4.3.2 再利用价值 |
4.3.3 价值评估 |
4.4 保护与再利用面临的问题 |
4.4.1 区域经济发展受阻 |
4.4.2 建筑、景观环境不协调 |
4.4.3 区域活力不足 |
4.4.4 生态污染严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钢焦化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
5.1 保护与再利用目标及原则 |
5.1.1 保护与再利用目标 |
5.1.2 保护与再利用原则 |
5.2 厂区整体开发方式确定 |
5.2.1 政策解读 |
5.2.2 公众参与 |
5.3 邯钢焦化厂初步规划构思 |
5.3.1 功能分区 |
5.3.2 交通系统 |
5.3.3 景观空间 |
5.4 整体厂区环境修复 |
5.4.1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
5.4.2 景观再造 |
5.4.3 植被配置 |
5.5 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5.1 非物质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5.2 物质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的钢铁工业遗产 |
附录2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中的钢铁工业遗产 |
附录3 邯钢焦化厂功能分区示意图 |
附录4 关于邯钢焦化厂厂区现状问卷调查表 |
附录5 邯钢采访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2)基于PRT系统的大安山乡矿区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人口与土地利用的现状 |
1.1.2 煤矿废弃地的产生 |
1.1.3 煤矿废弃地的危害 |
1.1.4 煤矿废弃地的治理现状 |
1.1.5 北京城市发展与山地土地资源利用 |
1.1.6 京西山地矿区交通条件复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煤矿废弃地景观保护与利用和PRT技术的综述 |
2.1 煤矿废弃地景观保护与利用的概念 |
2.1.1 煤矿废弃地的概念 |
2.1.2 景观保护与利用的概念 |
2.1.3 国外研究及案例 |
2.1.4 国内研究及案例 |
2.1.5 国内外案例对比分析总结 |
2.2 PRT交通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2.2.1 PRT交通技术的概念 |
2.2.2 PRT交通的技术优势 |
2.2.3 悬挂式PRT交通的技术特点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煤矿废弃地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原则与策略 |
3.1 煤矿废弃地景观保护与利用原则 |
3.1.1 尊重场地景观现状原则 |
3.1.2 生态保护与提升原则 |
3.1.3 以人为本的使用原则 |
3.2 煤矿废弃地景观保护与利用模式 |
3.2.1 生态农业旅游模式 |
3.2.2 自然资源旅游模式 |
3.2.3 矿山工业博物馆模式 |
3.2.4 山地运动主题模式 |
3.2.5 多学科科研基地模式 |
3.2.6 小结 |
3.3 煤矿废弃地景观保护与利用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环境修复与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2 景观利用与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3 小结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PRT在大安山乡矿区利用中的设计原则与建设类型 |
4.1 PRT线路规划与车站选址原则 |
4.1.1 遵循现有肌理,顺应自然原则 |
4.1.2 发掘景观资源,突出重点原则 |
4.1.3 扩展景观利用,开发模式多样性原则 |
4.2 PRT线路规划架设类型 |
4.2.1 横越山谷类型 |
4.2.2 攀爬陡坡崖壁类型 |
4.2.3 穿越煤矿废弃地类型 |
4.2.4 穿越自然村落类型 |
4.3 PRT车站选址类型 |
4.3.1 旅游集散建站选址类型 |
4.3.2 山地陡坡建站选址类型 |
4.3.3 煤矿废弃地建站选址类型 |
4.4 PRT系统在大安山矿区架设的问题与对策 |
4.4.1 PRT在矿区施工组织问题 |
4.4.2 PRT 车辆充电及能量来源问题 |
4.4.3 PRT 车辆在山地矿区运行安全保障措施问题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基于PRT交通的大安山矿区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5.1 大安山乡概况 |
5.1.1 大安山煤矿简述 |
5.1.2 大安山煤矿地理区位 |
5.1.3 自然地理条件 |
5.1.4 人文资源条件 |
5.2 大安山乡煤矿现状分析 |
5.2.1 现状交通组织 |
5.2.2 现状用地类型 |
5.2.3 现状人口分布 |
5.2.4 现状建筑类型 |
5.2.5 现状公共配套设施 |
5.2.6 现状废弃工业设施 |
5.3 基于GIS的可利用地形分析 |
5.3.1 现状高程与可利用分析 |
5.3.2 现状坡度与可利用分析 |
5.3.3 现状坡向与可利用分析 |
5.3.4 现状生态敏感性分布与可利用分析 |
5.4 基于PRT的大安山乡宏观规划设想 |
5.4.1 大安山乡规划功能定位 |
5.4.2 大安山煤矿度假风景区设计保护与利用策略 |
5.5 基于PRT的大安山煤矿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 |
5.5.1 煤矿度假区景观设计布局 |
5.5.2 分区设计 |
5.5.3 景观基础设施技术 |
5.5.4 植物造景设计策略 |
5.6 基于PRT的度假村建筑设计 |
5.6.1 PRT系统与站台建筑设计 |
5.6.2 PRT系统与山地度假屋建筑设计 |
5.7 度假区开发策略与经济技术指标 |
5.7.1 分期开发策略 |
5.7.2 经济技术指标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不足 |
6.2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智能配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智能配煤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炼焦配煤理论基础 |
2.1 炼焦配煤生产过程及相关技术原则 |
2.1.1 炼焦配煤工艺 |
2.1.2 配煤理论及相关技术原则 |
2.2 焦炭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指标分析 |
2.2.1 配合煤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2.2.2 炼焦工况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2.2.3 焦炭质量指标分析及参数确定 |
2.3 BP神经网络与粒子群优化算法 |
2.3.1 BP神经网络理论 |
2.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2.4.1 主成分分析 |
2.4.2 线性回归原理及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配煤系统方案设计与数据分析 |
3.1 智能配煤系统的方案设计 |
3.1.1 智能配煤系统框架设计 |
3.1.2 智能配煤系统功能描述 |
3.2 数据分析 |
3.2.1 数据生成流程 |
3.2.2 实际炼焦生产数据分析 |
3.2.3 数据匹配关系分析 |
3.3 智能配煤系统关键算法设计 |
3.3.1 煤-焦-化数据挖掘算法设计思路 |
3.3.2 单-配合煤数据挖掘算法设计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配煤算法设计 |
4.1 智能配煤算法结构 |
4.2 最优配煤比计算 |
4.2.1 约束条件设计 |
4.2.2 焦炭质量到配合煤的计算 |
4.2.3 配合煤到配煤比的计算 |
4.3 质量预测算法设计 |
4.3.1 配合煤质量预测 |
4.3.2 焦炭质量预测 |
4.4 配煤专家知识库 |
4.4.1 焦煤数据回归分析 |
4.4.2 配煤专家经验规则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开发与应用 |
5.1 系统硬件部署 |
5.2 智能配煤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1 煤焦化数据库 |
5.2.2 智能配煤系统数据库架构设计 |
5.2.3 智能配煤系统数据流程 |
5.3 系统实现 |
5.3.1 数据分析功能 |
5.3.2 智能配煤比计算与质量预测 |
5.3.3 在线监控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某焦化厂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技术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焦炉烟气的特点 |
1.1.1 焦炉烟气组成与危害 |
1.1.2 SO_2与NO_x的产生机理及控制措施 |
1.2 焦炉烟气脱硫技术发展及研究概况 |
1.3 焦炉烟气脱硝技术发展及研究概况 |
1.4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现状 |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焦化厂烟气脱硫脱硝项目改造研究 |
2.1 项目改造背景 |
2.2 项目改造方案分析与选择 |
2.3 项目改造工艺流程 |
2.4 项目涉及的主要原辅料和产品 |
2.5 脱硝系统 |
2.5.1 脱硝技术指标及操作制度 |
2.5.2 脱硝工艺流程 |
2.5.3 脱硝主要设施及参数 |
2.5.4 脱硝系统其他改造 |
2.6 脱硫系统 |
2.6.1 脱硫技术指标及操作制度 |
2.6.2 脱硫工艺流程及原理 |
2.6.3 脱硫主要设施及参数 |
2.6.4 脱硫系统其他改造 |
2.7 项目涉及的主要公辅设施 |
2.7.1 总平面布置 |
2.7.2 给排水系统 |
2.7.3 供配电系统 |
2.7.4 电信系统 |
2.7.5 仪表及过程自动化系统 |
2.8 项目运行成本分析 |
2.9 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
2.10 运行过程中有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
第3章 焦化厂烟气脱硫脱硝项目运行效果评价 |
3.1 系统运行后的首次标定 |
3.1.1 首次标定运行基础 |
3.1.2 首次标定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
3.2 系统运行后的第三方检测结果 |
3.3 系统运行后的二次标定 |
3.3.1 二次标定运行结果 |
3.3.2 二次标定运行数据分析 |
3.4 系统运行前后污染物排放量对比 |
3.5 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焦炉烟气控硫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焦炉烟气脱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焦炉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焦炉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章节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焦炉烟气SO_2的来源及控制方法 |
2.1 焦炉炉体结构及炼焦工艺 |
2.1.1 焦炉炉体结构 |
2.1.2 焦炉炼焦工艺过程 |
2.2 焦炉烟气中SO_2 的来源及控制方案 |
2.2.1 焦炉烟气中SO_2 的来源 |
2.2.2 焦炉烟气SO_2 的控制方案 |
2.3 焦炉燃烧系统的压力控制分析 |
2.3.1 焦炉燃烧系统压力的构成 |
2.3.2 焦炉分烟道吸力的控制与相关性分析 |
2.4 焦炉炭化室压力控制分析 |
2.4.1 传统的焦炉炭化室压力控制方法 |
2.4.2 焦炉单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的设计 |
2.4.3 焦炉炭化室压力模型的确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焦炉炭化室压力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3.1 PID控制算法 |
3.2 模糊PID控制算法 |
3.2.1 模糊PID控制的原理 |
3.2.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原理 |
3.3 焦炉炭化室压力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3.3.1 模糊化处理 |
3.3.2 隶属函数与隶属度的确定 |
3.3.3 模糊控制规则的制定 |
3.3.4 模糊控制查询表的生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焦炉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4.1 仿真软件MATLAB的介绍 |
4.2 MATLAB软件下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2.1 接口设计 |
4.2.2 隶属函数的设计 |
4.2.3 模糊PID控制规则的设计 |
4.3 焦炉炭化室压力模糊PID控制仿真分析 |
4.3.1 模糊PID控制自适应性能仿真分析 |
4.3.2 模糊PID控制抗干扰性能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西门子PLC控制方案的实现 |
5.1 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5.1.1 基于多级网络的系统设计 |
5.1.2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及硬件配置 |
5.2 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设备 |
5.2.1 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 |
5.2.2 下位机编程软件STEP7 |
5.2.3 上位机组态软件WINCC |
5.3 系统控制方案在PLC中的实现 |
5.3.1 焦炉分烟道吸力的调节在PLC中的实现 |
5.3.2 焦炉炭化室压力控制在PLC中的实现 |
5.3.3 焦炉烟气SO_2 浓度的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插图清单 |
附录B 表格清单 |
附录C 部分模型辨识数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
2.2 棕地的定义 |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
2.3 棕地的类型 |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
2.4.1 本体特征 |
2.4.2 空间特征 |
2.4.3 情感特征 |
2.4.4 美学特征 |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
3.4.1 石油:大庆市 |
3.4.2 煤炭:大同市 |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
3.4.4 铜矿:铜陵市 |
3.4.5 钢铁:攀枝花市 |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
3.5.1 土地利用问题 |
3.5.2 生态安全问题 |
3.5.3 资源保护问题 |
3.5.4 材料循环问题 |
3.5.5 空间阻隔问题 |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
4.2.1 艺术学 |
4.2.2 生态学 |
4.2.3 建筑学 |
4.2.4 环境工程学 |
4.2.5 城乡规划学 |
4.2.6 风景园林学 |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
4.3.1 城市环境类 |
4.3.2 郊区环境类 |
4.3.3 自然环境类 |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
4.5.1 生态类功能 |
4.5.2 文化类功能 |
4.5.3 教育类功能 |
4.5.4 休闲类功能 |
4.5.5 体育类功能 |
4.5.6 集散类功能 |
4.5.7 生产类功能 |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
5.2 宏观策略:“系统” |
5.2.1 “灰色系统”规划 |
5.2.2 “棕色系统”规划 |
5.2.3 “绿色系统”规划 |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
5.3 中观策略:“模式” |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
5.4 微观策略:“母题” |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
6.2.1 古铜矿遗址 |
6.2.2 老工业基地 |
6.2.3 矿产资源地 |
6.2.4 码头工业镇 |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
6.6.1 舾装码头设计 |
6.6.2 车间仓库设计 |
6.6.3 钢板堆场设计 |
6.6.4 露天船台设计 |
6.6.5 车间庭园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
7.2.1 系统性 |
7.2.2 过程性 |
7.2.3 复杂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基于RBF的焦炉冷鼓系统预测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焦化工艺及焦炉冷鼓系统控制总体方案 |
2.1 炼焦炉及焦化过程 |
2.1.1 焦炉结构介绍 |
2.1.2 荒煤气导出系统 |
2.2 冷鼓系统简介 |
2.2.1 改变初冷器吸力的因素 |
2.2.2 炼焦工艺过程 |
2.3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焦炉冷鼓系统建模及系统辨识 |
3.1 神经网络的基础理论 |
3.1.1 神经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
3.1.2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 |
3.2 基于RBF的系统辨识 |
3.2.1 基于RBF网络辨识综述 |
3.2.2 系统辨识步骤 |
3.2.3 基于神经网络RBF的焦炉冷鼓系统辨识 |
3.3 基于RBF网络的焦炉冷鼓系统预测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焦炉冷鼓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
4.1 预测控制的基本理论 |
4.1.1 预测控制的背景 |
4.1.2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
4.2 焦炉冷鼓系统预测控制器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焦炉冷鼓系统MATLAB仿真 |
5.1 冷鼓系统仿真 |
5.2 一种工况下冷鼓系统预测控制仿真 |
5.3 多种工况切换下预测控制及PID控制的对比 |
5.4 加干扰下冷鼓系统的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焦炉冷鼓系统预测控制在DCS中实现 |
6.1 DCS系统设计原则及步骤 |
6.2 浙大中控DCS控制系统简介 |
6.3 JX-300X系统特点 |
6.4 JX-300X的系统构成 |
6.4.1 操作站的组成与功能 |
6.4.2 控制站的组成与功能 |
6.4.3 网络通讯协议 |
6.5 JX-300X编程软件的分类 |
6.6 焦炉冷鼓预测控制系统在DCS系统下的实现与改造 |
6.6.1 硬件模块的选型 |
6.6.2 硬件组态设计 |
6.6.3 算法在DCS上的实现 |
6.6.4 上位机界面的设计 |
6.6.5 改造前后系统运行情况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清单 |
附录一 |
致谢 |
(8)焦化厂中DCS系统的运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DCS系统概述 |
2 DCS系统在焦化厂中的运用 |
2.1 系统构成 |
2.2 实时监控 |
2.3 系统特点 |
3 结语 |
(9)焦炉地面除尘站在焦化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焦炉地面除尘站的作用 |
2 出焦除尘的工艺与设备选择 |
2.1 工艺选择 |
2.2 设备选择 |
3 装煤除尘的工艺与设备选择 |
4 焦炉地面除尘站控制系统 |
5 焦炉地面除尘站在焦化厂的应用要点 |
5.1 防爆措施 |
5.2 避免灰尘的二次燃烧 |
5.3 预溶尘措施 |
5.4 柔性滑线供电技术 |
6 结语 |
(10)焦炉冷鼓系统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炼焦工艺流程及焦炉冷鼓系统控制总体方案 |
2.1 焦炉的结构及炼焦工艺流程 |
2.1.1 炼焦炉结构简介 |
2.1.2 荒煤气导出系统 |
2.1.3 炼焦工艺过程 |
2.2 焦炉冷鼓系统结构简介 |
2.2.1 控制要求 |
2.2.2 影响初冷器前吸力和集气管压力的因素分析 |
2.2.3 控制对象 |
2.3 系统总体控制方案 |
第三章 焦炉冷鼓系统过程描述与建模 |
3.1 焦炉冷鼓控制系统工况分析 |
3.2 模型分析与数据预处理 |
3.3 模型获取的方法 |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系统的实现 |
4.1 焦炉冷鼓控制系统设计 |
4.2 RBF神经网络控制 |
4.2.1 RBF神经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
4.2.2 RBF神经网络结构 |
4.3 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训练的RBF网络辨识器 |
4.3.1 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 |
4.3.2 仿真实验及分析 |
4.4 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 |
4.5 算法的实现 |
第五章 焦炉冷鼓系统MATLAB仿真 |
5.1 MATLAB简介 |
5.2 焦炉冷鼓系统仿真 |
5.2.1 一种工况下的冷鼓系统仿真 |
5.2.2 工况切换时的冷鼓系统仿真 |
第六章 焦炉冷鼓系统智能控制在DCS系统下的实现 |
6.1 集散控制系统概述 |
6.2 集散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
6.3 浙大中控集散控制系统JX-300X |
6.3.1 浙大中控集散控制系统JX-300X的组成 |
6.3.2 JX-300X软件的分类及特点 |
6.4 DCS在冷鼓系统中的应用 |
6.4.1 硬件配置图 |
6.4.2 控制系统软件组态 |
6.4.3 冷鼓系统监控画面 |
6.5 焦炉冷鼓系统在DCS中运行效果及曲线 |
6.5.1 原常规PID控制系统运行状态 |
6.5.2 焦炉冷鼓系统项目改造后的趋势图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附录 1 |
附录 2 |
四、集散控制系统在焦化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邯郸钢铁工业遗产调查及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以邯钢焦化厂为例[D]. 许晨.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2]基于PRT系统的大安山乡矿区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D]. 王四龙.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3]智能配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有势.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某焦化厂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技术改造研究[D]. 李洪兵.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焦炉烟气控硫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徐凯.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6]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7]基于RBF的焦炉冷鼓系统预测控制器设计[D]. 杨远恒.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8]焦化厂中DCS系统的运用探讨[J]. 贾辉. 技术与市场, 2019(02)
- [9]焦炉地面除尘站在焦化厂的应用[J]. 高飞. 山西科技, 2017(03)
- [10]焦炉冷鼓系统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D]. 关慧敏. 安徽工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