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参与因子论文-江想莲,耿福荣,戴太亮

模态参与因子论文-江想莲,耿福荣,戴太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态参与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接附点动刚度,模态参与因子

模态参与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江想莲,耿福荣,戴太亮[1](2018)在《基于模态参与因子的白车身动刚度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整车的NVH性能得到控制和优化,本文以后减振器接附点的动刚度优化为例,在动刚度分析理论基础上结合模态参与因子分析法,根据贡献度较大的模态振型对接附点的动刚度进行设计优化。车身动刚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优化的后减振器接附点的动刚度达到了目标要求。(本文来源于《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期刊2018年05期)

胡伟钢,刘志明,王曦,林浩博[2](2018)在《基于实测应变的时域模态参与因子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结构表面应变测点实现结构振动模态参与因子的时域识别方法,该方法针对激励频率接近或高于结构基频的复杂结构振动响应测试问题,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选择合适的应变测点数,利用D优化设计理论在适宜测试候选区内优化最佳测点位置和方向,结合优化测点组的模态应变矩阵,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构振动模态参与因子,由模态迭加基本原理,得到结构整体应变响应。通过悬臂梁试件激振扫频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对高速列车某型齿轮箱箱体加15%幅值误差的仿真动态应变进行模态参与因子估计,模态参与量总和为98.9%的叁阶模态参与因子估计的RMS误差最大为3.66%,箱体的模态参与因子识别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周丰,夏祖国,刘浩,成亚南[3](2014)在《基于模态参与因子的车内噪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利用CAE的手段分析车内噪声时,通常采用噪声传递函数的方法来得到各激励点到响应点的声压曲线,同时输出板件贡献量来对车内噪声进行优化。但是板件贡献量分析只能确定发音的板件,而无法找到引起板件振动的结构,因此引入模态参与因子法。通过模态参与因子法找出引起噪声的车身结构及其相应的模态,从而为噪声优化提供可行的方案。(本文来源于《201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0-22)

张俊红,王健,孙少军,毕凤荣,李忠鹏[4](2016)在《基于流固耦合和模态参与因子的低噪声油底壳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流固耦合油底壳模型的振声预测,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结合模态参与因子和声功率级曲线确定了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形貌优化对油底壳进行低噪声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合理增添加强筋,优化后总辐射声功率级降低了2.1dB。对塑化后的PA66工程塑料油底壳进行了噪声预测,与原金属油底壳相比,塑料油底壳减重30%,噪声降低了3.4dB,综合性能优异。研究结果表明:对油底壳进行结构优化和塑化均取得明显降噪效果,为低噪声油底壳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张懿,宋汉文[5](2013)在《基于随机减量法的系统模态参与因子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随机减量法(RDT)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验研究。针对梁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验,利用激振器施加随机激励。对加速度时程数据进行频域积分,将其转化为位移和速度响应数据,利用随机减量法提取得到初条件响应。在多种触发条件获得多组初条件响应,再根据广义逆原理,可提取单位初速度条件下的自由振动的位移响应时程曲线。对于多自由度离散系统而言,单位初速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8-19)

宋贤云,宋汉文[6](2013)在《基于K-L分解方法的系统模态参与因子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已有工况模态分析方法可以辨识得到结构的各阶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等模态参数,但是由于载荷信息的缺失,模态参与因子无法获得,限制了工况模态分析的工程应用。Karhunen-Loeve变换(简称K-L变换)方法可以将P()个同构的时间序列信号(每个长度均为L)同时分别分解为由同一组S()个正交基的线性组合。由模态分析理论可知,多自由度线性时不变系统承受任意载荷(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期刊2013-05-10)

张懿,张磊,宋汉文[7](2013)在《基于随机减量法的模态参与因子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飞速发展的"工况模态分析"技术在工程上有极大的应用市场。通常在工况下,由于载荷不可测,通常无法按照传统的输入输出的方法得到频率响应函数或脉冲响应函数进行系统辨识,转而寻求一些替代的方法。在线性时不变系统中,使用响应信号之间相关函数代替脉冲响应函数而辨识得到的模态参数(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期刊2013-05-10)

张懿,宋汉文[8](2012)在《基于随机减量法的模态参与因子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飞速发展的"工况模态分析"技术在工程上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由于载荷不可测量的限制,通常无法按照传统的输入输出的方法得到频率响应函数或脉冲响应函数进行系统辨识,转而寻求一些替代的方法。在线性时不变系统中,使用响应信号之间相关函数代替脉冲响应函数而辨识得到的模态参数中,频率、阻尼和振型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这种替代的原因,对于模态参与因子(或模(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期刊2012-05-18)

彭谦,马晨光,杨雪梅,范滢[9](2010)在《线性模态分析中的参与因子与贡献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分析了参与因子和贡献因子的概念,并指出参与因子实质上是特征值灵敏度概念。参与因子只与系统结构特性有关,而与扰动特性无关;而贡献因子不仅与系统结构有关,还与扰动有关。分析了机电相关比、参与因子和特征值灵敏度的关系。通过对比时域响应Prony分析结果、参与因子和贡献因子叁者描述各模态的幅值相对大小,验证了在实际扰动情况下参与因子和贡献因子的不同。这为实际工程准确应用这2个物理概念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0年02期)

王庆红,Thomas,J.Overbye[10](2008)在《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和参与因子的可视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电力系统振荡研究而言,振荡模态和参与因子是最重要的2个信息,但在实际大系统中快速、准确地把握这2个关键信息是难点。文章研究了采用各种可视化手段展现振荡模态和参与因子的方法,使系统调度员能很快获取系统振荡的关键信息,确定引起系统振荡的关键机组并定量评估其影响。并以美国东南部200台发电机系统为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08年10期)

模态参与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结构表面应变测点实现结构振动模态参与因子的时域识别方法,该方法针对激励频率接近或高于结构基频的复杂结构振动响应测试问题,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选择合适的应变测点数,利用D优化设计理论在适宜测试候选区内优化最佳测点位置和方向,结合优化测点组的模态应变矩阵,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构振动模态参与因子,由模态迭加基本原理,得到结构整体应变响应。通过悬臂梁试件激振扫频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对高速列车某型齿轮箱箱体加15%幅值误差的仿真动态应变进行模态参与因子估计,模态参与量总和为98.9%的叁阶模态参与因子估计的RMS误差最大为3.66%,箱体的模态参与因子识别效果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态参与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江想莲,耿福荣,戴太亮.基于模态参与因子的白车身动刚度优化[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

[2].胡伟钢,刘志明,王曦,林浩博.基于实测应变的时域模态参与因子识别研究[J].铁道学报.2018

[3].周丰,夏祖国,刘浩,成亚南.基于模态参与因子的车内噪声优化[C].201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

[4].张俊红,王健,孙少军,毕凤荣,李忠鹏.基于流固耦合和模态参与因子的低噪声油底壳优化设计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6

[5].张懿,宋汉文.基于随机减量法的系统模态参与因子辨识[C].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2013

[6].宋贤云,宋汉文.基于K-L分解方法的系统模态参与因子辨识[C].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2013

[7].张懿,张磊,宋汉文.基于随机减量法的模态参与因子辨识[C].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2013

[8].张懿,宋汉文.基于随机减量法的模态参与因子辨识[C].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2012

[9].彭谦,马晨光,杨雪梅,范滢.线性模态分析中的参与因子与贡献因子[J].电网技术.2010

[10].王庆红,Thomas,J.Overbye.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和参与因子的可视化方法[J].电网技术.2008

标签:;  ;  

模态参与因子论文-江想莲,耿福荣,戴太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