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含铜氮抗菌不锈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菌不锈钢,再结晶退火温度,织构,抗菌性能
含铜氮抗菌不锈钢论文文献综述
刘逸飞,陆慧,孙绍恒,赵爱民[1](2019)在《再结晶退火温度对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度计、抗菌试验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再结晶退火温度对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钢在再结晶退火温度860~980℃范围内保温5 min,随再结晶退火温度升高,其晶粒尺寸逐步增加;α织构与γ织构强度下降,高斯织构强度上升;抗菌效果相似,抗菌率均达到90%以上;实验钢硬度呈微弱下降趋势,强度呈近线性下降趋势,塑性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孙绍恒[2](2019)在《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中加入一定量的Cu可以在保证耐腐蚀性能的同时获得优异的抗菌性能,极大地拓宽了430铁素体不锈钢的应用范围。本文从含铜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入手展开分析研究。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Cu对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u含量的升高,试验钢的变形抗力增加,动态再结晶过程受到阻碍,热激活能升高。而且沿着柱状晶不同方向热压缩时,变形抗力明显不同,因此板坯热轧时应注意叁角区的变形行为,避免出现热加工裂纹。此外,在1150℃加热保温时会发现表层的氧化皮内以及和基体结合的界面处有纯Cu颗粒出现,说明保温过程中Cu会自发向板坯表面扩散,并且会偏聚融化,成为热加工的裂纹源。Cu还会阻碍试验钢冷轧板的静态再结晶过程,影响再结晶织构,但是可以通过随后的抗菌退火进一步调整基体织构。抗菌试验表明,含Cu 2.0%的试验钢在800℃退火半小时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就可达到99.9%。随抗菌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富铜相逐渐由球状发展成杆状。对富铜相在800℃ Ostwald熟化过程进行了表征,发现富铜相的熟化主要是富铜相杆状方向的伸长,熟化速率为10.311 nm/s1/3。为了克服透射研究晶体学取向关系时一次只能分析一个的局限性,本文用XRD系统地分析了一个20 mm×25 mm面上富铜相的宏观织构和基体宏观织构的关系,确定二者之间以K-S关系为主,即{111}Cu//{110}Fe,<110>Cu//<111>Fe。然后用XRD、EBSD和TEM分别从毫米、微米、纳米级别确定了在具有<110>取向的晶粒内,杆状富铜相平行于表面,拥有最大暴露面积,可以提高试验钢的抗菌功能。在研究先用热轧板抗菌退火后冷轧的新工艺时发现冷轧会造成抗菌性能恶化。通过富铜相形态观察,Cu元素分布状态和基体晶格常数变化等叁种手段证明了剧烈塑性变形会造成富铜相变小、溶解并固溶进基体中,这是由于剧烈塑性变形过程中富铜相吉布斯自由能的大幅度增加,为富铜相溶解提供驱动力。另外剧烈塑性变形会增大富铜相的临界形核半径,在冷轧过程中,富铜相实际尺寸会逐渐减小,当小于临界形核半径时也会促进溶解发生。开发了“抗菌退火+低温时效”工艺,在保证了抗菌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由于抗菌退火温度较高,因此在室温状态下基体中固溶的Cu含量依然是过饱和的,可以再进行时效退火来提高试验钢的强度。时效退火后,发现析出了很多纳米级尺寸的富铜相颗粒,材料的硬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得到了提高,最佳的时效工艺是在800℃抗菌退火0.5小时后550℃时效1小时,此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可以提高约160 MPa。虽然力学性能得到了提升,但是材料的杯突值却有所下降,杯突值最佳的工艺是在800℃抗菌退火6小时。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试验钢的耐腐蚀性能随基体中固溶的Cu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富铜相的长大而逐渐恶化。在浸泡过程中发现纯Cu的表面发生均匀腐蚀,而试验钢表面发生的是点蚀,纯Cu的耐腐蚀性能差于试验钢,但试验钢钝化膜破坏后基体腐蚀速度加快,说明铁素体含Cu抗菌不锈钢在持久杀菌时,富铜相和基体都发生溶解,保证了试验钢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9-05-30)
赵金龙[3](2019)在《含铜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演变及其对抗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含铜(Cu)抗菌不锈钢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在保持不锈钢特有的耐腐蚀性能、较高的塑韧性、导电和导热等优异性能的基础上,能够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减少环境中的细菌数量,可以避免或者有效降低由于细菌微生物引起的人体感染以及不锈钢的微生物腐蚀倾向,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实现含Cu抗菌不锈钢的最终应用仍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对于不同应用环境中的含Cu抗菌不锈钢,其抗菌性能的提高需要损失一定的耐腐蚀性能。因此,本研究将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密切相关的表面钝化膜电子结构和成分组成为突破口,通过研究其对抗菌性能的影响机制,进而优化含Cu抗菌不锈钢的合金成分设计、热处理工艺以及表面处理工艺。首先为解决传统钝化处理对316L-Cu不锈钢抗菌性能的抑制作用,设计了一种新型抗菌钝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抗菌钝化工艺处理后的316L-Cu不锈钢具有长时而有效的抗菌性能,与未钝化的316-Cu不锈钢相比,其耐腐蚀性能得到显着提高。Cr2O3、Cr(OH)3和CuO含量的提高是其耐点蚀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单质Cu和CuO转变为Cu离子起到杀菌作用,导致其表面钝化膜的耐均匀腐蚀性能的降低。基于新型抗菌钝化工艺的优异表现,为了扩大医用316L不锈钢的应用范围,并且希望能够进一步明确表面钝化膜中Cu元素的加入对其电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影响,因此对医用316L不锈钢采用抗菌钝化处理,并对其抗菌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抗菌钝化处理后的316L不锈钢具有稳定且有效的抗菌性能,随着钝化时间的延长,其抗菌机制由接触杀菌转变为离子溶出型杀菌。与传统硝酸钝化处理相比,采用抗菌钝化处理后的316L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稍有下降,过多含量的单质Cu导致了表面钝化膜中点缺陷浓度NA和ND值的升高,表现为Rf值降低,钝化膜的溶解速度加快,降低了钝化膜的稳定性。为解决海水处理、油田平台、船舶等应用环境中的不锈钢的微生物腐蚀(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MIC)问题,我们开发了含Cu 2205双相不锈钢,不过对这种不锈钢抗菌时效处理时,基体中会形成金属间相,使材料腐蚀加剧。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调整后的合金成分和热力学计算数据的分析,制定了固溶热处理工艺,并获得了完全的铁素体(α-Fe)和奥氏体(γ-Fe)两相结构。通过调整2205-xCu双相不锈钢的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消除了其耐微生物腐蚀性能与耐腐蚀性能之间的矛盾。结果表明,与2205双相不锈钢对比,固溶处理温度为1150℃的2205-3Cu双相不锈钢表现出对油田水海杆菌(Marinobacter salsuginis)有效的抗菌性能以及显着的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由于2205-xCu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会影响其抗菌性能,抗菌性能又与耐微生物腐蚀性能有直接的联系。通过对2205-xCu双相不锈钢在人工海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分析,可以了解其耐微生物腐蚀性能得到提高的原因。通过对耐微生物腐蚀性能表现优异的2205-3Cu双相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形核机制、生长速率、电子结构、成分构成的研究和分析,发现Cu元素的添加并未改变其表面钝化膜的形核机制,但是会降低形核的活性位点。另外,表面钝化膜的生长速率也随着表面单质Cu形成量的增加而变慢。因此,受此影响,表面钝化膜电子结构中的NA和ND之和也随之增大,导致2205-3Cu双相不锈钢耐均匀腐蚀性能的降低,从而在提高了抗菌性能的同时,增强了耐微生物腐蚀性能。上述研究工作解决了目前适用于医用环境和海洋工程环境中含Cu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性能与耐腐蚀性能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了Cu元素的添加对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形核机制、生长速率、电子结构和成分组成等特征的影响机制,及其演变对抗菌性能乃至耐微生物腐蚀性能的影响,可以为后续含Cu抗菌不锈钢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奠定良好的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4-19)
李娟,陈慧琴,赵广辉,李华英,马立峰[4](2018)在《含铜3.6%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含铜3.6%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分析了真应变0.69,温度900~1150℃,应变速率0.01~20 s~(-1)时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动力学计算了热变形激活能。依据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变形下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计算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376.017 kJ/mol。不同应变下失稳区在热加工图的位置不断变化。在低温、低应变速率区和中温高应变速率下,组织易出现局部流动失稳现象。峰值耗散因子在(1075~1150)℃/0.01 s~(-1)区域内,组织发生动态再结晶,为较优的热加工范围。(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23期)
王少华,熊玉明,杨玲,曹达华[5](2018)在《含铜抗菌不锈钢在养生壶产品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304型含铜(Cu)抗菌不锈钢应用于养生壶发热盘部件,初步探索了其对养生壶抗菌性能、Cu离子溶出性以及抗菌长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含Cu抗菌不锈钢发热盘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优异的杀灭作用,可以有效延长养生壶中不同食材在常温下的贮存时间;抗菌不锈钢发热盘在煮食过程中发生了Cu离子溶出,但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同时抗菌不锈钢发热盘在高温水煮与反复擦洗环境中具有优异的抗菌耐久性。(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10-30)
席通[6](2017)在《含铜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铜析出行为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铜抗菌不锈钢是近年来发展出的一种新型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铜(Cu)是钢中常见的合金化元素,也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在现有医用不锈钢中添加适量Cu元素,由于材料在人体环境中不可避免的腐蚀,含铜不锈钢会微量和持续地释放出对人体有益的Cu离子。相关研究已证明,含铜不锈钢具有抗细菌感染、抑制支架内再狭窄、促进成骨等生物医学功能,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材料学基本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认识。基于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中富铜相的析出行为及强化机制,并对Cu含量变化对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及含铜不锈钢热变形行为进行了探讨,为含铜抗菌不锈钢的应用奠定坚实的材料学基础。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内容及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Cu添加对含铜奥氏体不锈钢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研究了 Cu添加及热处理制度对316L不锈钢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u含量(0-3.5 wt.%)添加及不同热处理制度对不锈钢的显微组织无明显影响,均保持奥氏体组织。在固溶状态下,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时效处理后,由于基体中析出富铜相,不锈钢的强度显着提高。与此同时,富铜相的存在也破坏了钝化膜的连续性,进而降低了不锈钢的耐蚀性能。此外,高Cu含量的添加(3.5 wt.%)和时效处理(700 ℃下时效6 h)能够赋予不锈钢优异的抗菌性能。(2)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研究了 316LN-Cu奥氏体不锈钢在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范围内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不锈钢的流变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非常敏感,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升高。316LN-Cu不锈钢的热变形激活能为533 kJ/mol。Cu和N元素的添加能够提高不锈钢的激活能。Cu元素的添加导致316LN-Cu不锈钢具有较大的失稳区,使不锈钢的热加工区间变得非常狭窄。316LN-Cu不锈钢的最优热加工区间为变形温度1100-1120 ℃,应变速率0.01-0.018 s-1。不锈钢在此区间热加工时的能量耗散率可达到38%,热加工后能获得细小均匀的动态再结晶组织。此外,获得了 316LN-Cu不锈钢的热变形本构方程:Z=ε exp(53428/RT)=1.1575 × 1018[sinh(0.0067 × σ)]3.914(3)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中富铜相析出行为研究通过电导率测试、叁维原子探针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 316LN-Cu不锈钢在不同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下富铜相的粗化行为及强化机制。结果表明,316LN-Cu不锈钢在短时时效后的硬度和强度即达到峰值,且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强度和硬度变化不大。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进一步表明,富铜相的析出速度很快,在短时时效后就会在基体中弥散析出大量的呈球形分布的析出相,并且在时效过程中富铜相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叁维原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富铜相的中心成分几乎为纯铜,整体的铜含量为75%左右。相比于时效时间,时效温度对富铜相的粗化行为影响较大。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富铜相的平均半径显着增大,数量密度明显降低。富铜相在奥氏体基体中的长大速率较慢,其原因主要是Cu原子在奥氏体基体中较低的扩散系数和富铜相与基体较低的界面能。此外,在奥氏体基体中析出富铜相的体积分数较小导致了富铜相较弱的强化效应,并且富铜相的共格应变强化的强度增量要远大于化学强化的强度增量。(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徐晋勇,王寅,王岩,唐焱[7](2016)在《表面含铜铟钼奥氏体不锈钢的抗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不锈钢表面进行铜铟钼叁元共渗,得到了表面含有铜铟钼合金层的抗菌不锈钢。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合金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并对制备得到的不锈钢表面合金层进行了抗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渗层和表面的沉积层共同构成了基体表面的合金层,渗层与基体之间存在一条扩散线,合金层表面平整光滑、均匀致密、无裂纹和孔洞。渗层中元素的含量由表及里沿梯度降低。合金层表面物相主要有:Cu、Fe、In、Cu_(3.8)Ni、MoC、Cu11In9、CuC_8、InNi、InNi_3等。渗后不锈钢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6年S1期)
纪元[8](2015)在《304含铜抗菌不锈钢在铁氧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微生物引起或受微生物影响的腐蚀统称为微生物腐蚀(MIC),例如海上石油平台,海底输送管线等,都受到微生物腐蚀的严重影响,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海洋环境中钢铁材料遭受微生物腐蚀的现象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更加关注居住环境的洁净化、人身安全的问题。作为功能材料与传统结构材料的结合的产物,含铜抗菌不锈钢的问世满足了人们的愿望。含铜抗菌不锈钢具有无毒、美观、耐磨、长效抗菌、易于加工等其它抗菌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势,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保持不锈钢在原有力学性能、耐蚀性等方面的原有优势,含铜抗菌不锈钢还具有抗菌性这一新的创新性优点。运用抗菌不锈钢的抗菌特性,来解决目前微生物对不锈钢腐蚀严重这一问题,既是一个新颖的思路,也是抗菌不锈钢应用的新途径。本文选择两种不同的含铜抗菌不锈钢304-N-Cu SS和304-Cu SS作为实验样品,以普通304 SS作为对照样品。好氧环境下培养铁氧化细菌IOB,在厌氧环境中培养硫酸盐还原菌SRB,并培养培养IOB和SRB混合菌液,在不同的菌液中,分别研究在不同环境下叁种不锈钢的抗菌率、p H变化,通过电化学测试(电化学阻抗方法、能斯特曲线和极化曲线)手段阻抗对叁种不锈钢进行表征,通过测量失重方法,计算叁种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深度系统地研究了抗菌不锈钢在IOB和SRB以及它们的混合细菌溶液中的耐腐蚀性;通过SEM观察不锈钢表面,观察细菌的分布和附着情况;运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不锈钢表面的腐蚀形貌,特别是微生物特征腐蚀形貌点蚀坑的情况。(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5-05-01)
殷银锁,杨春光,王东辉[9](2013)在《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机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锈钢生产过程中,通过特殊的处理工艺,添加一定含量的抗菌金属元素铜,可以赋予不锈钢的抗菌性能。因为这些铜元素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在接触细菌后可对其产生毒杀作用。因此,含铜抗菌不锈钢可在保持普通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抗细菌微生物性能。本文综述了含铜不锈钢的抗菌机制、抗菌模式、抗菌效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3年10期)
管俊林,郭磊,付玉平,柴宏伟[10](2013)在《含铜不锈钢的体外抗菌及细胞相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含铜4.5%的317L不锈钢的体外抗菌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通过制备分布着4.5%的ε-Cu相的317L不锈钢(317L-Cu),应用体外细胞直接接触实验检测317L-Cu材料表面成骨细胞的生长形态及增殖,并评价体外317L-Cu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317L-Cu材料在体外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可以有效杀灭材料表面大肠杆菌;317L-Cu材料与成骨细胞直接接触培养48h,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生长良好,细胞增殖活性与钛合金材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因此,317L-Cu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望成为具有抗菌性新型医用生物材料。(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含铜氮抗菌不锈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中加入一定量的Cu可以在保证耐腐蚀性能的同时获得优异的抗菌性能,极大地拓宽了430铁素体不锈钢的应用范围。本文从含铜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入手展开分析研究。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Cu对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u含量的升高,试验钢的变形抗力增加,动态再结晶过程受到阻碍,热激活能升高。而且沿着柱状晶不同方向热压缩时,变形抗力明显不同,因此板坯热轧时应注意叁角区的变形行为,避免出现热加工裂纹。此外,在1150℃加热保温时会发现表层的氧化皮内以及和基体结合的界面处有纯Cu颗粒出现,说明保温过程中Cu会自发向板坯表面扩散,并且会偏聚融化,成为热加工的裂纹源。Cu还会阻碍试验钢冷轧板的静态再结晶过程,影响再结晶织构,但是可以通过随后的抗菌退火进一步调整基体织构。抗菌试验表明,含Cu 2.0%的试验钢在800℃退火半小时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就可达到99.9%。随抗菌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富铜相逐渐由球状发展成杆状。对富铜相在800℃ Ostwald熟化过程进行了表征,发现富铜相的熟化主要是富铜相杆状方向的伸长,熟化速率为10.311 nm/s1/3。为了克服透射研究晶体学取向关系时一次只能分析一个的局限性,本文用XRD系统地分析了一个20 mm×25 mm面上富铜相的宏观织构和基体宏观织构的关系,确定二者之间以K-S关系为主,即{111}Cu//{110}Fe,<110>Cu//<111>Fe。然后用XRD、EBSD和TEM分别从毫米、微米、纳米级别确定了在具有<110>取向的晶粒内,杆状富铜相平行于表面,拥有最大暴露面积,可以提高试验钢的抗菌功能。在研究先用热轧板抗菌退火后冷轧的新工艺时发现冷轧会造成抗菌性能恶化。通过富铜相形态观察,Cu元素分布状态和基体晶格常数变化等叁种手段证明了剧烈塑性变形会造成富铜相变小、溶解并固溶进基体中,这是由于剧烈塑性变形过程中富铜相吉布斯自由能的大幅度增加,为富铜相溶解提供驱动力。另外剧烈塑性变形会增大富铜相的临界形核半径,在冷轧过程中,富铜相实际尺寸会逐渐减小,当小于临界形核半径时也会促进溶解发生。开发了“抗菌退火+低温时效”工艺,在保证了抗菌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由于抗菌退火温度较高,因此在室温状态下基体中固溶的Cu含量依然是过饱和的,可以再进行时效退火来提高试验钢的强度。时效退火后,发现析出了很多纳米级尺寸的富铜相颗粒,材料的硬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得到了提高,最佳的时效工艺是在800℃抗菌退火0.5小时后550℃时效1小时,此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可以提高约160 MPa。虽然力学性能得到了提升,但是材料的杯突值却有所下降,杯突值最佳的工艺是在800℃抗菌退火6小时。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试验钢的耐腐蚀性能随基体中固溶的Cu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富铜相的长大而逐渐恶化。在浸泡过程中发现纯Cu的表面发生均匀腐蚀,而试验钢表面发生的是点蚀,纯Cu的耐腐蚀性能差于试验钢,但试验钢钝化膜破坏后基体腐蚀速度加快,说明铁素体含Cu抗菌不锈钢在持久杀菌时,富铜相和基体都发生溶解,保证了试验钢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含铜氮抗菌不锈钢论文参考文献
[1].刘逸飞,陆慧,孙绍恒,赵爱民.再结晶退火温度对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2].孙绍恒.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D].北京科技大学.2019
[3].赵金龙.含铜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演变及其对抗菌性能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4].李娟,陈慧琴,赵广辉,李华英,马立峰.含铜3.6%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8
[5].王少华,熊玉明,杨玲,曹达华.含铜抗菌不锈钢在养生壶产品上的应用研究[C].2018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2018
[6].席通.含铜抗菌奥氏体不锈钢的铜析出行为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7].徐晋勇,王寅,王岩,唐焱.表面含铜铟钼奥氏体不锈钢的抗菌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6
[8].纪元.304含铜抗菌不锈钢在铁氧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5
[9].殷银锁,杨春光,王东辉.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机制及其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
[10].管俊林,郭磊,付玉平,柴宏伟.含铜不锈钢的体外抗菌及细胞相容性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