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玲内蒙古多伦县第三中学027300
摘要面对新课改存在的种种困惑与问题,我们政治教师要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新课改
一、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新课改的热情。伴随着新教材、新课标的一系列培训和通过新课程的展示课、观摩课,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政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着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理念上,如淡化知识的简单传授,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的理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注重启发感悟,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注重能力开发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反对死记硬背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反对教师中心说的理念等。这些理念渐渐为教师接受并在教学中体现。在教学方式上,由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更多地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活跃局面,教师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课堂主宰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旁观者,教学手段日趋多样,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了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这种评价方式的变化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学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前传统的课堂模式,采用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循环课堂。从课前预习、课上展示、解答质疑,到下一课的预习,使我们都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
二、对新课改的困惑
针对我校课改的实际情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我们为改革的成果自豪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不少教师在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这些困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转变过程慢。新教材新课改,似乎一切都是新的。导致有的老师一时转变不过来。以前一直沿袭着传统教学,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还不太适应,这样运用到课堂上则显得不伦不类,一会新课改,一会又回到传统,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学生听课效果也不好。这样很多时候使自己陷入一种困惑中,能清楚课改的重要性,但又急于求成,反而越改越乱。不知道课改如何走下去。
2.课前预习多形式。课改的关键在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关键在预习。在我们课改过程中,预习似乎就是课前完成导学案,并且把它当成一种负担。好一点自己当作业做,但更多时候为了应付差事把别人的成果直接抄上。课上结果可想而知。直接影响到下一环节的进行。小组没有合力,单打独斗,形成不了统一认识,到讨论环节耽误大量时间。真正的预习是小组间互相探讨的预习,是一种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预习,而不是为完成作业的预习。当然这也与我们学习体制有直接关系,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小组没有在一起讨论交流的充裕时间等等。如果不及时改进,势必会使预习这个关键部分最终影响到整体课改效果的发挥。
三、推进新课改的对策
面对新课改存在的种种困惑与问题,我们政治教师要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制约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各种因素中,教师自身的因素,特别是教师的观念因素是首要的关键因素。因此,克服新课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做坚定的实践者,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一切改革的最大阻力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传统观念束缚,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其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新课程的实际成效。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一线的广大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要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直面问题的能力,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理念,掌握其本质内涵,并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教师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中跳出来,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明确政治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的潜能的发挥,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最后,针对各个环节的不足,要不断学习,结合自己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稳步深入进行,思想政治课才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