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逐日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逐日气温高频变化,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北大西洋涛动,东亚副热带急流和东亚温带急流
逐日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1](2019)在《我国逐日气温高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逐日气温高频变化直接影响着人类日常活动以及人体健康。本文比较了叁个不同指标计算的我国四季日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高频变化分布特征,并选取了其中更具代表性的指标进一步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由相邻两日气温波动DTD、滑动标准差DVT和标准差SD叁个指标表征的我国四季逐日气温高频变化的分布特征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相较于DVT和SD,DTD更能反映人体直接感知的逐日气温变化;(2)我国逐日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高频变化(即:DTD_Tmax、DTD_Tmin和DTD_Tmean)的年进程均呈现“仲春”和“晚秋”双峰型特征,且仲春的峰值大于晚秋,说明四季中春季的逐日气温变化最大,这与“春如四季”说法相符;(3)1979-2014年我国春季DTD_Tmax在全国呈显着增加趋势,以长江流域最大;DTD_Tmin在华北平原、河套地区及内蒙古等地显着增加,而在西北地区显着减小;DTD_Tmean除了在华北平原显着增加、西藏地区显着减小外,其他地区基本不显着;(4)我国春季DTD的EOF分解第一模态表现为全国基本一致型年代际变化特征,且均在21世纪初发生由弱到强的突变;而第二模态则主要反映了准7a为周期的年际区域性“跷跷板”反位相变化特征,DTD_Tmax和DTD_Tmin的差别主要体现反位相变化大值中心分布的不同,DTD_Tmean结果基本与DTD_Tmax一致;(5)DTD第一模态的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与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有很好的相关性,而第二模态的年际时空变化特征则与北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指数(PSHRP)相关性较好。我国春季DTD在AMO(NAO)正负位相分别呈相反变化特征,大值中心主要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和河套地区及其西北地区;(6)东亚副热带急流(EASJ)和东亚温带急流(EAPJ)在AMO(NAO)正(负)位相时期相互靠近并增强,同时其逐日高频变化也在增加,从而使得我国春季DTD呈年代际增加;此外,EASJ和EAPJ的逐日变化也与我国春季DTD的区域性反位相年际变化特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尤其是DTD_Tmax和DTD_Tmean。(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任景全,王冬妮,刘玉汐,李建平,郭春明[2](2019)在《吉林省土壤冻融的逐日变化及与气温、地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冻融过程对气候和生态环境演变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季节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2014-2017年吉林省典型代表观测站逐日冻土、气温和地温数据,研究土壤冻融的逐日变化及其与气温、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土壤冻结和融化完整过程中,冻土上限呈直线上升趋势变化,下限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叁次曲线趋势变化,即从稳定冻结初日起,冻土深度逐渐加深,在达到最大值后,缓慢变浅。冻土融化包括下限和上限融化两个过程,具有"两头化"的变化特征。冻土上限融化与下限同时开始或者晚于下限,但冻土上限融化的日变化量要大于下限。在土壤冻结过程中,活动积温、 0 cm地积温、 10 cm地积温与冻结深度呈叁次曲线变化关系,随负积温的增加,冻结深度加深。在冻土上限融化过程中,活动积温、 0 cm地积温、 10 cm地积温与冻土上限深度呈叁次曲线变化关系,随正积温的增加,上限融化深度加深。在冻土下限融化过程中,活动积温、 0 cm地积温、 160 cm地积温与冻土下限深度呈显着的直线趋势,随正积温的增加,下限融化深度变浅。(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9年02期)
王晶晶,王继富,胡媛媛,刘俊,高梅香[3](2016)在《气温变冷季节地表甲虫小尺度的逐日动态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黑龙江省帽儿山国家生态站内,在20 m的固定样地内基于规则格网调查法,采用陷阱法逐日采集2015年8月30日至11月21日的地表甲虫,以揭示气温变冷季节地表甲虫小尺度空间的逐日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调查中共捕获地表甲虫1 332只,隶属于5科、27个物种。在气温逐渐降低的季节,帽儿山红松人工林小尺度的物种组成以步行虫科、隐翅虫科、埋葬甲科和象甲科物种为主。随着气温的降低,地表甲虫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丰富度整体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存在日间波动性;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这种逐日动态趋势和温度有显着的相关性;这种逐日变化表现出物种之间的差异,步行虫科和埋葬甲科物种较多的活动于相对温暖的9月,而隐翅虫科物种则在相对较冷的10月出现峰值。(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汪文君,邹玉华,李娇[4](2015)在《赤道异常特征对桂林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逐日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桂林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逐日变化的原因,利用桂林地区(地理坐标:25.29°N,110.33°E;地磁坐标:15.04°N,181.98°E)的L波段电离层闪烁监测仪GSV4004的观测数据和国际GNSS服务中心(IGS)提供的全球VTEC数据,在磁平静条件下研究东经110°地区的赤道异常特征对桂林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逐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闪烁日相比,东经110°地区的赤道异常特征在闪烁日内有明显区别。闪烁日日落后的赤道异常复苏现象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赤道异常峰区的VTEC数值更大,峰区与谷区的VTEC比值更大,峰区与谷区之间的VTEC梯度更大,日落后的赤道异常复苏现象持续时间更长,且日落后复苏的赤道异常结构的北峰所处的纬度更高。(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张素琴,胡秀娟,何宇飞,杨冬梅[5](2015)在《F子夜均值逐日差空间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我国地磁台网100多个台站的地磁总强度F子夜均值数据,逐一分析了F子夜均值逐日差的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有18次小区域的异常变化,其中16次异常与其后几天到半年时间内该区域发生的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另外两次新近的异常有待后续进一步验证。我国西北部地区地磁台站稀疏,布局不合理,限制了对新疆、青海、西藏等地震多发区震磁关系的研究,建议这些地区进一步加密台站建设,优化布局。(本文来源于《地震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廖要明[6](2013)在《1951-1978和1979-2007年中国逐日非降水变量模拟参数变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Parameters of weather generator BCC/RCG-WG for daily non-precipitation variables including max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sunshine hours at 669 stations in China are estimated using history daily records from 1951 to 1978 and from 1979 to 2007 respectively. The changes in the parameters for the two periods are reveal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se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ameters of the non-precipitation variables have experienced different changes. While the annual means and the amplitudes of the seasonal cycle show a clear change,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he timings of the seasonal cycles, and the temporal correlations for each variable remain practically unchanged. This indicates that climate changes in China over the last 57 year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variations in the means and in the strength of the seasonal cycles. The changed parameters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stationary assumption implied in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use of the weather generator for climate change studie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期刊2013年04期)
董莉霞,李广,刘强,燕振刚,罗珠珠[7](2013)在《旱地春小麦产量对逐日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变化响应的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气温波动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对逐日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2个因素进行了9种水平的交叉组合设计,应用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mulator)模型模拟各种情况下春小麦产量,采用二次多项回归、单因素边际效应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春小麦产量对逐日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当最高温度不变时,最低温度每升高0.25℃,最大增产1.40%,平均增产1.34%,最低温度升高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为正效应;当最低温度不变时,最高温度每增加0.25℃,最大减产2.88%,平均减产2.42%,最高温度升高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为负效应,产量随最高温度的升高呈二次抛物线下降变化;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存在负的协同效应,最高温度升高造成春小麦的减产效应超过最低温度升高的增产效应。平均温度的升高引起春小麦减产,主要是由最高温度的升高引起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叶翔,李炎,黄邦钦,陈坚[8](2011)在《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夏季上升流颗粒有机碳含量的逐日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4~2006年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上升流区追踪过程中观测的颗粒有机碳(POC)、叶绿素a(chl-a)、总悬浮颗粒物(TSM)含量数据,3个年份夏季上升流区POC含量范围分别为0.115 0~0.244 4、0.139 1~0.650 8、0.106 8~0.535 0 mg/dm3,其平均值比同年份其他断面POC含量的平均值高.POC含量及Cchl-a/CPOC值的逐日变化对上升流事件的响应较好,反映出现场生产力对颗粒态有机碳的贡献与上升流发生过程的耦合;Cchl-a/CPOC值与chl-a含量呈正相关,在上升流的稳定期和衰减期,二者关系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能细分上升流事件的过程;上升流区的Cchl-a/CPOC值相对偏小,反映了上升流区浮游生物的高营养转换效率.POC和TSM含量的逐日变化关系在不同年份有不同表现,TSM含量对POC含量的影响存在促进和限制的可能;颗粒有机质含量占TSM比例的变化规律不明显,CPOC/CTSM值的逐日变化不能较好地响应上升流事件;CPOC/CTSM值与TSM含量关系均呈负相关;受陆源有机物的补充及现场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CPOC/CTSM值与TSM含量关系更为复杂.(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11年04期)
潘娅英,周良女,余丽萍,黄开明,陈江峰[9](2010)在《浙西南地区逐日干旱综合指数的动态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了浙西南地区50多年的历史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对浙西南地区干旱的发生频率、发生范围及多年变化趋势和Ci指数干旱过程的评估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浙西南干旱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冬、春旱较少发生。空间分布上,北部较南部容易发生干旱。由于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的计算只需输入逐日气温和降水,很容易获得,便于在干旱预报和预警等业务服务中应用。每日的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还可作为一项重要的气象指标,进行浙西南地区实时气象干旱监测和历史同期气象干旱评估。同时它还在辅助指导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可以为当地政府应对干旱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期刊2010年02期)
杨勤,梁旭,赵光平,尤志宇[10](2009)在《宁夏太阳辐射逐日、月、年总量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银川及固原站5年太阳辐射实际观测资料建立的地方模拟推算式,模拟了宁夏全区20个站点1971-2006年太阳日辐射通量、累加月、年总辐射量。通过对2个站模拟值及实测值日月年辐射量的比较分析,得知银川站模拟推算值较实测值偏大,固原站偏小,但2个站模拟趋势与实测值一致。通过对银川及固原站的辐射通量模拟效果用平均偏差、平均绝对偏差、均方根偏差、平均绝对误差检验,2个站均方根偏差稍大,平均绝对误差银川站小于13%,固原站小于17%,模拟效果较好。累加的月、年太阳辐射区域性季节变化特点:北部干旱少雨的银川站月总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年际变动均为减少趋势,年总量累加模拟值与实测结果一致,均为减少趋势;阴湿多雨的南部固原站3,4,5,6月份月总量与实测值均为明显增加趋势,7月为弱增加趋势,其他月份均为减少趋势,年总量实测值为弱增加趋势,累加模拟值表现为平稳趋势。全区年总太阳辐射量年际(1971-2006年)变化特点为,多数站点呈明显增加趋势,少数站点呈明显减少趋势,个别站点呈基本平稳趋势。(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09年03期)
逐日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冻融过程对气候和生态环境演变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季节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2014-2017年吉林省典型代表观测站逐日冻土、气温和地温数据,研究土壤冻融的逐日变化及其与气温、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土壤冻结和融化完整过程中,冻土上限呈直线上升趋势变化,下限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叁次曲线趋势变化,即从稳定冻结初日起,冻土深度逐渐加深,在达到最大值后,缓慢变浅。冻土融化包括下限和上限融化两个过程,具有"两头化"的变化特征。冻土上限融化与下限同时开始或者晚于下限,但冻土上限融化的日变化量要大于下限。在土壤冻结过程中,活动积温、 0 cm地积温、 10 cm地积温与冻结深度呈叁次曲线变化关系,随负积温的增加,冻结深度加深。在冻土上限融化过程中,活动积温、 0 cm地积温、 10 cm地积温与冻土上限深度呈叁次曲线变化关系,随正积温的增加,上限融化深度加深。在冻土下限融化过程中,活动积温、 0 cm地积温、 160 cm地积温与冻土下限深度呈显着的直线趋势,随正积温的增加,下限融化深度变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逐日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敏.我国逐日气温高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任景全,王冬妮,刘玉汐,李建平,郭春明.吉林省土壤冻融的逐日变化及与气温、地温的关系[J].冰川冻土.2019
[3].王晶晶,王继富,胡媛媛,刘俊,高梅香.气温变冷季节地表甲虫小尺度的逐日动态变化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
[4].汪文君,邹玉华,李娇.赤道异常特征对桂林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逐日变化的影响[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
[5].张素琴,胡秀娟,何宇飞,杨冬梅.F子夜均值逐日差空间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关系研究[J].地震研究.2015
[6].廖要明.1951-1978和1979-2007年中国逐日非降水变量模拟参数变化(英文)[J].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013
[7].董莉霞,李广,刘强,燕振刚,罗珠珠.旱地春小麦产量对逐日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变化响应的模拟与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
[8].叶翔,李炎,黄邦钦,陈坚.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夏季上升流颗粒有机碳含量的逐日变化特征[J].台湾海峡.2011
[9].潘娅英,周良女,余丽萍,黄开明,陈江峰.浙西南地区逐日干旱综合指数的动态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
[10].杨勤,梁旭,赵光平,尤志宇.宁夏太阳辐射逐日、月、年总量的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09
标签:逐日气温高频变化;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 北大西洋涛动; 东亚副热带急流和东亚温带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