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生产论文_张继波,薛晓萍,李楠,李鸿怡,张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合生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密度,大豆,产量,物质,水稻,棉花,耗水量。

光合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张继波,薛晓萍,李楠,李鸿怡,张磊[1](2019)在《水分胁迫对扬花期冬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于2016—2017年冬小麦生长季在临沂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自动控制遮雨棚内的水分控制场进行,以"齐麦2号"为试材,在水分关键期设计5个梯度水分处理(T1适宜水平,T2、T3、T4、T5分别按照冬小麦水分关键期比常年降水量减少20%、50%、75%、100%一次性补水)和1个雨养对照的水分控制试验,模拟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扬花期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扬花期冬小麦叶片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总干重均呈降低趋势,且干旱胁迫越重,降低幅度越大,T5处理叶绿素a含量、P_n、G_s、T_r、株高、叶面积及地上部分总干重分别较T1处理降低33.6%、67.4%、90.9%、84.6%、43.9%、19.1%和33.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水分利用效率(WUE)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轻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高;干旱胁迫促进植株养分向叶、鞘转移,减少对茎、穗的养分供给,不利于冬小麦产量提高,此外,扬花期干旱胁迫还造成冬小麦灌浆速率降低、不孕穗率升高,理论产量大幅降低。(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王婧璇,雷长英,张玉洁,韩吉梅,张亚黎[2](2019)在《波动光下棉花叶片比叶重对光合生产能力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棉花在波动光下生长特性和光合能力的变化,在室内模拟波动光条件下,测定了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比叶重(LMA),叶片厚度(LT)、叶片面积(LA)、生物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恒定光下生长的植株相比,波动光下生长的棉花叶片比叶重,单叶面积和生物量均显着降低。恒定光处理下单位叶片面积净光合速率(A)显着高于波动光条件下的叶片,但不同光处理下单位叶片质量净光合速率(A_(mass))无明显差异。因此,波动光下叶片LMA的降低是棉花叶片光合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白磊[3](2019)在《施氮量与密度对高油大豆光合生产及产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分,在人们膳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需要也越来越大。黑龙江大豆以品质和产量闻名于全国,但其多数大豆以高蛋白为主,高油大豆相对较少。培育优质的高油大豆对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示范基地进行。以“中龙豆1号”高油大豆为试验材料。施氮量设置四个水平,分别为F0(0kg/hm~2)、F1(90kg/hm~2)、F2(150kg/hm~2)、F3(210kg/hm~2)。密度设置4个水平:D1(24万株/hm~2)、D2(30万株/hm~2)、D3(36万株/hm~2)、D4(42万株/hm~2)。通过对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大豆的光合特性、干物质、干物质分配比率及产量等影响的研究。进而获得高产量的栽培模式,为高油大豆栽培推广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密度对大豆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影响显着(P<0.05)。大豆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在R1-R5时期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R4时期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达到最大值。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均随施氮量和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施氮量均以F2(150kg/hm~2)处理下最高,密度均以D3(36万株/hm~2)处理下最高,各时期肥密组合以F2D3处理最高。而胞间CO_2浓度(Ci)随施氮量和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2)施氮量和密度对大豆叶面指数(LAI)和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显着(P<0.05)。大豆叶面指数(LAI)和叶绿素(SPAD值)在R1-R5时期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叶面指数(LAI)和叶绿素(SPAD值)对施氮量增加的响应均为先增加后下降。密度与叶面指数(LAI)呈正相关性,与叶绿素(SPAD值)呈负相关性。各时期同一密度处理下,施氮量F2(150kg/hm~2)处理下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SPAD值)最高。(3)施氮量和密度对大豆茎、叶单株干物质的影响显着(P<0.05)。大豆茎、叶单株干物质在R1-R5时期呈增加趋势。随密度的增加,大豆单株茎、叶干物质均呈下降趋势。相同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施氮量F2(150kg/hm~2)处理下,单株茎、叶干物质最高。(4)施氮量和密度对大豆单株干物重及群体干物重产生显着影响(P<0.05)。单株干物重、群体干物重在R1-R8时期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单株干物重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群体干物重呈上升趋势。相同密度下,施氮量F2(150kg/hm~2)处理下干物重均最高。(5)施氮量和密度对大豆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百粒重、单株粒数的影响显着(P<0.05)。大豆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百粒重、单株粒数随密度增加的响应均呈下降的趋势。相同密度下,施氮量F2(150kg/hm~2)处理下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百粒重、单株粒数最高。(6)施氮量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的影响不显着,密度对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的影响显着(P<0.05)。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对施氮量增加的响应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油分含量与密度呈负相关性,蛋白质含量随密度增加的响应为先增后减。(7)施氮量和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显着(P<0.05),产量对施氮量和密度增加的响应均为先增后降。组合间以F2D3产量最高,产量达2831.33kg/km~2。(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段有厚,卢峰,张飞,朱凯,邹剑秋[4](2019)在《矮秆高粱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适于机械化栽培的矮秆高粱辽杂37为试验材料,研究植株株高、柄伸长、叶面积指数、光合参数、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等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高粱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小,植株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种植密度为13.5万~15.0万株/hm~2时,辽杂37单株的光合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更有利于群体的物质积累,密度为13.5万、15.0万株/hm~2时的籽粒产量分别为9 976.8、9 947.1 kg/hm~2,显着高于其他3个密度的籽粒产量(P<0.05)。(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高洪宇[5](2019)在《种植密度对小粒大豆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对于粮食产物的需求量与日剧增,为此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成为了当前农产机构的核心发展方向。其中,小粒大豆作为黑龙江省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国际需求量较大,为此相关科研工作人员以黑龙江省为例,比较了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小粒大豆的光合生产能力,从而为后期此类农作物的育种和栽培提供合理依据的同时,满足当代社会人们的对于小粒大豆的作物需求。(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9年04期)

赵黎明,顾春梅,王士强,王丽萍,王贺[6](2019)在《不同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不同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设置行株距30cm×8cm(D1)、30cm×10cm(D2)、30cm×12cm(D3)、30cm×14cm(D4)、30cm×16cm(D5)五个密度水平,分析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1、D5处理相比,D2和D3处理均显着增加了产量,分别实现了13.5%~14.6%和9.5%~10.4%的产量增幅,其中以D2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的增产途径是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增加了抽穗期前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生物产量,增强了抽穗期茎鞘干物质生产及转运能力。综合分析表明,适当密植能够增加产量,促进水稻光合物质生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冯国艺,张谦,祁虹,雷晓鹏,王树林[7](2019)在《滨海盐碱地水盐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棉花光合生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滨海盐碱地土壤水盐空间分布及运移变化对棉花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并探讨棉田地形和土壤容重对滨海盐碱地水盐空间分布的影响方式,在位置相近区域选取海拔和容重差异较大的4块棉田,于4—10月份测定土壤0~200 cm深度水分、盐分和pH等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对棉花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轻度盐碱棉田海拔较高,在141~160 cm处形成"高容重隔层",土壤盐分和pH较低,雨季(7—8月份)土壤水分较低,生育后期(9—10月份)土壤水分明显高于中度盐碱棉田,棉花遭受盐碱胁迫较小,光合生产与水热资源吻合度高,长期处于物质积累活跃期;中度盐碱棉田较高的海拔和容重阻滞了土壤盐分和pH上升,在雨季盐碱胁迫得到解除,但棉花生育早期(4—6月份)和后期仍有明显盐碱胁迫,光合生产与光热资源丰富期吻合度较差;重度盐碱棉田海拔较低,容重差异未对水盐运移规律产生明显影响,长期处于高度盐碱胁迫之下,光合生产能力和产量水平低下。滨海盐碱地改良采用适当抬高地表高度并形成一定厚度的高容重"隔层",增强土壤蓄排水能力,是一种效果持续并有利于作物光合生产的改良措施。(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明聪,何松榆,金喜军,王孟雪,任春元[8](2018)在《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下植株光合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黑龙江垦区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的氮磷肥施用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法,于2016-2017年在黑龙江省九叁管局分别实施玉-豆和豆-玉轮作,玉米茬口实施增氮减磷,大豆茬口实施减氮增磷,使一个轮作周年内氮磷肥施用总量一致。结果表明:2016年玉-豆轮作下玉米实施增氮减磷处理(MT2),与常规施肥(MCK)相比,提高了玉米叶片SPAD值、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了乳熟期营养器官和穗干重,显着提高了玉米产量,MT2处理较MCK处理增产4. 45%(P <0. 05); 2017年玉-豆轮作下大豆实施减氮增磷,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处理均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增加了鼓粒初期和鼓粒盛期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均有所增加,但未达显着水平。2016年豆-玉轮作下大豆实施减氮增磷方案,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处理均降低叶片SPAD、叶片的光合速率、大豆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了大豆产量,但未达显着水平; 2017年豆-玉轮作下玉米实施增氮减磷,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处理提高了叶片SPAD、光合速率、大喇叭口期后的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玉米产量,其中,MT2与MCK相比增加12. 65%(P <0. 05)。2年试验表明,在总施肥量不变的情况下,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下大豆茬口减50%的大豆氮、增50%的玉米磷,玉米茬口增50%的大豆氮、减50%的玉米磷处理可提高轮作周期的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同时保证大豆产量不降低,使轮作周期总产量提高。本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垦区玉米-大豆轮作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魏永霞,汝晨,吴昱,刘慧,杨军明[9](2019)在《黑土区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对耗水过程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黑土区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对耗水过程的响应规律,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站的蒸渗仪内进行了水稻耗水试验。采用U_7(7~6)均匀试验设计,解析了各生育时期耗水量(ET_1~ET_6,分别表示分蘖前期、分蘖中期、分蘖后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耗水量)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T_1、ET_6对水稻成穗率影响不显着,ET_2~ET_5对水稻成穗率有显着影响,其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ET_4、ET_5、ET_3、ET_2;ET_3与叶面积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叶片光合势对ET_4的响应最为敏感;ET_3与有效叶面积率呈显着正相关,ET_4与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的正相关关系达显着水平(P<0.05);ET_5与阶段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及群体生长速率呈显着正相关;ET_1、ET_3和ET_6对茎鞘物质输出率影响不显着,ET_2、ET_4和ET_5对其影响达显着水平(P<0.05),其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ET_5、ET_2、ET_4;对于茎鞘物质转化率,ET_1、ET_4对其影响不显着,其他时期耗水量对其影响达显着水平(P<0.05),其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ET_5、ET_6、ET_3、ET_2,ET_3对茎鞘物质转化率的影响为负效应;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均存在线性关系,胞间CO_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对ET_4、ET_5的响应关系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ET_3对净光合速率存在显着负效应。(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陈四龙,程增书,宋亚辉,王瑾,刘义杰[10](2018)在《高产高油花生品种的光合与物质生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析高产高油花生品种冀花4号高产、高油形成机制,本研究以冀花4号、冀花2号和鲁花12号为材料,连续测定干物质、荚果产量、含油量及叶片光合指标,定量分析其物质生产指标和光合性能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荚果产量和籽仁含油量均以冀花4号最高。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速率为冀花4号>冀花2号>鲁花12号,且冀花4号干物质积累潜力适中;籽仁油分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为冀花4号>鲁花12号>冀花2号,籽仁油分积累活跃期冀花4号最短。冀花4号全生育期的光合势显着高于冀花2号和鲁花12号,分别高20%以上,产量形成期的光合势占全生育期的80%,结荚期光合速率冀花4号比冀花2号和鲁花12号均高24%以上;光饱和点和CO_2饱和点均为冀花4号最高。荚果产量与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叶片光合速率和总光合势呈极显着正相关;籽仁含油量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籽仁油分平均积累速率、光饱和点、CO_2饱和点、经济系数、出仁率等相关显着或极显着;荚果产量与含油量极显着正相关。冀花4号具有经济系数高、总光合势高且结荚期后分配比例高、光合速率高、光饱和点和CO_2饱和点高、干物质和油分积累平均速率高等突出优势,是冀花4号高产高油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期刊2018-11-19)

光合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棉花在波动光下生长特性和光合能力的变化,在室内模拟波动光条件下,测定了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比叶重(LMA),叶片厚度(LT)、叶片面积(LA)、生物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恒定光下生长的植株相比,波动光下生长的棉花叶片比叶重,单叶面积和生物量均显着降低。恒定光处理下单位叶片面积净光合速率(A)显着高于波动光条件下的叶片,但不同光处理下单位叶片质量净光合速率(A_(mass))无明显差异。因此,波动光下叶片LMA的降低是棉花叶片光合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合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1].张继波,薛晓萍,李楠,李鸿怡,张磊.水分胁迫对扬花期冬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9

[2].王婧璇,雷长英,张玉洁,韩吉梅,张亚黎.波动光下棉花叶片比叶重对光合生产能力的调控[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白磊.施氮量与密度对高油大豆光合生产及产质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9

[4].段有厚,卢峰,张飞,朱凯,邹剑秋.矮秆高粱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高洪宇.种植密度对小粒大豆光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

[6].赵黎明,顾春梅,王士强,王丽萍,王贺.不同密度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7].冯国艺,张谦,祁虹,雷晓鹏,王树林.滨海盐碱地水盐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棉花光合生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9

[8].张明聪,何松榆,金喜军,王孟雪,任春元.氮磷调控对大豆-玉米轮作下植株光合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8

[9].魏永霞,汝晨,吴昱,刘慧,杨军明.黑土区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对耗水过程的响应[J].农业机械学报.2019

[10].陈四龙,程增书,宋亚辉,王瑾,刘义杰.高产高油花生品种的光合与物质生产特征[C].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2018

论文知识图

玉米光合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浙江杨梅光合生产潜力地区分布...水稻光合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全省平均光合生产潜力变化曲线6额济纳绿洲光合生产潜力分布Fi...河南省棉花光合生产潜力分布图

标签:;  ;  ;  ;  ;  ;  ;  

光合生产论文_张继波,薛晓萍,李楠,李鸿怡,张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