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粘土复合体论文_柳夏艳,郝思铭,吕贻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粘土复合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粘土,复合体,有机质,矿物,地质,褐煤,意义。

有机粘土复合体论文文献综述

柳夏艳,郝思铭,吕贻忠[1](2018)在《褐煤、粘土和有机肥对内蒙古风沙土腐殖质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风沙土腐殖质和有机无机复合体形成的影响,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的沙地进行土壤定位试验,向该地沙土中施用了褐煤、粘土和有机肥3种土壤改良剂,以研究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和结构发育。试验结果如下:(1)土壤有机质在褐煤、粘土和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11.25 t/hm~2、150.00 t/hm~2和30.00 t/hm~2的改良剂配施(H3C2O2)下改良效果最佳,含量为10.38 g/kg;土壤胡敏酸在褐煤、粘土和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7.50 t/hm~2、300.00 t/hm~2和30.00 t/hm~2的改良剂配施(H2C3O2)下改良效果最佳,含量为1.68 g/kg;土壤富里酸在褐煤、粘土和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0 t/hm~2、150.00 t/hm~2和30.00 t/hm~2的改良剂配施(H0C2O2)下改良效果最佳,含量为1.66 g/kg。褐煤对土壤有机质、胡敏酸的影响效果显着。(2)添加改良剂后,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增加了5.26%~61.84%,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和有机无机复合度最高的处理均为H2C3O2,其褐煤、粘土和有机肥3种改良剂最佳配施量分别为7.50 t/hm~2、300.00 t/hm~2和30.00 t/hm~2。所有处理有机无机复合体各组大小为钠质研磨分散组(G2)>钠分散组(G1)>水分散组(G0)。(3)土壤有机质、胡敏酸和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随褐煤施用量增加而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向沙土中施用褐煤对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腐植酸》期刊2018年06期)

马俊曦[2](2016)在《有机粘土复合体抽提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然界中粘土矿物与有机质类型具有多种多样性,二者间具有复杂的相关性,本文主要选取人工合成钠蒙脱石及烃源岩样品中的有机粘土复合体进行氯仿及超临界流体相继提取,对抽提量、族组分及相继抽取残渣等进行分析及检测,从而探究粘土结合有机质特征并对其石油地质意义予以探究,为石油勘探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及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6年03期)

蔡进功,卢龙飞,宋明水,丁飞,包于进[3](2010)在《有机粘土复合体抽提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合成的(0号样)和天然的(从烃源岩中提取粒度小于2μm的1号样)有机粘土复合体,经氯仿和超临界流体相继抽提后进行抽提量、族组分及色谱分析,并对相继抽提的残渣进行总有机碳(TOC)、X-衍射(XRD)、红外(IR)和热分析检测,研究烃源岩中有机质的赋存方式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对有机粘土复合体进行氯仿和超临界流体相继抽提后,抽提量发生较大的变化,超临界流体抽提色谱的主峰碳向高碳数方向移动,反应了不同强度抽提剂获取有机质特征的差异。但是,抽提残渣的TOC含量仍较高,表明经相继抽提后粘土仍结合有大量的有机质。在抽提残渣的XRD曲线上,250℃时d001反射峰大于1.0 nm,直至升温到550℃时d001反射峰移至1.0 nm处,表明蒙脱石层间存在有机质。抽提前、后的有机粘土复合体,在差热(DTA)曲线上350℃附近出现显着的放热峰;在IR曲线上的有机质特征峰(2 924,2 852,1 388和725 cm~(-1))和水的特征峰(1 634 cm~(-1)),仅是强度有所减弱而均未发生位移,表明相继抽提并没有破坏粘土矿物层间结合的有机质。对比抽提前、后的特征认为,抽提获取了粘土表面吸附的的或孔隙间的有机质,而抽提残渣仍保留了粘土矿物层间结合的有机质,且数量较大和稳定,这些都与干酪根的特征不同。因此,应探索有机质生烃和资源评价参数研究的新思路,这对深化认识有机质生烃机理和油气勘探策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0年03期)

蔡进功,卢龙飞,包于进,樊馥,丁飞[4](2009)在《有机粘土复合体抽提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人工合成的钠蒙脱石—HDTMA(十八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复合体(0号样品)以及从烃原岩中提出小于2μm的富含蒙脱石的有机粘土复合体(1号样品),经氯仿和超临界相继抽提处理后,进行抽提量、族组分、色谱分析;对相继抽提处理后的残渣,进行TOC、XRD、IR和热分析检测,研究粘土结合有机质的特征以及保存机制。对有机粘土复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9-04-01)

余和中,谢锦龙,王行信,韩守华[5](2006)在《有机粘土复合体与油气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质丰度是传统评价烃源岩方法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有机粘土复合体是烃源岩有机质的主要赋存形式。有机质生烃反应是一种有机粘土化学反应,有机质脱羧基反应是有机粘土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机质的热解反应是一个加氢裂解过程,含有剩余C0是烃源岩的基本特征,它说明在烃源岩生烃反应中C0始终是有剩余的,不会因为C0的不足而影响烃源岩的生烃能力。笔者认为制约烃源岩生烃能力大小的不是烃源岩C0的丰度,而是氢的来源和丰度,烃源岩粘土通过吸附水分子为生烃反应提供H+能力(Br nsted酸性)的大小和时间是决定生烃潜力大小的关键。烃源岩粘土的不同催化特性是影响油气组成的重要因素,蒙皂石对甾烷的异构化有明显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06年04期)

王爱萍,杨守业,李从先[6](2005)在《叁种沉积环境中有机粘土复合体特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长江叁角洲地区潮滩、太湖沉积物以及埋藏的浅海相泥质沉积物样品,运用无机溶液与超声分散结合的方法,提取有机粘土复合体;运用X衍射分析、粒度分析、有机元素分析等多种测试方法来比较、研究这叁种沉积物中有机粘土复合体的特征.结果表明,叁种不同沉积环境中提取出来的有机质组成并不相同;粘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浅海相粘土粒级沉积物结合的有机质最多,湖泊相沉积物结合得最少.这种规律可能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过程和结合形态有关.海相沉积物经历了一定的埋藏压实过程,有机质遭受早期成岩作用影响,紧结态有机质较多,即有机质与粘土矿物结合较牢固,从而不易从粘土矿物中释放出来;而湖泊相沉积物中,轻组有机质或松结态有机质较多,即有机质与粘土结合得较松散,从而容易从粘土矿物中释放出来.(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6期)

蔡进功[7](2003)在《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的有机粘土复合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多种泥质沉积物和泥岩,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先进的分析手段,揭示其中有机质的赋存方式及其与蒙皂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的关系,探讨有机质聚集、沉积和保存的规律。由海洋和湖泊泥质沉积物的分离和测试研究,以及泥岩的显微和热分析可知,在泥岩和泥质沉积物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有机质,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和聚合,包括存在于粘土矿物层间的有机质(有机粘土复合体)、聚合有机质(无定形物)和生物碎屑有机质叁种类型。这叁种类型与水体中有机质的存在形式相对应,反映了海洋和湖泊水体、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的有机质在形成、聚集和保存上具有的紧密联系。这对从整体上认识有机质聚集方式、不同类型有机质在成烃过程中的差异和贡献,以及探讨全球或区域碳循环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经分离和显微分析后,水体、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除了生物碎屑有机质外,还有大量的无生物结构以及在泥岩中局部富集和顺层富集的有机质聚合体,是有机质聚集和保存的另一种重要方式。通过H_2O_2处理和显微分析,发现聚合有机质中常与粘土矿物和黄铁矿共生,表明聚合有机质是有机质之间、有机质与粘土矿物或其它无机物质之间相互聚集而成,对粘土矿物和无机物质在有机质聚集和保存中的作用应引起充分地重视。由激光粒度仪进行的颗粒分级分析及显微分析可以看出,有机质与粘土矿物不论在泥质沉积物,还是在泥岩中都紧密共生,除了生物有机质和聚合有机质外,结合紧密的是大量的可溶有机质,构成了有机粘土复合体。借鉴土壤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有机粘土复合度参数,试图对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的有机质和粘土矿物的复合程度进行定量判别研究。初步分析发现,不论在何种泥质沉积物中,特别是在泥岩中有机粘土复合体的复合度均较高,表明有机粘土复合体存在的普遍性,同时也提出了对有机粘土复合度分析方法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泥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的XRD和热对比分析发现,粘土矿物的层间由于有机质的进入,其层间距和热特征发生改变,成功地证明了在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的可溶有机质大量地保存于粘土矿物的层间,这对有机质的生烃将产生重大影响。对粘土矿物和不同类型的泥岩的对比分析发现,蒙皂石是层间有机质聚集的主要贡献者,即使在埋藏深度大于2000m的泥岩,其中仍然有粘土矿物层间有机质,证明粘土矿物层间有机质是泥岩和泥质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同时,这也预示着粘土矿物的类型和性质,将决定与有机质结合方式和存在形式,因而,在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应重视粘土矿物在有机质保存和转化中的作用。对泥岩进行的差热—色谱分析,发现在250℃以前是蒙皂石层间水(伊利石的吸附水)和泥岩中C15的轻组份吸附烃排出期;在350℃至450℃是泥岩中粘土矿物层间有机质的释放期,并且以C15以上的重组份为主,与原油的组份相近,反映了粘土矿物层间对有机质的容纳量很大,因此,应充分重视粘土矿物的演化与有机质的生烃关系;500℃是粘土矿物层间水的第二次排出期,这是由于粘土矿物层间有机质的释放,解放了被束缚的层间水而滞后排出;450℃-550℃及更高的温度是有机质的裂解烃排出期,以C15以下的轻组份为主。由此可以看出,粘土矿物层间不仅仅吸附一些轻组份的有机质,通过形成有机粘土复合体可以容纳大量的重组份有机质,其键合方式与粘土矿物的层间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探讨烃源岩的排烃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XRD、热分析和差热—色谱分析发现,红色泥岩和浅色泥岩也存在有机粘土复合体,在粘土矿物层间含有C10—C15等较重组份的有机质,这表明在强氧化的条件下粘土矿物也能很好地保护有机质,进一步证明有机粘土复合体对有机质保存的重大意义。有机粘土复合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有机质形成、聚集和保存的重要方式。有机质与粘土矿物在自然界中常相互依存和共生,探讨二者间的关系,回归地质状态下有机质的基本特征,对研究有机质的生烃和保存,分析碳循环,以及认识古气候环境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此,对它的研究应引起更充分的重视。(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3-03-15)

王行信,万玉兰[8](1993)在《有机粘土复合体在石油生成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粘土复合体是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质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蒙脱石粘土具有最大的吸附有机质能力。蒙脱石有机粘土复合体是最好的生油母质,生油岩生烃潜力的大小与沉积时蒙脱石丰度有密切关系。在成岩过程中,粘土矿物发生变化,有机粘土复合体也随之变化。在粘土矿物催化作用下,有机质向石油转化,两者在空间和时间上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有机粘土化学的观点研究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在沉积、埋藏和生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变化,将对现代生油理论的研究带来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1993年02期)

林茂福,李太俊[9](1984)在《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粘土复合体的研究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粘土复合体是有机物与粘土(或粘土矿物)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合产物.其键合方式主要有:1.正电荷有机分子与粘土矿物表面起平衡作用的阳离子发生阳离子交换作用;2.偶极有机分子和阴离子有机物与粘土矿物表面的阳离子水化壳的水分子结合(或称水桥结合);3.带羟基阴离子交换粘土矿物八面体中Al、Fe配位的羟基(OH),即配位基交换.这种反应大多在水体系中进行.因此,这种复合体在地表和海洋沉积物中广泛发育.如何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粘土复合体及其意义,是海洋地质科学所关注的新课题.本文试图通过东海大陆架和南海北部湾有关站位的沉积物样品(图1)有机粘土复合体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1984年02期)

林茂福,李太俊[10](1984)在《有机粘土复合体与东海大陆架细粒沉积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东海大陆架沉积类型分布状况,经过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多次海洋地质调查,已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和成果。秦蕴珊等同志根据沉积物的中位直径(Md),将东海沉积物大体分成叁带:第一带是近陆浅水区的细粒沉积物带;第二带是外陆架的粗粒沉积物带;第叁带是大陆坡细粒沉积物带。他们认为这种分布是与东海大陆架所经历的海陆变迁有关,并详尽(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1984年01期)

有机粘土复合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然界中粘土矿物与有机质类型具有多种多样性,二者间具有复杂的相关性,本文主要选取人工合成钠蒙脱石及烃源岩样品中的有机粘土复合体进行氯仿及超临界流体相继提取,对抽提量、族组分及相继抽取残渣等进行分析及检测,从而探究粘土结合有机质特征并对其石油地质意义予以探究,为石油勘探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及研究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粘土复合体论文参考文献

[1].柳夏艳,郝思铭,吕贻忠.褐煤、粘土和有机肥对内蒙古风沙土腐殖质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影响[J].腐植酸.2018

[2].马俊曦.有机粘土复合体抽提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

[3].蔡进功,卢龙飞,宋明水,丁飞,包于进.有机粘土复合体抽提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

[4].蔡进功,卢龙飞,包于进,樊馥,丁飞.有机粘土复合体抽提特征研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5].余和中,谢锦龙,王行信,韩守华.有机粘土复合体与油气生成[J].地学前缘.2006

[6].王爱萍,杨守业,李从先.叁种沉积环境中有机粘土复合体特征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7].蔡进功.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的有机粘土复合体[D].同济大学.2003

[8].王行信,万玉兰.有机粘土复合体在石油生成中的意义[J].中国海上油气.1993

[9].林茂福,李太俊.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粘土复合体的研究和应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4

[10].林茂福,李太俊.有机粘土复合体与东海大陆架细粒沉积区的关系[J].海洋科学.1984

论文知识图

东营凹陷26号泥岩样品有机粘土复合东营凹陷泥岩样品有机粘土复合体东营凹陷泥岩样品有机粘土复合体东营凹陷泥岩样品有机粘土复合体临安象皂石1}和TG曲线泥岩(26号)样品粘土所含有机组分受...

标签:;  ;  ;  ;  ;  ;  ;  

有机粘土复合体论文_柳夏艳,郝思铭,吕贻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