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BO: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约束与激励的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罗丽娟[1](2019)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文中研究说明员工持股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员工拥有企业一定数量股权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在产权组织形式上的制度创新。员工持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分配效应和激励效应等多重微观经济效应,有利于形成具有创新活力和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员工持股还具有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克服凯恩斯主义政策长期实施所造成的不良政策效果。员工持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是新一轮我国国企改革的亮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混合,还要重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混合,这就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将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手段,以员工持股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激发企业创新能力,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以员工持股克服混合所有制企业内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形成资本和劳动的利益共同体,构建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虽然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对我国国企改革和塑造社会主义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意义重大,然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目前还仅仅停留于“允许”发展的层面,自2016年8月启动后进展缓慢,仍仅限于在试点范围内推行,且试点政策要求严格,试点范围小。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对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员工持股只是被作为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一种手段,没有被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有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升到塑造社会主义经济微观主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战略高度。从过去的实践过程看,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长期难以解决劳动者不能分享剩余价值、劳资关系对立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瓶颈。由此,本文重点论证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以及保持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梳理了国外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最后对我国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在绪论中,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学界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员工持股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如何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相结合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中还存在的不足,等等。第一章是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建构。关于概念界定,论文首先区分了混合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梳理了学者们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的理解;对于员工持股的概念,同样是在梳理学者们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然后介绍了本论文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对于本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经过对这些理论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应该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来指导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基于上述相关理论,本论文提出了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本论文认为,如果社会主义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那么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就应当既有活力,又能使劳动与资本共同分享企业生产剩余,形成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而员工持股是兼具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微观经济效应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制度安排,更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第二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本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出现,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在每一阶段的政策与实践、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规范,并因政策规范难以奏效而最终叫停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历程之所以经历曲折,几经反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还存在理论认识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改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发展创新型企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员工持股对于当前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该将员工持股作为重要途径和重要环节,以期形成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又为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微观经济基础。第七章研究了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现状,提出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所存在的阻碍因素。国外员工持股发展较早,有着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本论文在第八章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总结了上述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提供经验借鉴。第九章,从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际出发,以及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需要出发,并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遵循的原则及对策建议。
王柳萌[2](2017)在《全流通下不同动因MBO的激励效应研究 ——以浙江富润与双鹭药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实施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我国对其的监管历经了放任、收紧、放松三个阶段。随着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一个全流通资本市场逐渐形成。过去被二元制股权结构扭曲了的MBO激励机制,由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的趋同、非流通股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可能得到纠正。管理层主导下不涉及国有股权转让的MBO的出现,也扩充与丰富了我国过去政府主导下的MBO。资本市场的良性转化,暗示需要重新审视全流通背景中不同动因下管理层收购的激励效应。本文采用了多案例的比较研究法,综合运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即纵向比较以发现全流通下的MBO是否具有激励效应,横向比较以分析不同动因下MBO激励效应的异同。在统计了 2011年以来A股市场发生的管理层收购的基础上,筛选出浙江富润与双鹭药业两家政府主导与管理层主导下的MBO,并将激励效应拆分为经营效应、股东财富效应、利益输送效应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最后发现浙江富润与双鹭药业MBO后都未出现大肆举债等激进的扩张行为,甚至还有意识地去杠杆,保持了稳健的经营模式。但是浙江富润的经营情况在MBO后有恶化趋势,而MBO对双鹭药业经营具有正效应。双鹭药业经营的改善为MBO路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在管理层完成收购后建立制衡的股权结构,以实现对管理层的充分激励及有效约束,还可减少倒卖国资的机会。虽然股权全流通一定程度上纠正了 MBO过去被扭曲的激励效应,但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市场环境还存在种种阻碍制约了 MBO的价值传导,要想真正打破制约管理层收购价值传导的桎梏,创造适宜的资本市场配套环境才是核心。
徐旭曼[3](2014)在《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方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直接参与经营决策与经营管理全过程,分享全部收益和所有风险,极利于减少代理成本和提高企业价值;但在中国特色的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只收购目标公司部分股权,不一定能降低代理成本,反而会凸显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为了对中国特色的管理层收购进行深入探索,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即目标公司管理层联合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对目标公司的收购)展开研究,在丰富管理层收购相关理论的同时,也为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顺利实施和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在对管理层收购相关的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深入剖析混合型管理层收购。分析表明,不同背景、不同模式的管理层收购会导致不同的公司治理及其表现不一的公司治理缺陷问题。在中国背景下,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更有优势,但也存在缺陷,需要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使其实现更好的效果。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描述本文的研究背景,说明本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最后说明本文的贡献和不足。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从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假说、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情况两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三章为理论基础。首先,对管理层收购和公司治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其次,阐述管理层收购及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最后,说明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研究与理论之间的关联关系。第四章为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分析。首先,介绍目前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盈余操纵、收购价格不合理、资金来源不规范、高派现倾向和经营风险加大等。其次,从政府治理和公司内部治理两方面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论证混合型管理层收购可以通过形成股权制衡、构建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改善公司治理,弥补单纯型MBO存在的不足。最后,说明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的其他优势。第五章为案例研究。选取TCL集团和美罗药业两个典型案例,就股权结构、盈余管理行为、会计绩效、在职消费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验证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总结出该模式的优势与不足。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治理,但仍有缺陷。并针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健全定价机制、完善筛选机制、优化股权结构设计、加强信息披露和动态监管、强化政府治理五个建议。本文利用规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进行研究,旨在发现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的优势与不足,以更好的指导实践。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本文选题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视角新颖。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进行研究,分析其实施情况,总结其优势与不足,为管理层收购的研究提供了更广泛的视角。第二,本文对TCL集团和美罗药业的案例研究,验证了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丰富了管理层收购案例研究素材。本文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第一,由于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高,难以获得管理层收购更加具体的信息,本文只能利用有限的数据结合媒体披露的信息和上市公司的公告进行分析,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文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论证的全面性和深入性。第二,混合型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实践较少,只能运用规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探讨,未能采用实证研究对混合型管理层收购进行更好的论证,所得到的结论难免会有些疏漏。
姜大广,何小锋[4](2012)在《PE参与的国企管理层收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管理层收购案例,MBO在我国的发展及现实存在的管理层筹资难、政策风险大、监管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运用PE模式进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方案,并将社保基金引入其中,合理运用PE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解决多方利益纠葛问题。该模式将行政约束转化为经济约束,激励利益相关方主动推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从而帮助国企管理层完成收购并且获得相应报酬,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国有企业利益的全民共享。
韩笑[5](2012)在《管理层收购对公司治理机制影响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认识到多数企业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管理者激励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优化我国企业产权结构、构建合理企业结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进行了积极且卓有成效的探索。此后,“管理层收购”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管理层收购在国外是一种成熟的企业所有权变更方式。无论是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等欧洲大陆还是在美国,甚至亚洲日本,管理层收购作为企业并购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广泛受到认可。其根本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实行管理层收购的企业的确由于所有权结构的变化而实现公司治理机制的变革,创造了财富。这对于中国众多国有企业及其控股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对于非国有企业的并购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中小国有企业改制总数中,有半数左右最终以MBO的方式实现,管理层收购由“暗”入“明”,饱受争议。一方面,它激发了企业管理层的积极性,避免了外资并购所带来的经济安全隐患,充分发挥了私人资本在企业改制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原有企业结构的特殊性,管理层收购被认为非但不能改善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反而导致了大规模国有资本流失。笔者通过对国内超过60起管理层收购的分析认为,管理层收购的确为我国企业法人制度改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客观上并非所有的管理层收购都能起到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相当一部分管理层收购在收购结束后出现了管理层一股独大,企业利润以过高比例分红派息等形式向管理层输送等现象。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逐渐深入的理论研究。从MBO概念介绍到MBO实施及其效果的规范、实证研究。而研究重点则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论证MBO在我国实行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具体包括对我国MBO的实施动因、资金来源、信息披露等各方面的分析总结;其二,考察已经实施的MBO是否存在财富创造效应,这方面多以实证研究为主,采用事件研究法对MBO前后股东财富情况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现有研究在为我国管理层收购实施做出贡献的同时存在一些不足:(1)对管理层收购的概念界定不明确,局限了理论研究的适用范围;(2)管理层收购对企业最显而易见的改变是带来了原有股权结构的变革,但深层次而言是带来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变革,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前者而缺乏对后者的足够重视;(3)对现有案例研究过于宽泛,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案例对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探究管理层收购是否能够为企业创造财富,应以其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作为切入点,即考察管理层收购前后公司治理机制的变化。须知,现代企业制度以健全的治理结构、合理高效的治理机制为根本,只有对公司治理机制充分产生积极作用的MBO才能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认为,管理层收购的动因与资金来源应得到更多的重视。这是由于,针对已经发生的管理层收购,相对于其他因素——诸如实施途径、股权定价、信息透明程度、法律遵守情况等——管理层收购的实施动因、资金来源直接决定了MBO的经济后果,包括目标企业公司治理、发展经营战略的变化等。基于上述考量,本文以案例研究的方法为主,以MBO的实施动因与资金来源为切入点,分别选取不同案例,对其管理层收购前后公司治理机制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典型案例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在案例选择上,笔者搜集整理了过去二十年发生的超过六十起管理层收购,按照以下条件进行了筛选:第一、管理层收购操作过程合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第二、透明度高保证有关信息可以充分获得,第三、相关变量具有可比性。以此为基础,共选择四个案例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双汇发展管理层收购和TCL集团管理层收购为一组,主要研究不同实施动因下的MBO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同影响,其中,前者具有极强的行政色彩,是典型的政府推动下以改变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为目的,后者则由企业管理层提出,以改变原有激励机制为目的,符合市场机制下西方主流管理层收购特征;此外选择佛塑股份管理层收购和全兴股份管理层收购为一组,主要研究不同资金来源下的MBO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同影响,虽然二者总体上都属于债务性融资来源,但具体而言,前者通过金融机构提供过桥贷款融资,后者则借道信托资本,分属两类典型的债务融资途径。针对每一案例,笔者在管理层收购基本过程介绍的基础上,对管理层收购前后该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具体涉及公司股权结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的变动,之后将每组的两个案例结合加以对比,从而分析在不同变量约束下,管理层收购是否会对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的结构安排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对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三章介绍了我国近年来管理层收购的概况并分析了其主要共性和特点。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两章分别从收购动因作和收购资金来源的角度,对经典案例的收购过程、收购结果进行剖析,比较最终管理层收购对二者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从而得出不同控制变量下管理层收购对公司治理的不同作用。第四部分是第六章,主要对前文案例分析的结论加以总结,最终提出政策建议并做出前景展望。针对管理层收购,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各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卓着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期待能够做出以下创新: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国内现有管理层收购的研究要么集中在MBO的具体操作程序介绍上,要么集中在我国企业MBO的可行性上,大都忽视了管理层收购对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本文正是从公司治理机制入手,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探索。最终通过案例证明,符合市场化动因下的管理层收购相较于政府主导以改变原有股权结构为目的的管理层收购而言,能够更好地起到改善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而以债务融资作为资金来源的管理层收购都未能起到有效的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目前特别是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偏向于单一的研究方法,而在案例研究法的采用上,又大多偏重于对某一案例的独立分析。本文在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将有关案例分组进行对比分析,更加直观地反映出不同控制变量下MBO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同影响。在案例选择上,本文并未按照之前惯常做法,即以发生较早的管理层收购或广为外界所关注的管理层收购为研究案例,而是结合研究目的,选择相应研究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层收购,将以往未受到重视的MBO案例纳入研究视野。
王晋南[6](2010)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定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价格的确定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管理层收购,尤其是对我国的现有状况下的管理层收购来说,价格更是敏感要素。目前,我国管理层收购评估定价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例如资本市场不够成熟,出让方所有人缺位等,加之本身在操作上存在问题等,缺乏客观合理的定价。因此本文正是基于此来展开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的研究。本文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并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运用到了财务管理、经济学、数理统计等各学科方面的知识,同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全面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中的问题的分析和对比国内外管理层收购定价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在我国国情下对管理层收购定价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交易双方的对价格的期望,并将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进而构造价值区间,构建适合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价格评估模型,用更客观、公允的方法来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问题。虽然其中也存在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但仍是对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方法的一种尝试。
杨秀华[7](2007)在《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简称MBO),是指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利用自有或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企业的股份,从而改变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企业并获得预期收益目的的收购行为。由于其在激励经营者、提高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入,管理层收购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模式之一。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管理层收购也带来了诸如暗箱操作、定价过低和国有资产流失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了关于管理层收购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其中,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问题是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核心和焦点问题。本文以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作为研究主题,针对传统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定价方法的不足,以实物期权理论、博弈论、期权博弈理论以及传统资本预算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和研究工具,通过理论分析、实践论证和模型研究等,对管理层收购的定价,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相关因素的界定及合理量化、产权交易模式的选择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管理层收购定价的“三段式”定价方法和综合定价模型,建立起适合我国当前管理层收购的科学合理的定价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当前我国正在广为进行的管理层收购的实践提供指导,为相关决策机构提供参考,规范管理层收购的发展,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管理层收购定价是指管理层收购中拟转让目标企业产权价格确定的过程,目标企业产权的价值直接取决于目标企业价值。因此,目标企业价值是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基础,准确判断和衡量目标企业的价值是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的第一步。由于我国特别的市场环境和经济背景,我国当前的管理层收购具有特殊内涵,这些中国特色因素和内涵,已经成为制约管理层收购定价甚至决定管理层收购能否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合理地界定和量化企业家人力资本补偿和激励、企业职工人力资本的补偿、控制权价格等相关特殊因素的影响是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必要步骤。管理层收购最终交易价格确定是通过不同的产权交易方式来实现的,产权交易方式不同,管理层收购最终交易价格的形成途径、数额大小、定价的效率和效果不同。因此,选择科学合理且适合当前实际情况、公开透明的交易模式对于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公平、公正合理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和步骤。基于以上分析,论文将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加以研究:企业价值评估、特殊因素的确定和量化与交易模式的选择,分别对应着管理层收购定价的企业评估价值确定、基础价格确定与交易价格确定。其中,企业价值评估是企业价值的判断过程,是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基础和基本依据,是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第一阶段;基础价格的确定是当前管理层收购需考虑的特殊因素的确定及其量化的过程,是交易双方谈判或竞价的一个基本底线和一个比较公平的价格基础,是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第二阶段;而交易价格的确定是一个交易模式的选择确定过程,是管理层收购最终交易价格的确定和实现的过程,是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第三阶段。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模型研究等,建立了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三段”式的管理层收购定价方法,内容包括:基于实物期权和期权博弈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充分考虑我国当前国情“特色”因素的管理层收购基础价格确定模型和以公开招标竞价为主、协商议价为辅的产权交易模式。基于实物期权和期权博弈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体系。此为论文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研究内容。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不能准确衡量企业的价值,同时,管理层收购作为企业战略并购的一种特殊方式,具有一定的期权特征。因此,论文提出了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管理层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模型和整体思路框架:从交易双方的角度分别对目标企业的自身价值和投资价值进行评估,目标企业的自身价值由目标企业的现实资产价值和期权价值构成,目标企业的投资价值由目标企业的自身价值和由于管理层收购的实物期权特征与管理成本节约及战略整合效应而产生的收购增加价值构成。实物期权的评估方法只适用于垄断市场结构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在竞争存在的条件下,对管理层收购中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必须引入实物期权博弈的方法。根据管理层和目标企业自身资源及能力限制以及外部环境条件情况,利用实物期权博弈理论分析各种竞争条件下管理层收购的最优投资时机及对期权价值的影响,确定在不确定和竞争条件下管理层收购中目标企业自身价值和投资价值。论文以G公司作为实际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以成本加和法、收益现值法、实物期权法、实物期权博弈的方法进行评估,对不同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在不考虑竞争的条件下,基于实物期权的评估方法是最佳的评估理论和方法,而竞争的存在会减少实物期权的价值并影响管理层收购的投资决策,得到了和理论研究相一致的结论。充分考虑我国当前国情“特色”因素的管理层收购基础价格确定模型。此为论文第五章的研究内容。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当前的管理层收购具有特殊的内涵,在定价中有三个特殊因素需要考虑:一是企业家人力资本补偿和激励,二是就业弱势群体与企业普通员工人力资本的补偿,三是控制权价值的衡量。论文研究了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中管理层贡献、职工安置和人力资本补偿、控制权价值量化的理论、依据及意义,提出量化模型。论文在特殊因素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上,从交易双方的角度提出了充分考虑我国当前国情、考虑各种“中国特色”因素的管理层收购基础价格确定的模型。交易双方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后确定的基础价格构成了管理层收购最终交易价格区间,作为交易双方协商谈判和招标竞价的基本底线和合理的价格基础。论文仍以G公司案例说明管理层收购中基础价格的确定过程。以公开招标竞价为主、协商议价为辅的产权交易模式。此为论文第六章和第七章的研究内容。管理层收购最终交易价格需要经过谈判、拍卖、招投标等产权交易方式实现。产权交易方式不同,管理层收购最终交易价格的形成途径、数额大小、定价的效率和效果不同。论文首先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管理层收购的主要定价方式协议定价进行研究,构建了动态信号传递博弈模型,从博弈论的角度解释了协议定价中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并构建了定价监督博弈模型,得出管理层作弊成本、股东(或政府)审查成本、惩罚力度、双方收益等指标是控制管理层收购协议定价风险的关键因素。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证明,协议转让是一种低效率的交易方式。传统的交易方式无法完全满足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产权交易的全部要求。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产权交易模式的选择应在满足政府多元化国有产权转让目标、及管理层收购特别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价格最大化,因此,管理层收购交易价格的确定应选择公开招标竞价为主、以协商议价为辅的交易模式:在产权交易所挂牌,公开披露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根据竞争状况确定交易方式,若通过广泛征集,最后只有企业管理层一个有意向的买方,则交易方式确定为协议转让;若有多个有意向的买方,则组织招标,若同时有两个以上的买方达到及格线,则进入公开市场拍卖阶段,价高者得。论文最后总结前文研究,提出我国管理层收购“三段式”定价方法和综合定价模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对策建议。论文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合理确定和量化各种定价影响因素、建立以市场公开竞价为主、协议定价为辅的定价机制、建立健全事前、事后的监督控制体系、完善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相关法规制度、建立健全融资体制等是规范制度我国当前管理层收购定价的有效措施。
王兴莹[8](2008)在《股改后我国实施MBO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文中简称MBO)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于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理顺产权关系、规范公司治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国有资本退出的一种方式。我国近年来对国有企业实施的MBO改革,一路走来学术界、理论界百家争鸣、褒贬不一。MBO作为一种重大的产权制度变革,虽然在国外倍受推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我国却遭受挫折,国家对其政策从“不反对”、“不宜”直至“不准”,到最终的“限制性允许”,从中可以看出MBO在我国发展的曲折性。诚然,在国外炒得如火如荼的并购方式并非绝对能套用到我国国有企业,诸多限制性因素的存在成为了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发展进程上的绊脚石,特别是MBO收购价格的公正性、收购主体的合法性、收购资金来源等问题的存在,使得MBO在我国欠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实施的确带来了许多的相关问题,国资委、财政部发挥其政府监管作用,规范资本市场,及时叫停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决定是明智的。然而,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股改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随着股权分置改革不断深入,全流通逐步实现,政府这一制度规定使我国的资本市场迅速发生变化,从而使并购市场发生变化,由此,阻碍管理层收购在我国运用的制度性障碍正逐步被扫除,管理层收购也因此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种背景下,运用管理层收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MBO的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沿着从理论分析到实际运用的思路展开。首先,阐释MBO的概念和特征,归纳MBO的相关理论,通过概述国外MBO的发展运用情况,对中外实施MBO进行比较,提出了对我国实施MBO的借鉴意义,为研究股改后我国实施MBO相关问题打下理论基础。其次,概括MBO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叫停大型国有企业实施MBO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重点分析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变化对上市公司MBO的影响,特别是对实施MBO的促进作用,给MBO带来的新机遇,希望能为我国国有企业MBO实践开辟新思路并能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股改后我国解禁上市公司MBO将面临的新问题,并得出结论。本文共分6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括了管理层收购的定义,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相关经典经济学理论,包括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并将这些理论与管理层收购相结合进行分析。第二章评析了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发展沿革及其特点,MBO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起始阶段、迅速发展阶段、曲线发展阶段和规范整顿阶段,我国的MBO一般以产权改革为主要目的,通常与职工持股计划相结合,收购方式为协议收购,收购价格以净资产为依据,收购效果为相对控股。然后概括了国外MBO的运用情况,并对中外的管理层收购操作的各方面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洋为中用”的借鉴之处。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叫停大型国有企业实施MBO的原因,我国已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价格过低,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收购主体的合法性存在着一定法律风险和障碍,融资方式十分有限、融资结构十分单一,融资问题成为MBO一个很大的瓶颈,MBO完成后,上市公司内部人与第一大股东的利益合二为一,出现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当时我国MBO面临着种种障碍,正是这些因素阻碍了我国MBO的发展进程,使我国政府部门及时地叫停了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层收购。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探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给我国MBO所带来的契机。首先从宏观上看,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并购市场及管理层收购的宏观环境带来的影响。它重构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估值体系,奠定了公司完善治理结构的基础,加剧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争夺,促使我国有效控制权市场的形成和活跃,激活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市场,最终实现一个比较均衡的股权结构,也有效地激励控股股东及经理层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并且使我国的证券市场由政府介入过深转变到逐渐的市场化,以市场化的方式更加有效地管理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本章重点剖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全新视角,对我国管理层收购的促进作用,分别从六个方面来分析:收购定价、收购主体、资金来源、股份来源、收购方式、收购目的。这些因素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扫除了叫停MBO时的诸多阻碍因素,在MBO操作模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第五章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管理层收购所要面临的新问题。我国解禁上市公司MBO后,股权争夺更会频繁进行,在短期内会对上市公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实行了MBO的公司可能会出现在经营上的短期行为,并产生新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还有可能带来更高的代理成本。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新的《公司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在新形势下,我国上市公司实行MBO面临新一轮的挑战,需要考虑诸多新问题。第六章得出结论。股权分置改革后,资本市场将进入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将带来公司治理水平、估值指标、市场投资理念与模式发生质的变化。MBO这一优化上市公司产权结构的制度创新方式在市场化的环境下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逐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同时实现管理层收购的解禁,与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相辅相成,这将对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裨益。本文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融入了笔者对管理层收购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新意:1.本论文的选题角度较为新颖。当前我国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研究多数依托于对我国并购资本市场的研究,而本文是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针对管理层收购提出了若干的见解,从股权分置改革给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带来机遇和挑战的角度,探讨了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运用前景,涉及从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管理层收购宏观环境的影响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新视角。追踪最新的实务发展动态,并将其运用于分析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相关问题。2.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后如果我国解禁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所面临的新问题,对我国叫停大型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改革提出了意见。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新的《公司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当前企业并购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中介机构不断发展的事实,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笔者虽就我国特殊环境下如何实施管理层收购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分析,但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以及理论水平有限,还有许多不完善和欠成熟的地方,发现的新问题由于制度和体制性的障碍还无法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段海涛[9](2007)在《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MBO理论发源于资本市场发达的西方国家,是企业内部管理者通过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制权由大股东转移到管理者手中的行为。MBO引入我国,为我国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加快了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进程。与此同时,国有中小型企业在实施MBO过程中也存在着法律不健全、融资渠道不畅通、信息披露不充分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实施MBO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价值评估和MBO的收购融资方式与渠道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指出管理层收购能在明晰产权、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现阶段很多国有中小企业实施MBO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因此,如何规范国有中小企业实施MBO成为现阶段学界和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中小企业实施MBO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出现的法律、融资、定价、信息披露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实施MBO的相应对策和建议,着重在定价的问题上提出了定价方法上应以净资产为基础,兼顾资产流动性、收益能力和管理层的历史贡献综合定价的建议,并建立了相应的定价模型,旨在为以后定价的定量分析提供参考。
马磊[10](2007)在《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文中提出公司控制权是一种依附于公司的独立人格而派生的具有利益内容的经济性权利,公司控制权安排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合理配置上市公司控制权并有效促使控制权转移是提高公司绩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行政干预、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控制权安排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控制权初始配置、控制权私有收益和控制权转移。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变迁是一个由竞争性利益集团推动的周期演变过程,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行为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控制权配置和转移方式。可以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制度问题。提出对于构建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优化模型而言,恰当的制度体系可以降低复杂系统中绝大多数个体的信息成本和组织的协调成本,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控制权的初始配置是契约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一种博弈均衡的状态,合约的不完全性使得控制权的初始配置至关重要。从中国上市公司运行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控股权不再等于控制权,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并没有都配置给持有高比例股份的物质资本所有者。随着新企业的发展,控制权的配置处处彰显出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各相关利益者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文章第三章在对控制权初始配置的研究中,首先对不同企业制度下的不同控制权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之后结合新企业的发展状况,运用罗宾斯泰英的轮流叫价谈判模型对控制权在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动态转移进行了博弈分析;然后,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及各利益相关者参与控制权配置的理论基础及路径进行了分析。公司治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大多数国家股权集中是普遍现象。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控股股东,控股股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者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但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谋取私有收益,进而损害上市公司和其它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却日益严重。强化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财务造假、恶意侵占、控制人逃逸、股票退市等恶性事件接连不断,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在中国显得更为紧迫。文章第四章在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中,在回顾从传统公司治理到现代公司治理的转变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然后结合公司治理主题的演变,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现象从理论上进行了规范分析,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成本一收益角度,对控股股东的侵害行为进行了模型分析和数理分析;之后针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出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措施。在第四章集中讨论了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指出正是因为控制权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掌握控制权可以管理、支配和利用上市公司的各种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效益,因此,控制权成为各相关利益主体互相争夺的对象;而控制权的转移和交易就形成了控制权市场。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使得控制权可以在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让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能感受到来自控制权市场的压力。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最为明显的作用机理在于赋予股东“用脚投票”的自由,使其在日渐远离公司具体经营的客观背景下,得以借助退出及由此启动并购市场的连锁效应。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控制权市场作为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国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第五章着重对控制权的各种转移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每一路径下不同的控制权转移模式进行了比较案例分析,以期借助控制权市场的各种制度安排,有效降低中国上市公司的各种非理性行为,促进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及控制权安排,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演进的,在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公司治理先进要素的同时,带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如国家股权的所有者缺位,公司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各种所有权性质的公司并存,大股东对外部投资人的侵害严重,普遍的公司股权较为集中以及股市分割,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以及控股股东与外部投资人只见两种不同的代理问题同时存在等,无不带有国有经济改制的痕迹。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考察和研究,必须和中国企业控制权安排的演变过程以及上市公司所处的独特制度背景结合起来。在对控制权的初始配置、控制权私有收益和控制权转移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文章第六章提出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是一个制度设计问题,包括对控制权产生基础的确定、控制权机关的构造、控制权的配置和转移等方面的设计;并且公司之外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环境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安排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制度性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围绕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进行了制度创新模型的优化设计以及模型得以健康运行的制度环境建设,以期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MBO: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约束与激励的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BO: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约束与激励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未将解决劳资关系作为重点 |
二、员工持股有助于解决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劳资关系问题 |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章节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研究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涵 |
二、员工持股的内涵及性质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内涵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双因素”理论 |
四、分享经济理论 |
五、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对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二、对“双因素”理论和分享经济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三、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应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 |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 |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理论假设 |
二、基本推论:员工持股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 |
第二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历程及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员工持股的出现 |
二、员工持股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4年) |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步结合阶段(1994-2002) |
四、针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阶段(2002-2013) |
五、明确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重启员工持股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第三章 员工持股与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治理问题 |
一、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问题是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逻辑起点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仍面临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制度定型需要解决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
第二节 员工持股是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
一、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
二、员工持股可以有效解决混合所有制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
三、我国以员工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成功案例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问题 |
二、聚焦建立有效委托代理关系,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
第四章 员工持股与发展创新型企业 |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内涵及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
一、创新型企业内涵 |
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创新型企业的缺乏 |
第二节 我国创新型企业缺乏的重要原因 |
一、企业家精神缺乏 |
二、工匠精神缺乏 |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促进创新型企业形成 |
一、以员工持股激励企业家精神形成 |
二、以员工持股激励工匠精神形成 |
三、以员工持股激励科技人员提升创新能力 |
第五章 员工持股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一节 资本短缺时代劳动者难以分享企业利润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
一、资本短缺时代与劳动报酬比重偏低 |
二、劳动报酬低转化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比重低 |
三、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
第二节 资本过剩时代劳动者分享利润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 |
一、我国进入资本相对过剩时代和劳动力短缺时代 |
二、人力资本日益成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源泉 |
三、员工持股成为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一、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可行性 |
二、员工持股优于简单的工资上涨和福利国家模式 |
三、员工持股有利于打造我国的人力资本优势 |
四、员工持股有利于形成劳资利益共同体 |
第六章 员工持股与宏观经济稳定 |
第一节 宏观经济稳定需要有活力的微观基础 |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失灵 |
二、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
第二节 员工持股与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
一、我国需要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
二、以员工持股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挥消费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 |
三、以员工持股稳定国内投资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推动新经济发展 |
一、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二、员工持股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 |
三、在新经济领域广泛推动员工持股 |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就业问题 |
一、传统工资制与失业问题 |
二、以员工持股实现利润分享制 |
三、构建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
第七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难点问题及阻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历经反复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一步发展任重道远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
一、持股对象范围的确定 |
二、员工持股比例的确定 |
三、持股员工的资金来源 |
四、员工持股模式的确定 |
五、持股平台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阻碍因素 |
一、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缺乏足够的认识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体制障碍 |
三、内部人控制问题 |
四、我国员工持股相关立法的限制 |
五、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关的财税政策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和员工进行激励 |
第八章 员工持股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
二、美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二节 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英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三节 法国员工持股制的兴起和发展 |
一、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法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四节 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日本员工持股制度的特点 |
第五节 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启示 |
一、政府对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视 |
二、制订完善的立法来推行员工持股 |
三、利用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 |
四、支持第三方金融机构介入员工持股 |
五、实施普惠式的员工持股 |
六、采取多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
第九章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及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 |
一、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上升到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高度 |
二、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与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相联系 |
三、加强顶层设计,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有序开展 |
四、在法律的激励、引导和规范下有序开展 |
五、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员工持股 |
第二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建议 |
一、充分认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
二、加强和完善员工持股的相关立法 |
三、允许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
四、对员工持股参与方提供财税政策支持 |
五、探索多样化的员工持股模式 |
六、逐步扩大员工持股对象及企业的范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全流通下不同动因MBO的激励效应研究 ——以浙江富润与双鹭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价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及逻辑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管理层收购及其激励效应:理论分析 |
2.1 管理层收购及其动因 |
2.1.1 MBO、EMBO与ESOP |
2.1.2 管理层收购的动因 |
2.2 管理层收购激励效应的理论基础 |
2.2.1 代理成本理论与管理层收购激励 |
2.2.2 产权理论与管理层收购激励 |
2.2.3 企业家才能理论与管理层收购激励 |
2.3 股权全流通对管理层收购及其激励效应的影响 |
2.3.1 定价机制的统一,促进收购及激励 |
2.3.2 股权结构的优化,便于收购及激励 |
2.3.3 控制权市场机制的完善强化外部治理 |
2.4 管理层收购激励效应的评价体系 |
2.4.1 经营效应:企业经营改善性测度 |
2.4.2 股东财富效应:股东投资回报性测度 |
2.4.3 利益输送效应:中小股东保护性测度 |
3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实践:统计分析 |
3.1 管理层收购的阶段性:监管程度的视角 |
3.1.1 MBO的出现与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
3.1.2 MBO的暂停(2003至2005年) |
3.1.3 MBO的复出(2006年至今) |
3.2 管理层收购的演化:股权分置的视角 |
3.2.1 股权分置时期(2005年之前) |
3.2.2 股权全流通时期(2011年至今) |
3.3 全流通下的管理层收购 |
3.2.1 基于收购客体的统计 |
3.2.2 基于收购主体的统计 |
3.2.3 基于收购方式的统计 |
3.2.4 基于融资方式的统计 |
3.2.5 基于收购动因的统计 |
3.4 全流通下管理层收购的特点 |
3.3.1 收购客体处于竞争性领域 |
3.3.2 收购主体多层次 |
3.3.3 收购方式非市场化 |
3.3.4 融资来源受限 |
3.3.5 收购动因去行政化 |
4 不同动因下MBO的激励效应:个案对比分析 |
4.1 案例选取缘由 |
4.2 MBO的过程及动因分析 |
4.2.1 浙江富润MBO的过程及动因 |
4.2.2 双鹭药业MBO的过程及动因 |
4.2.3 动因的对比分析 |
4.3 MBO的激励效应分析 |
4.3.1 浙江富润MBO的激励效应 |
4.3.2 双鹭药业MBO的激励效应 |
4.3.3 激励效应的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贡献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假说 |
2.1.1 国外相关理论假说 |
2.1.2 国内相关研究思路 |
2.2 管理层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
2.2.1 国外MBO绩效实证研究 |
2.2.2 国内MBO绩效实证研究 |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3. 理论基础 |
3.1 管理层收购及公司治理相关概念 |
3.1.1 管理层收购的相关概念 |
3.1.2 公司治理相关的概念 |
3.2 管理层收购及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代理成本理论 |
3.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4 股权制衡理论 |
3.2.5 人力资本理论 |
3.3 小结 |
4. 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分析 |
4.1 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 |
4.1.1 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的特征 |
4.1.2 混合型管理层收购模式的优势 |
4.2 管理层收购现状分析 |
4.2.1 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 |
4.2.2 管理层收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3 小结 |
4.3 总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选择TCL集团、美罗药业的原因 |
5.2 TCL集团案例分析 |
5.2.1 公司简介与MBO过程 |
5.2.2 股权结构分析 |
5.2.3 战略投资者情况分析 |
5.2.4 现金分红情况分析 |
5.2.5 小结 |
5.3 美罗药业案例分析 |
5.3.1 公司简介与MBO过程 |
5.3.2 股权结构分析 |
5.3.3 资金来源分析 |
5.3.4 盈余管理与代理成本分析 |
5.3.5 经营情况分析 |
5.3.6 小结 |
5.4 结论与启示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4)PE参与的国企管理层收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管理层收购 |
(一) 降低代理成本 |
(二) 发挥企业家才能 |
(三) 价值发现 |
1. 信息效率低。 |
2. 管理层的问题。 |
(四) 税收屏蔽效应 |
(五) 财富转移效应 |
二、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历程 |
三、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监管 |
四、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面临的问题 |
(一) 收购方———管理层 |
1. 筹集资金方法不多、渠道不畅。 |
2. 政策和法律约束。 |
(二) 被收购方代表———国家 |
1. 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 |
2. MBO定价困难。 |
3. 舆论压力: |
五、PE (4) 参与的国企MBO模式构想 |
六、结论 |
(5)管理层收购对公司治理机制影响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 研究创新与贡献 |
2.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回顾 |
2.1 管理层收购相关理论回顾 |
2.1.1 管理层收购的涵义 |
2.1.2 管理层收购动因的理论回顾 |
2.1.3 管理层收购经济后果的理论回顾 |
2.2 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回顾 |
2.2.1 国外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回顾 |
2.2.2 国内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回顾 |
3. 中国管理层收购的实践 |
3.1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
3.1.1 管理层收购的兴起与发展 |
3.1.2 管理层收购的低谷与叫停 |
3.1.3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施概况分析 |
3.2 中国管理层收购主要特征 |
4. 不同收购动因下MBO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
4.1 理论回顾 |
4.2 双汇发展MBO |
4.2.1 双汇发展MBO背景与过程 |
4.2.2 基于收购动因的双汇发展MBO分析 |
4.3 TCL集团MBO |
4.3.1 TCL集团MBO背景与过程 |
4.3.2 基于收购动因的TCL集团MBO分析 |
4.4 案例比较 |
4.4.1 收购动因比较 |
4.4.2 不同收购动因下MBO对公司治理机制影响的比较 |
5. 不同资金来源下MBO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
5.1 理论回顾 |
5.2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MBO |
5.2.1 佛塑股份MBO背景与过程 |
5.2.2 基于收购资金来源的佛塑股份MBO分析 |
5.3 全兴股份管理层收购 |
5.3.1 全兴股份MBO背景与过程 |
5.3.2 基于收购资金来源的全兴股份MBO分析 |
5.4 案例比较 |
5.4.1 收购资金来源比较 |
5.4.2 不同资金来源下MBO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分析 |
6. 全文总结和政策建议 |
6.1 全文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总结 |
6.1.2 研究不足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6)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定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有关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关于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研究现状 |
1.4 已有相关研究的总结 |
2 管理层收购及相关价值评估理论概述 |
2.1 管理层收购相关概念 |
2.1.1 管理层收购的含义 |
2.1.2 管理层收购的特征 |
2.2 主流企业价值评估理论评述 |
2.2.1 账面价值法 |
2.2.2 市盈率估价法 |
2.2.3 折现现金流量法 |
2.2.4 经济增加值法 |
2.2.5 或有要求权估价法 |
2.2.6 市场价值法 |
2.3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的提出 |
3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定价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定价现状 |
3.1.1 转让股份的性质分析 |
3.1.2 交易价格现状分析 |
3.1.3 股权转让方式现状分析 |
3.2 国内外管理层收购定价对比分析 |
3.2.1 管理层收购定价依据的差异比较 |
3.2.2 管理层收购定价方式的差异比较 |
3.2.3 管理层收购定价动因的差异比较 |
3.2.4 管理层收购定价参与者的差异比较 |
3.2.5 管理层收购定价参与的中介机构的差异比较 |
3.3 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基准有失公允 |
3.3.2 对管理层的历史贡献不能合理的衡量 |
3.3.3 缺乏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与专业成熟的中介机构 |
3.3.4 缺乏合理、透明以及充分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和操作过程 |
4 管理层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的确定及其评估模型 |
4.1 管理层收购中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 |
4.1.2 目标企业的期权价值 |
4.1.3 获得目标企业控制权产生的溢价 |
4.1.4 管理层的历史贡献 |
4.1.5 管理层收购交易的博弈 |
4.1.6 政策规范因素 |
4.2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目标企业价值区间计算模型 |
4.2.1 模型构建思路 |
4.2.2 模型构建原则 |
4.2.3 模型适用对象 |
4.2.4 目标企业价值区间下限V_L的确定 |
4.2.5 目标企业价值区间上限V_H的确定 |
4.2.6 模型的缺陷 |
4.3 管理层收购中定价总公式 |
4.3.1 目标企业价值区间评估的整体框架 |
4.3.2 管理层收购定价总公式 |
5 京山轻机管理层收购定价案例研究 |
5.1 公司背景 |
5.1.1 公司基本情况 |
5.1.2 公司主营业务 |
5.1.3 公司近年发展情况 |
5.2 管理层收购过程 |
5.2.1 收购方介绍 |
5.2.2 收购目的 |
5.2.3 收购方式 |
5.3 运用模型对京山轻机进行价值评估 |
5.3.1 计算京山轻机价值区间的下限V_L |
5.3.2 计算京山轻机价值区间的上限V_H |
5.3.3 案例分析结论 |
6 探讨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的解决思路 |
6.1 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 |
6.2 构建并完善竞价机制 |
6.3 培育多方市场中介机构参与交易 |
6.4 完善管理层收购的信息披露制度 |
6.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 |
基本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三节 内容及整体结构安排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我国当前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目标企业定价理论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管理层收购定价的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管理层收购企业价值评估 |
第一节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其不足 |
第二节 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
第四节 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期权博弈方法的企业价值评估及投资决策分析 |
第一节 实物期权方法的局限性分析 |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中实物期权的分析及甄选 |
第三节 管理层收购最优投资时机的期权博弈分析 |
第四节 基于期权博弈方法的企业价值评估及投资决策模型 |
第五节 基于期权博弈方法的企业价值评估及投资决策实证研究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中特殊因素的确定和量化 |
第一节 我国当前管理层收购及其定价的特殊性分析 |
第二节 管理层的历史贡献及其衡量 |
第三节 职工人力资本的补偿及其衡量 |
第四节 控制权价值及其确定 |
第五节 管理层收购基础价格确定模型 |
第六节 管理层收购基础价格确定的实证研究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协议定价及风险防范的博弈分析 |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协议定价的博弈特征 |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协议定价博弈分析 |
第三节 管理层收购协议定价风险防范的博弈分析 |
第四节 管理层收购协议定价博弈的实证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产权交易模式的选择 |
第一节 产权转让方式及分析比较 |
第二节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产权交易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基于特殊因素的管理层收购产权交易模式 |
第四节 管理层收购产权交易模式选择的案例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综合定价方法模型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三段式”综合定价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综合定价模型 |
第三节 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股改后我国实施MBO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0.2 管理层收购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方法 |
0.4 本文主要创新点、不足以及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1 管理层收购理论基础 |
1.1 委托代理理论 |
1.2 激励理论 |
1.3 产权理论 |
1.4 人力资本理论 |
1.5 交易费用理论 |
2 中外MBO 的发展沿革 |
2.1 MBO 在我国的发展沿革及特点 |
2.1.1 MBO 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MBO 的特点 |
2.2 国外MBO 的运用情况及对我国的借鉴 |
2.2.1 国外MBO 的运用情况 |
2.2.2 中外MBO 的比较及借鉴意义 |
3 我国叫停大型国有企业实施MBO 的原因 |
3.1 收购定价 |
3.2 收购主体 |
3.3 资金来源 |
3.4 内部人控制问题 |
4 股权分置改革给我国MBO 带来的契机 |
4.1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MBO 宏观环境的影响 |
4.1.1 重构我国证券市场的估值体系 |
4.1.2 激活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 |
4.1.3 政府介入过深到逐渐市场化 |
4.2 股权分置改革对实施MBO 的促进作用 |
4.2.1 收购定价 |
4.2.1.1 市场价格代替净资产 |
4.2.1.2 建议股价的计算模型 |
4.2.2 收购主体 |
4.2.3 资金来源 |
4.2.3.1 放宽对MBO 融资主体的限制 |
4.2.3.2 放宽对MBO 融资运作的限制 |
4.2.3.2.1 有利于引进战略投资者 |
4.2.3.2.2 有利于完善管理者的股权激励机制 |
4.2.4 股份来源 |
4.2.4.1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 |
4.2.4.2 管理层利益与公司股价挂钩 |
4.2.5 收购方式 |
4.2.6 收购目的 |
4.2.6.1 由再融资转为业绩提升 |
4.2.6.2 防御反收购 |
5 股改后我国解禁上市公司MBO 面临的新问题 |
5.1 股权争夺战频繁上演 |
5.2 引发经营上的短期行为 |
5.3 新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
5.4 更高的代理成本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写作意义 |
1.3 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路线 |
2 管理层收购概述 |
2.1 管理层收购的产生背景 |
2.2 管理层收购的特征 |
2.3 管理层收购的作用 |
2.4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 |
2.4.1 管理层收购的产权理论基础 |
2.4.2 管理层收购的委托代理理论基础 |
2.5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阶段 |
2.6 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实施 MBO的现实可行性分析 |
2.6.1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实施的外部条件 |
2.6.2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的作用分析 |
2.6.3 管理层收购与目前国有中小企业其他改制方式的比较分析 |
3 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1 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 |
3.2 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实施步骤 |
3.3 当前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法律方面的问题 |
3.3.2 融资问题 |
3.3.3 定价的问题 |
3.3.4 操作过程中的信息披露问题 |
3.3.5 管理层收购过程的监管问题 |
3.3.6 对投资者保护的问题 |
4 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对策建议 |
4.1 完善管理层收购法律法规 |
4.2 完善和优化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方式 |
4.3 建立科学的定价方式和竞价机制 |
4.3.1 建立科学的定价方式 |
4.3.2 建立 MBO竞价机制 |
4.4 加强信息披露,增强管理层收购的透明度 |
4.5 建立强有力的外部监管和监督体系 |
4.6 完善对投资者的保护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的逻辑框架及结构安排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评析 |
第一节 对控制权本质的探析 |
第二节 对控制权配置的研究 |
第三节 对控制权收益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控制权转移的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权初始配置:不同契约主体控制权的博弈分析 |
第一节 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机制分析 |
第二节 人力资本的控制权配置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的控制权配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权私有收益: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控制权私有收益产生的机理分析 |
第二节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路径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约束机制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权转移:转移路径及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控制权转移的路径分析 |
第二节 代理权争夺机制及效应 |
第三节 股权托管机制及风险 |
第四节 吸收合并机制及案例评析 |
第五节 MBO机制及案例评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制度设计优化模型 |
第一节 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制度性根源分析 |
第三节 控制权安排制度设计创新模型的构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
一、结论 |
二、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MBO: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约束与激励的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D]. 罗丽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全流通下不同动因MBO的激励效应研究 ——以浙江富润与双鹭药业为例[D]. 王柳萌. 云南大学, 2017(07)
- [3]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混合型管理层收购研究[D]. 徐旭曼.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4]PE参与的国企管理层收购模式研究[J]. 姜大广,何小锋. 商业研究, 2012(12)
- [5]管理层收购对公司治理机制影响的案例研究[D]. 韩笑.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2)
- [6]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定价问题研究[D]. 王晋南.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1)
- [7]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研究[D]. 杨秀华. 山东大学, 2007(08)
- [8]股改后我国实施MBO相关问题研究[D]. 王兴莹. 西南财经大学, 2008(02)
- [9]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段海涛. 贵州大学, 2007(05)
- [10]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D]. 马磊. 山东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