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缸论文_彭京,牛慧峰,李振宝,刘晓聪,姜万录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对称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非对称,系统,加载,线性,观测器,状态,转向器。

非对称缸论文文献综述

彭京,牛慧峰,李振宝,刘晓聪,姜万录[1](2019)在《阀控非对称缸全液压转向系统建模与动态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对汽车转向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分析阀控非对称缸液压转向系统的四边滑阀压力-流量特性、阀控缸的连续性方程和液压缸的力衡方程,对转向系统的转向阻力矩进行分析,建立双阀控非对称缸液压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开发试验系统的数据采集程序,对转向系统试验平台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系统满足工程实际要求,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性较高,建模准确。(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20期)

曾乐,谭建平,许文斌,杨俊[2](2019)在《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神经网络多逆模型切换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存在负迭合量的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逆系统控制方法,利用神经网络逼近的逆模型与原系统复合,将复杂非线性系统转变为线性系统进行控制,建立了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在(x_0,u)的邻域内存在相对阶,证明了系统的可逆性;采用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GA-BP)求解逆模型,并针对伺服阀存在负迭合量,以及流态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状态的问题,建立系统的多个逆模型集,提高了逆系统的求解精度。利用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基于参考速度切换的原则,对系统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闭环控制器。结果表明:普通PID控制的液压缸伸出运动响应和缩回运动响应不一致,伸出运动存在0.20 mm的稳态误差,误差波动范围为0.06 mm,而缩回运动稳态误差较小,约为0.02 mm,但误差波动较大,约为0.09 mm;多逆系统复合控制的伸出缩回运动响应较一致,伸出和缩回运动均存在0.02 mm的稳态误差,误差波动范围为0.04 mm,验证了多逆模型切换控制方法可以消除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非对称性,降低波动负载干扰影响,提高系统的响应精度。(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金坤善,宋建丽,曹建新,仉志强[3](2019)在《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阀控非对称缸是一类典型电液伺服系统,具有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传统非线性控制方法很难有效处理包含未建模态、外部扰动以及参数变化等多源不确定扰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电液伺服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利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综合扰动的实时估计,并采用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给予主动补偿,同时消除跟踪误差。证明了设计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状态观测误差的收敛性。根据工程实际中的参数进行仿真研究,其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电液伺服系统中不确定性扰动,与PID控制器相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提高了位置跟踪精度。(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姚静,蒋东廷,张伟,董兆胜[4](2019)在《开式泵控非对称缸系统一阶轨迹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泵控技术在工程机械、重型机械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目前对其输出特性的分析较少。为了探究泵控系统关键参数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基于开式泵控非对称缸系统状态方程建立系统一阶轨迹灵敏度模型,并求出各参数的灵敏度函数曲线。提出了峰值灵敏度、均值灵敏度两个衡量指标,分析各参数变化对位移输出特性影响程度的大小。基于0.6 MN开式泵控油压机试验平台,验证灵敏度理论分析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空载时,伺服变量泵2先导级伺服阀增益、伺服变量泵2和伺服变量泵1的先导级伺服阀时间常数影响较大;加载时,各参数两项灵敏度指标数值相近,其中伺服变量泵2的先导级伺服阀的增益、时间常数和油缸面积以及流量增益、系统比例增益影响较大。分析结果可为泵控非对称缸系统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贾讲开,邹大鹏,何军,李伟林,肖体兵[5](2018)在《基于非对称缸的液压齿轮齿条转向器模拟测试实验台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齿轮齿条转向器测试系统为对象,建立非对称缸的液压齿轮齿条转向器测试系统AMESim仿真模型,分析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的速度特性。开发了基于Simulink/XPC Target模块环境下的实时在线监测控制系统。搭建了非对称缸的液压齿轮齿条转向器模拟测试实验台,实验结果证明,实物仿真结果和AMESim仿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8年07期)

Jing,YAO,Pei,WANG,Xiao-ming,CAO,Zhuo,WANG[6](2018)在《开式泵控非对称缸负载容腔独立控制系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减少能量排放和提升节能效果,并解决非对称缸系统的流量不对称问题,本文对开式泵控非对称缸负载容腔独立控制系统的控制特性及能耗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创新点:1.提出开式泵控非对称缸负载容腔独立控制系统,建立其能量传输模型;2.以压机为对象进行实验研究,采用位置压力负载容腔独立控制方法,获得其能耗与控制特性。方法:1.介绍开式泵控非对称缸负载容腔独立控制系统的构型;2.通过理论推导,建立能量传输模型,得到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系统;3.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验证所提系统和方法的有效性。结论:1.基于能量传输模型得到的系统具有较好的节能特性;2.开式泵控非对称缸负载容腔独立控制系统增加了系统控制自由度,验证了负载容腔独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3.开式泵控非对称缸负载容腔独立控制系统采用无杆腔位置控制和有杆腔压力控制组合的控制方法;随着有杆腔压力的提高,在不增加系统能耗的前提下该方法改善了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8年03期)

彭辉,王军政,沈伟,李多扬[7](2017)在《带补偿因子的双模糊控制在电液伺服阀控非对称缸系统上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电液伺服阀控非对称缸系统在进行对称运动时由于液压缸的非对称性带来的控制非对称问题,提出一种含补偿因子的双模糊控制算法。以电液伺服阀控非对称缸系统为对象,针对非对称液压缸在两个运动方向上动态特性的非对称性问题,采用含补偿因子的模糊控制器进行补偿。同时,针对负载力大范围变化的特点,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来适应负载的变化。模糊PID控制器及含补偿因子的模糊控制器以经过跟踪微分器处理的误差及误差的微分作为输入,模糊PID控制器输出为PID控制器各项系数,含补偿因子的模糊控制器输出为补偿因子,结合模糊PID控制器,形成有效解决非对称液压缸非对称性问题的控制方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电液伺服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控制非对称性问题,并拥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24期)

杜星,王鑫涛[8](2017)在《阀控非对称缸单向加载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飞机结构疲劳试验中阀控非对称缸的加载速度,提出阀控非对称缸单向加载方法,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完成了加载速度、最大超调量及能耗等性能分析与试验验证。与阀控非对称缸常规加载方法相比,单向加载方法可有效提高阀控非对称缸的加载速度,且超调量小,能耗低,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7年22期)

王爱花,谢海良,李阁强[9](2016)在《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系统的力传递函数出发,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存在对系统加载性能的影响,此多余力经结构不变性原理补偿后在低频段可以很好地被消除,但由于在高频段滞后现象加重,多余力对加载系统的影响仍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最优二次型抑制多余力的控制方法,将系统的力传递函数经最优二次型控制理论优化设计并仿真后发现,在结构不变性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最优二次型的控制方法可以使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的多余力在高频段得到较好的抑制,提高了系统的加载性能。(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6年19期)

韩涛,段世慧[10](2016)在《基于AMESim的阀控非对称缸串联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强度试验面临大变形加载问题时,由于阀控非对称缸受自身行程限制,其加载能力有限。为了解决此类工程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两个液压缸串联加载的模式,以满足试验件变形需求。本文采用AMESim对串联加载方案进行仿真研究,对工程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工程与试验》期刊2016年03期)

非对称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存在负迭合量的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逆系统控制方法,利用神经网络逼近的逆模型与原系统复合,将复杂非线性系统转变为线性系统进行控制,建立了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在(x_0,u)的邻域内存在相对阶,证明了系统的可逆性;采用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GA-BP)求解逆模型,并针对伺服阀存在负迭合量,以及流态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状态的问题,建立系统的多个逆模型集,提高了逆系统的求解精度。利用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基于参考速度切换的原则,对系统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闭环控制器。结果表明:普通PID控制的液压缸伸出运动响应和缩回运动响应不一致,伸出运动存在0.20 mm的稳态误差,误差波动范围为0.06 mm,而缩回运动稳态误差较小,约为0.02 mm,但误差波动较大,约为0.09 mm;多逆系统复合控制的伸出缩回运动响应较一致,伸出和缩回运动均存在0.02 mm的稳态误差,误差波动范围为0.04 mm,验证了多逆模型切换控制方法可以消除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非对称性,降低波动负载干扰影响,提高系统的响应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对称缸论文参考文献

[1].彭京,牛慧峰,李振宝,刘晓聪,姜万录.阀控非对称缸全液压转向系统建模与动态性能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9

[2].曾乐,谭建平,许文斌,杨俊.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神经网络多逆模型切换控制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3].金坤善,宋建丽,曹建新,仉志强.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9

[4].姚静,蒋东廷,张伟,董兆胜.开式泵控非对称缸系统一阶轨迹灵敏度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9

[5].贾讲开,邹大鹏,何军,李伟林,肖体兵.基于非对称缸的液压齿轮齿条转向器模拟测试实验台设计与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8

[6].Jing,YAO,Pei,WANG,Xiao-ming,CAO,Zhuo,WANG.开式泵控非对称缸负载容腔独立控制系统(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8

[7].彭辉,王军政,沈伟,李多扬.带补偿因子的双模糊控制在电液伺服阀控非对称缸系统上的应用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7

[8].杜星,王鑫涛.阀控非对称缸单向加载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7

[9].王爱花,谢海良,李阁强.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抑制[J].机床与液压.2016

[10].韩涛,段世慧.基于AMESim的阀控非对称缸串联仿真研究[J].工程与试验.2016

论文知识图

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自适应变论域模糊PID系统结构框图模糊PID控制仿真结果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仿真结果带观测器与前馈的系统结构框图控非对称缸结构图

标签:;  ;  ;  ;  ;  ;  ;  

非对称缸论文_彭京,牛慧峰,李振宝,刘晓聪,姜万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