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均衡论文_尤传誉,王建中,房公强,张继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均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水量,地下,水资源,惠农,盐湖,入渗。

水均衡论文文献综述

尤传誉,王建中,房公强,张继军[1](2019)在《水均衡法在阿荣旗农区地下水资源计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均衡法作为一种地下水资源计算中的一种常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工作中。以阿荣旗农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为例,采用水均衡法进行计算,得出阿荣旗农区地下水补给量为2.12亿m3;通过合理性分析,说明计算结果合理有效,为阿荣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合理开采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2期)

董迎春,汪定圣[2](2018)在《基于水均衡法的宿州市城西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宿州市城西水源地是城区唯一的饮用水供水水源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用水需求日益变大,水资源供需矛盾越发突出,水源地供水状况已令人担忧。通过对宿州市城西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基于水均衡法对城西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宿州市城西水源地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5 631.42×10~4m~3/a(15.43×10~4m~3/d),从采补平衡角度出发,确定可采资源量为15万m~3/d。在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需注重水源地保护,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对城西水源地进行全面监控。为宿州市城市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8年05期)

周虹宏,白新祥[3](2018)在《拟自然水景的水均衡分析及水量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影响设计和开发(LID)雨水资源,有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景减量设计,形成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水景海绵体。将水均衡法运用于水景参数化设计中,构建拟自然水景水量平衡方程式,探寻汇水区雨水汇水量最佳值,进而为水景水量设计提供参考。由水均衡法核心思想质量守恒原理,即区域总输入水量等于总输出水量,提出拟自然水景水均衡分析方法,并以习水箐山森林公园主入口景观区为例,探讨水均衡分析在水景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风景园林》期刊2018年01期)

巩艳萍[4](2017)在《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对湖泊水均衡及其盐分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具有高大沙山和众多湖泊并存的着名景观。其内的湖泊均为地下水补给型湖泊,且多数为盐湖和咸水湖,只有少数是微咸水湖。地下水以多种方式影响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水均衡状态和盐分特征。本文重点研究了地下水向湖泊排泄的方式,以及地下水对封闭盐湖、半封闭微咸水湖水盐动态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湖泊群汇水范围的空间展布特征。在湖泊周边和湖底,地下水可以通过泉的方式集中进行排泄。泉的类型包括4种:沟流型下降泉、渗流型下降泉、岛状上升泉和湖底泉。其中,浅部和深部湖底泉在苏木吉林湖泊洼地都已经观测到。本文建立了地下水补给型湖泊的通用水均衡动态和盐分变化模型,并在苏木吉林南湖这样的封闭盐湖和巴丹东湖这样的半封闭微咸水湖进行了应用分析。简化的封闭盐湖水均衡模型可以重现湖泊水位的季节性变化,表明地下水向沙漠湖泊的补给十分稳定,保证了受强烈蒸发影响的湖泊只有不到0.3 m的季节性水位变幅。苏木吉林、呼和吉林等封闭盐湖的积盐时间为800年至7000年,指示盐湖一般经历了数千年的形成演变历史。半封闭微咸水湖的形成与季节性地表排水通道的存在有关,只要湖泊与下游洼地之间的地貌分水岭相对高度低于湖水位季节性变幅的1/2即可发生,使得溢流期带走的盐量与封闭期增加的盐量平衡。采用简化的水盐均衡模型,证明半封闭湖泊的动态平衡点与净蒸发耗水占地下水对湖泊补给量的比例成非线性关系。模型计算出巴丹东湖的总溶解性固体(TDS)年平均值为1.67 g/L,与观测结果1.64 g/L非常接近,说明模型是可靠的。采用MODFLOW叁维有限差分建模,对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叁维地下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湖泊汇水范围,并讨论了湖与湖之间汇水范围的相互影响。湖泊群对区域地下水产生向心流的作用。浅层地下水的分水线呈U字形的包围单个湖泊,并与上游湖泊U字形分水线组成汇水范围,可形成廊道型汇水带。在剖面上,存在分隔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的分水线。向湖泊汇水的流线簇具有叁维迭置结构,下游湖泊的流线簇存在多个分支。汇水范围控制了湖泊接受地下水的水量来源,并因此而间接控制了湖泊对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盐分的输入比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03-01)

王璐[5](2016)在《水均衡法在白杨河勘查区地下水资源计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新疆地区煤、铁等矿产蕴藏量巨大,这些资源的开发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是也给地下水资源带来严重破坏,精确地掌握地下水资源情况对保障当地居民用水安全、指导正常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以新疆白杨河勘查区为实例,介绍了水均衡法在计算地下水工程中的应用,为以后类似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可借鉴经验。(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6年05期)

石建初,金欣欣,李森,马雯雯,左强[6](2016)在《覆膜旱作稻田水均衡及蒸腾耗水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覆膜旱作(GCRPS)因具有显着的节水、增产效应而备受关注,但有关覆膜旱作稻田的水均衡关系及蒸腾耗水规律仍然还难以被准确刻画。为此,在湖北省十堰市开展了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并在水稻6个主要生育阶段内对3个灌溉水平(TPRPS,传统淹水种植;GCRPSsat,薄膜覆盖并保持根区土壤接近饱和;GCRPS80%,薄膜覆盖并保持根区平均土壤含水量介于田持的80%~100%)、3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50 kg N/hm2尿素;N2,75 kg N/hm2尿素+75 kg N/hm2鸡粪)共9个处理进行了水量平衡和蒸腾耗水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减产甚至增产的情况下,覆膜旱作不仅可以抑制深层渗漏与蒸发等非生理耗水,同时还能减少蒸腾耗水,节水效应非常显着,尤其是GCRPS80%;(2)水稻全生育期内的蒸腾耗水变化规律不受水分与氮素处理的影响,总体均表现为生育前期较低,盛期较高,至扬花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衰减;(3)最大分蘖期之前,覆膜增温效应显着促进蒸腾耗水,之后水分胁迫导致情形逆转;(4)扬花期之前,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可显着促进蒸腾耗水,但两个施氮处理之间的蒸腾耗水差异不大。(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孙志超[7](2016)在《地下水排泄区潜水动态特征与水均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排泄是地下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排泄区潜水位埋深普遍较浅,并且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Fan(2015)指出,地形驱动的地下水流在维持这种较浅水位起了主要作用但是定量计算其流量十分困难的,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地下水补给和排泄规律较为复杂。定量揭示排泄区地下水动态与均衡是水文地质领域的基础性问题。本研究选取鄂尔多斯内流区内的一个内流流域—乌杜淖流域作为研究区,以区域地下水流系统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对流域内地下水浅埋区潜水动态特征进行研究。以排泄区井DK2-10水位为例,查明地下水波动机制,运用水位动态法计算降水入渗补给量。根据非冻融期地下水动态趋势划分四个阶段,先定性描述地下水动态成因,降水、蒸发、季节性冻土和区域地下水循环共同控制潜水面变化。降水补给可以使水位上升,蒸发使水位下降,季节性冻土在冻融时吸收地下水,融化时又将原有水量返还地下水。在地下水排泄区,地形驱动条件下的地下水流也可以使得潜水面上升。由于地下水蒸发和地形驱动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同时存在,需要从定量角度将其区分。本研究通过地下水均衡分析,定量计算出各个阶段地下水均衡项。研究表明非冻融期总的深层排泄量超过降水补给,这证明深层排泄量对于维持浅层地下水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非冻融期绝大多数时间地下水蒸发量大于降水补给量,这说明在建立盆地尺度地下水流模型时,上边界多数时间为蒸发边界,少数时间为补给边界。这项研究提高我们对于排泄区地下水均衡的认识,这种计算方法可以应用到类似的研究区。并且,本研究可以帮助构建非稳定流地下水流模型,在地形低处选取正确的边界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潘敏,伍靖伟,于健,杨金忠[8](2015)在《井渠结合区饱和-非饱和带水均衡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井渠结合区的水分均衡特点,以质量守恒原理和四水转化理论为依据,建立水均衡模型。并用正反分析法反演出两种典型地质条件下的土壤水入渗补给系数α、衰减系数ε和渠灌区与井灌区之间的特征长度Lc,并验证了水均衡模型的可行性。和动力学模型相比,该模型可高效地分析预测大区域井渠结合区渠灌区和井灌区的土壤含水率和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化规律,对确定井渠结合区的井渠灌区面积比、节水、防治土壤盐碱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5年10期)

韩松俊,王少丽,陈皓锐[9](2015)在《沟(河)水利用对宁夏惠农渠灌区水均衡影响的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宁夏惠农渠引水量减小,灌溉缺口增大,从排水沟道和黄河提水补充灌溉成为多水源利用的重要模式,但目前对沟(河)水利用对灌区水均衡影响的认识并不清晰。本文利用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对惠农渠灌区2007—2011年水均衡进行模拟,分析了沟(河)水利用对水均衡的影响。研究区水平衡受引黄河水、降水、沟(河)水和地下水等多种水源的影响,在以水稻为主的上游地区和引水相对困难的下游地区,沟(河)水占灌溉地总补给水量的比例超过30%。以位于上游的第二管理所和位于下游的第七管理所为例,如不利用沟(河)水灌溉,模拟得到的两个分区作物蒸散发量分别减少12.6%和7.7%,且主要发生在6—8月。对于利用50%现状沟(河)水和不利用沟(河)水两种情景,模拟得到的2011年第二管理所灌溉地平均地下水埋深分别下降0.25 m和0.54 m,而第七管理所灌溉地平均地下水埋深分别下降0.22 m和0.50 m。沟(河)水利用对于惠农渠灌区作物耗水具有重要作用,也与地下水等其它水源存在相互转化。本研究可以为惠农渠灌区的多水源综合利用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兰荣辉[10](2015)在《基于RS的晋祠泉域地表蒸散发估算与区域水均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晋祠泉域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水质较差,岩溶地下水是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由于泉域植被覆盖条件较好,地表蒸散发不仅是泉域水资源的主要排泄途径之一,而且是区域水量平衡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因此,估算晋祠泉域地表蒸散发,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泉域内的水均衡分析、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遥感技术(RS),结合气象站实测资料,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应用蒸散发定量反演模型-SEBS模型,对晋祠泉域2008-2012年的地表蒸散发变化进行了估算;分析了研究区地表蒸散发的动态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地表蒸散发与气象因素(降水、气温)、地形因子(高程、坡向、坡度)、土地覆盖类型以及植被覆盖类型(NDVI)的关系。在调查统计泉域水均衡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泉域水均衡结果。晋祠泉域2008~2012年5年间地表蒸散发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1)泉域内地表蒸散发的年际变化较小;(2)晋祠泉域地表蒸散发的年内分配呈“单峰”型,7~8月份最大,12、1、4月份最小;(3)气象因素对地表蒸散发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而起作用;气温与地表蒸散发的变化基本同步,两者相关性显着。通过对地表蒸散发、DEM高程数据、土地覆盖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空间迭加并与GIS复合分析,揭示了晋祠泉域地表蒸散发量与地形因子、土地覆盖类型和NDVI之间的关系:(1)研究区内蒸散发量随着高程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坡向西的蒸散发比较强烈,坡向北的蒸散发量最小;蒸散发量在40°坡度时达到峰值;(2)地表蒸散发与土地覆盖类型关系密切,林地覆盖区域蒸散发最大,其次是灌丛和草地,城市和耕地最小;(3) NDVI在0~0.32之间时,地表蒸散发随NDVI的增加而增加;当NDVI在0.32~0.6之间时,地表蒸散发随着NDVI的增大而减小;当NDVI大于0.6时,地表蒸散发又随着蒸散发的增加而增加。利用水均衡原理分析了晋祠泉域岩溶水系统的各均衡要素。结果表明,从2008~2012年泉域岩溶水系统为正均衡,地下水位呈上升趋势,这一结论与晋祠泉源区地震台岩溶水长观孔的监测结果相符。(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水均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宿州市城西水源地是城区唯一的饮用水供水水源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用水需求日益变大,水资源供需矛盾越发突出,水源地供水状况已令人担忧。通过对宿州市城西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基于水均衡法对城西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宿州市城西水源地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5 631.42×10~4m~3/a(15.43×10~4m~3/d),从采补平衡角度出发,确定可采资源量为15万m~3/d。在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需注重水源地保护,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对城西水源地进行全面监控。为宿州市城市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均衡论文参考文献

[1].尤传誉,王建中,房公强,张继军.水均衡法在阿荣旗农区地下水资源计算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19

[2].董迎春,汪定圣.基于水均衡法的宿州市城西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评价[J].地下水.2018

[3].周虹宏,白新祥.拟自然水景的水均衡分析及水量设计研究[J].风景园林.2018

[4].巩艳萍.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对湖泊水均衡及其盐分变化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5].王璐.水均衡法在白杨河勘查区地下水资源计算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6

[6].石建初,金欣欣,李森,马雯雯,左强.覆膜旱作稻田水均衡及蒸腾耗水规律分析[J].水利学报.2016

[7].孙志超.地下水排泄区潜水动态特征与水均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8].潘敏,伍靖伟,于健,杨金忠.井渠结合区饱和-非饱和带水均衡模型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

[9].韩松俊,王少丽,陈皓锐.沟(河)水利用对宁夏惠农渠灌区水均衡影响的模拟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5

[10].兰荣辉.基于RS的晋祠泉域地表蒸散发估算与区域水均衡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指标调整前后社会后效性对比图农村正规金融最高限价模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转移[146]年西部地区资源状况巴隆项目区现状水均衡分析研究区水均衡分区示意图

标签:;  ;  ;  ;  ;  ;  ;  

水均衡论文_尤传誉,王建中,房公强,张继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