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行播散论文_傅方洁,刘俊秀,金丽媛,杜美材,董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行播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肺结核,综合征,计算机,摄影术,获得性免疫,血细胞,结核病。

血行播散论文文献综述

傅方洁,刘俊秀,金丽媛,杜美材,董颖[1](2019)在《重症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21岁,以"发热伴寒战15 d"为主诉于2016年3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5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寒战、头痛,夜间大汗,体温持续39.0℃左右。患者发病以来乏力,无咳嗽、咯痰,无咯血、胸痛。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 39.0℃,HR120次/min,R 19次/min,BP 120/76 mmHg。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1 cm左右,质中,边界清楚,活动度可;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口唇无发绀。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李春华,刘雪艳,吕圣秀,王惠秋,舒伟强[2](2019)在《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本院确诊的83例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同期94例艾滋病病毒阴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CT表现特点。结果研究组痰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发热、咳嗽、乏力、盗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纳差、体重下降、合并其他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粟粒结节的大小、密度及分布表现为均匀一致者低于对照组(P均<0.05);斑片影、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淋巴结肿大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粟粒结节多呈"叁不均匀"分布,常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本文来源于《中国艾滋病性病》期刊2019年11期)

毛彦博[3](2019)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标准抗结核方案,研究组则在标准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辅助以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均治疗4周;就两组患者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和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的肺结核治疗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P <0.05);②研究组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的15.91%(P<0.05)。结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可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9期)

李积安,邢小明[4](2019)在《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体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18例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间段内在西安市胸科医院就诊的118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FIB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全部患者实施综合性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FIB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分别为(1.04±0.39)和(4.80±1.15),对照组(0.50±0.10)和(2.72±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分别为(0.51±0.11)和(2.78±0.56),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照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ARDS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FIB与D-二聚体水平异常上升。通过积极治疗可降低上述指标水平,改善高凝状态。FIB与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姚景江,贺亚琼,张亚林[5](2019)在《婴幼儿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与CT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婴幼儿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方法搜集31例婴幼儿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并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3%患者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常合并结核性脑膜/脑炎。最常见的CT征象为结节灶,分为粟粒性结节(58.1%)和多发大小不一结节(41.9%),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约83.9%,肺实变、支气管狭窄以及淋巴结钙化也较常见,而胸膜病变与空洞少见。结论婴幼儿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常有结核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不典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如肺内弥漫性结节,常合并肺实变、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及淋巴结钙化,而胸膜病变与空洞少见。(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胡清亮,韩平[6](2019)在《140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转归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14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40例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一般状况及临床症状表现,分析影响疾病转归因素。结果 140例患者中≤50岁患者居多(57.14%);农村患者比例(62.86%)高于城镇患者;有肺结核接触史者占比80.00%;发病就诊时间较分散,以12-1月居多。140例患者异常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胸部听诊肺罗音和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转归与年龄、居住地、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临床症状、服药是否规律有关(均P<0.05),与性别、接触史无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农村(OR=1.748)、其他疾病史(OR=1.577)、临床症状≥3种(OR=4.447)及未按规律服药(OR=2.241)均是影响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农村居民占比较高,且合并其他疾病,临床症状较多,并未规律服药,需控制上述独立危险因素,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春华,刘雪艳,吕圣秀,王惠秋,舒伟强[7](2019)在《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01月-2017年12月经本院确诊的83例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同期94例HTV阴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CT表现特点。结果 研究组痰菌阳性、PPD阳性、发热、咳嗽、乏力、盗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CD4+<200、纳差、体重下降、合并其他感染的发生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粟粒结节的大小、密度及分布表现为均匀一致者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斑片影、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淋巴结肿大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合并其他感染和肺外结核。CT表现为肺内弥漫粟粒结节伴环形强化的淋巴结及胸腔积液时对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结核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陈宇,樊丽超,朱雅娟[8](2019)在《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结核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而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多有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史,在临床上是引起类固醇性结核病发生的高危人群。世界很多地区也都有相应的临床报道。笔者通过本院收治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探讨其临床诊治过程以及肺内病变、颅内病变变化过程,为临床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需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时,明(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黄麦玲[9](2019)在《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筛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筛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 搜集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的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进行了头颅MR增强扫描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的患者235例,男:女=1.12:1,年龄15~87岁,平均年龄(36±18)岁,15~岁年龄组患者占62.1%。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总数>40,且1<理论频数<5时采用校正卡方检验。配对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聂琦,周勇,陈华,陈南山[10](2019)在《特殊类型的血行播散性利福平耐药肺结核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院收治一例以大小不等结节为表现的血行播散性初治肺结核患者,给予常规HRZE抗结核治疗后仍然持续午后发热,病灶逐渐进展,经基因检测提示RE原发耐药,调整治疗后病情好转。(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血行播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本院确诊的83例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同期94例艾滋病病毒阴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CT表现特点。结果研究组痰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发热、咳嗽、乏力、盗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纳差、体重下降、合并其他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粟粒结节的大小、密度及分布表现为均匀一致者低于对照组(P均<0.05);斑片影、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淋巴结肿大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粟粒结节多呈"叁不均匀"分布,常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行播散论文参考文献

[1].傅方洁,刘俊秀,金丽媛,杜美材,董颖.重症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J].疑难病杂志.2019

[2].李春华,刘雪艳,吕圣秀,王惠秋,舒伟强.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

[3].毛彦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4].李积安,邢小明.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9

[5].姚景江,贺亚琼,张亚林.婴幼儿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与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

[6].胡清亮,韩平.140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

[7].李春华,刘雪艳,吕圣秀,王惠秋,舒伟强.艾滋病并发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分析[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8].陈宇,樊丽超,朱雅娟.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一例[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9].黄麦玲.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筛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10].聂琦,周勇,陈华,陈南山.特殊类型的血行播散性利福平耐药肺结核一例[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论文知识图

发生的机制当然,在肿瘤侵袭转移的过...血行播散粟粒肺结核全数字化(D...、A-C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男45岁开...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T表现、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男24岁...、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女66岁CT...

标签:;  ;  ;  ;  ;  ;  ;  

血行播散论文_傅方洁,刘俊秀,金丽媛,杜美材,董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