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散文艺术的观念建构与审美表达

中国现代散文艺术的观念建构与审美表达

一、中国现代随笔艺术的观念建构与审美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于瑞[1](2021)在《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文学性”作为一个现代性的文论概念,如今已成为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它最早于1921年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雅各布森提出,被认为是“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经历了理论建构、意义解构和话语重构的过程,并据此彰显出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及深远的文论史意义。20世纪80年代之后,“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语境正式“接合”,伴随“审美论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发生,“文学性”逐渐关联起当代文艺学的知识构型与研究范式,成为一个涵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域的核心命题。将“文学性”还原为一个基础的文学理论问题,并对其关键的基本问题域做全面研究,有助于在“文化自信”语境下推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这一系统性工程。本论文的写作围绕着“文学性”在中西文论史中的嬗变进程而展开,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而言:第一章,立足于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化背景,探讨“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理论内涵及其文论史意义。雅各布森提出“文学性”,具有一定的文学创作实践作为基础,是对当时文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历史学派”的一种反拨。它接续了西方自古希腊至德国古典哲学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传统。“文学性”体现为一种学科自主性的理论创构,其生成机制为“陌生化”。“文学性”助推了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同时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第二章,对“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发展流变展开论述。雅各布森从俄国出走,同时开启了“文学性”在西方世界的“理论旅行”。在俄国形式主义之后,“文学性”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化研究和后理论转向等一系列的话语变迁。对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展开,可以全面揭示“文学性”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所具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也是我们立足于当下文化语境探讨文论话语建构的重要背景和理论资源。第三章,探讨的是“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论“审美论转向”之间的内在关联。现代意义的“文学性”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正式“介入”到中国当代文论的发展进程之中。不过,作为一个概念表述,“文学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出现。“文学性”在中国文论语境中体现出多种面向,对此进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论的知识构型,同时揭示“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相互渗透与不断建构的理论形态。第四章,结合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当代文论状况,分析“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知识转型所发生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围绕“文学性”问题,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当代文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范式转型,具体体现于“文学终结论”“文学性扩张”“反本质主义文艺学”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等一系列命题之中。本章主要聚焦于与“文学性”相关的学科反思与理论重构,分析了“文学性”的内涵变迁与外延拓展,进一步探讨“文学性”对于当代文论知识生产及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性意义。第五章,立足于“中西文论比较”的视野,对“文学性”在不同文论语境中的范式转型与文论史意义进行总结。具体而言,在西方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理论转向,即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后理论转向;在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文学性”同样具有三次重要的转型意义,即审美论转向、文化转向和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二者在言说方式、理论形态、话语体系方面有异有同,共同丰富了“文学性”与当代文论建构的关联性。与此同时,本章还深入分析了古代文论语境中与“文学性”相关的理论资源,以期推进古代文论资源接入“文学性”当中,助力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通过对“文学性”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可以发现,“文学性”在中西文论语境中,一直都处于不断的建构与发展过程当中。作为一个现代性的学科概念,“文学性”虽源起于西方,却直接参与了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构建与知识转型。时至今日,“文学性”已突破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内涵,成为未来探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我国文论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它既是一种学科话语,也是一种主体话语,既需要体现学科性,也需要体现时代性、本土性和主体性。“文学性”问题关联着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问题域,由此,立足于“文学性”问题来探讨“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张鑫[3](2020)在《张爱玲散文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爱玲研究热潮再度兴起并且方兴未艾。但相比较学界对其生平与小说的高度关注而言,其散文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对其散文多样性的关注与研究不多。张爱玲散文显然具有多样性特质,比如其取材就呈现出多样特色——有谈个人生活的,有谈亲戚朋友的,有谈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的,有谈读书的,有谈文化的,可以说上至天文下到地理,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再比如其散文文体也呈现出随笔、评论、序跋、读后感、语录、自传等多样性。但对于张爱玲散文的这些多样性尚缺少系统的研究与总结。本文以张爱玲散文的多样性为关注对象,研究其散文多样性在题材、文体、互文和审美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在深入研读张爱玲作品和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将其散文题材的多样性归纳为女性生活题材、都市生活题材、个人生活题材、艺术品鉴题材、表演艺术题材和文化批评题材;将其散文文体的多样性分归纳为自叙传、随笔、语录、序跋、文论与艺论、书评、文化小品、游记、影评以及插图传记;将散文互文的多样性分为散文与小说的情节互文、散文与小说的主题互文、文论散文之间的互文、自传散文之间的互文、散文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互文、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文及散文与外国文化的互文。同时论文还将通过分析张爱玲的身世、教育环境、创作环境、文化市场消费环境等诸多因素,探寻其散文多样性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和因素。据此论文还将更进一步探讨张爱玲散文多样所形成的审美品格及其意义。

谢阳[4](2019)在《小说家的另一副面孔 ——阎连科散文论》文中研究说明阎连科凭借乡土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坛声名鹊起,却引发颇多争议、毁誉参半,“中国当代最具争议小说家之一”的说法被广为熟知。阎连科的文学创作涉及小说、散文领域,尽管其小说笔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但其散文创作则呈现出少有的放松,而作家的创作心态也在松紧之间复归平和。此外,阎连科的文论随笔——《发现小说》立足于小说创作与阅读经验,确立“神实主义”的文学理论坐标,于己有里程碑式意义,于他者亦有启发之效。本论文选择阎连科散文作为研究对象,意在发掘被忽视的散文价值,达到对作家完整、中肯的身份定位,借此折射涉足散文领域的小说家的群体价值,明确跨体裁写作对促进散文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绪论部分厘清“散文”概念,确定研究对象范围,对学界关于阎连科散文的研究进行成果综述,拟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注重内、外部研究相结合,既借助叙事学理论细读文本,又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分析受众,同时着眼主体观念、时代背景因素,找寻产生切实影响的相关证据,从而得到对个案的全面认知。主体部分的第一章,主要涉及阎连科的叙事型散文作品,从语言体式、叙事视角切入,比较乡土小说与乡土散文在素材、情感处理方面异同,对比由不同叙述人称及视点人物选择而造成的真实性差异,从乡土情结、体裁优势层面找寻作家以散文延续温情时代的原因。第二章,主要涵盖阎连科的文论随笔,立足作家主体,从随笔形式特征——自由、灵活及才性入手,分析该形式如何助力构建“神实主义”理论体系;立足读者层面,从接受动机、接受过程角度入手,探讨《发现小说》给批评家群体、普通读者带来的差异性阅读感受,从而实现对文论随笔所扮演角色的重新审视。第三章,主要探讨阎连科的散文之于其创作心态调节、理论支点确立的特殊意义,联系当下散文诸多乱象,与贾平凹、史铁生、张炜的散文一道进行对比,彰显“外来客”在内容深度方面重建散文尊严的群体价值,明确散文借鉴小说手法的文体融合现象特征,肯定小说家的文论随笔对于恢复文学批评开放性、多样性格局的重要意义。总而言之,阎连科既有对这片乡土兼具真实性与虚构性的书写,又能够保持理论与实践之间良性对话,而以他为代表的小说家群体,直面与现实、心灵、自然的对话关系,稳固散文尊严的重要支点,强调秉承开放的态度,因此能够将小说的体裁技巧为我所用,避免被束缚于范式枷锁之内,展现出散文写作创新性与活跃度,值得散文家及批评家学习、借鉴。

杨洋[5](2017)在《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家随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先锋随笔作为先锋小说家的副业,虽不是其创作的主业,却开辟了一个别样的随笔世界,谱写了一曲先锋灵魂世界的精神自传,精神至上、自为高傲地存在于先锋小说的万丈光芒之外;傲然独立、鲜为人知地淹没在当代散文随笔大家族的众声喧哗之中。先锋随笔不仅内容博大精深,既包括先锋小说家内蕴深刻的文学观,又容纳了先锋小说家视野广博的阅读资源,因此成为打开先锋小说的一把钥匙,通往先锋世界的一条捷径;而且具有独特的文体价值,从文体上来说,先锋随笔本属于随笔这一文体,类属于散文的一支,其本身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审美特质,因此在散文随笔大家族中具有重要的文体价值和当下意义。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坛最辉煌的一抹记忆,先锋小说是先锋文学中最具先锋精神的一股力量。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先锋小说乃至整个先锋文学的创作姿态走向低迷和回落之时,其中一些先锋小说家退守边缘、坚守自我,退回自己的精神故地转向随笔写作,秉承一如既往的先锋姿态写下了一大批重温经典艺术、回忆往事记忆、畅谈文学经验、敞亮心灵世界的散文随笔。本论文主要以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等先锋小说家的随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先锋小说家的随笔文本进行细读,透视先锋小说家灵魂世界的精神自传,研究先锋随笔中深刻思辨的文学观念及作家视野广博的阅读资源,进而从随笔文体的角度,探究先锋随笔自由纯粹的艺术韵味,及其独特的文体价值和当代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绪论:包括界定随笔及先锋小说家随笔的概念,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选题的研究特色及价值意义。第一部分:研究先锋小说家随笔的生成与发展,先锋小说家在发表小说的同时或后期,受杂志编辑的邀约,写下了一些对自己小说创作的批评文章,即作家的创作谈、对话录、文学评论等,并以此为开端,写下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后来受出版社出版策划的要求,得以集结出版,借此机会先锋小说家的随笔得以集中展示,如雨后春笋般在新世纪的出版界集体亮相。第二部分:随笔,透视灵魂世界的一个窗口。先锋随笔是先锋小说家的精神自传,其中暗含着先锋小说家精神世界的成长史、先锋创作的心态史、先锋主体的文体偏爱,及先锋作家的道德人格,各不相同的创作主体彰显出的别样独特的精神世界。第三部分:透过先锋随笔博大精深的内容,探究先锋随笔中透露出来的先锋小说家内蕴深刻的文学观,和视野广阔的阅读资源与其创作之间的互动,从而更便捷地打开先锋小说的世界。先锋随笔中凸显出的先锋小说家对文学问题的思考,是深刻思辨的、是富有哲学意味的,同时先锋小说家漫长的阅读史,建构起了作家的阅读书目。第四部分:概括总结先锋随笔灵动先锋的文体特征,自由纯粹的审美追求。具有鲜明个性的先锋小说家不仅在先锋小说的道路上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转向随笔创作的他们依然显示出极具自我的个性风格,其随笔形成了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审美特质,是作家主体的个性张扬,是灵动随性的艺术显露。第五部分:反思提升先锋随笔的文体价值和意义,先锋随笔具有独特的文体价值,一方面,它自觉地继承了现代随笔的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它自觉实践着对当代随笔的文体净化,同时作为散文大家族中的一支,它丰富了当代散文的文体样态、匡正了散文文体审美品格的回归本真。

闫云[6](2013)在《诗情、学术与思想之间 ——闻一多学术随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文学和学术交融的现象,闻一多学术随笔在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意味。现代学者依托学术问题,试图在学术之外表达心灵情感和历史关怀,联通了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思想表达。虽并未形成很成熟的文本或具有自觉的文体意识,但体现了现代学者以文学和学术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心灵追求、参与时代言说和进行文明批评的努力。本文借鉴西方随笔理论,揭橥中西随笔学术言说传统,以此为基础对闻一多学术随笔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作了梳理,并分别从文学、思想和学术三个互补的角度展开考察。认为其叙述笔法上兼有中西随笔的特点,个体心灵的诗情追求和时代历史关怀是学者闻一多精神世界的两极,现代学术随笔是承历史时势与学术思潮应运而生的。最后对学术随笔的性质作界说,以明晰其在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的意义和地位。

林星璘[7](2011)在《蒙田、兰姆随笔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状况》文中认为在现有的散文理论和文学史的描述中,蒙田随笔都是和兰姆随笔连在一起作为同一种文风的代指而出现的,实际上蒙田随笔和兰姆随笔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散文,本论文将对以蒙田、兰姆为代表的西方随笔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这两种典型范式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各自被接受的情况做细致具体的梳理和研究。虽然中国现代随笔不能简单地与蒙田、兰姆随笔——对应、各自归属,但是也可以从主题学、文体学的角度对作品的主题、题材、笔调、风格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证实各自与蒙田、兰姆的渊源关系。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梳理了蒙田、兰姆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引进与译介情况;理清中国现代散文的“外援”部分。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此部分将重点阐述蒙田、兰姆随笔的不同之处,并从主题学、文体学的角度将中国现代作家的散文与蒙田、兰姆散文作大致的归类与划分,在作品的主题、题材、笔调、风格和思维方式上加以比较分析,厘清蒙田、兰姆随笔这两种典型的随笔范式在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中的投射情况。第三部分即第四章,论文将寻找中国现代散文的“内应”因素,指出古代文学资源中对于这两种典型散文的滋养部分,除了周作人一再强调的现代散文与公安派和竟陵派的晚明小品的渊源关系外,蒙田式的论辩文章在中国亦是古已有之,而且是蔚为大观的景象。

王雪[8](2010)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散文类型研究》文中指出九十年代以来散文写作呈现出精神向度的雅俗分流、叙事视角的向内转、表达方式的叙事化等文体特点。随着“学者散文”创作的风起云涌,“学者”这个以学术写作为特定“职业角色”内涵的学术群体成为散文研究的关键词。学者散文具有感时忧患的学者情怀、情感和智慧相互映现等文体特点。面对现代文明学者散文主要呈现出退守、反思、调侃和批判等精神姿态类型,新世纪以来学者散文具有知识性弱化、掉书袋特征退隐、思想性凸显的创作倾向。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散文出现雅俗分流,一部分顺应消费市场的洪流,以“小女人”散文为代表,一部分坚守精神的家园,守望心灵的净土,如池莉、张抗抗、铁凝、周晓枫、筱敏等的散文文本从不同的层面表现出女性意识的深化和超越。西部散文和东北散文并不只是作家对乡土人生的文化观照,更在于对带有地域特征的自我人格精神的彰显。新文体散文具有类别的差异性,而“叙述手法的变异”可以看作是“新散文”的本质要点。同时对叙述方式的过度追求,也损害了散文本体思想的表达。散文是一种自由的写作,时代、年龄、生活阅历、童年经验以及个人气质、职业角色都是影响散文创作的重要因素。同时创作主体的散文观念、创作意图也会延伸到散文的文本层面。灵魂是创作个体的精神核心,能在什么样的向度上和怎样的维度上展现灵魂的丰富与深度,是散文话语选择中至为重要的审美取向,也更能切近散文的文体本质。树立散文的现代意识,就是既有大众意识又有思辨意识,走入普通人的生活、心理,展现对人生的广泛而深入的思考,使散文写作侧重生活的鲜活性、实在性与思想的深刻性、精神的“清洁性”,并呈现出“诗意”的写作,是散文写作的主要本体意蕴。

谷海慧[9](2009)在《轻盈的心灵与沉重的思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散文艺术实践论》文中指出对于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而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非常重要的时代。"文革"结束后,在卸去为时代和人民代言的重任后,长期被忽视的"个人性"的情感、体悟和趣味等重新成为散文的内质,1980年代的散文由此开始了对人类轻盈心灵的审美表达。而1990年代以来,散文突然负载起了沉重的思想,审智成为其发展中的主导倾向。作家们不仅通过思想随笔来表达"小我"的智性见解,而且试图借助它来完成"大我"的家国责任与社会担当。不过,随笔在为1990年代散文争得光荣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为其造成了文体泛化的流弊。

陈剑晖,司马晓雯[10](2009)在《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新时期散文研究三十年》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的散文研究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由于种种原因,散文研究一直受到轻视和责难。本文从作家作品研究、专题性研究、散文史建设和散文理论建构诸方面,对30年来的散文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评析,并追寻散文研究长期被冷落的原因。文章认为21世纪的散文研究要走向深入和阔大,必须从三方面用力:其一是建立现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其二是"化西方"与"中国化";其三是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改变。这三方面不但是认识和解决当代散文问题的重要维度,而且对散文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二、中国现代随笔艺术的观念建构与审美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现代随笔艺术的观念建构与审美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学性”问题的历史生成与理论内涵
    一 “文学性”发生的历史语境
        (一)“文学性”与未来派的文学实践
        (二)“文学性”对社会历史派的反拨
        (三)“文学性”与传统理论资源的接续
    二 “文学性”的理论内涵
        (一)“文学性”与文学学科自主性的确立
        (二)“文学性”的生成机制:语言的“陌生化”
        (三)“文学性”与审美化的艺术取向
    三 “文学性”问题的文论史意义
        (一)“文学性”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文论话语范式
        (二)“文学性”助推了西方文论的“语言学转向”
        (三)“文学性”彰显出广义的政治性蕴涵
    小结
第二章 “文学性”在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流变
    一 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理论建构
        (一)语言的“结构”: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视角
        (二)从“作品”到“文本”:“文学性”的结构主义路径
        (三)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进行探讨
    二 解构主义文论对“文学性”的意义解构
        (一)对文学学科“建制”的消解
        (二)对“文学性”边界的拓展
        (三)提出意义创造的批评观念
    三 文化研究转向与“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一)作为“后学科”的文化研究
        (二)文学研究的“向外转”
        (三)对“文学性”的话语重构
    四 后理论转向与“文学性”的审美重启
        (一)从“文学理论”到“理论”
        (二)“后理论”对于“理论”的反思
        (三)后理论对“文学性”的言说新途
    小结
第三章 “文学性”与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转型
    一 “文学性”溯源:从概念表述到理论探讨
        (一)作为本质特性的“文学性”
        (二)形式主义文论的早期译介与评析
        (三)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理论话语
    二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接合”的动因
        (一)审美主义文论传统的历史接续
        (二)从功利化向审美化转型的现实背景
        (三)当代“纯文学”创作的实践探索
    三 “文学性”话语与当代文论的审美化建构
        (一)“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学科反思
        (二)“文学性”与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建构
        (三)“文学性”与文学研究方法的开掘
        (四)“文学性”与文学价值的重估
    小结
第四章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的知识生产
    一 “文学性扩张”与文学理论的危机
        (一)大众文化兴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文学性”的两种维度: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三)“文学性”的第三种维度
    二 “文学性”问题反思及其理论重构
        (一)“文学性”反思的几个关键问题
        (二)当代文论中的“文学性”重构路径
        (三)“文学性”与文论重构的关联性
    三 “文学性”与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
        (一)文学研究的本位立场
        (二)文学实践的中国经验
        (三)文学价值的“人学”意义
    小结
第五章 中西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比较
    一 当代西方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一)语言学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三)后理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 当代中国文论语境中的“文学性”问题
        (一)审美论转向中的“文学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中对“文学性扩张”的讨论
        (三)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的“文学性”问题
    三 “文学性”与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接合”
        (一)“文”在古代的言说方式与存在形态
        (二)古代文论中的“文辞”艺术及其审美特征
        (三)“文学性”与古代文论“接合”的当代价值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3)张爱玲散文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张爱玲散文多样性的呈现
    第一节 张爱玲散文题材的多样性
        一、女性生活题材
        二、都市生活题材
        三、个人生活题材
        四、文艺评论题材
        五、舞台表演鉴赏题材
        六、文化批评题材
    第二节 张爱玲散文文体的多样性
        一、自叙传
        二、随笔
        三、语录
        四、序跋
        五、文论与艺论
        六、书评
        七、文化小品
        八、游记
        九、影评
        十、插图传记
    第三节 张爱玲散文互文的多样性
        一、散文与小说的情节或情景互文
        二、散文与小说的主题互文
        三、自传散文之间的互文
        四、文论散文之间的互文
        五、散文与现代都市文化互文
        六、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文
        七、散文与外国文化的互文
第二章 张爱玲散文多样性的成因
    第一节 客观环境因素
        一、优越的教育环境
        二、复杂的创作环境
        三、辗转的生活环境
    第二节 主观选择因素
        一、文学消费的选择
        二、现代散文观念的影响
第三章 张爱玲散文多样性所形成的审美品格
    第一节 风格的多样化
        一、苍凉
        二、幽默
        三、活泼
        四、严肃
        五、华丽
    第二节 主题的多样化
        一、批判传统文化
        二、感慨文明衰微
        三、认同世俗文化
        四、反省妇德意识
        五、歌颂女性神性
        六、回忆家庭生活
    第三节 创作手法的多样化
        一、参差对照的行文笔法
        二、变化无穷的行文节奏
        三、不拘一格的谋篇布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张爱玲散文作品篇目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4)小说家的另一副面孔 ——阎连科散文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小说到乡土散文:温情时代的书写延续
    第一节 叙述语体中的“虚”“实”博弈
    第二节 “我”的分身术——叙述人的角色变化
    第三节 复归日常诉求与散文体裁优势
第二章 从小说到文论随笔:“神实主义”的个性建构
    第一节 自由、灵活与才性:随笔形式的个性化借鉴
    第二节 期待视野下隐含读者的选择透视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承继、背离与反思意识
第三章 常态与变数:跨体裁写作的辩证思考
    第一节 创作心态的调节与理论支点的确立
    第二节 重建散文尊严的深度写作
    第三节 范式枷锁突破的路径与向度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家随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概念界定:从随笔到先锋小说家随笔
    0.2 选题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0.3 选题创新之处及价值意义
1 先锋随笔的生成与发展
    1.1 共置与互动:小说创作与批评漫谈
    1.2 邀约与亮相:出版策划与集中展示
2 透视与自为:先锋小说家的精神自传
    2.1 先锋灵魂的成长史
        2.1.1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
        2.1.2 百味人生的成长经历
    2.2 先锋创作的心态史
        2.2.1 先锋写作的动机源泉
        2.2.2 先锋创作的主体偏爱
    2.3 先锋作家的主体意识
        2.3.1 个体自由与民族传统
        2.3.2 创新能力与道德情怀
3 先锋随笔:打开先锋小说的一把钥匙
    3.1 内蕴深刻:文学漫笔与文学观凸显
        3.1.1“形式承载内容”观
        3.1.2“虚伪中的真实”观
        3.1.3“文学中的现实”观
        3.1.4“物象中的时间”观
        3.1.5“个性化的语言”观
    3.2 灵魂契合:阅读资源与创作互动
        3.2.1 现代主义的知遇之恩
        3.2.2 传统小说的反哺之情
        3.2.3 鲁迅遗产的精神启迪
        3.2.4 电影音乐的技巧借鉴
4 自由与纯粹:先锋随笔文体的艺术韵味
    4.1 灵动先锋:先锋随笔的文体特征
        4.1.1 自由精神,“先锋”延续
        4.1.2 重读经典,“复述”艺术
        4.1.3 笔调随性,内蕴思辨
        4.1.4 体式多样,形式自由
    4.2 精神纯粹:先锋随笔的审美追求
        4.2.1 纯粹的精神贵族
        4.2.2 小我的性情反思
        4.2.3 漫谈的智性体悟
5 继承与创新:先锋随笔文体的价值意义
    5.1 对现代随笔文学传统的继承恢复
        5.1.1 张扬个性的继承发扬
        5.1.2 智性感悟的传承创新
    5.2 对当代随笔文体净化的自觉实践
    5.3 对当代散文文类文体的变革创新
        5.3.1 文体样态的锦上添花
        5.3.2 审美品格的精神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项目

(6)诗情、学术与思想之间 ——闻一多学术随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学术随笔
    第一节 西方随笔
    第二节 随笔与学术
第二章 叙述笔法——闻一多学术随笔的外在形式
    第一节 尝试与探索
    第二节 絮语和闲谈
第三章 诗情余韵——闻一多学术随笔的内在精神之一
    第一节 诗性和想象
    第二节 生命与人格
第四章 思想锋芒——闻一多学术随笔的内在精神之二
    第一节 宣扬民族主义
    第二节 反思传统文化
第五章 学术背景
    第一节 在考据之外
    第二节 不甘为纯粹学术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蒙田、兰姆随笔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外援——蒙田与兰姆在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 蒙田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
    第二节 兰姆及其随笔在中国的译介
第二章 蒙田随笔与中国现代的"蒙田式"随笔
    第一节 议论性的突出
    第二节 时代的牛虻——怀疑与否定
    第三节 悖论性思维
第三章 兰姆随笔与中国式的兰姆散文
    第一节 琐屑题材的选择
    第二节 结构松散的闲谈体
    第三节 随笔中叙事与虚构
第四章 "内应"——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溯源
    第一节 为蒙田式现代随笔溯源——中国古代论辩文
    第二节 "闲话风"热潮——理论预设与理论倡导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散文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九十年代以来“散文研究”的路径及方法
    二、“九十年代以来散文”的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第一章 九十年代以来散文发展概况
    第一节 九十年代以来的“散文热”文学现象
        一、“散文热”序曲
        二、“散文热”的原因
        三、“散文热”的表征
        四、文化传播视域中的“散文热”本质
    第二节 九十年代以来散文写作的历史脉象
        一、精神向度:雅俗分流
        二、叙述视角:“向内转”
        三、表达方式:叙事化
第二章 学者散文
    第一节 学者散文概况
        一、概念辨析及历史沿革
        二、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创作
    第二节 知识分子面对现代文明的精神姿态
        一、退守
        二、反思
        三、批判
    第三节 文体模式与文化传播
        一、文化传播视域中的差异性
        二、学者散文叙事模式与缺失
第三章 女性散文
    第一节 “小女人”散文创作概况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深化与超越
        一、日常生活的哲理思索
        二、女性意识的超越
第四章 地域散文
    第一节 西部散文
        一、乡土人生的文化观照
        二、西部人格的彰显
    第二节 东北散文
        一、自然风情
        二、历史文化渗透乡土情怀
第五章 新文体散文
    第一节 “新文体散文”概况
        一、“新文体散文”概念辨析
        二、“新文体散文”创作概况
第六章 九十年代散文的主要“写作主体”类型
    第一节 散文本体属性与“写作主体”的关联
        一、“写作主体”的现代转变
        二、散文的本体与“写作主体”的关联
    第二节 小说家与散文文体的话语关联
        一、二十世纪小说家的散文成就
        二、小说家散文的叙事策略
    第三节 诗人与散文文体的话语关联
        一、诗人写散文的传统
        二、九十年代以来诗人的主要散文创作
        三、“生活事物”的“诗性”开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轻盈的心灵与沉重的思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散文艺术实践论(论文提纲范文)

回到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
二审智倾向与体类之争

(10)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新时期散文研究三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散文研究被误解的原因
二、平静中的觉醒与回归
三、建构理论话语和增强批判意识
四、21世纪散文研究的几个问题

四、中国现代随笔艺术的观念建构与审美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文论比较视域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D]. 于瑞.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3]张爱玲散文多样性研究[D]. 张鑫.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小说家的另一副面孔 ——阎连科散文论[D]. 谢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5]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家随笔研究[D]. 杨洋. 辽宁大学, 2017(03)
  • [6]诗情、学术与思想之间 ——闻一多学术随笔研究[D]. 闫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7]蒙田、兰姆随笔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状况[D]. 林星璘.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散文类型研究[D]. 王雪. 吉林大学, 2010(05)
  • [9]轻盈的心灵与沉重的思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散文艺术实践论[J]. 谷海慧.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9(03)
  • [10]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新时期散文研究三十年[J]. 陈剑晖,司马晓雯.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2)

标签:;  ;  ;  ;  ;  

中国现代散文艺术的观念建构与审美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