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江扬州公路大桥初步设计获交通部批准(论文文献综述)
孙旭东[1](2015)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重大工程立项决策形成过程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重大工程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国民经济、丰富国民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工程,不仅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动态多变的外部环境、多样性的决策主体、多元化的决策目标以及决策信息不完备等产生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和复杂性涌现,而且还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迎接新的决策管理挑战。决策的正确与否对整个工程建设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研究重大工程决策,尤其是立项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对完善我国重大工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中国国情,结合特有的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基于多源流理论框架研究和分析重大工程立项决策形成过程,分析政策制定过程中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对于立项决策最终形成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治理对策。具体研究工作和内容如下:(1)论文通过分析公共政策领域中多源流政策框架理论,论证其对重大工程项目的立项决策形成过程的适用程度,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2)基于知识管理理论认知和解构立项决策过程中的问题溪流,以长大桥梁为案例,分析在立项决策历程中决策主体如何利用知识流对问题流进行转化,实现各个阶段涌现出来的复杂决策问题结构化,最终以完成显性知识隐性化的螺旋过程,实现重大工程领域中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目的。(3)论证备选方案选择的标准、方案深化的过程以及专家智慧支持的机制,基于分层递阶原理构建备选方案的细化模型,利用不同的尺度从多视角、多层次分析立项决策方案,力图探索出一条备选方案细化的有效途径。(4)分析重大工程决策群体中形成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式”委托代理关系,阐明其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梳理出多级委托代理关系链,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决策主体“信息垄断”行为和公权力异化行为,提出治理对策。(5)选取港珠澳大桥作为重大工程典型案例分析立项决策中多源流构成,研究耦合演化机理、政策之窗触发机制以及政策推动者推动作用,结合实际提出权力安排、分层架构以及无诉讼争端解决机制三项决策治理对策。
王子明[2](2013)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文中指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是当代中国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不仅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和效率,而且直接反映了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从理论上分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对理解和改进当代中国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积极意义。决策是一系列的“选择一决定”行为和事件,决策过程更应关注的是决策作为一系列行动、一系列事件的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的状态。考虑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具有系统性、层级性、长周期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区别于政府日常的、临机的、突发性决策,因此,本文认为科恩等人提出的“垃圾桶”决策模型以及金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过程溪流理论既关注到决策主体的行为,又关注到与组织特性紧密相联的决策进程,因而提供了总体性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理论启示。从总体性考察决策过程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并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分析框架。以“决策溪流”一语指称决策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和事件的发生及其变化,决策过程中存在三条溪流: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基于此进行新的理论性拓展,既分析考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三条溪流本身,又考察决策溪流行进所依凭的更为宏观的时空条件,并从决策要素的角度定义并分析决策渠、决策溪流、决策动力,考察议题构建和决策时机。最后提出“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是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概念性框架的结论性观点,并建议通过扩大决策渠的开放性以提高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以改进决策过程。决策溪流的行进由特定的时空条件作为支持,本文把支持决策溪流存续的时空条件视作决策语境,即决策溪流的行进是由决策语境所塑造的。参照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提出决策语境是由结构性力量、局势性力量和事件性力量共同构成的一个多层面的结构,每一层面对决策溪流的存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作为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语境的结构性力量和局势性力量的重要内容,分别重点考察了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结构和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决策溪流行进在一条有限开放的决策渠之中,决策渠由有形构件和无形构件所构筑。决策渠由堤和坝构成,堤承担着束流与导流的功能,坝承担着阻滞与疏导的功能:决策渠的有限开放是通过决策渠各个层级的控制阀实现的。决策溪流行进到某个控制阀时,会积累自身的能量,形成决策势能,一旦某种因素作用于决策主体,迫使控制阀快速打开,势能就会转变为溪流继续行进的动能。一般情况是,各层级执政部门在决策渠中可能既履行着控制阀的功能,又发挥着决策坝的作用,而且决策信息一般需要通过执政部门才能被编码并纳入决策溪流。决策溪流的行进具体体现为决策主体的行为,即若干决策主体的“一组”行为。决策主体在决策溪流行进中承担的角色存在很大差别,诸如决策者、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表明了不同的角色功能。决策主体间的行为互动反映了决策主体间关系,包括有限博弈、民主协商、利益综合等,这些行为互动也体现了决策溪流的行进实质。因为进入决策渠的议题并不是纯粹的关于问题的讨论与酝酿,而是反映着讨论酝酿问题与讨论深化政策建议的一种结合。三条溪流可以辨识,但是它们也是相互转化的,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转化为政治溪流的表达形式。三条溪流又是相互作用的,政治溪流的行进会促进或阻滞议题溪流、政策溪流的行进,同样,议题溪流和政策溪流的行进又可能“逼迫”政治溪流行进得更快些。因此,就议题进行的政治性评估、经济性评估和技术性评估,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溪流行进的主要方式。决策溪流的行进需要推动力,推动力直接来源于决策主体。决策溪流能够通过决策渠诸多控制阀的关键在于决策时机带来的动力。决策时机是溪流的行进状态与决策主体主动作为的相互契合。每条溪流都有属于自己的“决策时机”在前进的方向上等待。决策时机的形成有赖于决策诱因,决策诱因激发决策主体的反应,这种反应导致决策势能快速地转化为决策动能,决策动能的表现形式既可能是决策溪流顺决策愿景方向行进,也可能逆决策愿景方向行进。如果是逆愿景方向行进,那么就可能出现决策中止的状态。如果决策中止后无法恢复,那么就可以确定为决策终止了,反之,则可确定这种中止状态为决策“冬眠”。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题的角度较为新颖,选取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案例进行决策过程理论分析,并且将例证分析与理论建构结合起来;二是理论分析框架具有创新性,在约翰· W ·金登的“过程溪流”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总体性分析视角,构建起决策溪流论的概念性框架,并讨论了决策语境、决策要素、决策渠、决策堤坝、决策势能、决策主体、决策关键人、决策利益相关者、议题、决策时机、决策诱因、决策中止、决策“冬眠”等概念;三是提出适用于理解当代中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决策的公众接受度作为评判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优劣的重要标尺,从而为改善政府大型项目决策过程提供政策建议方向。
凤懋润[3](2013)在《中国的跨江海桥梁建设工程:成就、创新及管理实践》文中认为桥梁工程是跨越天堑的路,是路网的"咽喉"。改革开放30年来,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跨江海桥梁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战略决策。百余座长江公路大桥的成功建设,实现了大江南北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一体化"。跨江海桥梁工程是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的系统集成。通过自主建设的工程实践,走出"继承、发展、创新"之路,中国的桥梁技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依托国家力量与科学管理,不断探索并形成了符合现阶段国情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的综合集成管理模式。世界最大规模的桥梁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本文用工程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跨江海桥梁的建设成果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总结。
王毅[4](2010)在《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存在内在的空间秩序和特定的空间发展模式。城市的物质空间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规模在不断膨胀,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的展开,城市空间发生着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许多历史城市的个性正在丧失,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和意义深远。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是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方略,引导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南京是我国着名古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与古城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作为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同其它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给古城带来巨大的变化,使古城传统风貌受到影响,导致古城文化逐渐淡化和失落。本文以南京为例,从其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试图厘清其发展轨迹、空间特征、动力机制等。首先分阶段地对南京城市的空间演变进行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其次,对南京城的选址思想、营建模式和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分层次地剖析城市深层结构与物质形态的互动关系,探求其内在机制。然后,分单元地重点研究南京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模式和要素特征。最后,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对未来空间营造的思考和展望,剖析症结,提出对策,以期对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中咨协会业务协调部[5](2009)在《全国最新工程咨询单位名录》文中认为
李泽新[6](2006)在《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在三峡工程整体人居环境建设中,库区综合交通体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三峡库区乃至更广大范围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和文化进步、城镇体系与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论文选题力求紧扣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着眼于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相关实践积累基础上,结合导师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5057816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三峡库区城市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030611022)工作,作为项目研究的骨干人员,论文选择对库区的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进行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分析库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律以及理论及其实践的技术方法:在纵向方面,总结三峡地区交通建设的历史变迁及库区现代交通的发展态势,在横向方面,研究三峡库区规模和性质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技术对策。在库区的区域交通研究方面,论文从三峡周边地区、泛三峡区域、三峡库区三个地域入手,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这四个具有常规交通规划与建设类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提出结合流域经济开发、人居环境建设而引发的区域协作与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思考与措施;在库区的城市交通研究方面,针对道路及交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三峡库区及山地城市特点,对不同规模与形态的城市、城镇,从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两方面,结合移民迁建和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等技术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规划与设计的技术性思考。论文研究内容分为: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的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方法、支撑的学科体系等内容。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三峡工程百万移民带来的库区城市迁建与交通工程系统建设是十分复杂的,论文介绍了国内其它流域水利工程移民迁建的基本情况,以及三峡库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典型示范价值。第二章为三峡库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交通建设的关系研究,提出适应库区与山地环境的交通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从地形、地貌、山脉、水系等方面,总结三峡库区城市与交通建设的地域特点;分析三峡库区的资源条件、人口与城镇分布、移民迁建特征,提出库区交通体系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第三章为三峡地区交通建设的历史变迁研究,将交通建设成就融入三峡地区历史文化范畴。包括三峡地区古代的水陆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桥梁建筑成就、街道空间格局等,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交通建设历史遗产保护对三峡库区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
张泛,王晓江,王志平,萧岩,李郑,杨玉淮,贾渝,杨树祺,范励修,李福普,柳浩,陈卫权,石中柱,谢产庭,张爱江[7](2006)在《道路工程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道路工程建设发展概述 (一)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公路建设十年发展成就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我国(除港澳台地区,以下同) 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市场,投资数量和开工项目之多,各国少有。从1990年到2003年的 14年内,全国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近2万亿元。其中,2002年达到3212亿元,2003年达到3715亿元。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交通发展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十五”时期成为交通发展最快、最好的五年。主要标志是:
唐学文[8](2005)在《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与应用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项目后评价工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已大规模展开。我国的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在后评价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我国建设投资规模不断增大的大背景下,我国开展后评价的部门逐步增加。在理论研究方面,项目后评价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从路桥投资项目的特点入手,首先将后评价的视野向前后两个方向深度拓展,研究了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监督机制、管理机制和执行机制,构建了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数学模型,寻求定性指标科学、合理的量化方法,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建立动态不确定性预测模型,对项目未来一段时期的运行效益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建立适合于小样本数据的科学、可行、合理的预测模型。主要研究结果有:揭示了路桥投资项目的运营机制、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及其作用路径;设计了服务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路桥项目投资辅助决策的后评价领导、管理和执行组织机构框架。较系统地提出了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和反馈机制的体系结构,如组织机构设置、评价对象选择、管理制度和政策制定及后评价成果反馈形式等。根据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将优势粗糙集理论应用于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量化指标的分类决策研究,构建了基于优势粗糙集的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生成的偏好模型,通过属性约简,优化指标体系,对不具有满意一致性的路桥项目评价矩阵提出了一致性修改方法,构建了基于专家自然评价语言的路桥项目后评价模型。构建了基于灰参数的项目过程灰色“追溯”肯定型网络模型,并给出了网络节点时间参数、作业时间参数、灰色关键路线等问题的算法。构建了项目过程的灰色“追溯”GERT网络模型,分析了该类网络的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和自环结构的特性,给出了基于灰色随机变量的条件矩母函数表征形式和解析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灰色“追溯”GERT网络模型的计算方法,以某桥梁的建设过程后评价为例,构建了灰色“追溯”网络评价与分析模型,对其完成时间和完成概率的区间灰数进行了计算。证明了在有一定的先后逻辑关系(事件本身的内在逻辑、法规制度规定逻
沈刚[9](2005)在《大型桥梁项目进度管理实践总结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对江苏境内跨江大桥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投资进行管理和控制。大桥建设指挥部根据工程建设有关制度建立了工程三级进度计划体系,并与社会监理组成二级监理机构,对大桥工程项目进度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业主、监理和承包人在进度管理中各负其责。 本文以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为理论基础,介绍了项目进度管理的程序和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对在建的润扬大桥项目进度管理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指出其先进与不足之处。提出在推广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形势下,采用全新的思路、方法和技术,针对大型桥梁项目的工程特点,开展项目进度管理。
罗昌平[10](2003)在《南京长江大桥该不该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把年龄的中国人,都对南京长江大桥充满了美好的回忆。许多年前,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的标志性建筑被印成各种宣传画广为流传,许多照相馆还以南京长江大桥作为摄影背景。今天,南京长江大桥似乎已没有了过去的辉煌,在某种程度上,它成了阻碍长江黄金水道畅通的障碍,有人甚至提议
二、镇江扬州公路大桥初步设计获交通部批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镇江扬州公路大桥初步设计获交通部批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流理论的重大工程立项决策形成过程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多源流框架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多源流—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 |
2.1.2 政策之窗及耦合 |
2.1.3 政策企业家 |
2.2 多源流理论的内容 |
2.2.1 议程的建立 |
2.2.2 备选方案的阐明 |
2.2.3 公共政策的形成 |
2.3 重大工程立项决策多源流模型的适用程度分析 |
第三章 重大工程立项决策中的问题溪流 |
3.1 重大工程立项决策问题溪流认知和解构过程分析 |
3.1.1 决策问题认知过程分析 |
3.1.2 重大工程立项决策问题溪流的解构过程分析 |
3.2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论证重大工程立项决策的问题溪流 |
3.2.1 知识管理理论在重大工程立项决策问题中的适用性探讨 |
3.2.2 基于知识管理论证重大工程立项决策 |
第四章 重大工程立项决策中的政策溪流 |
4.1 重大工程立项决策备选方案的形成过程 |
4.2 分层递阶控制理论在备选方案溪流多尺度细化过程中的应用 |
第五章 重大工程立项决策中的政治溪流 |
5.1 政治溪流中多级委托代理关系链的形成过程 |
5.1.1 政府主导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5.1.2 重大工程立项决策多级委托代理链形成 |
5.2 多级委托代理关系的治理研究 |
5.2.1 政府与政府之间权力分配与协调 |
5.2.2 社会舆论监督与政府信息透明公开 |
第六章 港珠澳大桥立项决策多源流耦合及治理分析 |
6.1 港珠澳大桥工程立项决策中的多源流构成 |
6.1.1 港珠澳大桥工程立项决策中的问题溪流 |
6.1.2 港珠澳大桥工程立项决策中的政策溪流 |
6.1.3 港珠澳大桥工程立项决策中的政治溪流 |
6.2 多源流的耦合演化机理分析 |
6.2.1 耦合的时间点——政策之窗的开启 |
6.2.2 耦合的推动者——政策企业家 |
6.3 港珠澳大桥工程立项决策治理研究 |
6.3.1 各级政府在决策治理中的权力安排 |
6.3.2 决策治理中的分层架构 |
6.3.3 决策治理中的无诉讼争端解决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的背景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定位 |
1.3 核心概念 |
2 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决策过程的一般性研究 |
2.2 关于政府过程的研究 |
2.3 关于当代中国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的研究 |
2.4 综合评价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案例选择 |
3.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决策溪流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分析的新框架 |
1 四种理论资源 |
1.1 着眼于决策主体行为的理论 |
1.2 关注决策主体与决策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 |
1.3 着眼于决策“过程”性特征的理论 |
1.4 立足于决策系统组织特性的理论 |
2 “过程溪流论”的启示 |
2.1 “过程溪流论”概述 |
2.2 “过程溪流论”的优点 |
2.3 “过程溪流论”的借鉴意义 |
3 决策溪流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3.1 理论构想的思考基点 |
3.2 决策溪流论的理论构想 |
3.3 决策溪流论与过程溪流论的区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背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语境 |
1 决策语境的涵义及其构成 |
1.1 语境与决策语境 |
1.2 决策语境的构成 |
1.3 决策语境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
2 结构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行政体系 |
2.1 政治~行政权力结构 |
2.2 制度:规则与规范 |
2.3 重点建设项目决策的程序性规定:一般过程 |
3 局势性力量分析: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 |
3.1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 |
3.2 发展与经济发展 |
3.3 “五年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决策溪流的构建单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要素 |
1 决策要素概述 |
1.1 已有的关于决策要素的观点及分类 |
1.2 本文对决策要素的界定 |
1.3 决策溪流视角下的决策要素类型 |
2 决策渠 |
2.1 决策堤坝 |
2.2 决策堤坝的构成 |
2.3 决策堤坝的功能 |
3 决策溪流 |
3.1 溪流与决策溪流 |
3.2 决策溪流的构成 |
3.3 决策溪流的行进 |
4 决策动力 |
4.1 决策动力的构成因素 |
4.2 决策势能 |
4.3 决策势能与决策动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决策溪流中的行动角色: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主体 |
1 决策主体的概念与辨析 |
1.1 决策主体的概念 |
1.2 决策者 |
1.3 决策主体辨析 |
2 决策关键人 |
2.1 决策关键人的涵义 |
2.2 决策关键人的角色定位 |
2.3 决策关键人的功能 |
3 决策利益相关者 |
3.1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
3.2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
3.3 决策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
4 决策主体间关系 |
4.1 决策主体间的有限博弈 |
4.2 决策主体间的民主协商 |
4.3 利益综合:竞争均衡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决策溪流的行进方式: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议题构建 |
1 议题的范畴构建 |
1.1 政策问题与议题 |
1.2 议题与政策议程 |
1.3 议题构建 |
2 议题的政治性构建 |
2.1 经济社会发展与项目建设必要性 |
2.2 官员压力与政府回应 |
2.3 议题的政治性评估 |
3 议题的经济性构建 |
3.1 成本与收益 |
3.2 成本收益分析的应用及其缺陷 |
3.3 议题的经济性评估 |
4 议题的技术性构建 |
4.1 决策中议题的技术性 |
4.2 议题的技术性与技术专家 |
4.3 议题的技术性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决策溪流行进的关键节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决策时机 |
1 决策时机的形成 |
1.1 决策时机的概念 |
1.2 决策时机的形成 |
1.3 决策时机与决策窗口 |
2 决策诱因与决策事件 |
2.1 决策诱因的概念 |
2.2 决策诱因的类型 |
2.3 决策事件 |
3 触发机制 |
3.1 触发机制的概念 |
3.2 触发机制与决策时机 |
3.3 决策中断 |
3.4 决策“冬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前瞻 |
1 执政部门主导的决策溪流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性 |
2 决策渠的开放性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
3 非支持联盟与决策的公众接受度 |
4 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的跨江海桥梁建设工程:成就、创新及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跨江海公路桥梁建设的历史成就 |
1.1 交通路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和先导工程, 建设高速公路和公路主骨架路网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战略决策 |
1.2 桥梁是交通路网的“咽喉”, 建设跨越长江的公路桥梁群是实现南北路网衔接、交通畅行的必然途径, 是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和人文交流融合的战略抉择 |
1.3 解放思想、精心组织, 公路桥梁建设的“渡江战役”成为中华民族交通发展史上的“世纪工程” |
1) 大桥建设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
2) 大桥建设是保障运输的可靠通道。 |
2 跨江海桥梁工程的技术创新 |
2.1 前期工作中重视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的系统集成, 层层递进, 反复比选, 确立建设标准、规模、桥位、桥型及投资 |
1) 规划研究阶段 |
2)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
3) 可行性研究阶段 |
4) 初步设计阶段 |
2.2 上部工程中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提升跨越能力, 带动桥梁结构体系、材料、工艺技术的全面发展 |
1) 梁桥。 |
2) 拱桥。 |
3) 斜拉桥、悬索桥。 |
2.3 基础工程中针对地下结构的隐蔽性、岩土环境的各异性和工程复杂性, 秉承实践出真知的理念, 实现适合国情的基础工程理论、结构形式和施工工法的技术进步 |
3 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的管理实践 |
3.1 特大型桥梁是国家战略性工程, 也是提升建设技术国际竞争力的宝贵资源, 行业管理需树立“大工程观”, 通过工程建设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
3.2 特大型桥梁工程管理的顶层设计是通过行业管理搭建起“国家级平台”, 发挥协调指导、技术咨询、科研攻关的国家优势, 支撑工程有序化、集约化、规模化建设 |
3.3 桥梁建设坚持“解放思想、自主建设”、“以我为主、国际合作”的指导方针, 走出了一条“博采众长, 自主创新”之路 |
3.4 桥梁建设项目管理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综合集成管理”模式, 构建时间、组织、职能“三位一体”的集成管理体系 |
3.5 桥梁工程建设不允许失败, 必须确保工程建设“万无一失”。工程建设管理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型, 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细管理”, 从而不断提升工程品质 |
3.6 桥梁工程建设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 有效发挥工程文化的整合、导向和凝聚作用, 体现了桥梁工程的核心价值观 |
4 结语 |
(4)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区范围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南京概况 |
1.5.1 自然环境 |
1.5.2 建置沿革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 |
2.1.2 空间营造 |
2.1.3 城市形态 |
2.1.4 城市空间结构 |
2.1.5 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
2.1.6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复合涵义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进展 |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理论的进展 |
2.3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深层结构 |
2.3.1 政治政策结构 |
2.3.2 经济技术结构 |
2.3.3 社会文化结构 |
2.3.4 建设环境结构 |
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3.1 古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3.1.1 先秦勾吴 |
3.1.2 六朝时期 |
3.1.3 南唐时期 |
3.1.4 明清时期 |
3.2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3.2.1 先秦原始聚落 |
3.2.2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
3.2.3 六朝时期 |
3.2.4 南唐时期 |
3.2.5 明清时期 |
3.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3.3.1 选址思想 |
3.3.2 规划模式 |
3.3.3 演化轨迹 |
3.3.4 动力机制 |
3.4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3.4.1 架 |
3.4.2 核 |
3.4.3 轴 |
3.4.4 群 |
3.4.5 界面 |
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4.1 近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4.1.1 晚清时期 |
4.1.2 民国时期 |
4.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4.2.1 晚清时期 |
4.2.2 民国时期 |
4.3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4.3.1 规划模式 |
4.3.2 演化轨迹 |
4.3.3 动力机制 |
4.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4.4.1 架 |
4.4.2 核 |
4.4.3 轴 |
4.4.4 群 |
4.4.5 界面 |
5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5.1 现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5.1.1 政治概述 |
5.1.2 经济概述 |
5.1.3 社会概述 |
5.2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5.2.1 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 |
5.2.2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
5.2.3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
5.2.4 "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6年) |
5.3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5.3.1 规划模式 |
5.3.2 演化轨迹 |
5.3.3 动力机制 |
5.4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5.4.1 架 |
5.4.2 核 |
5.4.3 轴 |
5.4.4 群 |
5.4.5 界面 |
6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6.1 当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6.1.1 政治概述 |
6.1.2 经济概述 |
6.1.3 社会概述 |
6.2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6.2.1 调整阶段(1979~1985年) |
6.2.2 探索阶段(1986~1991年) |
6.2.3 更新阶段(1992~2000年) |
6.2.4 突破阶段(2001年至今) |
6.3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6.3.1 规划模式 |
6.3.2 演化轨迹 |
6.3.3 动力机制 |
6.4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6.4.1 架 |
6.4.2 核 |
6.4.3 轴 |
6.4.4 群 |
6.4.5 界面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回顾 |
7.2 展望 |
7.2.1 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7.2.2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3 发展设想 |
7.2.4 城市风貌保护 |
7.2.5 城市空间特色塑造 |
7.2.6 环境整治 |
7.2.7 综合防灾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理论支撑与认识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三峡库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条件与交通建设的关系 |
2.1 区域地形地貌工程性特点分析 |
2.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
2.3 区域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条件对城市与交通发展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峡地区交通建设的历史变迁 |
3.1 驿道与驿站 |
3.2 桥梁建筑 |
3.3 城市街道格局 |
3.4 本章小结 |
4 三峡库区城镇体系建设与交通网络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
4.1 库区城镇体系建构与交通网络建设的协调发展 |
4.2 重庆都市圈建设对三峡库区交通发展的促进 |
4.3 三峡库区综合交通系统建设的宏观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5 三峡库区区域交通发展研究 |
5.1 库区公路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5.2 铁路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5.3 水运交通发展与库区城市建设的关系 |
5.4 航空运输发展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三峡库区城市交通系统研究 |
6.1 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与调控机制 |
6.2 城市交通的发展策略 |
6.3 适应库区特点的城市道路建设方法 |
6.4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策略 |
6.5 港口建设、水运交通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 |
6.6 交通枢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促进 |
6.7 本章小结 |
7 三峡库区综合交通发展的实例研究 |
7.1 重庆主城区滨江地带交通组织及城市水运交通发展前景探索 |
7.2 万州区综合交通建设发展研究 |
7.3 云阳新县城城市交通建设发展剖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与应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
1.3 国内外关于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综述 |
1.3.1 美国项目后评价状况 |
1.3.2 加拿大项目后评价状况 |
1.3.3 发展中国家印度项目后评价状况 |
1.3.4 国际组织项目后评价发展状况 |
1.3.5 理论研究进展 |
1.4 国内项目后评价管理概况 |
1.4.1 我国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的发展 |
1.4.2 我国路桥投资后评价管理的内容和程序 |
1.4.3 我国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现状与特点 |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结构安排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5.4 论文结构安排 |
1.6 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 |
1.6.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2 可行性分析 |
1.7 小结 |
第二章 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和反馈机制研究 |
2.1 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研究 |
2.1.1 路桥投资项目组织机构设置问题 |
2.1.2 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经费、时间与评价对象确定 |
2.1.3 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监管体系及作用研究 |
2.1.4 路桥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及政策制定 |
2.2 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研究 |
2.2.1 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的作用 |
2.2.2 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反馈控制过程 |
2.2.3 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反馈成果形式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优势粗糙集的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 |
3.1 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集方法 |
3.1.1 优势关系 |
3.1.2 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近似 |
3.1.3 分类质量与约简 |
3.1.4 偏好决策规则 |
3.2 基于优势粗糙集的项目后评价 |
3.2.1 偏好评价决策表的构建 |
3.2.2 约简的搜寻与偏好决策规则的生成 |
3.3 结束语 |
第四章 基于语言评估模型的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 |
4.1 引言 |
4.2 语言判断矩阵次序一致性 |
4.2.1 语言判断矩阵次序一致性检验方法 |
4.2.2 语言判断矩阵次序一致性改进方法 |
4.3 语言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 |
4.3.1 语言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检定义 |
4.3.2 语言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改进方法 |
4.4 语言判断矩阵的权重求解方法研究 |
4.5 语言评价信息的LOWA 集结算法 |
4.6 案例研究 |
4.6.1 评价指标体系 |
4.6.2 评价数据及评估结果分析 |
4.7 结论 |
第五章 路桥投资项目过程的灰色“追溯”网络评价与分析模型 |
5.1 引言 |
5.2 项目过程的灰色“追溯”网络评价与分析的方法 |
5.3 项目过程的灰色“追溯”网络评价与分析模型构建 |
5.4 基于灰参数的项目过程灰色“追溯”肯定型网络模型算法 |
5.4.1 节点时间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
5.4.2 作业时间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
5.4.3 灰色关键路线 |
5.4.4 案例研究 |
5.5 项目过程的灰色“追溯”GERT 网络模型的解析算法 |
5.5.1 串联结构 |
5.5.2 并联结构 |
5.5.3 自环结构 |
5.5.4 灰色“追溯”GERT 网络模型的计算方法 |
5.5.5 案例研究 |
第六章 路桥投资项目过程的灰色“追溯”网络评价与分析 |
6.1 项目过程灰色“追溯”网络的事件后评价 |
6.2 项目过程灰色“追溯”网络的事件后评价的范围 |
6.2.1 前期管理评价 |
6.2.2 建设期管理评价 |
6.2.3 试运营评价 |
6.2.4 技术评价 |
6.2.5 消防系统评价 |
6.2.6 项目建设质量评价 |
6.2.7 卫生安全评价 |
6.2.8 环境保护评价 |
6.2.9 档案评价 |
6.2.10 设计及概算控制评价 |
6.3 南京二桥项目过程的灰色“追溯”网络评价与分析案例研究 |
6.3.1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1)网络“追溯”评价与分析 |
6.3.2 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阶段(2)网络“追溯”评价与分析 |
6.3.3 主体工程建设、接线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阶段(3)网络“追溯”评价与分析 |
6.3.4 竣工与验收阶段(4)网络“追溯”评价与分析 |
6.3.5 项目过程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
第七章 基于小样本的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流量预测方法-以南京二桥为例 |
7.1 南京二桥项目建设概况 |
7.2 南京二桥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总体思路 |
7.2.1 南京二桥交通量预测思路 |
7.2.2 江苏省长江及其各长江区段过江设施交通量预测思路 |
7.3 南京二桥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与分析 |
7.3.1 江苏省长江及其各长江区段过江交通量预测 |
7.3.2 南京二桥交通流量预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南京长江二桥投资项目后评价实证分析 |
8.1 南京二桥项目后评价概述 |
8.2 南京长江二桥建设项目后评价分析 |
8.2.1 南京长江二桥建设项目过程后评价 |
8.2.2 南京二桥建设项目财务和经济后评价 |
8.2.3 南京二桥建设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后评价 |
8.2.4 南京二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8.2.5 南京长江二桥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后评价 |
8.3 南京二桥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8.3.1 南京二桥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
8.3.2 南京二桥建设项目的若干建议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论文的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大型桥梁项目进度管理实践总结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 |
2 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体系 |
2.1 项目管理 |
2.1.1 项目的基本特性 |
2.1.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2.1.3 项目进度管理 |
2.2 工程监理制度 |
2.2.1 工程建设程序 |
2.2.2 工程监理制度 |
2.2.3 进度监理的主要内容 |
2.3 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比较 |
3 大型桥梁项目管理模式的再造 |
3.1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变和发展 |
3.2 在建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 |
3.3 大型桥梁项目管理模式的再造 |
4 大型桥梁项目活动定义的优化 |
4.1 分项工程和工作分解结构 |
4.2 工作分解结构的优化 |
5 大型桥梁项目活动排序和工期估算优化 |
5.1 大型桥梁项目的施工顺序 |
5.2 大型桥梁项目的施工工期估算 |
6 大型桥梁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总结 |
6.1 网络计划技术 |
6.2 三级进度计划体系 |
7 大型桥梁项目进度控制的优化 |
7.1 施工进度合同管理 |
7.2 施工进度控制 |
7.3 进度控制方法的优化——成本/进度综合控制 |
7.3.1 进度与成本的联系 |
7.3.2 成本/进度综合控制方法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镇江扬州公路大桥初步设计获交通部批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流理论的重大工程立项决策形成过程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 孙旭东. 南京大学, 2015(05)
- [2]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决策过程的逻辑 ——基于决策溪流分析框架的研究[D]. 王子明. 南京大学, 2013(12)
- [3]中国的跨江海桥梁建设工程:成就、创新及管理实践[J]. 凤懋润.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3(01)
- [4]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王毅. 武汉大学, 2010(05)
- [5]全国最新工程咨询单位名录[J]. 中咨协会业务协调部. 中国工程咨询, 2009(Z1)
- [6]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D]. 李泽新. 重庆大学, 2006(05)
- [7]道路工程篇[A]. 张泛,王晓江,王志平,萧岩,李郑,杨玉淮,贾渝,杨树祺,范励修,李福普,柳浩,陈卫权,石中柱,谢产庭,张爱江.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
- [8]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与应用分析研究[D]. 唐学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11)
- [9]大型桥梁项目进度管理实践总结与优化研究[D]. 沈刚.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2)
- [10]南京长江大桥该不该拆?[N]. 罗昌平. 中国商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