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愤著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发愤,司马迁,史记,不平则鸣,散曲,形式,儒道。
发愤著书论文文献综述
吴博群[1](2019)在《孔子“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与司马迁“发愤着书”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孔子倡导"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司马迁提出"发愤着书"之说。二者有同有异,从孔子与司马迁对内容与形式的不同态度、怨刺与悲怨的不同表达以及两种批评标准中理性与浪漫的不同展现叁个方面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宁波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尚志会[2](2019)在《立言的不朽——浅谈“发愤着书”》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迁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着名的"发愤着书"理念,并完成一部伟大的着作《史记》。司马迁以其独特的人格感染着后世文士,"发愤着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后世文士追求立言的不朽,以及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着述传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23期)
刘怀荣[3](2019)在《“诗可以怨”与“发愤着书”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古以来的进谏制度,孕育了以诗讽谏的政治文明传统。作为这一政治—艺术活动的副产品,怨刺诗不仅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在内容、艺术表达等方面,也已形成了足以与其他诗歌相区别的类型化特点。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诗可以怨"的命题,促进了《诗》教的系统化进程。司马迁"发愤着书"说的本义,首先应在其文化理想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它与"诗可以怨"各有源流,各具特色,并无直接的关系。而后世所谓"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等影响深远的论说,与其说是对"发愤着书"的继承和发展,毋宁说更多的是误读与引申。(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杨伟义[4](2018)在《论司马迁“发愤着书”说的理论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发愤着书"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创作心理机制,亦即文学创作动因的一个重要文论命题。司马迁在先秦相关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发愤着书"说。本文在梳理先秦"发愤着书"说流脉的基础上,认为司马迁的贡献在于,他将先秦形成的"着书立名"观与艺术形式具有排遣忧愤之功能的理论和创作认知结合起来,提出"发愤着书"的创作动因观,对后世"发愤着书"的相关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西洁[5](2018)在《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之维——从“发愤着书”“不平则鸣”到“穷而后工”》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汉代司马迁"发愤着书",到唐代韩愈"不平则鸣",再到宋代欧阳修"穷而后工"的诗学命题,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诗学的一条理论线索,集中呈现了中国传统诗学发展的审美倾向,反映了不同时代诗人创作的生命激情和悲剧价值,呈现了作家的创作动机,揭示了文学创作的艺术本源,展示了中国传统诗学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23期)
于格[6](2017)在《“发愤着书”的因袭传统与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发愤着书"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中源远流长,该命题虽由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明确提出,但在之前与之后的历史中都有着明显的因袭脉络;"发愤着书"迥异于传统儒家"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而是反其道而行,空前强调真实的消极能量对文艺创作的巨大推动力;该命题正确揭示了创作心理中一个巨大而长期被掩盖的神秘空间,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27期)
赵慧[7](2017)在《论司马迁“发愤着书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主张作家着书意在抒发郁结之气,这是司马迁对创作的概括总结,也是他文学理论精髓的体现,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以"发愤着书说"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其形成背景、思想内涵和深远影响等方面的探讨,具体阐释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7年09期)
丁海玲[8](2016)在《浅论“发愤着书”对王夫之《楚辞通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夫之生于屈子之乡,终老于屈子之乡,经历着一个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易代的大动乱时代。由于与屈原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相同的楚地文化背景,产生一种与屈原与生俱来的认同感。他在衰病垂暮之年隐居在荒山之中,身体虽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但以顽强的毅力而发愤着书,康熙二十四年完成《楚辞通释》。他的《楚辞通释》等着作并没有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而是在其中用司马迁"发愤着书"的文学观表达作品内容对时代的要求,虽是(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6年35期)
周君[9](2016)在《从“发愤着书”说看元代散曲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为主要依据,探讨元代散曲创作中感情充沛、不拘一格的写实激情之所在,从元代社会背景对元代散曲作家们的压抑与排斥说起,进而讨论到元代散曲内容中对传统的颠覆,包括批判现实、男女情爱、遁世隐逸和作家自我形象等。接着论及散曲形式和语言上的特点,与情感的抒发相适应,成为一种独特的宜于抒情的文学体裁。(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22期)
李亚玲[10](2016)在《司马迁“发愤着书”情结对唐宋诗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发愤着书"理论源于《诗经》的怨刺诗,至屈原又提出"发愤以抒情"的命题,最终形成于司马迁《史记》中"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的论点。是创作者在经历了人生苦难或国破家亡后,写出的能够表现愤慨郁闷之情的文学作品。这种"发愤着书"情结对诗词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动力和促进作用。一"发愤着书"源自《诗经》,成自《史记》,却经后世不断发展完善,终成理论。而在唐朝时期,"发愤着书"发展为韩愈的"不平则鸣",他认为(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6年08期)
发愤著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司马迁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着名的"发愤着书"理念,并完成一部伟大的着作《史记》。司马迁以其独特的人格感染着后世文士,"发愤着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后世文士追求立言的不朽,以及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形成了优秀的着述传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愤著书论文参考文献
[1].吴博群.孔子“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与司马迁“发愤着书”说[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
[2].尚志会.立言的不朽——浅谈“发愤着书”[J].牡丹.2019
[3].刘怀荣.“诗可以怨”与“发愤着书”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杨伟义.论司马迁“发愤着书”说的理论资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陈西洁.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之维——从“发愤着书”“不平则鸣”到“穷而后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
[6].于格.“发愤着书”的因袭传统与文化内涵[J].北方文学.2017
[7].赵慧.论司马迁“发愤着书说”[J].山西青年.2017
[8].丁海玲.浅论“发愤着书”对王夫之《楚辞通释》的影响[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
[9].周君.从“发愤着书”说看元代散曲创作[J].戏剧之家.2016
[10].李亚玲.司马迁“发愤着书”情结对唐宋诗人的影响[J].唐山文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