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横切口两种缝合法临床对比分析

腹部横切口两种缝合法临床对比分析

胡叶敏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宁中心医院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目的:分析薇荞线皮内缝合与丝线垂直褥式缝合腹部横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10年收治的98例腹部横切口妇科、产科手术,切口缝合采用薇荞线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层,连续皮内缝合皮肤作为对照组。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89例腹部横切口妇科、产科手术,切口缝合采用丝线垂直褥式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作为研究组,对比观察两组缝合法切口愈合状况。结果:丝线垂直褥式缝合在腹部横切口妇科、产科手术中使用,切口甲级愈合率高,术后患者不适感明显减少,值得临床运用。

【关键词】丝线垂直褥式缝合腹部横切口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148-02

近年来腹部横切口因其减少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缩短麻醉时间,术后肠蠕动快,进水、进食时间提前,术后疼痛轻,镇痛药物使用明显减少[1]为妇科、产科手术广泛应用。我院2008年—2010年在腹部横切口进行的妇产科手术中,切口缝合采用薇荞线皮下脂肪间断缝合,连续皮内缝合皮肤层,共98例。2010年—2012年切口缝合采用丝线垂直褥式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共89例。两组对比,后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提高,患者术后不适感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收集我院适用于所有采取腹部横切口的妇科、产科手术患者。2008年—2010年98例病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2012年89例病例作为研究组。两组病例中患者在年龄、肥胖程度、手术适应症、合并症等方面均无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薇荞线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层,连续皮内缝合皮肤,术后不拆线,术后2天换药,术后6天出院。研究组在筋膜层缝合完毕后,丝线垂直褥式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术后2天换药,术后5天拆线,术后5—6天出院。

1.3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甲级愈合指切口愈合良好。乙级愈合指切口因脂肪液化、积血、无菌炎性反应等因素愈合不良。瘢痕细小指几乎看不到皮肤缝线引起的爪状瘢痕。有症状者指病人自诉切口部位有牵拉不适、疼痛、皮肤感觉差等[2]。研究组89例,达甲级愈合98.88%,乙级愈合1.12%,89.89%的切口瘢痕细小,有症状者11.24%。对照组98例,甲级愈合96.94%,乙级愈合3.06%,89.80%切口瘢痕细小,有症状者18.37%。

组别例数甲级愈合乙级愈合瘢痕细小有症状

例%例%例%例%

对照组989596.9433.068889.801818.37

研究组898898.8811.128089.891011.24

3.讨论

薇荞缝合线是一种高分子可吸收线,表面有硬脂肪酸钙混合涂层,通过水解作用使共聚物降解为乙二醇和乳酸而吸收,无抗原性和致热源性,不容易形成硬结和引起切口感染[3]。但此线打结时易滑脱,一般打结3—5个结,皮下脂肪间断缝合,线结较多,有碍吸收,术后发热、切口疼痛症状较多见,皮下渗液,渗血的积存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甚至少数患者切口裂开,予以切口长时间换药或二次缝合,并且此线价格较高,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而丝线垂直褥式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术后拆线,既无任何缝线刺激,减少切口脂肪液化、无菌炎性反应,降低术后病率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而且缝合方法简单,拆线容易,缩短手术时间,丝线价格便宜,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适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齐玉梅等.68例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中国水电医学,2002,4:216.

[2]杜秀云等.腹部横切口新式缝合法临床观察.中国水电医学.2006.1:23.

[3]刘小燕.薇荞线内缝外埋腹部切口20例.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2):114.

标签:;  ;  ;  

腹部横切口两种缝合法临床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