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藻共生提高小球藻生物量和产油率

菌藻共生提高小球藻生物量和产油率

论文摘要

微藻规模化养殖常伴随着细菌的影响,存在于微藻藻际的细菌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及藻菌共生的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为建立有益的菌藻共生体系和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以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为试材,分离藻际微环境的菌群,并运用16S rDNA测序进行鉴定。通过藻菌(1∶1)共培养筛选优势促生菌。人工构建不同比例的菌藻共培养体系,分析优势促生菌对微藻生长和生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埃氏小球藻藻株SXND-25藻际分离到6个菌种,属于菠萝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鹑鸡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gallinarum)和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 coli)四个菌属。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菠萝泛菌(Pantoea)为优势促生菌。与其他不同比例菌藻共培养相比,埃氏小球藻与菠萝泛菌1∶5共培养的促生效果突出,埃氏小球藻在第8天生物量达5.86 g/L,藻细胞含油量为26.88%,总油脂产量为1.575 g/L且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高达554-564mg/L。另一优异组合为埃氏小球藻与假单胞菌1∶1共培养,埃氏小球藻第8天生物量为4.12 g/L,藻细胞含油量达29.50%,总油脂产量提高到1.215 g/L,但MUFA含量低(168-175 mg/L)。研究表明在埃氏小球藻培养过程中,适量添加促生菌,可同时提高埃氏小球藻生物质和油脂产量,这为探究藻菌互作效应以及有益藻菌共生体系应用于微藻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藻种与培养基
  •     1.1.2 菌株与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藻种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1.2.2 菌群/种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1.2.3 优势促生菌种/群的筛选
  •     1.2.4 菌藻共生体系的构建
  •     1.2.5 小球藻尼罗红染色和油脂含量及成分测定
  •     1.2.6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藻株形态学及分子鉴定
  •   2.2 埃氏小球藻油脂含量和脂肪酸成分分析
  •   2.3 埃氏小球藻藻际共生菌菌落形态和菌的鉴定
  •   2.4 六株共栖菌对埃氏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及优势促生菌的筛选
  •   2.5 埃氏小球藻与假单胞菌共生体系的构建及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   2.6 埃氏小球藻与菠萝泛菌共生体系的构建及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   2.7 藻菌共生体系对微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靖洁,段露露,程蔚兰,季春丽,崔红利,李润植

    关键词: 埃氏小球藻,藻际菌群,藻菌共生,微藻生物量,油脂积累

    来源: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430),国家农业部“948”项目(2014-Z3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E0106700),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FT-2014-01),山西省重点科技项目(201603D312005),山西省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2015-06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31768),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指导)项目(20170540047),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社会发展方面)(201803D31063),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201801D22125)

    分类号: Q949.9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8-1098

    页码: 76-84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2667K

    下载量: 782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球藻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小球藻的调水功能及使用案例[J]. 科学养鱼 2020(05)
    • [3].普通小球藻对不同浓度镉胁迫的生理应答[J].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5)
    • [4].不同氮源对混养小球藻生长和部分生化组成的影响[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5].优质微藻(小球藻)在水产养殖中的需求及应用前景12问[J]. 当代水产 2015(01)
    • [6].塑料袋混合营养培养小球藻技术[J]. 科学养鱼 2020(09)
    • [7].埃氏小球藻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3)
    • [8].沙漠小球藻转植物表达载体的表达预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6)
    • [9].小球藻,营养全面却难称“神奇”[J]. 家庭医药 2008(06)
    • [10].小球藻不同接种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24)
    • [11].小球藻已成为全球共享的保健佳品[J]. 中国保健营养 2009(10)
    • [12].1-萘酚对普通小球藻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2)
    • [13].利用畜禽粪生产小球藻的工艺设计及发展前景[J]. 中国牧业通讯 2011(13)
    • [14].小球藻土池定向培育技术[J]. 科学养鱼 2009(07)
    • [15].小球藻在池塘养殖中的调水作用[J]. 科学养鱼 2020(09)
    • [16].小球藻在养殖调水方面的几种应用方法[J]. 渔业致富指南 2016(16)
    • [17].小球藻也“百搭”,既可做开口饵料,又能重建水体——本刊专访永聚源分公司总经理肖寅生[J]. 当代水产 2015(02)
    • [18].小球藻蛋白酶解肽铁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 食品科技 2015(04)
    • [19].应用黄金分割法优选小球藻的培养温度[J]. 海洋科学 2013(04)
    • [20].黑暗条件下普通小球藻处理废水的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09)
    • [21].G418和氨苄青霉素对海水小球藻生长及光化学活性的影响[J]. 水产科技情报 2020(05)
    • [22].普通小球藻产油性能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15(02)
    • [23].小球藻对养殖水质的影响模拟试验[J]. 海洋与渔业 2015(02)
    • [24].甲萘威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和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9)
    • [25].氮和铁对小球藻和微拟球藻油脂积累的影响[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26].小球藻高密度培养及油脂提取条件的优化[J]. 微生物学通报 2012(04)
    • [27].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J]. 农药 2011(02)
    • [28].菹草对普通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07)
    • [29].8种不同絮凝剂对埃氏小球藻絮凝效应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30].一种小球藻的新型培育方法及用途[J]. 河北渔业 2010(02)

    标签:;  ;  ;  ;  ;  

    菌藻共生提高小球藻生物量和产油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