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用成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茱萸,生长发育,显微结构,有用成分
有用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史淑红[1](2017)在《山西山茱萸形态解剖学与主要有用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茱萸为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也是一种新的秋冬季观果优良树种。随着山茱萸药材药理药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山茱萸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与人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长期以来,由于基础研究严重不足,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缺乏,导致山茱萸药材的产量很不稳定,质量也受到影响。山西省是我国山茱萸的主要分布地和主要的种植地之一。本项研究以山西山茱萸的四个主产地之一——绛县生长的山茱萸为研究对象,定期、定点观察、测量了茎、叶、花芽和果实的形态学、解剖学特征,从表观性状和显微结构上探讨了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分析了茎、叶、花芽和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叶中叶绿素和果肉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进行了组织细胞培养并考察了各种理化因子对细胞生长和代谢产物熊果酸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⑴山茱萸叶的年生长的规律为:在5月上旬之前是叶片快速生长时期,这一时期叶片面积由小变大,叶绿素含量也逐渐增加。在5月上旬到7月上旬,叶长进入缓慢增长期,这一时期,在7月上旬叶面积达到最高值,叶片中海绵组织较为发达。在7月上旬到8月中旬是叶片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叶片的栅栏组织快速增加到最厚176.93μm,叶片厚度达到最大值299.47μm,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0.904%,栅海比达到最大值1.62。在8月中旬之后为叶片的衰老期,这一时期叶绿体开始降解、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萎缩,叶脉变细。⑵在一个生长季内,山茱萸的茎径向生长缓慢,茎粗变化不明显,平均茎粗为0.159±0.0195 cm。当年生幼茎的横切面多为四边形;生长多年的茎的横切面大多为圆形,并且随着生长年份的增加,茎中的导管数目和直径均变多、变大。⑶长大红枣型、中石磙枣型、圆铃枣型、小石磙枣型和短石磙枣型5种果型的山茱萸果实发育期为140~180 d。果实纵径的增长趋势表现为“S”型生长曲线,横径和单果重的增加进程表现为双“S”型生长曲线。发育过程中有两次快速增长期,分别为4月份到6月下旬之间的果实细胞快速分裂期和第二次细胞体积增大期(果实的膨大期)。成熟较早的长大红枣型的果实膨大期在7月上旬到8月底之间,成熟期较晚的中石磙枣、圆铃枣、小石磙枣、短石磙枣4种果型的果实膨大期在8月中旬到9月底之间。⑷山茱萸果实的发育可分为幼果期、中果期和熟果期叁个阶段。(1)在4月下旬旬,山茱萸果实的发育进入幼果期,果色绿色。这一时期果实中含有大量内含物,且在6月初,鞣质含量达到最高7.73%。(2)6月下旬进入中果期,果色绿色。这一时期内含物逐渐降解,中果皮细胞层数和细胞体积增加,细胞中的色素增多,熊果酸含量达到最高0.99%。(3)8月中旬进入熟果期,果色由绿变黄,这一时期外、中果皮细胞中的色素达到最多;9月末进入熟果Ⅱ期,果实转红,马钱苷的含量达到最高1.1%。10月末,果实中有机酸和多糖的含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1.28%和9.91%。(4)在果实发育整个过程中,内果皮和外果皮逐渐加厚,中果皮细胞体积逐渐变大,从开始时的形状规则紧密排列逐渐变化为不规则疏松排列。⑸山茱萸花药的发育过程为:8月初进入造孢细胞时期;8月17日进入花粉母细胞时期;8月30日进入二分体时期;9月份进入四分体时期;10月末进入单核期,花药成熟;次年3月中旬进入二核花粉粒时期,花开始绽放。⑹山茱萸果实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1.0 mg/L 6-BA+0.3 mg/L ZT+0.5 mg/L NAA+3.0%蔗糖+0.6%琼脂;悬浮细胞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B5+0.1mg/L ZT+1.2 mg/L NAA+1.0 mg/L 6-BA+2.0%蔗糖,适宜的初始接种量为1 g/30mL,pH 6;悬浮细胞合成熊果酸的适宜培养基为:B5+0.1 mg/L ZT+1.2 mg/L NAA+0.5 mg/L 6-BA+2.0%蔗糖。上述研究结果对于建立山茱萸科学栽培管理技术,选育优良山茱萸种质和改善药材品质,实现山茱萸药用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7-06-01)
黄伶俐,于少明,邱勇,陆菲菲[2](2011)在《活性白土生产废水处理及有用成分回收利用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活性白土生产废水产生、处理及回收利用现状,指出了其处理、回收利用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活性白土生产废水制取聚硅硫酸铝、明矾、冰晶石等新技术。采用所提技术不仅可有效解决活性白土生产废水的治理问题,而且可充分回收利用其中的有用成分,制取市场需求旺盛的化工产品,获得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1年10期)
李启辉,周锡波,黄燕梅,余在华[3](2008)在《草甘膦废水中有用成分利用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Fenton-Mg(OH)2法处理草甘膦废水,同时利用废水中的有用成分生产工业级CaCl2产品,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废水处理和CaCl2产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Fenton试剂对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后,再用Mg(OH)2对其进行吸附沉降处理,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COD去除率达76%,所得到的氯化钙产品性能达到工业要求。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08年08期)
叶鑫[4](2005)在《超临界流体提取稀溶液中有用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在连续逆流萃取塔中用超临界CO_2提取稀溶液中有用成分的可行性和工艺条件。实验中研究的几种有用成分是茶汁中的咖啡因、黄水中的香料物质、鱼腥草汁中的鱼腥草油和玫瑰花浸提液中玫瑰精油。萃取塔高3100mm,分为5段,第1、5段内径50mm,第2、3、4段内径25mm,塔内填料为θ环填料,实验压力范围8-35MPa,实验温度范围为306-328K。实验在对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后,得到了提取茶汁中咖啡因工艺较好的操作条件:压力为35MPa、温度为313K、进料量184kg/h·m~2(塔内径25mm,下同)和CO_2流量360m~3/h·m~2。在此条件下,超临界CO_2从茶汁中萃取咖啡因的萃取率最高,达到了34.578%,而且所得咖啡因的纯度达到96.731%;萃取黄水中香料物质的较佳的操作条件:压力20MPa、温度308K、原料流量64kg/h·m~2和CO_2流量1600m~3/h·m~2,在此条件下得到产物的萃取率为7.75%;萃取鱼腥草挥发油在实验操作范围内,压力为13MPa,萃取塔五段塔节温度为308~328K,温度梯度5K,加料量为88kg/h·m~2,气流量为800m~3/h·m~2,分离器压力为6MPa时,鱼腥草挥发油的收率最高,达到了1.597‰;实验研究了以玫瑰花提取液的浓缩液为原料提取玫瑰精油的可行性,在萃取压力为8MPa,萃取温度为306K,加料量(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5-06-02)
王云飞,方军[5](2004)在《回收尾矿中有用成分的实践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矿产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利用包钢选矿厂生产铁精矿后剩余的尾矿和脱溢 ,通过再磨 ,弱磁选 ,反浮选回收铁精矿和通过一次粗选、二次精选回收稀土精矿 ,从而得到品位为 6 2 11%的铁精矿和品位为 5 0 0 0 %的稀土精矿。(本文来源于《包钢科技》期刊2004年04期)
任佑[6](2002)在《从含铜的有用成分的氨水溶液中回收铜》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含铜的有用成分的氨水溶液中回收铜的改进方法,其中采用溶于与水不混溶的有机烃溶剂中的二酮铜萃取剂构成的有机相萃取氨水溶液中的铜的有用成分,改进之处在于从该有机萃取相中反萃该铜,其中反萃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报》期刊2002-05-30)
赵叁喜[7](2000)在《复热式堆浸法在提取天然底板淤泥碱中有用成分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分析研究天然碱成矿机理 ,矿床水文地质特性以及天然碱矿物的理化特性的基础上 ,移植和运用了其他专业领域的采矿经验与方法 ,深入剖析了堆浸工艺所遵循的化学热力学 ,反应动力学和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渗流规律 ,针对堆浸伴有热能、物质和动量传递现象的多相非稳态体系受多因控制的特性 ,依据试验数据 ,结合理论分析 ,筛选出影响堆浸工艺经济、技术指标的几个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优化和改良措施(本文来源于《海湖盐与化工》期刊2000年04期)
孟树标[8](1998)在《鉴定野生植物有用成分的简易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鉴定野生植物有用成分的简易方法孟树标野生植物由于种类不同,含有的化学成分不同,用途也不同。在学生科外科技活动、野外教学实习或暑期科技夏令营等与植物相关的活动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一些简易方法,初步鉴定野生植物的有用成分,使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1....(本文来源于《植物杂志》期刊1998年02期)
田建华[9](1998)在《野生植物有用成分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生植物有用成分的鉴定●田建华构思: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为了培养学生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了能激励一些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我们搞了这项科技活动。准备:这项活动是对野生植物的有用成分进...(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期刊1998年02期)
许珂敬[10](1995)在《用选矿技术从粉煤灰中提取有用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废渣,它的排放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粉煤灰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含有多种有用成分,若能充分加以利用,既可创造经济效益,又可减轻环境污染。本文就从粉煤灰中提取铁和碳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利用粉煤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山东建材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有用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分析了活性白土生产废水产生、处理及回收利用现状,指出了其处理、回收利用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活性白土生产废水制取聚硅硫酸铝、明矾、冰晶石等新技术。采用所提技术不仅可有效解决活性白土生产废水的治理问题,而且可充分回收利用其中的有用成分,制取市场需求旺盛的化工产品,获得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用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1].史淑红.山西山茱萸形态解剖学与主要有用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D].山西大学.2017
[2].黄伶俐,于少明,邱勇,陆菲菲.活性白土生产废水处理及有用成分回收利用新技术[J].广东化工.2011
[3].李启辉,周锡波,黄燕梅,余在华.草甘膦废水中有用成分利用的试验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
[4].叶鑫.超临界流体提取稀溶液中有用成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
[5].王云飞,方军.回收尾矿中有用成分的实践探讨[J].包钢科技.2004
[6].任佑.从含铜的有用成分的氨水溶液中回收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
[7].赵叁喜.复热式堆浸法在提取天然底板淤泥碱中有用成分的应用研究[J].海湖盐与化工.2000
[8].孟树标.鉴定野生植物有用成分的简易方法[J].植物杂志.1998
[9].田建华.野生植物有用成分的鉴定[J].河南教育.1998
[10].许珂敬.用选矿技术从粉煤灰中提取有用成分[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