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高升吴江燕吴兵陈晓兰
(福州市第一医院麻醉科福建福州350009)
【摘要】目的:研究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相对于传统臂丛神经阻滞的优越性、安全性。方法:选取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B超引导组(A组,n=30),传统组(B组,n=30)。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记录麻醉前(T0)、切皮时(T1)、切皮15min(T2)MAP、HR、SPO2数值。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A组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大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麻醉效果有时不确切,术中麻醉辅助用药较多。结论:B超引导神经阻滞比传统神经阻滞效果更令人满意,对机体影响更小。
【关键词】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122-02
近年来可视化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麻醉,带来了许多麻醉操作上的便利性、安全性以及效果的可靠性。B超引导神经阻滞就是其中一种。本研究选取2014、2015年度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分别采用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传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研究探讨两种方法的优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11月,在本院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治疗患者60例。手术原因包括肱骨骨折21例、尺桡骨骨折39例。随机分为B超引导组(A组)和传统组(B组)各30例,其中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7~65岁,平均(31.54±3.28)岁。B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6岁,平均(32.57±3.43)岁。所有患者ASAⅠ~Ⅱ级,无高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和支气管哮喘等病史。心肺功能大致正常,排除全身复合伤、神志不清、婴幼儿、精神障碍性疾病及不愿配合本次研究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情况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所有患者入室后均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持续进行心电监护,指尖氧饱和度监测,面罩低流量持续给氧。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用软枕垫高术侧肩背部。②A组采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嘱患者放松,将上肢贴于体侧,局部常规消毒。B超线阵探头涂上耦合剂后用无菌手套套住,再涂一层络合碘,在术侧颈部找到肌间沟神经干、前中斜角肌及颈内动静脉B超显像,运用短轴平面内技术,用长针从探头外侧约2cm处斜行进针,通过B超图像观察进针方向,直视下将穿刺针刺入肌间沟臂丛神经干位置,准确定位后注入0.5%左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B超机显示屏上可观察到局麻药液在臂丛神经干周围扩散包绕。本研究选用GE公司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Vividi,使用探头频率为5~13MHZ的线阵探头。神经阻滞针为贝郎公司的22号StimuplexD针③B组行传统盲探式神经阻滞操作。将患者术侧上肢贴于体侧并放松,在患者颈部寻到肌间沟位置,并用标记笔进行标记,以锁骨上2~3cm前中斜角肌间隙为穿刺点,局部常规碘伏消毒,穿刺针针头垂直皮肤进针后略朝尾端刺入,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当患者诉术侧手臂有异感时注入0.5%左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④观察两组手术中效果,如果阻滞效果差,患者难以忍受,则酌情追加麻醉药物或改全麻。
1.3监测记录指标[1]
连续监测手术麻醉中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等一般情况,记录麻醉前(T0)、切皮时(T1)、切皮15min时(T2)的MAP、HR、SPO2数值。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麻醉不良反应。[2]麻醉效果:麻醉效果评定以VAS评分为准:优,0分;良,1~3分;差,4~6分;失败,7~10分。记录两组麻醉的优良例数,失败例数。麻醉优良率=优+良。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等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A组患者T1、T2时的心率血压与T0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T1、T2时血压、心率比T0时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SPO2值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A组术中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B组(83%)。两组均未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B组有3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见表3。
3.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臂丛神经由C5~8及T1脊神经的前支组成,在前中斜角肌间沟分成上、中、下三干,通常上干由C5~6前支、中干由C7前支、下干由C8和T1、2脊神经前支构成[1]。尺神经源于臂丛神经下干前支内侧束,位置最深、最低,因此肌间沟阻滞时传统盲探法不容易阻滞到尺神经。陈振华指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周围神经的准确定位[2]。传统的神经阻滞多是依据某个体表标志进行盲探式操作,此种方法往往凭借操作者的经验,依靠异感的引出来判断神经阻滞针的位置,因此操作时运气的成分大,造成效果的不确定,也更容易引起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B超引导神经阻滞恰恰可以弥补传统神经阻滞的不足。由于B超对组织的可视性,通过它的引导,不仅可以提高神经阻滞定位的准确性,观察局麻药注射后的扩散情况,提高阻滞效果,而且可减少神经损伤和缩短起效时间,避免血管损伤和局麻药注入血管内[3]。B超引导神经阻滞的这种优越性在应用于肥胖、创伤、肿瘤等引起的解剖变异以及老人、小儿等配合不佳的患者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对于已经部分神经阻滞或全身麻醉等神经阻滞相对禁忌的患者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4]。本研究中,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镇痛效果好、麻醉效果优良率高(100%)、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样,臂丛神经的其他部位阻滞技术(如锁骨上、腋窝)以及下肢的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乃至用于术后镇痛的腹横筋膜阻滞(TAP)等皆可在B超引导下令人满意的完成。随着B超引导技术的广泛应用,此种新型的神经阻滞技术可完全取代传统阻滞技术,造福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4.?
[2]朱文英.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70-71.
[3]周大春,裘燕.Mayo区域麻醉与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图谱.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
[4]田玉科,梅伟.超声定位神经阻滞图谱.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61.
福州市卫生系统科研创新团队培育项目资助(2013-S-w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