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军1朱琳1刘玉芳2(1甘肃省张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734000;2张掖市甘州区妇幼保健院734000)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利胆汤治疗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5例,治疗组服用柴胡疏肝利胆汤,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7天为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获不同程度的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疏肝利胆汤具有疏肝利胆、行气止痛、化湿清热、利胆排石的功效,且无副作用,便于推广。
【关键词】胆囊炎柴胡疏肝利胆汤疏肝利胆
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以右胁痛胀、口苦,多伴有胃脘胀满,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治疗当中机体往往屡受攻伐,常导致正气耗伤,故病情缠绵不愈。笔者从1998年4月至2011年6月,以自拟柴胡疏肝利胆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胆囊炎患者225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以飨同道。
1一般资料
450例胆囊炎患者均系门诊病例,年龄在23岁至68岁。其中男性121例(占26.89%),女性329例(占73.11%)。病程最短的15天,最长的13年。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5例。
2诊断依据[1]
(1)右胁痛胀,口苦或有善太息,脉弦。多伴有脘腹胀满或胀痛,食少纳呆等症;(2)有反复发作史,每遇进食油腻或生气后疼痛加重;(3)B超探查有阳性病变。450例患者均经B超探查肝、胆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为胆囊炎。
3治疗方法
3.1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柴胡疏肝利胆汤。方药组成:柴胡10g,枳壳10g,香附子12g,木香8-10g,川芎10g,川楝子10g,青皮10g,郁金10g,元胡10g,炙内金15g,枳实10g,金钱草30g,白芍15g,板蓝根15g,玉片10g,甘草8g。随证加减:两胁胀痛者加佛手10g,大便秘结者加炒莱菔子15-30g,消化不良、腹胀者加焦三仙各15g,百合10g。
上药煎服,日服一剂,每剂煎两次,每次取煎汁250毫升,饭前空腹顿服。服药期间可停用其他治疗药物,忌食油腻、鸡蛋、辛辣,并节制情志恼怒。
3.2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选用对革兰阴性、阳性细菌或厌氧菌均有作用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2]。用青霉素200万U-1000万U/d,分2次静脉滴注,硫酸庆大霉素80mg/次或硫酸阿米卡星0.5g/次,每日2次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用维生素k、654-2解痉止痛,甲氰米胍制酸等对症处理。以上用药使用7天后,再改为消炎利胆片口服,每次5片,1日3次。
两组均以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4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3,4]:(1)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胆B超探查无异常,半年未复发;(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胆B超探查提示胆囊壁粗糙,半年内有轻微发作;(3)好转:临床症状缓解,但体征消失,患者仍有纳差、腹胀,右肩有负重物感,半年之内有较轻微复发;(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肝、胆B超探查无改善。
4.2治疗结果治疗组225例中痊愈161例,治愈率71.53%;显效43例,好转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5.53%。对照组225例中痊愈133例,治愈率59.06%,显效39例,好转16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83.56%。
4.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4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3%,对照组为83.56%,经卡方检验,χ2=17.32,2组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2组疗效比较
5讨论
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胆胀”的范畴[5]。《内经》最早提出胆胀病病名,《灵枢?胀论》说:“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明代秦景明在《病因脉治》中对胆胀病病因、病机、症状表现以及治疗均作了阐述,其《病因脉治?卷三?肿胀总论》中说:“胁肋作痛,口苦太息,胆胀也”,其因于“肝胆主木,最喜条达,不得疏通,胆胀乃成”。中医学认为胆囊炎主要为肝胆疏泄失职,胆失通降,胆汁瘀积而成。多与寒暖失常、情志不畅、外邪内侵、肝胆气滞,少阳枢机不和或者嗜食肥腻辛辣、饮酒,积湿生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调而发。治疗以疏肝利胆,理气通降,清化湿热为主[6],笔者结合临床实践自拟柴胡疏肝利胆汤并遵循这一治疗原则。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壳行气消滞,泄热降浊。川芎、香附子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白芍理气而不耗气,温通而不过燥,白芍与甘草合用有缓急和中止痛之效。川楝子、元胡和郁金合用有清解肝胆郁热,行气和络止痛之功。枳实行气消滞,青皮疏肝破气,《本草纲目》中记载可治胸膈气逆、胁痛。木香行气止痛。炙内金、焦三仙、玉片化滞理气、清热,有消食化积之功效。百合主邪气腹胀,利大便,补中益气。炒莱菔子消食化积,止气痛。佛手既能疏理脾胃气滞,又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化湿和胃。金钱草、板蓝根清肝胆湿热、解毒,利胆排石,据现代药理报道有很强的消炎利胆功效[7,8]。故服用时无需服用其他药物,且无副作用,医疗成本效益明显,便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永炎,鲁兆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70-582.
[2]陈孝平.外科学(下册)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648.
[3]乔玉卓.理胆汤治疗胆囊炎300例[J].实用中医内科学杂志,1998.12(2):45.
[4]孙宁军.柴胡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124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2:3844-3845.
[5]方和谦.方和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4:73.
[6]王俐琼.胁痛的中医辨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1):38-40.
[7]潘维,周卓.金钱草药用价值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9:11.
[8]王晓丹,李慧庆.板蓝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0.2: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