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痕实验论文_刘冬,苏晨,钱林学,李国洋,曹艳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压痕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压痕,纳米,肝脏,力学,弹性,大鼠,组织。

压痕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冬,苏晨,钱林学,李国洋,曹艳平[1](2019)在《不同形式大鼠肝脏标本在压痕松弛实验中的黏弹性参数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压痕松弛实验,研究叁种形式大鼠肝脏的黏弹性参数的差异,探索黏弹性参数的影响因素。方法雄性SD大鼠10只,体重(180±20) g,10%水合氯醛3 ml/kg腹腔注射麻醉后,每只大鼠的肝脏依次在叁种检测条件(在体检测、离体检测、将肝脏切成小块后体外检测)下分别进行压痕松弛实验,进行肝脏黏弹性的力学检测。使用Prony模型分别获取3种检测条件下的黏弹性参数:τ_1、τ_2、g_1、g_2。结果在体肝脏的黏弹性参数g_1、g_2、τ_1、τ_2分别为0. 508±0. 071、0. 194±0. 055、0. 754±0. 218、23. 524±9. 233,离体肝脏的黏弹性参数g_1、g_2、τ_1、τ_2分别为0. 384±0. 072、0. 256±0. 041、1. 062±0. 250、29. 254±2. 852,肝脏组织块的黏弹性参数g_1、g_2、τ_1、τ_2分别为0. 359±0. 030、0. 246±0. 027、1. 070±0. 137、30. 204±3. 250。离体肝脏及肝脏组织块与在体肝脏的黏弹性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离体肝脏和肝脏组织块的黏弹性与在体肝脏的黏弹性有着较大差异,对肝脏的黏弹性进行研究时,应注意不同检测状态对肝脏黏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刘冬,苏晨,钱林学,李国洋,曹艳平[2](2019)在《基于压痕松弛实验的黏弹性参数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压痕松弛实验的黏弹性参数评价肝纤维化的可行性,以期为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提供有价值的参数和方法。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平均体质量(180±20)g,将其分为2组,肝纤维化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最终纳入43只,其中肝纤维化组36只,对照组7只。实验组大鼠采用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单纯橄榄油溶液灌胃。分离大鼠肝脏后进行压痕松弛实验,测算肝脏黏弹性参数。对离体肝脏病理标本进行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1~S4期)。对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各组大鼠黏弹性参数进行比较,并进行黏弹性参数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肝纤维化S1~S4期各组的黏弹性参数应力下降开始时的变化程度(g1)、应力降低到平衡时的变化程度(g2)、黏弹性材料的总松弛程度(g1+g2)、应力下降开始时间(τ1)、应力降低到平衡时的时间(τ2)进行比较,τ1、τ2、g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98、2.836、2.506,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黏弹性参数τ1在正常肝脏组与S1、S2、S3、S4期肝纤维化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7、1.689、2.887、3.195,P均<0.05);黏弹性参数τ2在S1期和S3期肝纤维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P <0.05);黏弹性参数g1在S2期和S3期肝纤维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1,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黏弹性参数g1、g1+g2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13、0.439,P均<0.001),τ1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509,P <0.001)。结论黏弹性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具有相关性,将黏弹性参数应用于大鼠肝脏纤维化分期的评估具有可行性,这也为黏弹性参数运用于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论据。(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8期)

王月敏,商磊,闫相桥,李新刚,李垚[3](2019)在《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光子晶体薄膜实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垂直沉积自组装法制备了粒径为180 nm的SiO_2光子晶体薄膜,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其进行力学测试,采用ABAQUS软件对纳米压痕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光子晶体薄膜粒径均一且排列有序,弹性模量为7. 79 GPa,硬度为0. 181 GPa。有限元仿真的位移-荷载曲线与实验测试曲线保持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不同压入位置的模拟,发现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压痕点从球形顶点过渡到微球中间时有增加的趋势。利用纳米压痕过程的能量分布,分析了压头下能量分布机理及不同压入位置力学参数不同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4期)

姜晨,高睿,姜臻禹,郝宇[4](2019)在《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维氏压痕中位裂纹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掌握光学玻璃材料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亚表面损伤机理,设计常规和超声振动条件下维氏压痕实验,调查两种情况下K9光学玻璃压痕形貌特征;采用磁性复合流体抛光方法检测K9光学玻璃压痕区域的中位裂纹深度,对常规压痕系统中位裂纹模型进行两次系数修正,获得超声振动条件下的维氏压痕系统中位裂纹深度模型.通过超声振动维氏压痕实验计算静态和动态断裂韧性,得到两种加载条件的一次修正系数分别为0.08和0.06;结合检测中位裂纹深度实验结果拟合获得的两种条件下二次修正系数数值接近,分别为94.75和94.50.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超声振动和加工条件具有良好的识别度.(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郭素娟,崔元元,黄毓晖,轩福贞[5](2018)在《焊接接头局部塑性行为的循环压痕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纳米压痕技术,对转子钢焊接接头不同区域(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开展了压入位移控制的单向压痕实验和压入载荷控制的循环压痕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压入位移控制的单向压痕实验,采用多次测试取平均值的方式获得了焊接接头各个区域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布特征,同时对各区域弹性模量中值点的载荷-压入深度曲线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各个区域进行压入载荷控制的循环压痕实验,比较其压入深度随循环周次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不同区域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热影响区的弹性模量、硬度、抗拉强度和抗循环变形能力最高,焊缝次之,母材最弱;叁个区域在循环压痕载荷下的接触载荷-压入深度滞回环曲线均表现出类似棘轮变形的演化特征,且母材演化速度高于焊缝,高于热影响区.研究结果对汽轮机焊接转子的焊接工艺的优化、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力学季刊》期刊2018年04期)

李明林,庞皓升,赖联峰,高诚辉[6](2018)在《单层二硫化钼纳米压痕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层二硫化钼因其固有直接带隙半导体特性和超薄二维结构而在纳米光电子器件、柔性电子器件、纳米光压电器件等领域拥有光明的应用前景。自从Lee等人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征石墨烯的弹性力学特性和断裂强度以来,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实验成为表征二维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因为单层二维材料制备和纳米压痕实验样品转移的困难,文献中关于单层二硫化钼纳米压痕实验的数据依然十分有限,实验研究方案比较单一。本文针对包含不同尺寸(0.8~1.5μm)和形状(圆形和方形)的孔洞基底,转移制备单层二硫化钼实验样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硅探针对悬空的样品进行多次加载-卸载实验,直至最后压破样品,研究单层二硫化钼的力学响应。大量实验研究发现,(1)单层二硫化钼的弹性模量约为230±50 Gpa,断裂压力达到1695±228 nN,考虑针尖磨损后的断裂强度约为32.9±4.0 Gpa;(2)圆孔和方孔、孔的大小等因素对单层二硫化钼弹性模量的影响非常微小,且无明显增减趋势,但对其断裂强度的影响虽然也十分微小,却可见随尺寸增大而增大的影响趋势;(3)在加载-卸载实验中,可见随着压力增大,载荷位移曲线出现较为明显的弹性迟滞现象。本文研究对单层二硫化钼力学表征及应用具有工程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耿红霞[7](2018)在《SEM原位压痕仪实验技术的创新与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SEM原位压痕仪可以进行定量微纳米力学测试并同步获取SEM成像,两项技术耦合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和整个测试过程中变形成像。在上述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与改进,拓宽了原位压痕仪技术应用范围,修改了部分代码并调整实验方法,实现了定性的划痕实验,并针对大变形软材料扩大了其位移量程,使原位压痕仪的使用功能更加广泛。该创新技术为科研工作和学生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更完善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该技术成果提高了SEM原位压痕仪设备的应用水平,对高水平实验室的技术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肖钧凯,汪国睿,戴兆贺,缪泓,刘璐琪[8](2018)在《多层二维材料纳米压痕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层二维材料在诸多应用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其力学性能是保证材料和器件性能与服役寿命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在以往的力学表征中,其层间耦合作用对于力学性能测量的影响往往被忽略,对随着厚度增加而带来的弯曲刚度效应也缺乏相应关注。本文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多层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和二硫化钼的力学行为,实现了其力学性能的准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二维材料片层厚度的增加,受弯曲刚度影响,其力学行为从薄膜特征向线性板特征转变。对于表现出板行为的材料,我们采用"柔度法"计算其杨氏模量,所得数值与薄膜行为的求解较为一致。同时,我们发现多层二维材料体系中,由于层间相互耦合作用较弱,在变形过程中容易引起层间相对滑移,因而造成所测力学性能的弱化。本文的工作不仅发展了一种测量厚层二维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还揭示了层间耦合作用对于多层二维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为探究二维异质结的结构-性能关系乃至微纳器件的制备加工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8年05期)

时贤,蒋恕,卢双舫,何治亮,李东杰[9](2019)在《利用纳米压痕实验研究层理性页岩岩石力学性质——以渝东南酉阳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点矩阵纳米压痕技术对渝东南酉阳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进行弹性模量、硬度、断裂韧性等力学参数测量,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对压痕形貌及压痕区域矿物组成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基于矿物强度分类的叁组分页岩微观力学模型,采用Mori-Tanaka方法实现力学参数从纳米向厘米尺度升级,并利用页岩单轴压缩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尺度下的页岩弹性模量与硬度、弹性模量与断裂韧性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垂直层理方向的页岩弹性模量、硬度、断裂韧性等略小于平行层理方向;力学参数具有Weibull分布特点,硬度结果离散性最强,分析主要为页岩本身非均质性和压痕投影不确定性所导致。对比纳米压痕均值统计、尺度升级模型与宏观单轴压缩实验结果发现,纳米尺度下力学参数结果要高于尺度升级模型和单轴力学实验参数结果,证实不同尺度下的力学参数存在差异性,岩心尺寸越大,包含颗粒间孔隙和内部缺陷越多,则会导致岩石力学参数值减小。(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9年01期)

王明,刘少宝,徐志敏,陈昕,徐峰[10](2018)在《肝脏组织的多孔弹性压痕理论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肝脏组织是一种典型的多孔生物材料,其多孔弹性特性与许多疾病相关,如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压痕法常用于对多孔弹性软材料的力学性能的表征,但是生物组织(如肝脏)有很强的松弛行为,压痕加载过程中松弛量较大,已有的压痕理论不适用。方法 因此,在已有的多孔弹性材料球形压痕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加载过程中生物组织内的液体流动,建立了修正的多孔弹性球形压痕理论模型。以猪肝脏组织为研究对象,做了不同压头直径(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17)

压痕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基于压痕松弛实验的黏弹性参数评价肝纤维化的可行性,以期为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提供有价值的参数和方法。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平均体质量(180±20)g,将其分为2组,肝纤维化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最终纳入43只,其中肝纤维化组36只,对照组7只。实验组大鼠采用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单纯橄榄油溶液灌胃。分离大鼠肝脏后进行压痕松弛实验,测算肝脏黏弹性参数。对离体肝脏病理标本进行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1~S4期)。对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各组大鼠黏弹性参数进行比较,并进行黏弹性参数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肝纤维化S1~S4期各组的黏弹性参数应力下降开始时的变化程度(g1)、应力降低到平衡时的变化程度(g2)、黏弹性材料的总松弛程度(g1+g2)、应力下降开始时间(τ1)、应力降低到平衡时的时间(τ2)进行比较,τ1、τ2、g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98、2.836、2.506,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黏弹性参数τ1在正常肝脏组与S1、S2、S3、S4期肝纤维化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7、1.689、2.887、3.195,P均<0.05);黏弹性参数τ2在S1期和S3期肝纤维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P <0.05);黏弹性参数g1在S2期和S3期肝纤维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1,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黏弹性参数g1、g1+g2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13、0.439,P均<0.001),τ1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509,P <0.001)。结论黏弹性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具有相关性,将黏弹性参数应用于大鼠肝脏纤维化分期的评估具有可行性,这也为黏弹性参数运用于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论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痕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冬,苏晨,钱林学,李国洋,曹艳平.不同形式大鼠肝脏标本在压痕松弛实验中的黏弹性参数的差异[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2].刘冬,苏晨,钱林学,李国洋,曹艳平.基于压痕松弛实验的黏弹性参数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

[3].王月敏,商磊,闫相桥,李新刚,李垚.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光子晶体薄膜实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J].材料导报.2019

[4].姜晨,高睿,姜臻禹,郝宇.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维氏压痕中位裂纹的实验研究[J].光子学报.2019

[5].郭素娟,崔元元,黄毓晖,轩福贞.焊接接头局部塑性行为的循环压痕实验研究[J].力学季刊.2018

[6].李明林,庞皓升,赖联峰,高诚辉.单层二硫化钼纳米压痕实验[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7].耿红霞.SEM原位压痕仪实验技术的创新与拓展[J].实验室科学.2018

[8].肖钧凯,汪国睿,戴兆贺,缪泓,刘璐琪.多层二维材料纳米压痕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8

[9].时贤,蒋恕,卢双舫,何治亮,李东杰.利用纳米压痕实验研究层理性页岩岩石力学性质——以渝东南酉阳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

[10].王明,刘少宝,徐志敏,陈昕,徐峰.肝脏组织的多孔弹性压痕理论和实验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8

论文知识图

试件尺寸及压痕位置多层膜在不同尺度下的强度及位错机制...不同晶粒尺寸各加载速率条件下纳米晶...卸压样品光学显微照片:其中灰...骨小梁纳米压痕的载荷位移曲线(Load...牙釉质在最大压痕载荷3mN作用下的有效...

标签:;  ;  ;  ;  ;  ;  ;  

压痕实验论文_刘冬,苏晨,钱林学,李国洋,曹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