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陈华明,诸民,姜毅[1](2013)在《预应力蛋形消化池地下连续墙—土相互作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ANSYS建立整体模型,分析了预应力蛋形消化池的地下连续墙与土相互作用以及流固耦合作用,从整体上综合考虑了结构的性能,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作为蛋形消化池的基础,同时又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是安全的。
白金超,杨玉泉[2](2012)在《蛋形消化池环向预应力瞬时损失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合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对有粘结预应力蛋形消化池结构环向预应力束在张拉期的变角损失、锚圈口损失、孔道摩阻损失、锚固回缩损失这4项瞬时预应力损失进行现场试验研究,测试方法及试验数据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根据试验结论对环向预应力筋张拉后的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上下束环向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固槽交错布置的方式,可有效弥补预应力损失沿环向分布的不均匀,并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杨玉泉,白金超[3](2011)在《超大型蛋形消化池结构群施工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蛋形消化池为连续变厚度大型旋转壳体空间结构,体型高、重量大、施工工艺复杂,需开展施工监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该文结合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的8座全预应力蛋形消化池群,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预应力损失、壳体结构应力及结构沉降等反应结构施工状态的关键指标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与研究。研究表明:采用上下束环向预应力筋张拉端锚固槽交错布置的方式,可有效弥补预应力损失沿环向分布的不均匀;实测结构应力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在满水工况下,壳体结构仍有一定的压应力储备;经闭水试验的检验,结构的最终累积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都在可控范围内。
陈华明,范苏榕,姜雷钢[4](2009)在《预应力蛋形消化池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与圆柱形储液罐相比,预应力蛋形消化池中流体与固体交界面呈弧形面,且结构横截面为变厚度,这就带来了有限元分析的困难。结合厦门市蛋形消化池的结构设计,采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对预应力蛋形消化池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整体的静力、动力分析,分析了蛋形消化池中盛有水体时结构的自振频率及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动应力,与国内首次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良好,表明该有限元计算模型是合理的,可以应用于类似特种结构。
姜忻良,高海,袁蕾[5](2009)在《桩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卵形消化池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全面掌握卵形消化池这种特殊大型结构的受力特点以指导实践,利用ANSYS软件对卵形消化池进行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计算了卵形消化池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池体变形特点和池壁内力分布情况,分析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态固有特性和动力响应,并采用二步分析法计算考虑桩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卵形消化池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预应力卵形消化池是一种受力合理的结构形式;空池状态和温度作用下的正常使用状态是两种最不利荷载组合情况;地震作用下池体水平位移随高度逐渐增大;不同方向上池壁内力呈规律变化;考虑桩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卵形消化池地震响应小于不考虑桩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卵形消化池地震响应.
高海[6](2009)在《消化池结构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化池是污水处理厂中的关键构筑物,属体型高、重量大、构造及受力情况复杂的特种结构,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指导实践。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包括上部结构、桩基与土在内的整体数学模型,利用现有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柱形消化池和卵形消化池进行静、动力分析。给出了与工程实际相匹配的静动力参数;分析中考虑了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可靠的分析结果。主要创新工作与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利用现有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消化池进行静、动力分析,得出可靠的分析结果,为实际工程设计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为消化池设计提供可靠的计算和分析依据。2、本文在为消化池配置预应力钢筋时,采用等效荷载法把每束预应力钢筋等效到该束钢筋作用的范围内,然后施加于消化池的池壁,推导出了等效荷载的公式,从而得到了比较合理的池壁控制内力。3、在建立卵形消化池计算模型时,首次提出将均匀变化的池壁厚度模拟成沿高度变化的二次曲线,有效提高了模型的精确度。在建立相互作用模型时,将整个下部区域划分为桩土区、近土区和地基无限域远土区。将桩土区模拟为正交各向异性体等效单元;用轴向弹簧-阻尼器单元模拟了粘弹性人工边界。首次将相互作用理论用于卵形消化池分析。4、本文采用的三维直接有限元建模的方式,更好地体现了平移和扭转的耦合反应。首次将分枝模态-二步分析法应用于桩土-消化池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实用研究:不是简单地由结构的粗划分过渡到要进行研究的细划分,而是直接模拟实际结构建立简化模型,并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精度。5、本文还提供了利用ANSYS进行消化池静动力分析的命令流,方便设计人员参考使用。文中采用的桩土-消化池相互作用体系动力计算方法,对其他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志涛[7](2007)在《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的ADINA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卵形消化池在我国发展已有十几年,但应用还不普遍,在设计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特别是对卵形消化池在地震作用下的流固耦合动力特性研究较少。本文将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DINA,对储液卵形消化池进行系统的流固耦合数值分析,为卵形消化池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基于速度势-位移有限元基本理论,建立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的数值模型,通过对储液卵形消化池进行了静力数值分析,得到了卵形消化池结构的位移与内力的分布,与文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其次,借助静力分析的流固耦合系统数值计算模型,对储液卵形消化池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出了结构的动力特性,求得了结构的三类模态。此外,研究了储液深度与固有频率的关系。最后,基于ALE理论,建立储液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数值模型,分析了储液卵形消化池在天津波和EL Centro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得出了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和内力的分布规律。
刁一桐[8](2007)在《带环梁卵形消化池静力数值分析与可视化》文中指出带环梁卵形消化池在国外已经得到应用,而国内鲜有带环梁卵形消化池的内力分析和研究,且尚无工程实例。因此,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带环梁卵形消化池进行内力数值分析,为未来我国带环梁卵形消化池的设计提供参考。首先,对带环梁卵形消化池池壁在各种荷载及其组合作用下的内力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可知,在考虑预应力荷载前,环向拉力最大值和经向弯矩最大值的绝对值出现在地面以上池壁,经向拉力最大值和环向弯矩最大值的绝对值出现在地面以下池壁;在考虑预应力荷载后,池壁的环向力和经向力均为压力,同时,池壁与环梁交接处的环向弯矩和经向弯矩也得到很大的减小。其次,本文分析了环梁在各种荷载及其组合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结果表明,自重+预应力为环梁截面的最不利荷载组合,即:空池状态为环梁的最不利受力状态。此外,本文从环梁截面高度、环梁截面宽度、环梁设置位置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环梁对池壁内力分布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环梁设置位置是影响池壁内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后,基于VB语言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并初步开发了《大型卵形消化池结构内力分析软件》,方便了设计人员应用ANSYS对卵形消化池进行计算分析,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黄建羽[9](2007)在《预应力卵形结构设计与风载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预应力卵形消化池因其工艺、结构、节能等方面的优点,逐渐成为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池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这一结构类型结合实际工程对结构设计的一些问题和风荷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结构设计方面,利用解析法进行薄膜内力和边界弯曲效应的分析,并利用有限元分析结果加以验证,同时给出内力计算的简易公式;利用薄膜内力计算公式对结构进行了形状优化,并得到壳厚的计算可近似取为沿高度线性变化;利用内力计算的简易公式推导了预应力筋的定量布置近似公式;采用规范公式对游动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和有固定端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应用预应力损失的计算结果,采用等效荷载法计算各个位置的等效荷载;依据工程背景建立了单元类型不同的两种有限元模型,壳壁分别采用壳单元和实体单元,并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了以下各工况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水压作用、自重作用、内部气压作用、壁面温差作用、中面升温作用以及环向和竖向预应力筋作用,同时对预应力张拉阶段的工况组合、使用阶段的工况组合以及最不利工况组合进行了分析。在风荷载特性方面,采用CFD数值模拟得出单体风压系数和体型系数分布,并给出了顺风向阻力和总升力;同时对CFD数值计算的结果通过插值计算代入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给出了风荷载作用下Mises等效应力分布并分析了危险截面。本文工作重在理论计算分析,目的在于对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华明,李杰,范民权,彭春强[10](2006)在《蛋形消化池与流体相互作用动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预应力蛋形消化池与其内部流体相互耦合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问题。通过ANSYS程序建立了计算流固耦合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了耦合效应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给出了结构的自振频率、模态、地震响应加速度、位移以及池体的应力。与国内首次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良好,表明该有限元计算模型是合理的,可以应用于类似特种结构。
二、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2)蛋形消化池环向预应力瞬时损失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概况 |
2 变角损失与孔道摩阻损失测试 |
2.1 变角损失测试 |
2.2 孔道摩阻损失测试 |
2.3 单端张拉时钢绞线伸长量的测试 |
3 锚圈口损失与锚固回缩损失测试 |
3.1 锚圈口损失测试 |
3.2 锚固回缩损失测试 |
3.3 两端张拉时钢绞线伸长量的测试 |
4 环向预应力束的瞬时损失分析 |
4.1 单束预应力束的瞬时损失 |
4.2 三束预应力束的平均瞬时损失 |
5 结论 |
(4)预应力蛋形消化池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流体-结构耦合效应分析[7] |
2 蛋形消化池有限元建模及分析 |
2.1 蛋形消化池有限元建模 |
2.2 静力分析 |
2.3 模态分析 |
2.4 动力分析 |
3 结论 |
(5)桩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卵形消化池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与计算模型 |
2 计算内容与方法 |
2.1 静力分析 |
2.2 动力分析 |
1) 自重惯性力 |
2) 动水压力 |
3) 桩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 |
3 静力计算结果 |
3.1 池体变形 |
3.2 池壁内力 |
4 动力计算结果 |
4.1 动态固有特性 |
4.2 池体位移 |
4.3 池壁内力 |
5 结论 |
(6)消化池结构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消化池概述 |
1.2 柱形消化池研究进展 |
1.2.1 柱形消化池预应力张拉工艺 |
1.2.2 国内柱形消化池应用进展 |
1.2.3 柱形消化池研究现状 |
1.3 卵形消化池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卵形消化池应用进展 |
1.3.2 国内外卵形消化池研究现状 |
1.4 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4.1 发展历程 |
1.4.2 研究的必要性 |
1.4.3 分析模型 |
1.4.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旋转壳的无矩理论和有矩理论 |
2.1 旋转壳的无矩理论 |
2.1.1 旋转壳无矩理论的平衡方程 |
2.1.2 旋转壳的变形分析(几何方程) |
2.1.3 旋转壳的虎克定律(物理方程) |
2.1.4 卵形消化池的无矩理论 |
2.1.5 圆柱形消化池的无矩理论 |
2.2 承受轴对称荷载作用旋转壳的有矩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弹塑性分析本构模型及动力方程的求解方法 |
3.1 引言 |
3.2 弹塑性理论 |
3.2.1 屈服准则 |
3.2.2 硬化准则 |
3.2.3 流动准则 |
3.2.4 本构方程 |
3.3 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 |
3.4 结构弹塑性本构模型 |
3.5 有限元分析步骤及动力方程的求解 |
3.5.1 有限元法及分析步骤 |
3.5.2 等参数单元 |
3.5.3 线性动力方程求解方法 |
3.5.4 非线性动力方程组求解方法 |
3.6 结构自振特性计算 |
3.7 动力分析常用的阻尼理论 |
3.8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枝模态二步分析法实用性研究及桩土-消化池相互作用体系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分枝模态法简介 |
4.3 分枝模态二步法的基本思想 |
4.3.1 分枝d 主模态的确定 |
4.3.2 分枝u 主模态的确定 |
4.3.3 模态综合 |
4.3.4 二步分析法 |
4.4 桩土-消化池动力相互作用实用分析方法 |
4.4.1 本文的二步分析法实用性研究 |
4.4.2 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 |
4.4.3 分析中考虑的影响因素与基本假定 |
4.5 桩土-消化池相互作用体系模型 |
4.5.1 适用于二步分析法的消化池简化模型 |
4.5.2 桩土区简化物理模型 |
4.5.3 地基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桩土-消化池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刚性地基上的计算模型及其在 ANSYS 中的实现 |
5.1 ANSYS 简介 |
5.2 工程概况 |
5.2.1 卵形消化池工程概况 |
5.2.2 柱形消化池工程概况 |
5.3 本文的计算模型 |
5.4 计算模型在ANSYS 中的实现 |
5.4.1 适用于消化池的单元类型 |
5.4.2 变厚度壳体的实现 |
5.4.3 材料特性定义 |
5.4.4 关于网格划分 |
5.4.5 位移协调的保证 |
5.5 地震激励施加方法 |
5.6 求解控制和结果后处理 |
5.7 ANSYS 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 在本文中的应用 |
5.8 ANSYS 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要点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消化池的静力分析 |
6.1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
6.2 卵形消化池的静力分析 |
6.2.1 工程材料参数 |
6.2.2 荷载取值及工况组合 |
6.2.3 卵形消化池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内力分析 |
6.2.4 卵形消化池预应力钢筋设计 |
6.2.5 钢筋预应力等效荷载 |
6.2.6 卵形消化池在设计值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
6.3 柱形消化池的静力分析 |
6.3.1 工程材料参数与荷载取值 |
6.3.2 柱形消化池在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
6.3.3 预应力钢筋的配置及等效荷载的转化 |
6.3.4 柱形消化池在设计值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消化池的动力分析 |
7.1 引言 |
7.2 消化池的动力特性 |
7.3 消化池简化模型有效性验证 |
7.4 卵形消化池的动力分析 |
7.4.1 工程材料参数 |
7.4.2 多遇地震作用下卵形消化池弹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
7.4.3 罕遇地震作用下卵形消化池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
7.5 柱形消化池的动力分析 |
7.5.1 用于动力分析的工程材料参数 |
7.5.2 柱形消化池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的ADINA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卵形消化池概述 |
1.2 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卵形消化池研究现状 |
1.2.2 流固耦合问题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的有限元静力分析 |
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1.1 旋转薄壳理论的基本公式 |
2.1.2 卵形消化池结构单元的选择 |
2.1.3 壳单元与实体单元的联接 |
2.1.4 基于速度势-位移有限元耦合系统的建立 |
2.1.5 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 卵形消化池液固耦合系统的静力数值分析 |
2.2.1 卵形消化池结构的基本参数 |
2.2.2 卵形消化池在静力荷载下的变形及内力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模态分析 |
3.1 模态分析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 |
3.1.1 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计算 |
3.1.2 行列式搜索法 |
3.2 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模态分析 |
3.2.1 卵形消化池模态计算结果 |
3.2.2 储液深度对消化池模态的影响 |
3.2.3 对模态结果进行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的瞬态动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卵形消化池基于ALE 方法的流固耦合动力分析基本原理 |
4.3 地震波的选取及其由加速度波到位移波的转换 |
4.4 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的动力分析 |
4.4.1 卵形消化池ALE 模型 |
4.4.2 地震荷载作用下液体压力分析 |
4.4.3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分析 |
4.4.4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带环梁卵形消化池静力数值分析与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卵形消化池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旋转薄壳基本理论及有限元数值模型 |
2.1 旋转薄壳基本理论 |
2.2 有限元数值模型 |
第三章 带环梁卵形消化池静力数值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池壁与环梁的内力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环梁对池壁内力的影响 |
4.1 环梁刚度计算公式 |
4.2 环梁截面高度对池壁内力的影响 |
4.3 环梁截面宽度对池壁内力的影响 |
4.4 环梁位置对池壁内力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VB对ANSYS的二次开发 |
5.1 基本原理 |
5.2 《大型卵形消化池结构内力分析软件》简介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预应力卵形结构设计与风载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壳体结构理论 |
1.3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
1.4 本文工程背景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卵形壳解析计算 |
2.1 薄壳理论的基本假设 |
2.2 卵形曲面的几何和应力描述 |
2.3 无约束卵形壳的静定方程 |
2.4 水压作用下内力的解析计算及其与有限元法结果的对比 |
2.5 弯曲效应的计算以及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构形状优化 |
3.1 消化池的工艺要求及约束条件 |
3.2 消化池的形状参数 |
3.3 壳厚设计 |
3.4 第一种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设计 |
3.5 第二种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力简易计算和预应力筋布置 |
4.1 底部约束条件下的内力计算 |
4.2 环向预应力筋的定量布置 |
4.3 竖向预应力筋的定量布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限元建模及预应力损失分析 |
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
5.3 预应力等效荷载的施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各个工况下消化池的应力分布 |
6.1 水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
6.2 自重作用下应力分布 |
6.3 气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
6.4 壁面温差2.275度(内表面温度高)时的应力分布 |
6.5 中面升温2.5度时的应力分布 |
6.6 环向预应力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
6.7 竖向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
6.8 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风荷载数值模拟 |
7.1 引言 |
7.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7.2.1 控制方程 |
7.2.2 近壁区处理及离散格式 |
7.2.3 几何模型及网格的划分 |
7.2.4 大气边界层的模拟 |
7.3 计算结果分析 |
7.3.1 压力系数分布 |
7.3.2 合力计算与体型系数 |
7.4 风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及危险截面 |
第8章 结论和建议 |
1.本文工作总结 |
2.本文不足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应力蛋形消化池地下连续墙—土相互作用分析[J]. 陈华明,诸民,姜毅. 山西建筑, 2013(07)
- [2]蛋形消化池环向预应力瞬时损失试验研究[J]. 白金超,杨玉泉. 建筑结构, 2012(01)
- [3]超大型蛋形消化池结构群施工监测研究[J]. 杨玉泉,白金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01)
- [4]预应力蛋形消化池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J]. 陈华明,范苏榕,姜雷钢.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9(02)
- [5]桩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卵形消化池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J]. 姜忻良,高海,袁蕾. 天津大学学报, 2009(04)
- [6]消化池结构分析与应用研究[D]. 高海. 天津大学, 2009(12)
- [7]卵形消化池流—固耦合系统的ADINA有限元分析[D]. 陈志涛. 天津大学, 2007(04)
- [8]带环梁卵形消化池静力数值分析与可视化[D]. 刁一桐. 天津大学, 2007(04)
- [9]预应力卵形结构设计与风载特性分析[D]. 黄建羽. 浙江大学, 2007(02)
- [10]蛋形消化池与流体相互作用动力分析[J]. 陈华明,李杰,范民权,彭春强. 工程力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