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回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下水,地热,胶体,湿地,德阳市,水库,地下。
人工回灌论文文献综述
朱恒华,孙静,林奇云,刘治政,林国庆[1](2019)在《人工回灌条件下滨海砂质含水层渗透性的时空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回灌补给滨海含水层是海水入侵修复经常采用的工程措施,然而人工回灌条件下滨海砂质含水层经常出现渗透性显着降低的现象,其含水介质渗透性的时空演变规律仍不清楚。本文以青岛市大沽河下游咸水入侵区含水层砂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不同尺度的室内砂柱淡咸水驱替试验,对定水头和定流速条件下人工回灌咸淡水驱替过程中砂质含水层渗透性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淡水驱替咸水时含水介质的渗透性会发生显着变化,整个砂柱的渗透性先降低后回升,原因是回灌过程中砂柱中的黏土矿物发生释放、迁移、沉积;定水头条件下,在砂柱的前半段存在一个淘空区,渗透系数是初始渗透系数的1.6~2.0倍,砂柱其它部分渗透性是先降低再轻微回弹;定流速条件下,砂柱的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砂柱各段离入水口的距离越远其渗透系数的值越小;砂柱黏粒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渗透性的演化特征相吻合。研究成果可为人工回灌治理滨海含水层海水入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张海娇[2](2019)在《豫北某城区地热水人工加压回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豫北地区地热水回灌的可行性及适合的回灌模式,本文以豫北某城区地热井加压回灌试验为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豫北地区地热水中开展加压回灌是可行的;通过分析加压前后回灌能力的变化、压力与回灌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回灌量与出水量之间的联系,说明加压回灌可以有效提高回灌能力,增大回灌量。此外,对抽灌井合理井距进行了计算,可为条件类似地区实施回灌工程提供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西部资源》期刊2019年03期)
高东东,吴勇,孙厚云,周文波[3](2019)在《絮凝沉淀-人工湿地-地下水回灌系统水质处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德阳市絮凝沉淀-人工湿地-地下水回灌系统运行各阶段的水质处理效果与开采供水的可行性,开展了水质分析、絮凝沉淀试验、人工湿地水处理试验、入渗试验、抽水试验、数值模拟等多项前期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绵远河水的浊度、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总大肠杆菌、细菌总数指标是系统重点处理的水质指标,研究场地内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最佳投加量为5. 3 mg/L[以叁氧化二铝(Al2O3)计],沉淀时间不小于1. 5 h;单个入渗池运行时理论入渗量可达13 574. 4 m3/d;叁口开采井的开采量可达3 960 m3/d;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入渗水从入渗补给池到开采井含水层有充足的时间杀灭病菌和病毒,开采井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入渗池的垂向入渗补给量。综合研究表明,系统运行水质主要控制指标理论上均可达到设计回灌水质要求,供水量可满足设计要求,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较小,系统运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需要持续开采地下水;试验结果为校正地下水数值模型、系统的改进、系统全面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刘贯群,岳彩东,王松禄,周恒,孙运晓[4](2018)在《平度市地下水人工回灌补源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过度开采而引起的地下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平度市面临的最为迫切的环境问题之一。地下水人工回灌可以有效的恢复地下水位、增加地下水资源,实施人工回灌的第一步是对含水层进行回灌试验研究。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管井回灌法,通过反滤回灌井和普通回灌井试验,确定其稳定回灌量;利用干扰井回灌试验,分析普通回灌井间的合适距离;对比了回灌井间歇运行与连续运行的回灌效果;研究了渗透系数在回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回灌井的回灌能力优于反滤回灌井;相距75m的回灌井相互干扰较小;回灌井的最大单井稳定回灌量为33.4m~3/h;渗透系数随回灌时间的衰减符合指数函数关系,且潜水-承压回灌井的衰减程度大于潜水回灌井。(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杜新强,路莹,冶雪艳,宋亚霖,万玉玉[5](2018)在《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介质堵塞与水质变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人工回灌借助于一定的工程措施补充地下水量和提高地下水位,可以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利用以及受损地质环境的控制与修复等多重目标。地下水人工回灌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过程中,其核心科学问题可归结为堵塞和水质变化两方面。综述了物理堵塞、化学堵塞和生物堵塞3种典型类型堵塞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介绍了由于有害组分迁移转化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所导致的水质变化研究进展。提出了多类型堵塞交互作用、堵塞过程与渗流特征交互作用、堵塞对水质影响以及堵塞与水质变化交互作用等未来值得注意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孙厚云,吴勇,高东东,张凡[6](2018)在《基于絮凝沉淀-人工湿地-回灌的水处理工程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德阳市公共供水主要依靠地下水,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将微污染河水经絮凝沉淀与人工湿地处理后回灌补给地下水并建立傍河地下水水源地,具有河水处理-再利用-调蓄开发叁位一体的优势。通过构建一套絮凝沉淀-人工湿地-地下水回灌系统,并结合数值模拟,探讨了系统运行各阶段的水质净化效果及地下水回灌与开采供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絮凝沉淀-人工湿地处理后,浊度、TP、TN、COD_(Mn)、NH_4~+-N均可达到工程设计回灌水质要求。地下水回灌-开采供水系统对原生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有限,人工湿地-地下水回灌-供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11期)
张永杰,束龙仓,温忠辉,许杨,吴佩鹏[7](2018)在《人工回灌对地下水年龄分布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可更新能力是评价地下水开发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可更新能力可以用地下水年龄来定量表达。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的实际更新状况已与自然条件下截然不同。基于台兰河流域地下水库建设和人工回灌工作现状,通过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入渗池位置,回灌强度和包气带厚度对地下水年龄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回灌使地下水年龄整体变年轻;入渗池位置和回灌强度的改变对地下水年龄分布的影响显着;包气带厚度的增大使回灌水滞留时间延长,导致地下水年龄增大,该研究可为合理评价区域地下水可更新能力提供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8年01期)
刘丹[8](2017)在《人工回灌条件下地下水中DBPs的迁移转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出现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裂缝、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人工回灌技术是有效恢复地下水位和控制环境地质问题恶化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拟回灌水源与回灌目标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水化学组分上存在差异和回灌过程水动力场的变化,均会对回灌后地下水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工回灌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拟回灌水源中消毒剂的存在与地下水中天然有机物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DBPs),从而引起地下水水质安全风险。但长期以来,缺乏回灌水源中消毒剂的使用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认识,我国对于人工回灌过程中DBPs污染缺乏系统研究,消毒副产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还有待于查明。因此,研究人工回灌条件下消毒副产物形成规律、迁移转化机制,为保障人工回灌过程中地下水安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委托课题《寿光市引弥回灌和地下水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为依托,以寿光弥河回灌试验场地为研究区,在分析回灌场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次氯酸钠作为拟回灌水源消毒剂,腐殖酸模拟地下水中有机物,选择氯消毒副产物中检出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叁氯甲烷作为重点监测对象,通过开展形成机制实验、静态实验、动态模拟实验,揭示DBPs叁氯甲烷在人工回灌条件下的形成规律及迁移转化机制,通过建立叁氯甲烷的迁移转化数值模型和解析模型进行预测,并确定回灌水源中有效氯浓度阈值。本次研究结果表明:1.水中有效氯与有机物腐殖酸反应生成叁氯甲烷不是瞬时完成的,生成量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当水中有机物浓度一定(TOC=5mg/L或TOC=10mg/L),有效氯浓度范围为0.25~4mg/L时,叁氯甲烷的生成量与消毒剂投放量呈线性关系,有效氯浓度继续增大,生成量趋于稳定。此外叁氯甲烷的生成潜力与水质条件有关,生成量随p H的降低和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且水中二价阳离子的抑制作用大于一价阳离子。2.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回灌场地叁种介质(粉土、细砂、中粗砂)对叁氯甲烷的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吸附容量分别为2.22μg/g,1.57μg/g,1.40μg/g;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采用的场地介质对叁氯甲烷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能力为:粉土>细砂>中粗砂。3.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回灌场地叁种含水层介质(粉土、细砂、中粗砂)中,叁氯甲烷的生物降解过程可用Monod方程来描述。叁氯甲烷在叁种含水层介质中的衰减速率大小顺序为:粉土>细砂>中粗砂,即随着介质粒径的增大,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降低,叁氯甲烷的生物降解速率逐渐减小。此外,叁种介质对叁氯甲烷的生物降解速率均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4.结合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室内动态模拟实验,对回灌过程中叁氯甲烷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1)含水介质对叁氯甲烷迁移的影响细砂、中粗砂作为含水层介质进行土柱模拟实验研究含水介质类型对叁氯甲烷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叁氯甲烷在中粗砂中的迁移能力大于细砂,主要是由于细砂的高比表面积提供了更多的吸附点位;此外,在相同达西流速条件下,孔隙流速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使得叁氯甲烷与介质间的剪切力减小,吸附作用增强,迁移能力减弱。(2)水化学条件对叁氯甲烷迁移的影响回灌水源中消毒剂初始浓度影响叁氯甲烷的迁移速度,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流出液中叁氯甲烷的相对浓度峰值增大。地下水中p H的降低,H+与叁氯甲烷发生竞争吸附,随着p H的增大,H+浓度降低,此时介质对叁氯甲烷的吸附作用增强,不利于叁氯甲烷的迁移;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金属阳离子可以中和更多的负电荷,静电作用力减弱,抑制叁氯甲烷的迁移;此外,二价阳离子(Ca~(2+))对叁氯甲烷影响大于一价阳离子(Na+),Ca~(2+)与含水层介质作用形成键桥,使得介质的吸附点位增多,促进含水层介质对叁氯甲烷的吸附。(3)水动力条件对叁氯甲烷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叁氯甲烷的迁移能力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降低了叁氯甲烷在含水介质中的滞留,且提高了释放量。一方面,随着流速的增大,叁氯甲烷与多孔介质的接触时间减少,减少叁氯甲烷与介质的碰撞,使得吸附量降低;另一方面,流速的变化影响叁氯甲烷与多孔介质间的剪切力矩,随着流速的增大,剪切力增大。5.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室内实验结果构建了回灌场地地下水中叁氯甲烷的迁移转化数值模型和解析模型,开展回灌场地距回灌井最近的监测井中叁氯甲烷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当回灌水源有效氯浓度1mg/L时,高p H、低离子强度、高流速条件下叁氯甲烷均有可能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0μg/L),通过解析模型确定当监测井浓度峰值不超过60μg/L时叁氯甲烷的初始浓度,根据叁氯甲烷的生成规律,预测回灌水源有效氯浓度限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周晶晶[9](2017)在《人工回灌条件下地下水中天然胶体与Fe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模拟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人工回灌补给含水层技术虽然越发成熟,但是人工回灌条件下胶体与微量元素相互作用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在以往有关微量元素的研究中,胶体的作用往往被忽略。因此,研究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微量元素Fe和天然胶体在含水层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保证地下水安全尤为重要,尤其是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的地区。本次研究以二氧化硅胶体和腐殖酸(HA)胶体分别代表天然条件下的无机和有机胶体,以Fe为代表性微量元素,通过室内实验模拟回灌条件下的不同胶体类型(二氧化硅和HA胶体)、不同介质(玻璃珠、石英砂和砂)、不同离子强度(IS)、不同离子价态、和不同水动力条件下Fe的吸附、迁移和滞留。结合室内实验数据,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平台,对各个实验条件下Fe的迁移过程进行了量化模拟和预测。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Fe-天然胶体”共存条件下的理化性质不同胶体类型对“Fe-天然胶体”共存条件下流体动力学直径的影响程度不同。二氧化硅胶体对“Fe-二氧化硅胶体”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影响不大,流体动力学直径在100nm范围,不同浓度二氧化硅胶体浓度条件下粒径相差<6nm。HA胶体的加入对“Fe-HA胶体”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影响较大,流体动力学直径在1000nm范围。随着IS的增加“Fe-天然胶体”的流体动力学直径逐渐增大。二价阳离子Ca2+对“Fe-天然胶体”体系的流体动力学直径增大的影响大于一价阳离子Na+。此外,不同胶体类型对“Fe-天然胶体”共存条件下悬浮液电势电位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随着二氧化硅胶体浓度的增大,“Fe-二氧化硅胶体”悬浮液的ζ电势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随着HA胶体浓度的增大,“Fe-HA胶体”悬浮液的ζ电势负值增大。以上悬浮液电势均处在±30m V范围内,因此都处于不稳定状态。在“Fe-二氧化硅胶体”悬浮液中当存在一价阳离子钠时,随着IS的升高ζ电势逐渐降低,从而趋于不稳定状态。当存在二价阳离子时随着IS的升高ζ电势逐渐升高。“Fe-HA胶体”悬浮液的ζ电势负值随着IS的增大而减小。对悬浮液ζ电势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HA胶体、Fe和二氧化硅胶体。正是由于不同条件下的“Fe-天然胶体”流体动力学直径和电势电位的变化,才导致其迁移转化过程复杂化。(2)“Fe-天然胶体”共存条件下的吸附规律“Fe-二氧化硅胶体”共存体系中,二氧化硅胶体通过占据介质表面的吸附位点阻碍了介质对Fe的吸附,相对于无二氧化硅胶体的情况,可减少3%的Fe吸附。玻璃珠和石英砂吸附Fe的能力相当,砂对Fe的吸附能力最强,在无胶体条件下吸附可达63.05%。在无胶体和加入胶体两种条件下,玻璃珠介质对Fe的吸附均会随着IS的增大而增大。“Fe-HA胶体”共存体系中,HA胶体的作用机制与二氧化硅胶体有所不同。HA胶体的加入充当了共存体系中的吸附位点,其促进了介质对Fe的吸附。在本次实验的叁种介质中,砂对Fe的吸附能力最强,可达87%。当加入HA胶体后介质对Fe的吸附能力均明显增强。(3)“Fe-天然胶体”共存条件下的迁移规律“Fe-二氧化硅胶体”共存体系中,二氧化硅胶体同样通过占据介质表面的吸附位点从而促进Fe的迁移。在没有胶体和加入二氧化硅胶体两种条件下,Fe在介质中的迁移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玻璃珠、石英砂和砂。二氧化硅胶体在石英砂介质中对Fe峰值浓度的促进最明显,可达25%。随着IS增大和流速减小,Fe的迁移能力明显变弱。IS=0.05M(Ca Cl2),流出液中出现了直径较大的结合态“Fe-二氧化硅胶体”,表明结合态的“Fe-二氧化硅胶体”可在多孔介质中迁移出来。“Fe-HA胶体”共存体系中,HA胶体通过吸附在固相介质表面增加介质表面的吸附位点阻碍Fe的迁移,HA胶体的加入可使Fe的峰值下降超过70%。砂介质中,Fe的滞留现象最明显,Fe在砂介质中的沉积速率系数高达10-2s-1。随着随着IS升高和流速增大,Fe的迁移能力增强。高IS,特别是二价阳离子条件下,阳离子会吸附在HA胶体表面,从而减少Fe的吸附,促进Fe的迁移。IS=0.05M(Ca Cl2),HA胶体存在情况下,“Fe-HA胶体”在迁移过程中被介质吸附,流出液中的Fe均为直径较小未与HA吸附的Fe。(4)“Fe-天然胶体”共迁移数值模拟在无胶体和加入胶体的情况下模拟Fe穿透曲线结果和实验穿透曲线结果均吻合较好。Fe自身迁移和“Fe-二氧化硅胶体”共存时沉积速率系数(<1.5×10-3s-1)较小,“Fe-HA胶体”共迁移时沉积速率系数较大,在砂介质中“Fe-HA胶体”共迁移时的沉积速率系数可达4×10-2s-1。(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白福高,刘明柱,刘伟江,陈坚,文一[10](2016)在《潮白河河道地下水人工回灌包气带水分运移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潮白河河道开展的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分析试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运用Hydrus-2D模拟软件建立适用于二维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水分运移模型,预测不同回灌补水条件下试验场地包气带水分演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潮白河河道包气带分层情况相对简单,以卵石层为主,其中夹杂着粉质黏土、卵石填土、细砂层,总体渗透能力较强。(2)当回灌水头为1.0m时,回灌补给约经过1.2d开始影响地下水。(3)观测点1(回灌坑正下方潜水表面)处的压力水头在回灌初期呈稍微下降趋势,随后开始逐渐回升并不断抬升,最终基本保持恒定,此时压力水头平均抬升约1m。(4)建议水资源回灌过程可在下游适当采取拦截工程,使回灌水头稍微提高,从而达到快速入渗的效果,以减少地表水资源的蒸发损失。(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6年06期)
人工回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豫北地区地热水回灌的可行性及适合的回灌模式,本文以豫北某城区地热井加压回灌试验为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豫北地区地热水中开展加压回灌是可行的;通过分析加压前后回灌能力的变化、压力与回灌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回灌量与出水量之间的联系,说明加压回灌可以有效提高回灌能力,增大回灌量。此外,对抽灌井合理井距进行了计算,可为条件类似地区实施回灌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回灌论文参考文献
[1].朱恒华,孙静,林奇云,刘治政,林国庆.人工回灌条件下滨海砂质含水层渗透性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质学报.2019
[2].张海娇.豫北某城区地热水人工加压回灌实验研究[J].西部资源.2019
[3].高东东,吴勇,孙厚云,周文波.絮凝沉淀-人工湿地-地下水回灌系统水质处理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4].刘贯群,岳彩东,王松禄,周恒,孙运晓.平度市地下水人工回灌补源试验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杜新强,路莹,冶雪艳,宋亚霖,万玉玉.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介质堵塞与水质变化研究进展[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8
[6].孙厚云,吴勇,高东东,张凡.基于絮凝沉淀-人工湿地-回灌的水处理工程实践[J].中国给水排水.2018
[7].张永杰,束龙仓,温忠辉,许杨,吴佩鹏.人工回灌对地下水年龄分布规律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8
[8].刘丹.人工回灌条件下地下水中DBPs的迁移转化机制[D].吉林大学.2017
[9].周晶晶.人工回灌条件下地下水中天然胶体与Fe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模拟预测[D].吉林大学.2017
[10].白福高,刘明柱,刘伟江,陈坚,文一.潮白河河道地下水人工回灌包气带水分运移模拟[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