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遗传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免疫,遗传学,糖尿病,强直性脊柱炎,内质网,基因,肽酶。
免疫遗传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彧[1](2019)在《强直性脊柱炎免疫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强直性脊柱炎(AS)是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炎症性关节炎,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好发于青年男性。AS的发病可能是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5年来,AS免疫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有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非MHC基因、肠道黏膜免疫以及内质网氨基肽酶(ERAP)参与AS发病的最新研究发现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剑勇,肖敏,张薇,李丹[2](2016)在《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痛风患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引起医学各界研究团队关注。痛风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免疫调节系统在痛风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综述免疫系统相关基因与痛风的研究现状:尿酸钠结晶被Toll样受体(TLRs)识别激活核转录因子通路介导炎症反应,但TLR2几个多态性位点与痛风关联不大,TLR4的多态性位点与关节炎症的关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白细胞介素家族在痛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他免疫相关基因如NLRP3、BCAS3、KCNQ1炎性体与痛风危险因素的关联,通过对痛风的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以促进人们对痛风发病机理的了解。(本文来源于《风湿病与关节炎》期刊2016年10期)
郑敏娜,宁铁林,赵璇,李龙,程绍辉[3](2016)在《免疫遗传学因素对HIV感染和病程进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机体对艾滋病病毒(HIV)的易感性及病程进展,受宿主基因、病毒进化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抗HIV感染免疫与多种宿主基因的免疫遗传学因素有关,趋化因子辅助受体和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细胞因子等的基因多态性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HIV进入、免疫识别和抗原呈递,及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对研制有效疫苗和免疫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影响HIV感染和病程进展的免疫遗传学相关基因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艾滋病性病》期刊2016年08期)
莫秋红,申卫东,周燕[4](2016)在《分子免疫遗传学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输血技术及相关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输血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科在现代医学中备受关注并得到了重新认识。基因革命时代的到来,使得输血医学中的配血方式在慢慢发生改变。本文就以DNA检测技术为基础的分子免疫遗传学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6年01期)
谭顺[5](2015)在《HBeAg/HBeAb早发血清学转换患者病毒学和免疫遗传学的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世界大约有2.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1],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年内约有2%~6%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2,3],每年大约有65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4]。目前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分为4个阶段[5-7],包括免疫耐受期(Immune tolerant phase)、免疫清除期(Immune clearance phase)、非活动复制期(Inactive phase)和再活动期(Reactivation phase)。HBeAg自然转换需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而抗病毒治疗的HBeAg转换率也只有40%左右[8-12],离我们理想的转换率还有一定的差距。病毒的变异影响着病毒的表达和复制,最常见的即为前C区和BCP区变异,前C区变异常见为G1896A突变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终止密码子,从而使HBeAg的表达被终止。BCP区最常见的变异是A1762T和Gl764A的双点突变,通过降低前C区mRNA的转录水平从而减少HBeAg合成[13,14]。多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15-19]证明了HLA-DP/DQ、IL28B在HBV持续感染和清除过程中有着显着的相关性。慢性HBV感染的进程和结局受到病毒因素(PC/BCP)和宿主因素(HLA-DP/DQ、IL28B)两方面的影响,但是自发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免疫遗传学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也还没有针对HBeAg转换的大样本队列GWAS研究,所以,我们前瞻性的收集了低年龄HBeAg未转换(年龄小于20岁,HBeAg阳性)、低年龄HBeAg转换(年龄小于20岁,HBeAg阴性)、高年龄HBeAg转换(年龄大于50岁,HBeAg阴性)和高年龄HBeAg未转换(年龄大于50岁,HBeAg阳性)四组病例样本,通过对PC/BCP变异和HLA-DP/DQ、IL28B基因多态性的分析,从病毒和宿主两个方面对HBeAg早发血清学转换进行研究,希望能进一步证明HLA-DP/DQ、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及PC/BCP变异与HBeAg早发/迟发血清学转换的关系。我们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第一阶段收集CHB患者共437例,低年龄HBeAg未转换组106例,低年龄HBeAg转换组179例,高年龄HBeAg转换组90例及高年龄HBeAg未转换组62例。低年龄HBeAg转换组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高年龄HBeAg未转换组(65.9%vs 46.7%)。患者进入免疫清除期的机率明显高于再活动期(23.7%,35.5%vs 9.5%),ALT在正常范围内时比较四组病例的ALT和HBV DNA,HBeAg阳性组均显着高于HBeAg阴性组(24.1±8.33,6.9±1.2 vs 20.6±8.7,4.2±1.3)。HBeAg阴性患者中,高年龄段的HBV DNA阳性率为42.2%,明显高于低年龄患者的18.4%(χ2=17.4,P<0.05)。2.低年龄HBeAg未转换组,全为野生型,并未发生PC或BPC位点突变;低年龄HBeAg转换组,PC区变异占69%;但BCP双位点突变及野生型,仍占约25%;高年龄HBeAg转换组,BCP区变异和野生型分别占了24%和17%;。高年龄HBeAg未转换组,有6例(11%)患者虽然发生了PC区变异,但仍然表现为HBeAg持续阳性。高年龄HBeAg阳性患者,PC/BCP变异型与野性型相比,在年龄、性别、ALT、HBV DNA及HBsAg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BCP突变型HBeAg滴度显着低于野生型患者(t=-3.1,P<0.05)。PC突变型HBeAg滴度低于野生型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t=-1.4,P>0.05)。3.HBV持续阳性患者rs12979860 T和rs8099917 G等位频率(9.0%,8.5%)显着高于早发转换患者(3.4%,3.3%)(P=1.45×10-4,P=3.15×10-4),为危险等位。IL28B rs12979860 CC和rs8099917 TT基因型与慢性HBV患者HBeAg早发血清学转换显着关联(rs12979860,p=8.74×10-4;rs8099917,p=2.15×10-3);IL28B rs8099917、rs12979860GT单倍型与HBeAg持续阳性患者显着关联(P=2.39×10-3),IL28B rs8099917、rs12979860 TC单倍型与HBeAg早发血清学发转换患者显着关联(P=2.39×10-3)。4.HLA-DP/DQ与HBeAg自发血清学转换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总之,本研究通过PC/BCP变异实验证明了病毒变异能降低HBeAg水平,并影响HBeAg转换率,但病毒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HBeAg转换结局;通过HLA-DP/DQ、IL28B与HBeAg早发或迟发血清学转换的研究,从宿主遗传方面证明了IL28B与HBeAg早发转换的相关性,而HLA-DP/DQ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15-05-01)
徐沪济,吴歆,宋婧[6](2014)在《强直性脊柱炎免疫遗传学致病机制进展的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以骶髂关节炎和附着点炎为特征。AS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3%左右[1-2],发病高峰年龄在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目前,AS的致病机制仍不清楚,而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导致自身免疫紊乱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本文来源于《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03期)
吕雅素,左常婷[7](2013)在《妊娠期糖尿病免疫遗传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妇女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其是多个基因异常表达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探索GDM发病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对GDM患者进行预测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与妊娠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程度超过了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的极限是目前较为公认的GDM发病原因,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的研究发现,免疫遗传因素在GDM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从免疫遗传角度深入探讨GDM患者T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复合体等的变化可为进一步研究GDM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国际妇产科学杂志》期刊2013年06期)
振藩[8](2011)在《免疫遗传学先驱巴鲁赫·贝纳塞拉夫》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2日,美国免疫遗传学先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犹太人巴鲁赫·贝纳塞拉夫因肺炎在位于波士顿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由于发现了细胞表面由遗传决定的调节免疫系统反应的机制,贝纳塞拉夫与美国科学家乔治·斯内尔和法国科学家让·多塞共同获得了19(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1-08-20)
朱刚,侯玉华,哈依拉提[9](2011)在《动物免疫遗传学与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疫病不仅危害动物健康,影响畜牧业经济效益,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还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从遗传的角度来看,也将严重地影响动物的遗传进展。研究表明,人类和动物的许多传染病与其本(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1年11期)
李彬,颜秀娟,申卫东[10](2011)在《组织配型及免疫遗传学实验室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配型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关键,并对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良好的配型应该建立在正确的白细胞抗原(HLA)分型基础上,因此快速准确地进行HLA分型是至关重要的。南宁输血医学研究所组织配型及免疫遗传学实验室以搭建广西移植配型中心基础平台为导向,建立了医学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重点把握检测中的关键控制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1年04期)
免疫遗传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痛风患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引起医学各界研究团队关注。痛风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免疫调节系统在痛风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综述免疫系统相关基因与痛风的研究现状:尿酸钠结晶被Toll样受体(TLRs)识别激活核转录因子通路介导炎症反应,但TLR2几个多态性位点与痛风关联不大,TLR4的多态性位点与关节炎症的关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白细胞介素家族在痛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他免疫相关基因如NLRP3、BCAS3、KCNQ1炎性体与痛风危险因素的关联,通过对痛风的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以促进人们对痛风发病机理的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遗传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彧.强直性脊柱炎免疫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9
[2].张剑勇,肖敏,张薇,李丹.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
[3].郑敏娜,宁铁林,赵璇,李龙,程绍辉.免疫遗传学因素对HIV感染和病程进展的影响[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
[4].莫秋红,申卫东,周燕.分子免疫遗传学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6
[5].谭顺.HBeAg/HBeAb早发血清学转换患者病毒学和免疫遗传学的关联研究[D].第叁军医大学.2015
[6].徐沪济,吴歆,宋婧.强直性脊柱炎免疫遗传学致病机制进展的认识[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4
[7].吕雅素,左常婷.妊娠期糖尿病免疫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
[8].振藩.免疫遗传学先驱巴鲁赫·贝纳塞拉夫[N].工人日报.2011
[9].朱刚,侯玉华,哈依拉提.动物免疫遗传学与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
[10].李彬,颜秀娟,申卫东.组织配型及免疫遗传学实验室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管理[J].吉林医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