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主体论文_刘春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互主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体性,主体,外语,方法论,能力,数字,显性。

互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艳[1](2019)在《互主体性:后现代语境下田野作业的反思——基于年轻女性研究者在中原农村社区的田野经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河南民间高跷表演霸王鞭的田野考察经历,对民俗学人类学田野作业方法进行观照和反思,得出如下认识:官方引介进入研究社区的渠道具有诸多便利,但研究者对其中受到的制约需保持清醒;田野过程复杂多变,研究者需灵活应对、顺势而为;面对全球化、现代化对世界每个角落的深刻影响,研究者更应自觉用互主体性的视角统摄田野作业;对女性研究者的田野作业而言,与社会性别制度的制约和人际交往情感力量的抗衡区隔相比,更经常的状态是二者的交融互动。(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施晓花[2](2015)在《论协商民主的“互主体”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现代政治理论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理论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而对协商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为解决当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民主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新兴的民主理论必然要求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理论范式,互主体思想为解决协商民主的理论困境以及酝酿新的政治实践指明了方向。(本文来源于《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张永庆[3](2015)在《社会批判的互主体性逻辑及方法论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日本哲学家广松涉所指认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物象化理论,是一种以互主体性为主导逻辑的社会批判理论。从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生成逻辑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当中还与物象化批判同构性地存在着人象化批判、意识象化批判。其中,物象化、人象化分别是指现实的个人在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层面发生的"颠倒"性事实关系,而意识象化则是指由物象化、人象化在意识层面引发的"颠倒"现象。立足现实的个人辩证法批判物象化、人象化和意识象化,探讨上述批判蕴含的方法论意义,有助于在互主体性哲学范式下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批判的当代视野。(本文来源于《南都学坛》期刊2015年04期)

周小成[4](2014)在《构建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先进的外语教育服务模式,首先要树立互主体化的先进教学法理念,其次应借助数字化的先进外语教育资源建设,最终构建能够提高技能、增长智慧的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通过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综合体运用和推广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本文来源于《俄语学习》期刊2014年02期)

陈稚林[5](2012)在《互主体性视域中的医患和谐》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确立医患双方的互主体性,这是保证医疗效果,维护病人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已经极大的改变了人们对健康的认同,追求优质医疗资源和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并且在就医过程中充分体现医患双方的平等性和主体利益,成为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必然要求。在就医过程中充分凸显医患之间的互主体性,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终极目标。本文选择从互主体性的视角来探求医患关系,旨在以哲学的层面分析蕴含于医疗过程中的医患互主体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解析造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根源,说明确立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的互主体性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在要求和终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社会医疗卫生体系,不断缓和医患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充分认识我国当前医患之间的矛盾关系,深入分析其内在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探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路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关系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根本就是要以“病人”为本,以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为本,生命为本,充分利用一切手段保证和维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真正诠释医疗事业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本文主要分叁个部分对互主体性视域下的医患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一章从哲学史的角度对主体性和互主体性,以及医患关系中的互主体性进行了界定,进而重点分析了马克思的主体性和互主体性思想;第二章通过对中国近叁十年医疗改革历程的梳理,清晰地认识到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矛盾,并对矛盾的成因进行了重点分析。第叁章集中探讨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从学理和实践的角度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出了建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本文写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多年来的医疗实践证明,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层面,还是医疗过程中的医患之间,建立医患互相信任、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的医患体制和机制,充分体现双方的主体利益,是医疗改革的终极目标。这是一个系统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事业。(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2-06-01)

张扬[6](2012)在《从互主体性到互文性的理论再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话理论"和"互文性理论"是语言异质性研究的两种重要理论,"对话理论"是"互文性理论"的前文本,而"互文性理论"是对"对话理论"的吸收与移位。本文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理论意图入手,通过对"对话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在"话语与文本"、"人本主义与文本主义"两方面异同的论析,揭示互主体性到互文性是从主体到客体,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变过程。(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2年02期)

李映红,黄明理[7](2012)在《论河流的主体性及其内在价值——兼论互主体性的河流伦理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为尺度"和"以河流为尺度"是考察河流价值的两种不同向度。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帜下,河流的生命本体被忽视,河流的经济价值被盲目追逐和过度利用。面对全球性的河流危机,"以河流为尺度"的河流中心主义兴起,成为对传统理念的反拨,但它矫枉过正的偏颇要求建立"人河互为尺度"的互主体性的、相互回馈的河流伦理观。从自然整体论的角度,确立新的河流价值观和基本权利,旨在承认河流自身的生命及其内在价值,维护河流永续生存的权利,进而也是维护人类的长远利益。(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2年01期)

许思友[8](2011)在《本科现代文学互主体性教学模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科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教材越编越厚,课时越改越少,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师能力评价机制失范等问题越来越阻碍了这门课程的健康发展。因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而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留给学生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等的本科现代文学互主体性教学模式改革,则是行之有效的尝试。(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周小成[9](2010)在《互为主体论与互主体性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梳理教师主体观、学生主体观、主导—主体观、双主体观等概念论述了互为主体论和互主体性教学的思想,提出了互主体性教学推动外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观点。(本文来源于《俄语学习》期刊2010年01期)

陈翊[10](2008)在《互主体性教育与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一文中研究指出互主体性教育主张教师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使学生同样成为教学的主导者。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是落实互主体性教育最有效的载体。通过开展师生共同参与"双主体"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改革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落实互主体性教育,符合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利益。(本文来源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互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现代政治理论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理论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而对协商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为解决当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民主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新兴的民主理论必然要求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理论范式,互主体思想为解决协商民主的理论困境以及酝酿新的政治实践指明了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春艳.互主体性:后现代语境下田野作业的反思——基于年轻女性研究者在中原农村社区的田野经历[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

[2].施晓花.论协商民主的“互主体”思想[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

[3].张永庆.社会批判的互主体性逻辑及方法论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理解[J].南都学坛.2015

[4].周小成.构建互主体化外语数字教育服务模式[J].俄语学习.2014

[5].陈稚林.互主体性视域中的医患和谐[D].山西大学.2012

[6].张扬.从互主体性到互文性的理论再建构[J].外语学刊.2012

[7].李映红,黄明理.论河流的主体性及其内在价值——兼论互主体性的河流伦理理念[J].道德与文明.2012

[8].许思友.本科现代文学互主体性教学模式初探[J].池州学院学报.2011

[9].周小成.互为主体论与互主体性教学[J].俄语学习.2010

[10].陈翊.互主体性教育与高校实践教学环节[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论文知识图

虚拟地理环境的组成一7价值网络信息共享机制框架一Za法兰克福银行空中花园平面图图2一Z...虚拟地理环境系统框架体系结构一4西安市电信公司智能办公楼平面及室内...河南大学获奖成果(10)

标签:;  ;  ;  ;  ;  ;  ;  

互主体论文_刘春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