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腾奥勒论文-孟庆,巴义尔

阿拉腾奥勒论文-孟庆,巴义尔

导读:本文包含了阿拉腾奥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拉腾奥勒,创作歌曲,色拉西,民间歌手

阿拉腾奥勒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巴义尔[1](2017)在《阿拉腾奥勒:用音乐描绘多彩草原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5岁写出处女作《送肥歌》引起关注,到25岁时创作了火遍全国的《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35岁时又写出风靡全国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从事创作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先后创作歌曲近千首、器乐作品近百部,为电影、电视剧、广播剧、话剧、舞蹈等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7-09-08)

李坤[2](2017)在《阿拉腾奥勒《第一交响曲》创作中蒙古族元素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来被誉为能歌善舞的音乐民族,蒙古族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以及潮尔等具有典型蒙古族文化特征的音乐形态。在蒙古族作曲家阿拉腾奥勒创作的《第一交响曲》中得到充分运用,使其创作体现出浓郁的草原文化与民族特征。本文就该作品创作中运用的蒙古族元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出《第一交响曲》蒙古族风格交响乐的典型特征。(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7年07期)

李丽[3](2017)在《蒙古族作曲家阿拉腾奥勒声乐作品的创作技法微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已故蒙古族着名的作曲家阿拉腾奥勒先生及其创作的声乐作品为立足点,尝试从作品的学术性、时代性两个社会学科的层面为视角,对作品的创作风韵技法和创作宗旨及演唱做一尝试性的分析和探究,进而概括出作曲家阿拉腾奥勒中西合璧的创作技法和紧随时代潮流的创作宗旨。(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7年02期)

白陶然[4](2016)在《阿拉腾奥勒音乐作品旋律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拉腾奥勒是当代蒙古族杰出的作曲家,他所创作的作品众多,每部作品在形式上、旋律上、题材上都体现了蒙古族音乐的特色,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他所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得音乐大奖。他的作品特点鲜明,主要是体现在作品的旋律上,并且他创作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都蕴藏着不同的蒙古族音乐风格,以情感表现、旋律的线条、借鉴民歌等方面来诠释他的作品风格。作曲家在旋律创作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其旋律优美、自然、表现力极强,许多作品的旋律经久不衰,至今还广为流传。他所创作的旋律是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本文通过调查了解作曲家的生活背景,以及分析作曲家创作的声乐作品、器乐作品,对作曲家的作品旋律进行深入研究,从作曲技法、情感表现等方面,探求作曲家作品旋律的特色表现及意义。使得作曲家的作品能更直观的呈现出来,其音乐创作手法也便于后人的学习与应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11-03)

李坤[5](2015)在《阿拉腾奥勒《第一交响曲》结构特征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交响曲》是阿拉腾奥勒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受约之作,是一部英雄史诗性的作品,气势磅礴、深情宏大。作品中典型蒙古民族文化元素的使用,奠定了《第一交响曲》蒙古族风格交响乐的地位。本文试图从宏观视角对《第一交响曲》进行梳理,从而揭示出《第一交响曲》在作品布局上追求拱形回归、和而不同的结构特征。(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5年10期)

朱华敏[6](2014)在《阿拉腾奥勒《五首交响小品》的创作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作曲家阿拉腾奥勒在内蒙古交响乐创作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所创作的《五首交响小品》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向听众昭示了阿拉腾奥勒的蒙古族音乐文化代表的身份,而且还为蒙古族交响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并促使蒙古族现当代专业音乐的创作走向了艺术的巅峰。本文就以阿拉腾奥勒的《五首交响曲》作为研究对象,从旋律线条、和弦结构以及调式调性叁个方面出发,对其创作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加深广大音乐爱好者对阿拉腾奥勒及其作品的了解和认识。(本文来源于《大舞台》期刊2014年11期)

卢南[7](2014)在《阿拉腾奥勒管弦乐作品《原野迎宾曲》创作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野迎宾曲》是阿拉腾奥勒老师于2007年以电影《淡漠的春天》中《打草曲》重新创作而成的,乐曲中以蒙古族乐器四胡,马头琴,弹拨乐为主要乐器,与西洋管弦乐融为一体,既体现了民族色彩,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也是作曲家在蒙古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结合的最初成功探索。乐曲表现了蒙古人热情豪迈的性格和大方好客的神韵。阿拉腾奥勒先生针对蒙古族风格交响乐的思考与创作,为蒙古族交响乐创作在国内外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内蒙古这块广袤而神奇的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他将西洋作曲技法与民族风格相融合,通过和声、旋律、对位、配器、音色等技术手段,将交响乐思维融入蒙古族的旋律音调中,为蒙古族风格交响乐的创作做出了成功的探索。该作品不仅展示了阿拉腾奥勒先生的蒙古族音乐文化内涵,也给中国的管弦乐创作和发展注入了一股“草原风”,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草原特色,是中国管弦乐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为蒙古族风格交响乐的创作与思考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将内蒙古的专业音乐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8)

阿音[8](2012)在《音乐大师魂归草原 纪念碑落成寄托思念 阿拉腾奥勒骨灰安葬暨纪念碑揭幕仪式动情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着名作曲家、人民音乐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无数经典音乐的创造者——阿拉腾奥勒骨灰安葬暨纪念碑揭幕仪式于2012年10月13日在呼和浩特市古林人文纪念园人文之林举行。此时已经是阿拉腾奥勒先生逝世一周年之后,阿拉腾奥勒的家人、朋友、领导、音乐界与社会各界100多人参加了此次简朴而庄重的仪式,共同目睹大师入土为安,魂归草原。(本文来源于《草原歌声》期刊2012年04期)

高婀娜[9](2012)在《浅析阿拉腾奥勒小提琴独奏曲《草原晨曲》的和声风格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提琴独奏曲《草原晨曲》是阿拉腾奥勒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在传统的曲式结构与调式调性的写作手法上,以其新颖独特的和声创作烘托了作品的气氛。试对小提琴独奏曲《草原晨曲》传统的曲式结构与调式调性、独特的和声风格及织体写作的技巧与作品发展的手法等方面,作一梳理分析,以展现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及创作风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赵杨[10](2012)在《阿拉腾奥勒《五首交响小品》的创作技法与风格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当代专业音乐的创作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六十余年来,通过几代作曲家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蒙古族风格的交响乐作品。从辛沪光的《嘎达梅林交响诗》(1956)永儒布的《故乡》(1986)杜兆植的《成陵祭》(1984)到阿拉腾奥勒的《乌力格尔主题随想》(1978)《第一交响曲》(1997)、李世相的《乌力格尔叙事曲》《壮美的牧歌》(2010),在发展和探索中几代作曲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创作风格,给中国的交响乐创作和发展注入了一股“草原风”,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民族特色,是中国交响乐创作和发展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在内蒙古的交响乐创作和发展中蒙古族作曲家阿拉腾奥勒及其作品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五首交响小品》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2008年12月出版,是阿拉腾奥勒先生创作的器乐曲中的代表作,除《原野迎宾曲》创作于2007年之外,其余四首都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昨天的故事》(1995)、《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994)、《牧马人》(1994)、《牧野情趣》(1994)这些作品不仅昭示了阿拉腾奥勒的蒙古族音乐文化身份,而且为蒙古族风格交响乐的创作与思考指明了方向,并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也将内蒙古的专业音乐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本文以阿拉腾奥勒先生《五首交响小品》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其五首交响小品的主题特征、调式布局、和声运用、曲式结构、配器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进而试图对作曲家及其作品中的创作技法及艺术风格做出自己的判断。(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2-05-10)

阿拉腾奥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蒙古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来被誉为能歌善舞的音乐民族,蒙古族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以及潮尔等具有典型蒙古族文化特征的音乐形态。在蒙古族作曲家阿拉腾奥勒创作的《第一交响曲》中得到充分运用,使其创作体现出浓郁的草原文化与民族特征。本文就该作品创作中运用的蒙古族元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出《第一交响曲》蒙古族风格交响乐的典型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阿拉腾奥勒论文参考文献

[1].孟庆,巴义尔.阿拉腾奥勒:用音乐描绘多彩草原生活[N].中国民族报.2017

[2].李坤.阿拉腾奥勒《第一交响曲》创作中蒙古族元素运用[J].音乐创作.2017

[3].李丽.蒙古族作曲家阿拉腾奥勒声乐作品的创作技法微探[J].音乐创作.2017

[4].白陶然.阿拉腾奥勒音乐作品旋律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5].李坤.阿拉腾奥勒《第一交响曲》结构特征探微[J].音乐创作.2015

[6].朱华敏.阿拉腾奥勒《五首交响小品》的创作特征[J].大舞台.2014

[7].卢南.阿拉腾奥勒管弦乐作品《原野迎宾曲》创作手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8].阿音.音乐大师魂归草原纪念碑落成寄托思念阿拉腾奥勒骨灰安葬暨纪念碑揭幕仪式动情举行[J].草原歌声.2012

[9].高婀娜.浅析阿拉腾奥勒小提琴独奏曲《草原晨曲》的和声风格特征[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

[10].赵杨.阿拉腾奥勒《五首交响小品》的创作技法与风格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标签:;  ;  ;  ;  

阿拉腾奥勒论文-孟庆,巴义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