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级变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晶闸管,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软起动器,燃烧室,转矩,分频。
分级变频论文文献综述
黄兵,邱伟,房人麟,张杰,谭航[1](2019)在《中心分级燃烧室变频变能点火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心分级燃烧室常温常压下变频变能点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点火能量为1~15J,点火频率为1~15Hz,燃烧室压降1.5%。结果表明:随着点火能量增大,贫油点火余气系数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增大,点火延迟时间先急剧缩短后缓慢缩短,随点火频率增大,贫油点火余气系数缓慢增大,点火延迟时间先迅速缩短后缓慢缩短,点火能量较低时该规律更为显着;当点火功率大于35W时提高点火功率对提高点火性能意义不大,点火能量对点火性能的影响较点火频率更为显着,相同功率下提高点火能量对点火更有利;基于Lefebvre、王延胜等人的点火模型,拟合了中心分级燃烧室关于燃烧室参考速度、索太尔平均直径、点火能量和点火频率的点火模型,模型预测误差在±10%以内。(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东峰,王旖旎,于洁,崔伦,王毅[2](2018)在《异步电机分级离散变频软启动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维持电动机起动电流较小的同时增大其起动转矩,在原有的离散变频原理基础上,对调压主电路、保护电路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异步电机分级离散变频软启动方式。主调压电路采用全控型晶闸管GTO来代替传统的可控硅晶闸管,在电路保护方面,用理想型开关组取代传统的叁相断路器,通过搭建MATLAB仿真模型和实物验证,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做对比。分级离散变频软起动不仅能减小起动电流,还能有效地提高起动转矩,由二分频向工频过渡时,电流波动较小,过渡平滑,且相同时间内电动机转速也相对较高,在0~0.5s内起动转矩明显增大,最大可达900 N·m,为普通晶闸管离散变频软起动的2~3倍。通过计算并控制某一分频的最优相位角和作用时间,使之平稳过渡到下一分频,即可达到理想的软起动目的。(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徐国[3](2018)在《J-TEXT扰动场串联谐振逆变电源分级变频运行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卡马克装置中存在许多种磁流体不稳定性,撕裂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由于撕裂模的影响,装置中的强磁场难以对等离子体进行长时间的约束。在托卡马克外部施加与撕裂模共振的扰动磁场可以有效抑制撕裂模。为了对撕裂模不稳定性进行研究,J-TEXT托卡马克上设计了一套扰动场系统,该系统由两对扰动场线圈及其供电电源组成。现有扰动场电源为串联谐振逆变电源,在一炮之中只能输出一个选定频率的正弦电流,而为了研究撕裂模对分级变频扰动场的响应,新的物理实验要求一炮之中电源输出电流的频率需在若干个频率点间跳变。本文对扰动场串联谐振逆变电源分级变频运行进行了研究、设计与改造,并成功将它应用到物理实验中。本文分析了物理实验要求,明确了电源的供电指标,并基于串联谐振逆变器的原理,提出了扰动场串联谐振逆变电源分级变频运行的方案,即采用开关时间短、具有自关断功能的晶闸管来投切谐振电容,同时匹配对应的H桥驱动频率。为了获得正弦电流波形并保证频率的无缝切换,基于MATLAB/SIMULINNK仿真,设计了合理的晶闸管同步触发策略和谐振支路同步切换策略。将电源变频过程分为五种模式进行了研究,推导出变频过渡时间的计算式。为了解决电源变频后晶闸管切换开关两端存在直流偏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晶闸管泄放开关和泄放电阻组成的电荷泄放器。为了保证分级变频方案的顺利实施,对电流幅值、频率和相位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并改进了控制系统的结构。根据电荷泄放电阻功率大阻值小的特点,利用石墨材料设计了一种体积小功率大的泄放电阻。为了保证晶闸管触发的可靠性,选用了基于电-光-电转换的触发方案,设计了一种长脉宽低延时的晶闸管触发系统。为了实现晶闸管的开关策略,改写了FPGA控制器中控制程序,使之能根据控制指令可靠地输出相应的驱动脉冲。完成电源的设计与改造工作后,对晶闸管触发系统、FPGA控制程序、晶闸管通流能力、电源变频过程和电荷泄放器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本文的设计相符。电源可以在3个不同频率间(2.82 kHz,4.05 kHz,4.68 kHz)跳频运行,输出电流幅值可达2 kA,变频过渡时间小于2 ms,满足物理实验需求。将电源应用到物理实验中,电源可以稳定运行,观察到了丰富的物理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撕裂模能够很好地锁在扰动场上,且当扰动场频率变化时,撕裂模的频率也能够快速随之改变。(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杨宁波,童军[4](2018)在《等效正弦分级变频软启动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使用叁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级变频控制方式来实现重载启动过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分析分级变频软启动的基本原理,然后对叁相变频的相序进行分析,得出最优的变频相序角度。其次,对频率的选择和切换进行研究。最后对功率因数角校正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功率因数角闭环控制的方法。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的仿真功能进行仿真分析,从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气自动化》期刊2018年01期)
张伟[5](2017)在《大容量分级变频智能软起动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步电机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晶闸管的智能控制,鉴于传统的电机会产生过大的电流,给电网运行安全带来影响。而分级变频软起动器是一种电子式的电机控制设备。基于晶闸管控制异步电动机采用同步开断技术,减弱了电机的起动电压,避免了过大电流带来的危害。使得晶闸管智能化控制迅速应用到实际中去。本文对异步电机的起动特性和分级变频策略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对电机不同起动模式分别建立模型,通过波形图清晰的看出起动电流与起动转矩的大小。软起动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并对这两部分分别介绍。该软起动器以dsPIC30F6014A为控制核心,对PIC最小系统、系统电源电压供给电路、驱动控制电路、过零检测电路和通信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同时根据谐波干扰原因分类解决各个电路模块的抗干扰问题。软件设计基于PIC的MPLAB软件平台,采用C语言编程模式,提升运行速度。完成了 A/D采样设计,限流起动设计,初始化及同步信号中断等。算法部分设计了线性FIR滤波器,给出了零点取值算法具体程序设计。仿真结果显示,软起动器有效地改善异步电机的起动性能,减小了起动电流的大小,实现规律平稳的起动。最后,对论文的缺陷进行总结,同时对该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何武全,张华,何欣烨,张宇峰[6](2016)在《变频调速分级恒压灌溉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机电泵利用工频电源(50 Hz)作恒速运转条件下,灌溉面积或地形高差变化较大的管道式喷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不能满足灌溉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频调速分级恒压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将变频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具有变频调速和全自动闭环控制功能的机电一体化智能设备,可同时对1台或多台叁相380 V,50 Hz水泵电动机进行自动控制.该系统设计了多段压力设置转换电路,可根据预先设定的压力控制值自动进行压力等级切换,并对管网的电磁阀开启、关闭进行控制,实现分级恒压自动供水灌溉.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采用水泵工频控制时喷灌系统水头最大差值为12.89 m,采用变频分级恒压控制时喷灌系统水头最大差值为3.38 m,满足设计压力变幅不大于4.00 m的要求.同时该系统具有节水、节能、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方便以及保证管网和水泵安全运行等功能,能够根据灌溉分区进行分级恒压自动供水灌溉,满足灌水均匀度要求.(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乔江[7](2016)在《基于DSP的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软起动器是伴随功率电子器件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电机辅助起动工具,其核心组件是由六组反并联晶闸管构成的交流调压装置,通过控制这些晶闸管的触发角来达到调节电压的目的,从而轻易的改变异步电机的运行特性。加之现代控制理论与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新的晶闸管触发策略应运而生。现在交流调压除了单一的调压功能之外,可以引入双斜坡,构成双斜坡电压软起动,可以引入电流闭环,构成限流软起动,而最新颖最实用的莫过于分级变频软起动。分级变频技术具有间接起动方法和传统软起动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分级变频对叁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先对晶闸管调压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此为依据引出了分级变频技术,并对分频原理进行了叙述,通过分析分频后的各频段的电压相序,以对称分量法确定各频段下的正序分量最大的相位组合;而且,结合工程实际对电机起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如何选取分级变频的起动频段,和各频段之间切换的原则。其次,为了降低电机分级起动时产生的大量谐波,使电机的起动转矩平稳,应用了基于等效正弦的VVVF的控制策略。并通过对电机续流角的检测,实现功率因数角的补偿控制,大大的降低了电机在轻载下的抖动现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并介绍了仿真模型的主要模块。而后,分别对斜坡电压,限流及分级变频软起动的起动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各种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分级变频软起动方案的可行性及正确性。最后,本文以TI公司的一种高性能DSP(TMS320F28335)为核心设计了一款叁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这款软起动器集多种控制方法于一身包括本文研究的分级变频软起动技术,可以针对不同负载及起动要求,切换起动模式、调整起动参数,使电机达到最好的起动效果。设计的主要工作包括软起动器的硬件设计和分级变频软起动的软件实现。通过对硬件调试,以及相关的电机软起动实验,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仿真基本一致,从而再次验证了分级变频软起动控制技术在电机重载甚至满载时起动时的优越性,不得不说这又是晶闸管软起动应用范围的一次扩展。(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6-06-30)
王刚[8](2015)在《基于DSP的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的研究,是近年来人们对电动机起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传统的软起动是将晶闸管触发角的大小按一定的规律去改变,以此去减小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将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以及起动转矩同时降低,从而无法实现重载起动。虽然变频器对于电动机的起动效果好,但是由于其成本投入大,仅用于电动机的起动是不经济的。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文利用晶闸管斩波技术,采用了一种新方案,即分级变频软起动技术。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对工频半波的通断控制,达到改变电压和频率的目的,满足电动机对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要求。本文以分级变频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各级子频率进行数学分析找出子频率与原始信号相位角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对理论以及仿真的研究,计算出了能使电动机达到最大电磁转矩的最优触发角和最佳的相位角组合。本文的分级变频软起动形式提出分四级起动,并且能够保证在各个子频率下都可以是最优的正序电压组合和实现启动转矩最大化。通过对电动机在软起动调压过程中产生电流振荡的分析,并且为了使在起动中电磁转矩和电流脉动得到抑制,我们提出了电动机分级变频软起动控制器中在二分频到工频期间实施电动机功率因数角闭环控制的观点。通过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建模和仿真实验,并与传统软起动方式进行对比,验证了分级变频软起动在重载起动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根据理论的分析和仿真结果,研制了分级变频软起动器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分级变频软起动器可以减小起动电流,增大起动转矩,而且其控制效果好,验证了设计电路的正确性和可实施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5-06-30)
张臻,童军,韩海伦,孙学武[9](2015)在《基于分级变频的高转矩软起动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晶闸管交流调压式软起动器初始转矩过小而无法满足重载起动需求的问题,通过对分级变频原理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变频原理的软起动控制方法。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降低电动机起动电流的同时,可以显着提高其初始起动转矩,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DSP为控制核心,研制了基于该控制方法的新型高转矩软起动器样机。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符,验证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电动机软起动器的起动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5年03期)
童军,王刚[10](2015)在《基于分级变频软起动器中功率因数角闭环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叁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分级变频起动的起动方法,并分析了电机在软起动调压过程中产生电流振荡的原因。提出了在电机分级变频软起动器控制系统中应实施电动机功率因数角闭环控制的观点,通过分析指出:晶闸管调压电路中可控的晶闸管触发角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按预定规律调整的角度,另一部分是跟随电机功率因数角的变化而增加的动态调整角度。该方法可以使电动机起动过程中的电磁转矩和电流脉动得到明显的抑制。(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5年01期)
分级变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维持电动机起动电流较小的同时增大其起动转矩,在原有的离散变频原理基础上,对调压主电路、保护电路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异步电机分级离散变频软启动方式。主调压电路采用全控型晶闸管GTO来代替传统的可控硅晶闸管,在电路保护方面,用理想型开关组取代传统的叁相断路器,通过搭建MATLAB仿真模型和实物验证,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做对比。分级离散变频软起动不仅能减小起动电流,还能有效地提高起动转矩,由二分频向工频过渡时,电流波动较小,过渡平滑,且相同时间内电动机转速也相对较高,在0~0.5s内起动转矩明显增大,最大可达900 N·m,为普通晶闸管离散变频软起动的2~3倍。通过计算并控制某一分频的最优相位角和作用时间,使之平稳过渡到下一分频,即可达到理想的软起动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级变频论文参考文献
[1].黄兵,邱伟,房人麟,张杰,谭航.中心分级燃烧室变频变能点火性能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9
[2].王东峰,王旖旎,于洁,崔伦,王毅.异步电机分级离散变频软启动器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8
[3].徐国.J-TEXT扰动场串联谐振逆变电源分级变频运行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8
[4].杨宁波,童军.等效正弦分级变频软启动器的研究[J].电气自动化.2018
[5].张伟.大容量分级变频智能软起动器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工业大学.2017
[6].何武全,张华,何欣烨,张宇峰.变频调速分级恒压灌溉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6
[7].乔江.基于DSP的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16
[8].王刚.基于DSP的分级变频软起动器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
[9].张臻,童军,韩海伦,孙学武.基于分级变频的高转矩软起动器[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5
[10].童军,王刚.基于分级变频软起动器中功率因数角闭环控制的研究[J].微电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