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五声性集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合,五声,同态,音序,同构,音高,画意。
五声性集合论文文献综述
徐欢[1](2016)在《论五声性集合4-23对作品的多层次控制形态——以高为杰弦乐四重奏《远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集合的多层次控制形态主要指的是五声性核心集合在作品中通过不同的织体组织形态对音乐音高组织进行的多层次控制。《远讯》中的五声性集合4-23以基本型、移位、叁音子集的形式出现在整首作品中,并在声部与声部的相互关系中呈现出多种组织形态和排列方式。其中主要以线状、面状、点状、网状等四种形态进行着多层次控制。(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6年08期)
陈书婷[2](2016)在《罗忠镕五声性十二音集合及其在乐曲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位成功的艺术家,罗忠镕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文化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多重影响下,成为了我国当今社会最富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以他的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时期,创作出了许多高水平、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多样,迄今为止已有八十余部作品;以他的创作技法来看,自改革开放以后,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将传统的民族民间要素与西方现代音乐技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五声性十二音集合理论”的综合运用;以他的思想角度来看,作曲家罗忠镕先生对凸显“中国化”风格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角度和缜密的理性思维,引领了十二音中国化的探索之路,五声性与十二音序列的结合,使其个性的现代音乐风格具有了新时代的中国化标签。本文以罗忠镕先生后期作品,《暗香》和《罗铮画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以作曲家设计出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互补的和组合的)两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说明十二音集合是如何替代传统调式及和弦,构成复杂的现代音响,以体现出罗忠镕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态度和对西方现代音乐合理运用的思维。本文分为叁个章节,来论述作曲家在音乐道路上的探索与创新。第一章,主要介绍罗忠镕先生在现代音乐创作和音级集合的理论研究对中国音乐的贡献;第二章,以音级集合来引出五声性音级集合的特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叁章,主要介绍作曲家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理论并分析其在作品中的运用,因此本论文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占据了较大的篇幅;第四章,论述了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除音高以外的其它作曲技法,从曲式结构、复调思维、配器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作曲家在这些方面独特的理念和写作手法;结语,对罗忠镕现代音乐在创作方面的总结性的思考,和对两首作品分析后的感想。(本文来源于《西安音乐学院》期刊2016-04-01)
姜蕾[3](2014)在《从“音级集合”到“五声性音级集合”——阿伦·福特与罗忠镕的隔空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音级集合是阿伦·福特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重要音乐理论,在西方现代音乐分析历史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与申克分析被并称为20世纪最经典的两大分析体系。上世纪80年代,音级集合传入中国,作曲家罗忠镕先生率先在创作中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提出了"组合与互补的五声性音级集合"的新观点。该文从"音级集合"到"五声性音级集合"的理论阐释、五声性集合在罗忠镕《弦乐四重奏》中的运用两个部分论述集合理论的"中国化"过程及其延续性价值。(本文来源于《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高畅[4](2013)在《五声性集合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我国传统的音乐基础理论中关于五声调式、五声调式和声等方面的研究和论述相比较,五声性集合概念及其相关技术在我国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挖掘,更谈不上普及。为此,文章尝试着对乐理层面的五声性集合概念进行较为规范的定义,并对五声性集合的类别数量、包含关系、特型结构、具体形态、集合关系类别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梳理,其目的是希望使五声性集合理论更加规范和系统,也希望为集合理论包括五声性集合理论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基础且翔实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音乐探索》期刊2013年03期)
高畅[5](2013)在《五声性集合的十二音组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借用集合理论,将我国特定的五声调式资源与当今世界具广泛性的十二音序列思维和技术进行结合,也就是本文所讲的五声性集合的十二音组合,既是世界音乐文化交流或融合的一种必然结果,其可行性也是被我国叁十年来的音乐实践所明证了的,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开掘无疑是必要的。为此,本文对五声性集合的十二音组合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论述,对全部五声性集合的十二音组合的可能性进行了推理和归纳,并总结性地提出了完全同态组合、完全同构组合、完全同质组合,以及异质类的最大同态组合、最大同构组合、最大同质组合等五声性集合的十二音组合类型。(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期刊2013年02期)
五声性集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一位成功的艺术家,罗忠镕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文化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多重影响下,成为了我国当今社会最富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以他的创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时期,创作出了许多高水平、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多样,迄今为止已有八十余部作品;以他的创作技法来看,自改革开放以后,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将传统的民族民间要素与西方现代音乐技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五声性十二音集合理论”的综合运用;以他的思想角度来看,作曲家罗忠镕先生对凸显“中国化”风格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角度和缜密的理性思维,引领了十二音中国化的探索之路,五声性与十二音序列的结合,使其个性的现代音乐风格具有了新时代的中国化标签。本文以罗忠镕先生后期作品,《暗香》和《罗铮画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以作曲家设计出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互补的和组合的)两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说明十二音集合是如何替代传统调式及和弦,构成复杂的现代音响,以体现出罗忠镕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态度和对西方现代音乐合理运用的思维。本文分为叁个章节,来论述作曲家在音乐道路上的探索与创新。第一章,主要介绍罗忠镕先生在现代音乐创作和音级集合的理论研究对中国音乐的贡献;第二章,以音级集合来引出五声性音级集合的特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叁章,主要介绍作曲家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理论并分析其在作品中的运用,因此本论文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占据了较大的篇幅;第四章,论述了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除音高以外的其它作曲技法,从曲式结构、复调思维、配器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作曲家在这些方面独特的理念和写作手法;结语,对罗忠镕现代音乐在创作方面的总结性的思考,和对两首作品分析后的感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五声性集合论文参考文献
[1].徐欢.论五声性集合4-23对作品的多层次控制形态——以高为杰弦乐四重奏《远讯》为例[J].艺术评鉴.2016
[2].陈书婷.罗忠镕五声性十二音集合及其在乐曲中的运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6
[3].姜蕾.从“音级集合”到“五声性音级集合”——阿伦·福特与罗忠镕的隔空对话[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
[4].高畅.五声性集合概述[J].音乐探索.2013
[5].高畅.五声性集合的十二音组合[J].中国音乐.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