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温度论文_王晔,马廉洁,左宇辰,刘涛,白威

导读:本文包含了切削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温度,合金,陶瓷,鱼群,神经网络,温度场,切削力。

切削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晔,马廉洁,左宇辰,刘涛,白威[1](2019)在《基于鱼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切削温度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缺点,采用人工鱼群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切削温度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趋势,结合最小二乘拟合法,建立切削速度-切削温度、进给速度-切削温度、切削深度-切削温度的一元模型。根据一元模型提出了切削温度的多元模型假设,并用遗传算法求解最终获得切削温度的多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王哲,李磊,沈雪红[2](2019)在《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车削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切削参数对难加工材料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基于田口法对Inconel 718材料进行正交切削仿真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灰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切削叁要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高效切削加工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郭华江[3](2019)在《基于DEFORM-3D探讨车削刀片切削温度场分布对切削寿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DEFORM-3D有限元仿真切削软件对不同槽型车削刀片进行仿真切削,得到其切削温度及温度分布场,对仿真切削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刀片切削寿命作出预判,并通过实际切削试验验证。(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李荣,刘勇,苏明,谢志平,王珩[4](2019)在《切削刃数量对工件切削力及温度影响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仿真软件对切削过程建模,并采用不同数量的切削刃对工件进行切削仿真计算,查看其切削数目对加工工件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可以看出,不同数量的切削刃对刀具的温度和作用力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切削刃的增加主轴的受力更为平稳,但是其温升加剧;而采用少切削刃则能够获得较少的温升但是其受力波动较大。随着切削速度的提升,多切削刃的温度随着转速提升显着上升。(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19年05期)

郑梓婷,阮文豪,郑春青,盖雅雯,闫文娟[5](2019)在《温度循环对CAD/CAM可切削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温度循环对椅旁CAD/CAM复合树脂材料的影响。方法:选择Grandio Blocs(GR)、Lava Ultimate(LU)、Shofu Block(SH)3种椅旁CAD/CAM可切削复合树脂材料,精密切割机切割成18mm×4mm×2mm,每种材料各30个试件,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储存在蒸馏水24小时;实验组:温度循环老化5000次。分别测试试件的弯曲强度,并对数据进行Weibull分析。结果:对照组中GR组具有最高的弯曲强度,SH组弯曲强度最低。经温度循环老化后,叁种复合树脂材料的弯曲强度及Weibull模数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度循环老化会降低椅旁CAD/CAM复合树脂材料的弯曲强度。(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5)

丁宁,张敏良,郭东升,赵森,吴经洋[6](2019)在《基于切削温度分析的刀具磨损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刀具在切削时的实际状况,课题组提出了基于切削温度的刀具状态实时监测的方案。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相验证的方法,对刀具在新刀、早期磨损、严重磨损以及失效4种状态下的切削温度进行分析。通过试验采集刀具磨损及失效的温度信号数据,建立了基于最小模糊度的隶属度函数优化模型,用于诊断刀具加工过程中的磨损及失效状态。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刀具磨损及失效状态的实时监测,对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5期)

王奔,杨博文,张凡,郑耀辉,王明海[7](2019)在《切削温度及加工时间对CFRP弯曲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增强型环氧树脂(CFRP)加工过程中容易引起严重的加工损伤,为了研究切削温度及时间对CFRP加工后使用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不同切削温度及不同加工时间对CFRP进行弯曲试验。试验得出,随着切削温度的升高及加工时间的延长,CFRP弯曲强度及弹性模量先上升后降低。当切削温度趋于120℃时,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大,幅度最低;当加工时间趋于45s时,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大,幅度最低。得出结论,切削温度及加工时间对CFRP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当复合材料温度接近固化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最低且材料的使用性能最差,因此切削温度及加工时间应远离加工过程中的固化温度及加工时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并非在最靠近孔壁处的材料首先发生破坏。(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宋盼盼,赵玉刚,蒲业壮,赵传营,周海安[8](2019)在《激光辅助切削氮化硅陶瓷的温度场仿真及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激光加热辅助切削(LAM)氮化硅陶瓷试验中获得较高的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实验并分析了各加工参数对温度分布和表面完整性的影响,为在加工中选取合适的参数提供依据。利用ANSYS软件对切削区域温度场进行仿真,探索了激光功率改变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参数下的软化层深度,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根据仿真得到的软化层尺寸选择合适的背吃刀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的理想范围。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80~210 W、主轴转速为700~900 r/min、进给速度为0.01~0.013 mm/r时按照仿真得到的背吃刀量进行试验可以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和较高的材料去除率。研究表明,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可以采取先仿真后试验的方法得到合适的加工参数,从而达到在获得较高表面质量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9年04期)

李占杰,陈达任,安庆龙,靳刚,卢振丰[9](2019)在《高速铣削参数对锡铋合金切削温度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锡铋合金材料熔点低、切削加工性不明的问题,采用红外测温仪研究了干式高速铣削参数对锡铋合金工件切削温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规划,用直观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铣削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切削深度、进给量、主轴转速、行间距;对锡铋合金进行高速铣削时,切削温度随着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而降低,行间距对切削温度基本无影响;得出了最优铣削参数组合,当主轴转速为9000r/min、进给量为150mm/min、切削深度为0.6mm、行间距为0.4mm时,切削温度最低;对锡铋合金进行干式高速铣削过程中刀具无明显磨损,在试验范围内未发现锡铋合金加工表面有熔化现象,锡铋合金属于易切材料。(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潘星宇,滕文博,雷元,向彪,董霖[10](2019)在《基于ABAQUS的导电切削GCr15切削温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GCr15钢在导电加热条件下的切削温度,利用ABAQUS软件对GCr15钢的导电加热切削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加热电阻通以加热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工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产热以及刀—屑摩擦产热引起工件材料的温升变化;利用有限元仿真模型分别对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及切削深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叁者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刀具前角增加时,刀具前角与切削温度呈负相关;当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分别增加时,两者均与切削温度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切削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切削参数对难加工材料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基于田口法对Inconel 718材料进行正交切削仿真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灰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切削叁要素对切削力、切削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高效切削加工提供理论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削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晔,马廉洁,左宇辰,刘涛,白威.基于鱼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切削温度建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2].王哲,李磊,沈雪红.Inconel718镍基高温合金车削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分析[J].工具技术.2019

[3].郭华江.基于DEFORM-3D探讨车削刀片切削温度场分布对切削寿命的影响[J].工具技术.2019

[4].李荣,刘勇,苏明,谢志平,王珩.切削刃数量对工件切削力及温度影响的仿真研究[J].现代机械.2019

[5].郑梓婷,阮文豪,郑春青,盖雅雯,闫文娟.温度循环对CAD/CAM可切削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6].丁宁,张敏良,郭东升,赵森,吴经洋.基于切削温度分析的刀具磨损状态研究[J].轻工机械.2019

[7].王奔,杨博文,张凡,郑耀辉,王明海.切削温度及加工时间对CFRP弯曲性能的影响[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8].宋盼盼,赵玉刚,蒲业壮,赵传营,周海安.激光辅助切削氮化硅陶瓷的温度场仿真及参数研究[J].应用激光.2019

[9].李占杰,陈达任,安庆龙,靳刚,卢振丰.高速铣削参数对锡铋合金切削温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具技术.2019

[10].潘星宇,滕文博,雷元,向彪,董霖.基于ABAQUS的导电切削GCr15切削温度研究[J].工具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62.80mm/min下铣削实验刀具磨损显...前后刀面磨损形态=250m/min时硬质合金刀具磨损形态=350m/min硬质合金刀具磨损形态顺铣连续进刀二维有限元模拟及相应的...仿真结果图

标签:;  ;  ;  ;  ;  ;  ;  

切削温度论文_王晔,马廉洁,左宇辰,刘涛,白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