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成型装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流,数值,力学,偏心,粒子,半球,双模。
成型装药论文文献综述
焦志刚,杜宁,寇东伟[1](2017)在《双模聚能战斗部成型装药的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聚能装药战斗部对不同目标的作战效能,设计了基于喇叭形药型罩的双模战斗部结构,能够在同一装药,不同起爆方式下分别形成高速杆侵彻体(JPC)和金属射流(JET)。通过数值仿真优化了药型罩的曲率半径、罩高和壁厚等结构参数,得到了聚能战斗部形成JET与JPC不同毁伤元的典型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证明,能够为双模聚能战斗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毁伤元形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7年02期)
周欢[2](2015)在《单点起爆双模成型装药作用机理及对坦克毁伤效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多模式战斗部成型及侵彻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了在带隔板成型装药结构下实现双模EFP (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ion)与JPC (Jetting Penetration Charge)毁伤元转换及其对典型坦克目标的毁伤,建立了双模毁伤元成型、侵彻及对坦克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计算模型。首先,以双模毁伤战斗部为背景,研究了在扁平偏心亚半球型药型罩条件下通过改变单点起爆位置实现双模毁伤元转换的方法,计算了不同起爆位置下药型罩表面爆轰压力,获得了扁平偏心亚半球型药型罩结构参数对各毁伤元成型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一组形成型较佳的双模毁伤元成型装药结构参数,并通过X光成像试验实现了药型罩顶端起爆形成EFP、装药端面中心起爆形成JPC。基于毁伤元形成能量转换及扩展的PER理论,结合仿真及试验结果修正,建立了适合特定装药结构下的双模毁伤元成型与侵彻理论计算模型。然后,结合所要对付的坦克目标,通过对典型方位下坦克车体、炮塔内外等部位结构及关键部件防护水平的分析,建立了坦克叁维实体易损性等效模型,并运用弹目转换关系及毁伤元决策算法,结合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易损性列表法及关键部件与人员毁伤判据,建立了双模毁伤元对坦克不同部位的毁伤效能评估计算模型。最终,通过程序化框图方法与可视化编程软件将整个模型进行程序化,建立了双模毁伤元对坦克典型部位的毁伤效能评估系统。(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1-01)
韩世锋,张国伟,陈振华,黄建军,姚继红[3](2014)在《结构参数对成型装药射流影响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射流对带壳装药的起爆,受若干因素的影响。根据u-d引爆判据,射流的速度和直径是影响其主要因素。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模型,并进行一系列的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增加装药高度和起爆点数,减小药型罩壁厚对提高起爆系数K有显着影响。结果对研究成型装药射流近程反导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机电技术》期刊2014年05期)
陈闯[4](2014)在《同口径成型装药串联匹配及隔爆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同口径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以提高毁伤效应为目标,重点围绕串联匹配的设计方法、前后级毁伤元的优化、前后级装药的隔爆机理、串联毁伤元对装甲目标的毁伤效应进行了研究,为建立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系统设计方法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同口径成型装药的串联匹配关系,提出了前后级匹配条件。主要包括延迟起爆时间与系统各参量的匹配关系,两级射流的威力匹配。结果表明,后级射流头部速度、后级射流穿过隔爆装置头部速度的消耗量对延迟时间影响较小,并找出了其余各参量满足匹配条件的选取范围,前级射流尾部速度为1500m/s-2000m/s,前后级装药间距为2Dk-3Dk(Dk为装药直径),后级装药到隔爆装置距离至少为一倍装药直径,前级装药炸高为1.5Dk~2Dk。威力匹配的计算结果表明,前级装药应该满足小炸高条件下大开孔兼顾侵深的要求,后级装药要求在大炸高下具有较强的侵彻威力。数值模拟研究了串联毁伤元的形成及其对目标的作用过程,验证了总体方案的可行性。(2)研究了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前级杆式射流的成型及侵彻特性。将爆轰波碰撞理论引入改进的PER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药型罩不同区域碰撞压力、压垮速度、射流速度、射流质量等参数的变化。正交优化设计了带隔板偏心亚半球罩装药结构,获得了满足前级装药大开孔兼顾穿深要求的罩顶与罩口部厚、中间薄变壁厚结构,具有该特征的结构形成的杆式射流质量提高了29.5%,头部速度提高了21.3%,尾部速度也有所提高。针对优化结构进行了小炸高侵彻试验,侵彻性能得到显着提高。(3)对后级双锥罩的装药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灰关联理论研究了双锥罩上锥角、壁厚、罩高、上锥高占罩高比例对射流头部速度、拐点速度、头部位置和拐点位置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后各参数的选取范围,通过X光试验验证了理论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建立了同时考虑冲击波、射流速度分布及射流状态的侵深计算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模型预测侵深的准确性,比较了各分界点因素对射流侵深的影响,获得了炸高及双锥罩结构参数对射流侵深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大炸高下双锥罩聚能装药的侵彻规律,建立了匹配双锥罩上、下锥角、炸高的侵深经验模型。(4)研究了前级装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隔爆结构中的衰减特性。利用一维冲击波理论计算了隔爆结构中冲击波的初始参量及在隔爆结构中的衰减,衰减系数随着隔爆材料阻抗的增大而增大。采用45#钢、Ly-12铝和有机玻璃叁种材料设计了顺序波阻抗、逆序波阻抗及硬软硬叁种多层介质隔爆结构,利用冲击波Hugoniot方程以及等熵流动Murnaghan方程对冲击波反射和透射过程进行了计算,通过锰铜压阻传感器测得了不同分界面处冲击波压力史,研究结果表明逆序波阻抗的输出冲击波压力最小,向上凸型的隔爆结构能够使能量稀疏。(5)研究了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的隔爆机理。基于非均质炸药冲击起爆判据建立了多层介质隔爆效果的评价方法,获得了隔爆材料、装药直径、炸药材料特性对隔爆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后级装药在冲击载荷下的响应,分析了多层介质中能量传输和分配。进行了多层介质排序、厚度分配和总厚度对隔爆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隔爆结构的第一层介质选择吸能性较好材料而第二层选择阻能性较好的材料对炸药的安定性更有利,且吸能性材料的比例应较大,波阻抗逐渐增大的多层介质隔爆效果最佳。开展了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隔爆及串联侵彻试验。(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10-01)
周涛,王康康,杜忠华,刘杰[5](2014)在《起爆方式对线性成型装药爆炸威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起爆方式对线性成型装药爆炸威力的影响,根据线性成型装药的爆轰机理,设计了5种起爆方式,得到不同起爆方式下线性成型装药的侵彻威力。结果表明,对线性成型装药,端面起爆可以形成偏向的线性爆炸成型弹丸(EFP);上端面中心点起爆和上端面中心线多点起爆可以形成正向线性EFP;两端同时起爆可以形成大威力EFP;上端面两棱多点对碰起爆可以通过控制横向和轴向的起爆时差形成散点EFP。起爆误差是多点起爆下影响线性成型装药侵彻威力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姚志华,李德战,付庆海,吴川[6](2013)在《偏心亚半球成型装药结构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起爆方式、药型罩的高度和曲率半径对偏心亚半球装药形成射流的影响,利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偏心亚半球装药结构射流形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成型过程。研究表明:对于偏心亚半球装药结构,端面环起爆形成的爆轰波形和药型罩外形匹配较好。药型罩的高度和口径比值H/A<0.2时,形成爆炸成形弹丸;H/A≥0.2时,形成杆式侵彻体。H/A值越大,弹体越细长,头尾速度差越大,有分裂成高速射流和低速杵体的趋势。曲率半径和口径比值R/A≥1.5时,形成的射流具有较好的外形和较高的速度。(本文来源于《爆破器材》期刊2013年02期)
祖旭东,黄正祥,贾鑫,肖强强[7](2012)在《橡胶复合靶板抗成型装药射流侵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橡胶复合靶板对成型装药射流的干扰作用机理,分析了射流侵彻"叁明治"结构橡胶复合装甲时应力波在多层介质中的传播,研究了背板上射流作用区域的质点运动规律。运用开尔文—亥姆霍兹流体不稳定性原理分析了橡胶复合靶板背板质点速度对射流的干扰作用。预测了倾角以及橡胶夹层厚度对复合装甲抗射流干扰的影响。通过X-光脉冲试验和剩余穿深试验获得了射流侵彻复合靶板后射流变形情况和射流剩余侵彻能力变化情况。证明了采用应力波原理和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分析橡胶复合靶板对射流干扰作用机理的可行性与正确性。试验证明橡胶复合装甲具有优异的防护能力,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防护装甲。(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孙华,王志军,尹建平[8](2012)在《组合式成型装药数值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爆炸成型弹丸(EFP)和环形侵彻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形成两种毁伤元素的装药结构。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该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中间药型罩材料密度大于环形药型罩材料密度时,能够使环形侵彻体的速度大于中间EFP的速度;当偏移量d为2mm时,环形侵彻体头部偏转角θ几乎为0°,其形态较好,侵彻能力较强。研究结果可为成型装药结构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陈阳[9](2012)在《基于SPH算法的程序设计及其在成型装药战斗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SPH算法及其在成型装药战斗部中的应用,本课题针对成型装药战斗部的射流形成过程编制了基于SPH算法的数值仿真程序。通过该程序计算,我们能得到与有限元分析较吻合的结果,为SPH算法在成型装药战斗部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方法和依据。论文在详细介绍SPH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对炸药及药型罩编制了SPH算法计算模块。由于SPH算法的特殊性,论文还完成了SPH算法中关键问题的模块编制,其中针对粒子搜索模块的叁种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算法提供了依据。通过二维剪切流的计算实例,将自编制SPH程序的计算结果与现有标准FORTRAN程序及ANSYS FLOTRAN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自编制的SPH算法程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评估。最后,本文在保证SPH算法的结果一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对成型装药战斗部进行射流形成过程模拟。将自编制SPH算法程序与LS-DYNA内置的SPH算法及传统FEM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编制的SPH算法在成型装药战斗部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最后,通过不同的算法及参数配置,在保证一定精度的情况下,选出了计算效率最高的算法,这为下一步SPH算法的改进完善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2-06-04)
侯秀成,蒋建伟,陈智刚[10](2012)在《某成型装药射流的数值模拟与射流转化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LS-DYNA及示踪点处理技术,对某一球锥罩成型装药结构的射流形成过程及射流侵彻靶板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有效射流沿其运动方向的速度分布、头部速度、侵彻孔几何描述等多项评估射流微元性能的重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普通强度钢质目标靶,在射流侵彻靶板过程中,常规小锥角药型罩产生的有效射流为2000m/s以上的射流段,杆式射流的临界侵彻速度值为1400m/s,从而进一步得到其射流转化率为29.65%。(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成型装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以多模式战斗部成型及侵彻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了在带隔板成型装药结构下实现双模EFP (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ion)与JPC (Jetting Penetration Charge)毁伤元转换及其对典型坦克目标的毁伤,建立了双模毁伤元成型、侵彻及对坦克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计算模型。首先,以双模毁伤战斗部为背景,研究了在扁平偏心亚半球型药型罩条件下通过改变单点起爆位置实现双模毁伤元转换的方法,计算了不同起爆位置下药型罩表面爆轰压力,获得了扁平偏心亚半球型药型罩结构参数对各毁伤元成型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一组形成型较佳的双模毁伤元成型装药结构参数,并通过X光成像试验实现了药型罩顶端起爆形成EFP、装药端面中心起爆形成JPC。基于毁伤元形成能量转换及扩展的PER理论,结合仿真及试验结果修正,建立了适合特定装药结构下的双模毁伤元成型与侵彻理论计算模型。然后,结合所要对付的坦克目标,通过对典型方位下坦克车体、炮塔内外等部位结构及关键部件防护水平的分析,建立了坦克叁维实体易损性等效模型,并运用弹目转换关系及毁伤元决策算法,结合现有的、较为成熟的易损性列表法及关键部件与人员毁伤判据,建立了双模毁伤元对坦克不同部位的毁伤效能评估计算模型。最终,通过程序化框图方法与可视化编程软件将整个模型进行程序化,建立了双模毁伤元对坦克典型部位的毁伤效能评估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型装药论文参考文献
[1].焦志刚,杜宁,寇东伟.双模聚能战斗部成型装药的结构优化[J].计算机仿真.2017
[2].周欢.单点起爆双模成型装药作用机理及对坦克毁伤效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
[3].韩世锋,张国伟,陈振华,黄建军,姚继红.结构参数对成型装药射流影响数值仿真[J].机电技术.2014
[4].陈闯.同口径成型装药串联匹配及隔爆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5].周涛,王康康,杜忠华,刘杰.起爆方式对线性成型装药爆炸威力的影响[J].火炸药学报.2014
[6].姚志华,李德战,付庆海,吴川.偏心亚半球成型装药结构的数值模拟[J].爆破器材.2013
[7].祖旭东,黄正祥,贾鑫,肖强强.橡胶复合靶板抗成型装药射流侵彻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
[8].孙华,王志军,尹建平.组合式成型装药数值模拟与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2
[9].陈阳.基于SPH算法的程序设计及其在成型装药战斗部中的应用[D].中北大学.2012
[10].侯秀成,蒋建伟,陈智刚.某成型装药射流的数值模拟与射流转化率[J].火炸药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