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造山带论文_李海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陆造山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陆,秦岭,海盆,穹隆,磁学,质体,成矿。

大陆造山带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锋[1](2019)在《浅析大陆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造山带重要研究内容,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是集多种高等研究学科于一体的,高水平、高技术性学科。本文将以造山带沉积学概述为切入点,通过对造山带沉积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对大陆造山带沉积地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展开全面探究,希望能够对国内大陆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02期)

杨文采,瞿辰,侯遵泽,颜苹,于常青[2](2017)在《中国大陆造山带地壳密度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中国大陆造山带地壳介质密度的变化特征和不同类型,并用大陆动力学机制解释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根据重力场小波变换的尺度—源深度转换律,进行地面重力异常场多尺度分解,取得了反映中国地壳不同埋藏深度的小波细节,揭示了造山带地壳的密度结构。和克拉通地体不同,中国大陆的造山带下地壳密度都偏低,只有古生代块体弱碰撞形成的摺皱山脉是例外。这些造山带大都与古大洋封闭和俯冲碰撞作用有关。古大洋封闭后在地壳中留下的裂隙和海水,会造成地壳密度降低。中国大陆造山带地壳密度结构大致可以分四类。上中下地壳密度都偏低的属于第一类造山带。第二类造山带上中地壳密度偏低,而下地壳密度偏高。第叁类造山带上中地壳密度偏高,而下地壳密度偏低。第四类造山带上中下地壳密度都偏高。通过板块构造原理和岩石物理规律对青藏高原造山带地壳密度结构分类的解释可见,青藏高原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壳密度结构分属叁类不同的造山带,体现印度次大陆和欧亚板块碰撞不同阶段作用造成的结果。根据地壳密度变低和厚度是否加大,还可以识别板沿和板内造山带。(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7年03期)

宋述光,王梦珏,王潮,牛耀龄[3](2015)在《大陆造山带碰撞-俯冲-折返-垮塌过程的岩浆作用及大陆地壳净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上的造山带可以划分为增生型造山带和碰撞型造山带,造山带岩浆作用发生在从大洋俯冲、大陆碰撞到造山带垮塌的每一个阶段.陆-陆碰撞的必要条件是大陆俯冲带的存在.一般假设,大陆岩石圈深俯冲的前提是大洋岩石圈俯冲及其在陆-陆碰撞时对紧随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圈的重力拖曳.大陆俯冲和碰撞的结果是地壳加厚和隆升,但是所产生的造山带岩浆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则取决于岩石圈加热机制.增生型造山带没有发生大陆之间强烈碰撞和深俯冲,一般缺少大规模的地壳迭置加厚和隆升,缺少与大陆深俯冲有关的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岩,虽然大洋俯冲阶段可以形成巨厚的陆弧地壳,但同碰撞和碰撞后岩浆作用是否存在值得怀疑.碰撞型造山带由于大陆深俯冲和地壳强烈加厚,超高压变质的洋壳和大陆地壳在折返过程中减压熔融,形成同碰撞岩浆作用,在造山旋回晚期去根和垮塌过程中,由于岩石圈伸展和软流圈地幔上涌,形成碰撞后岩浆作用,并标志造山旋回的结束.因此,碰撞造山带的岩浆作用可以发生在大陆深俯冲的同时、俯冲洋壳与陆壳断离后的折返和隆升、造山带的去根和垮塌过程,从大陆碰撞到造山带垮塌和剥蚀(造山旋回结束)的时间跨度为50~90百万年.大陆碰撞造山带是深入了解大陆深俯冲、折返隆升及其造山带垮塌过程的重要场所,而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岩浆作用对大陆地壳生长和再造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王洪亮,白武明,王青平[4](2011)在《大陆造山带岩石圈拆沉过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圈拆沉作用是指部分岩石圈由于重力不稳定性而沉入软流圈中的过程,与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本文基于非牛顿流体近似的有效黏度模型对岩石圈拆沉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分析了岩石圈的黏度结构对拆沉作用的影响.数值模拟显示,下地壳控制着地壳与岩石圈地幔的耦合程度,对拆沉作用的过程和形态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的初始重力不稳定性条件下,当岩石圈地幔相关的有效黏度在10~(22)~10~(24)Pa·s时,拆沉作用有可能在5~30 Ma时间范围内发生.从拆沉的形态看,在上述岩石圈地幔有效黏度范围内,黏度越大,重力不稳定性发展越慢,岩石圈剥离(peel away)范围越大.从拆沉的结果看,当拆沉块体与上部岩石圈完全断离时,造山带完成了从挤压构造到伸展构造的转化过程.最后,结合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岩浆事件和构造演化,讨论了岩石圈拆沉在该地区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侯立玮,付小方,Fuge,Zou[5](2011)在《大陆造山带区调填图中几个地质问题及其研究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我国区调填图工作历程与现状进行概述基础上,对造山带的主要特点,构造岩片的含义,构造岩片填图法的理论依据、基本工作程序及实施要点作了论述;对造山带中常见的"混杂岩"、强烈构造变形变质的层状变质岩、穹隆状变质地质体的主要特征、产出的地质构造条件及其成因机制等进行了较全面总结和分析;建议将"混杂岩"和"穹隆状变质地质体"分别划分为蛇绿混杂岩、火山混杂岩、滑积混杂岩、构造混杂岩和变质核杂岩、花岗岩底辟穹隆(岩浆核杂岩)、片麻岩穹隆、构造穹隆等类型。(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王靖华,张复新,于在平,于岚[6](2002)在《秦岭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大陆造山带构造动力学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构造单元、构造演化及其矿床组合,将秦岭造山带划分为4个成矿集中区:小秦岭古陆活化区、熊耳山裂谷增生区、南秦岭被动陆缘断陷区和碧口地体古拼合带。分别构成4个成矿系列:花岗-绿岩带型金-铁矿床系列、陆相火山岩型金-钼矿床系列、沉积岩型金-铅锌-汞锑矿床系列、海相火山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系列与超基性岩型镍-金矿床系列。矿床系列表现出同生成矿作用和后生迭加改造成矿作用的演化,同生成矿作用与造山带形成早期(古生代及其以前)广泛的地幔羽或热点活动有关,后生成矿作用是在盆山转化和陆内构造-岩浆活动时期(120~340Ma)完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02年02期)

张本仁[7](2001)在《大陆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Ⅰ 岩石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判别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如何改进岩石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方法及其应用于研究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问题。在论述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形成构造环境关系实质的基础上 ,提出了优选判别指示元素、参数和方法的准则及应用实例 ;并提出采用岩套内岩类配套及相邻构造期岩套或岩石建造时空配套综合分析途径的建议 ,以解决某些岩石化学特征在反映构造环境方面存在的多解性问题 ,推动造山带构造演化细节的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北地质》期刊2001年03期)

周烑秀,肖文交,杨振宇,朱日祥[8](2000)在《从亚洲大陆块体拼贴过程看大陆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亚洲大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大别—苏鲁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进行详细评述,并据大地构造学和古地磁学最新研究成果讨论并总结大陆造山带形成与演化模式,即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演化可能涉及以下5个连续的过程:碰撞→旋转→拼合→陆内挤压→反弹。(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00年03期)

杨志华,张传林,朱立华,邓亚婷[9](1999)在《大陆造山带盆-山转换的类型及阶段──以秦岭造山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盆 山转换是造山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从秦岭和中国西部造山带实际中总结出来的盆 山转换的叁种类型、叁个阶段,对正确认识秦岭和中国大陆造山带的发展和演化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盆 山转换的第二、第叁阶段的提出,有助于重新认识秦岭乃至全球陆内造山带的特征和演化规律,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按盆地的属性与造山带之间的转换可以分为叁种类型及叁个阶段:中- 新元古代洋壳或过渡性洋壳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转换,形成古秦岭造山带和古中国板块( 或地台) ;古生代- 叁迭纪板内( 或地台) 海相沉积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转换形成中秦岭造山带和联合古陆( 或中国板块) ;印支期以来陆相沉积盆地与造山带之间的转换,形成新秦岭造山带和中国板块( 或地台) 的裂解。按造山带与沉积盆地之间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造山带与沉积盆地走向基本一致的第Ⅰ类型造山带,造山带与沉积盆地走向不一致,甚至相互垂直的第Ⅱ类型造山带,以及深层构造岩片抽拉 逆冲推覆、迭加在陆相沉积盆地之上的第Ⅲ类型造山带。开合律不是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的普遍规律(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1999年04期)

江元生[10](1999)在《大陆造山带构造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及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构造混杂岩是探索大陆造山带地壳演化的重要窗口。本文从物质组成、沉积相、生物组合、变形变质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构造混杂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并从区调工作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工作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地质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大陆造山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探讨中国大陆造山带地壳介质密度的变化特征和不同类型,并用大陆动力学机制解释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根据重力场小波变换的尺度—源深度转换律,进行地面重力异常场多尺度分解,取得了反映中国地壳不同埋藏深度的小波细节,揭示了造山带地壳的密度结构。和克拉通地体不同,中国大陆的造山带下地壳密度都偏低,只有古生代块体弱碰撞形成的摺皱山脉是例外。这些造山带大都与古大洋封闭和俯冲碰撞作用有关。古大洋封闭后在地壳中留下的裂隙和海水,会造成地壳密度降低。中国大陆造山带地壳密度结构大致可以分四类。上中下地壳密度都偏低的属于第一类造山带。第二类造山带上中地壳密度偏低,而下地壳密度偏高。第叁类造山带上中地壳密度偏高,而下地壳密度偏低。第四类造山带上中下地壳密度都偏高。通过板块构造原理和岩石物理规律对青藏高原造山带地壳密度结构分类的解释可见,青藏高原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壳密度结构分属叁类不同的造山带,体现印度次大陆和欧亚板块碰撞不同阶段作用造成的结果。根据地壳密度变低和厚度是否加大,还可以识别板沿和板内造山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陆造山带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锋.浅析大陆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化工管理.2019

[2].杨文采,瞿辰,侯遵泽,颜苹,于常青.中国大陆造山带地壳密度结构特征[J].地质论评.2017

[3].宋述光,王梦珏,王潮,牛耀龄.大陆造山带碰撞-俯冲-折返-垮塌过程的岩浆作用及大陆地壳净生长[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

[4].王洪亮,白武明,王青平.大陆造山带岩石圈拆沉过程的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11

[5].侯立玮,付小方,Fuge,Zou.大陆造山带区调填图中几个地质问题及其研究方法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2011

[6].王靖华,张复新,于在平,于岚.秦岭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大陆造山带构造动力学背景[J].中国地质.2002

[7].张本仁.大陆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Ⅰ岩石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判别的改进[J].西北地质.2001

[8].周烑秀,肖文交,杨振宇,朱日祥.从亚洲大陆块体拼贴过程看大陆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J].地质论评.2000

[9].杨志华,张传林,朱立华,邓亚婷.大陆造山带盆-山转换的类型及阶段──以秦岭造山带为例[J].地学前缘.1999

[10].江元生.大陆造山带构造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及研究方法[J].四川地质学报.1999

论文知识图

勉略宁“叁角”地区板块构造示意图南秦岭东段大地构造背景(据张国伟等...中亚造山带地质构造简图美国COCORP深地震反射剖面位置示意图...大陆造山带双前陆盆地构造-沉积模...中国及亚洲构造示意图(据SengorandNata...

标签:;  ;  ;  ;  ;  ;  ;  

大陆造山带论文_李海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