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氧化铜,刚果,氧化亚铜,乙醛,氨气,氢氧化,絮凝。
氧化铜论文文献综述
龚贤[1](2019)在《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可利用干燥管组装反应装置进行改进。经改进后,在实验中只需要使用微量试剂,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体现绿色化学理念,对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核心素养,培养证据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实验教学与仪器》期刊2019年11期)
黄黎粤,丁竹红,胡忻,陈逸珺[2](2019)在《纳米氧化铜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运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纳米氧化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运移规律。首先,对纳米氧化铜和土壤胶体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以及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简称DLS)等一系列的表征分析。然后,利用石柱运移试验研究流速(u_0=1、3、5 mL/min)、初始溶质浓度(C_0=5、20、50 mg/L)、酸碱性(pH值=5、7、9)、NaCl浓度(C_(NaCl)=0.1、1、10 mmol/L)以及土壤胶体(粒径为0~200、200 nm~1μm、1~2μm)对纳米氧化铜在饱和石英砂柱中运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流速越快,初始浓度越高,NaCl浓度越高,纳米氧化铜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运移能力越强,碱性条件下的运移能力大于酸性条件下的运移能力。并且在大多数条件下,粒径越大的土壤胶体对纳米氧化铜运移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大。(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赵舒鹏,刘谢,王东田,吴正颖[3](2019)在《氧化铜负载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吸附/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染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产生了大量印染废水。研究多孔吸附/催化双功能化材料,提高环境净化效率,降低二次污染成为前沿。本文通过在介孔SiO_2材料中负载不同含量氧化铜,在不破坏介孔材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材料对有机废水的吸附/降解能力。通过XRD、傅里叶红外等手段来研究材料的结构,以亚甲基蓝溶液为模拟有机废水,通过吸附/降解亚甲基蓝实验来测试材料的吸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负载CuO铜以后样品的介孔结构保留完整;所有负载CuO后的样品均具有比介孔SiO_2更好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当Cu/Si摩尔比为0.02时,样品的吸附效果最佳;当Cu/Si摩尔比为0.05时,样品的催化降解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13期)
王强,李帅,刘远达,于专妮[4](2019)在《氢氧化铜悬浮液制备条件的优化及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氢氧化铜悬浮剂,以粒径D50为评价依据,通过单一因素分析法优化了氢氧化铜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反应条件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4∶1,转速为1 300 r/min,硫酸铜溶液的滴加速度为8 mL/min,直至化学计量点,继续搅拌20 min。当助剂(以CuSO_4计) PVP、明胶和SDB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 7%、0. 5%和1. 1%时,氢氧化铜悬浮剂的热贮前后D50和跨距分别为3. 12μm、3. 03和10. 09μm、4. 88。SEM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呈现分散均匀的棉絮状,粒径为1~4μm。该悬浮液的抑菌性能突出。(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余珊,房孟钊,彭明,宁瑞,李伟[5](2019)在《非洲某氧化铜钴矿高效浸出钴铜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非洲某氧化铜钴矿还原浸出工艺,研究了矿样粒度、单还原剂和双还原剂、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钴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还原剂优于单还原剂;最佳工艺条件为:球磨矿样粒度120目,加入浓硫酸使其质量浓度为0.15 g/L;按照先后顺序加入自来水体积8%的双氧水+矿样质量10%的亚硫酸钠,液固比为5∶1,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30 min。钴、铜浸出率分别为99.01%和98.44%,浸出渣中w(Co)为0.12%、w(Cu)为0.052%。该最佳工艺条件可适用于非洲w(Co)为0.62%~8.88%的复杂品位氧化铜钴矿,尤其是低品位氧化铜钴矿处理。(本文来源于《硫酸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李伟,李纪伟,解小玲,于富成[6](2019)在《微波液相合成氧化铜纳米片及电容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辅助液相合成法制备了氧化铜纳米片,探讨了该形貌氧化铜的电化学性能,并与化学沉淀法合成的碎屑状氧化铜纳米颗粒的性能作比较.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二者的组分及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使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研究了二者的电容性能.结果表明:使用微波法合成的氧化铜纳米片体系较碎屑状的氧化铜具有更优良的形貌结构和更高的比电容值,在1 mol/L的KOH电解液,1 A/g的电流密度下,氧化铜纳米片体系与碎屑状氧化铜体系的比电容值分别可达440、338 F/g.(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伏文,周洋,陈春年[7](2019)在《聚吡咯包覆氧化铜纳米管(PPy@CuO-NTs)和碳包覆氧化铜纳米管(C@CuO-NTs)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吡咯包覆氧化铜纳米管(PPy@CuO-NTs)新型高效复合材料通过在氧化铜纳米管上原位化学氧化并聚合单体吡咯,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L-赖氨酸为表面修饰剂成功制备出来。在600℃真空条件下聚吡咯外壳被碳化,PPy@CuO-NTs转化为C@CuO-NTs,并探究了它们的电催化性能。循环伏安曲线和对葡萄糖溶液的电催化结果显示C@CuO-NTs比裸铜电极表现出更好的电催化性能。通过TEM,SEM,FT-IR,XRD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露露,郑朝振,李贺,李相良,刘叁平[8](2019)在《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进行絮凝沉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矿在磨矿粒度-0.150mm占80%、矿浆浓度10%~12%、絮凝剂用量5~10g/t,絮凝剂浓度0.05%~0.1%的条件下,沉降速度最高可达25m/h,底流浓度可达54%以上。对于磨矿粒度-0.150mm占80%、酸矿比132kg/t、初始矿浆浓度25%、常温浸出时间4h的浸出矿浆,在矿浆浓度6%、絮凝剂用量20g/t,絮凝剂浓度0.1%的条件下,沉降速度最高可达22m/h,底流浓度可达47%以上。(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9年10期)
伍强,方瑞光,余文豹[9](2019)在《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的实验基础上,设计了乙醛在氢氧化钠作用下发生羟醛缩合等反应的空白对照实验,确认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生成的砖红色沉淀物是还原产物和红褐色黏稠状聚合物的混合物。对砖红色沉淀物进行提纯和检验,确认还原产物是氧化亚铜。指出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的实证是较好的研究性学习素材。(本文来源于《化学教学》期刊2019年10期)
郑春燕,粟智[10](2019)在《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对人教版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进行思考,针对造成该实验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从更换新的反应物角度尝试用甲烷、乙烷、乙炔、乙烯、肼等不同相态反应物对实验进行改进,经过理论分析,结合教学实际,从多角度对各相态反应实验进行探讨,得出肼还原氧化铜实验可行性最强,提出将碳还原氧化铜这一演示实验换成肼还原氧化铜的学生实验。(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8期)
氧化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纳米氧化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运移规律。首先,对纳米氧化铜和土壤胶体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以及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简称DLS)等一系列的表征分析。然后,利用石柱运移试验研究流速(u_0=1、3、5 mL/min)、初始溶质浓度(C_0=5、20、50 mg/L)、酸碱性(pH值=5、7、9)、NaCl浓度(C_(NaCl)=0.1、1、10 mmol/L)以及土壤胶体(粒径为0~200、200 nm~1μm、1~2μm)对纳米氧化铜在饱和石英砂柱中运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流速越快,初始浓度越高,NaCl浓度越高,纳米氧化铜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运移能力越强,碱性条件下的运移能力大于酸性条件下的运移能力。并且在大多数条件下,粒径越大的土壤胶体对纳米氧化铜运移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铜论文参考文献
[1].龚贤.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
[2].黄黎粤,丁竹红,胡忻,陈逸珺.纳米氧化铜在饱和石英砂柱中的运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赵舒鹏,刘谢,王东田,吴正颖.氧化铜负载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吸附/催化性能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
[4].王强,李帅,刘远达,于专妮.氢氧化铜悬浮液制备条件的优化及性能表征[J].现代化工.2019
[5].余珊,房孟钊,彭明,宁瑞,李伟.非洲某氧化铜钴矿高效浸出钴铜的工艺研究[J].硫酸工业.2019
[6].李伟,李纪伟,解小玲,于富成.微波液相合成氧化铜纳米片及电容性能[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9
[7].伏文,周洋,陈春年.聚吡咯包覆氧化铜纳米管(PPy@CuO-NTs)和碳包覆氧化铜纳米管(C@CuO-NTs)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英文)[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陈露露,郑朝振,李贺,李相良,刘叁平.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絮凝沉降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
[9].伍强,方瑞光,余文豹.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的实证[J].化学教学.2019
[10].郑春燕,粟智.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探究[J].山东化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