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洁
西宁城宏建设工程招标有限责任公司8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PPP(Private-Public-Partnership)模式由于其所具有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PPP模式,对于企业影响深远,既是发展机遇,也是挑战。本文首先对于ppp模式的含义及分类进行阐述,从而对于PPP模式下招投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对于PPP模式下的招投标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PPP模式下的招投标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PPP模式;招投标;管理
1.PPP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PPP即Private-Public-Partnership,是公共部门和社会机构之间通过合作来进行公共服务以及公共产品生产的一种采购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公共部门为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与社会机构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主要强调的是一种对于风险的分担机制。在合作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社会机构会采用一种平等的合作模式,公共部门向社会机构进行采购的服务是通过融资以及建设和经营的方式,PPP模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项目融资,而是一种管理方式。公共部门与社会机构之间约定一个具体的合作目标,通过合作来充分发挥出输给双方的优势和特点,从而取得共赢。
PPP模式可以分为外包类、特许经营类以及私有化类,其中外包类则是由公共部门进行投资,由社会机构承包整个项目当中的几项职能。或者公共部门通过付费的方式来委托社会机构来对其代为管理或者提供一部分的服务。这种PPP模式相对来说风险较低。特许经营类则是需要私人来进行全部投资或者参与部分投资,通过这种模式的机制来和公共部门来分担风险,最终获得利益的共享。根据具体的情况,公共部门可以为特许经营企业提供一定的补偿,这种模式有赖于公共部门的管理能力。私有化类别则是需要私人进行项目的全部投资,公共部门负责监管,通过用户收费的方式来实现盈利。这种模式的项目所有权归私人所有,这种模式的风险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
2.PPP模式下招投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PPP模式在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根据现有的PPP项目招投标管理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明确的项目需求及目标
在进行项目筹划的过程中,缺乏对于整个项目需求以及目标的界定,如果不能明确的界定项目的需求和目标,那么在后期进行招标以及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即便是项目能够得到正常的实施,那么其所具有的服务质量和价值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那么就会为整个项目增加风险。
2.2缺乏对于市场需求的了解
PPP模式的项目建设和传统项目的区别在于项目投资主体的不同,在PPP模式下,项目对承包商的吸引力在于初始项目得到顺利的融资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进行项目构架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把保障投资者的合理盈利作为重要基础。所以在进行PPP项目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必要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符合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只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了解社会资本关注的重点,才能使得PPP模式下的项目顺利得到实施。
2.3缺乏明确的责任人
PPP模式下的大型项目管理,需要具体的执行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具体的沟通和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超出管理职权范围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政府方面的行政领导在整个项目委员会当中进行任职,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2.4缺乏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在PPP这种合作模式下,政府方面所承担的风险较大,或者说社会机构承担的过多风险,都不利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如果政府方面承担的风险过大,那么就会对政府方面的财政形成影响,所以目前所具有的风险分担机制,并不能有效的创造价值,与合作的初衷不符。而社会机构方面如果承担的风险过大,则会出现项目风险溢价的情况,从而使得融资成本提升,最终使得整个项目在市场当中的吸引力下降。
3.PPP模式下的招投标管理建议
3.1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
PPP模式下的招投标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与本身的制度缺陷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推动招投标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减少招投标当中的漏洞,才能更好的规范招投标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行为,通过建设和完善制度来约束各方的动作,使得整个过程变的更加规范,推动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建立招投标的信用体系。对于项目招投标进行公开透明,实际上就是对其最好的一种监督方式,这同时也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次,应该对于专家库进行完善,在扩充评标专家的同时也要对于各个区域的专家进行整合,通过抽签和回避的机制,来避免和招投标某一方有关系的专家参与到评标过程中。同时也要对于一些违法违规的专家不公正评定行为进行处罚。
3.2完善招投标行政监督体制
对于招投标行政监督体质的完善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着手,在对招投标监督机构进行完善的同时,也要确保监督能够覆盖到整个招投标的全过程,使得监督能够真正的起到应有的效果。在管理的体制层面,要对于监督主体的方式和内容以及权限进行区分,所建立的监督体制要符合当前的招投标要求。由纪检检查部门作为监督的主体,配合各个行业的协会以及其他的职能部门在对于整个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其次,要充分的发挥出科技监督的效用,通过电子监控、电子信息屏蔽设施等一系列设备,来对于招投标过程进行管理,确保交易的过程规范,通过科技监督来全面的实现整个招投标过程的监管,从而在根本上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受到的人为因素干扰。
3.3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私人部门要建立起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培养项目团队的能力,及时判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内部也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应对,加强对市场突发因素的应对能力。同时企业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团队,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经验。政府也要培养专业的人才,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引入,强化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形成对技术型人才的重视程度,强化政府对PPP项目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结束语
总体而言,PPP模式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不断的尝试和总结后,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PPP实践模式正在不断的形成和完善中,对于资本市场并不十分完善的中国而言,提升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是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随着PPP模式的普及和推广,其制度和体系也逐渐的得到完善,招投标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配置优化的方式,在PPP模式下,体量变的更大,综合性变的更强,使其所需要的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更高。
参考文献:
[1]陈春霞.试论企业在PPP项目投标阶段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4687-4687,4303.
[2]张强.物有所值视角下PPP项目招投标机制分析[J].中国经贸,2017,(13):98-99.
[3]欧纯智,贾康.PPP在公共利益实现机制中的挑战与创新――基于公共治理框架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7(03):26-35.
[4]蔡向阳.PPP项目的招投标管理[J].房地产导刊,2016,(7):118-11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