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脊加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波导,折迭,波段,色散,加载,阻抗,特性。
脊加载论文文献综述
陈翔,孙冬全,崔万照,贺永宁[1](2019)在《新型脊加载槽间隙波导传输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间隙波导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于周期性电磁带隙原理的新型微波传输线。传统槽间隙波导侧壁为非连续结构,因而无法支持沿传播方向的TM模式传输。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脊加载槽间隙波导传输线结构,通过对传统槽间隙波导加载结构连续的金属脊结构,实现非接触连接的同时,实现了侧壁的连续性,从而支持侧壁上沿电磁场传输方向的电流传输,进而可以支持TM模式的传播。对脊加载槽间隙波导的电磁场传输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针对单模传输应用开展了参数化研究,获得了Ka全频段的单模传输特性。本文所提脊加载槽间隙波导完善了传统槽间隙波导的模式不完备问题,此外相比传统槽间隙波导,增大了侧壁支撑空间,从而为实现复杂功能结构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9-05-19)
高志强,董笑瑜,宋泽淳,胥辉,黄鹏潮[2](2016)在《W波段宽带脊加载折迭波导慢波电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脊加载折迭波导慢波结构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W波段连续波行波管的工作带宽,提高连续波输出功率。(本文来源于《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期刊2016-08-23)
付成芳,赵波,杨玉东,居勇峰,何晓凤[3](2015)在《毫米波脊加载开放式矩形栅慢波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慢波结构—脊加载开放式矩形栅慢波系统。作为一种全金属慢波结构,脊加载开放式矩形栅适用于高功率宽频带的行波管的互作用慢波结构。利用脊相邻面的阶跃条件以及互作用区和加载区的场匹配条件和单模近似法,推导了该结构的色散方程和耦合阻抗表达式。同时,采用软件模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慢波结构慢波特性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槽深一定的情况下,加载脊可以非常显着地改善该结构的慢波特性,通过优化开放式矩形栅的脊的宽度和厚度等参数来兼顾色散和输出功率等不同设计要求。本文的脊加载开放式矩形栅慢波结构理论研究可以作为高功率行波管设计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王兵,文光俊,王文祥[4](2015)在《脊加载同轴径向线慢波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脊加载同轴径向线慢波结构,并用高频结构仿真器(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其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变化对其高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脊加载同轴径向线慢波结构的色散曲线平坦,减小内径和周期长度可以明显降低慢波结构的相速,从而减小工作电压;加载脊的宽度对耦合阻抗的影响明显,随着加载脊宽度的增加,耦合阻抗得到提高,相速减小;加载脊的长度对结构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影响不明显;这种脊加载方式有利于增加慢波结构的耦合阻抗,提高行波管的增益和效率。脊加载同轴径向线慢波结构是一种全金属结构,工作频带宽,散热性能好,在毫米波波段的行波管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高志强,李晓峰,张帅,李肖靓,王晖[5](2014)在《W波段脊加载折迭波导连续波行波管制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脊加载折迭波导慢波结构的工艺研究,研制出了W波段连续波行波管,实现了20 W以上的连续波输出功率。(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高志强,李晓峰,张帅,李肖靓,王晖[6](2014)在《W波段脊加载折迭波导连续波行波管制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脊加载折迭波导慢波结构的工艺研究,研制出了W波段连续波行波管,实现了20 W以上的连续波输出功率。(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微波管专辑1》期刊2014-05-01)
王兵,文光俊,王文祥[7](2014)在《脊加载同轴交错圆盘波导的高频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脊加载同轴交错圆盘波导慢波结构,并用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对其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其高频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脊加载同轴交错圆盘波导有较好的色散特性,它比非同轴结构的带宽有明显增加,同时可以降低慢波结构的相速,用作行波管慢波结构时可以降低工作电压。脊加载同轴交错圆盘波导是一种全金属结构,散热性能好,损耗低,在毫米波及亚毫米波段的行波管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4年03期)
高志强,李晓峰,张帅,李肖靓,王凯[8](2013)在《W波段脊加载折迭波导连续波行波管制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脊加载折迭波导慢波结构的工艺研究,研制出了W波段连续波行波管,实现了20W以上的连续波输出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3-08-22)
王磊[9](2012)在《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及其变态结构行波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波管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遥感和等离子体诊断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而毫米波行波管,其工作频段介于微波和红外之间,它具有较大的带宽、波束窄、能全天侯工作以及较大的输出功率等优点。慢波结构作为行波管中进行注-波互作用的核心部件,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行波管的性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具有带宽性能良好、功率容量大、易加工等优点,是一种有潜力工作在毫米波段的高频系统。本论文主要对脊加载曲折波导及其变态结构进行了模拟和实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和过渡波导结构。介绍了脊加载曲折波导的高频特性的研究方法,为新型曲折波导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研究了直线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对其高频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还研究了此类行波管的大信号注-波互作用特性。研究发现,以w波段91GHz为中心频率时,直线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和脊加载曲折波导结构有着相似的高频特性,但是它的反射明显比脊加载曲折波导结构的偏低。3.研究了阶梯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模拟了阶梯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结构的反射特性和高频特性,并模拟研究了这类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过程。通过与脊加载曲折波导结构的模拟比较,阶梯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结构的反射较小。4.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的实验研究。介绍了冷测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并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实验测得的数据和软件模拟结果比较吻合。(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4-01)
何俊,魏彦玉,宫玉彬,段兆云,路志刚[10](2010)在《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的线性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类新型毫米波大功率微波器件——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推导出了引入电子注后的"热"色散方程.通过数值求解此方程,研究了加脊尺寸和电子注参数对小信号增益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尺寸设计和工作参数的选择,此结构在Kα波段具有18.51%的3dB增益带宽和1.15dB/周期的增益;相比于常规曲折波导结构,脊加载结构在保证一定带宽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增益和电子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增益,可以适当增加脊宽度和高度,也可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电子注电流.(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脊加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脊加载折迭波导慢波结构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W波段连续波行波管的工作带宽,提高连续波输出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脊加载论文参考文献
[1].陈翔,孙冬全,崔万照,贺永宁.新型脊加载槽间隙波导传输线[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9
[2].高志强,董笑瑜,宋泽淳,胥辉,黄鹏潮.W波段宽带脊加载折迭波导慢波电路研究[C].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16
[3].付成芳,赵波,杨玉东,居勇峰,何晓凤.毫米波脊加载开放式矩形栅慢波系统的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5
[4].王兵,文光俊,王文祥.脊加载同轴径向线慢波结构设计[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5
[5].高志强,李晓峰,张帅,李肖靓,王晖.W波段脊加载折迭波导连续波行波管制管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14
[6].高志强,李晓峰,张帅,李肖靓,王晖.W波段脊加载折迭波导连续波行波管制管研究[C].真空电子技术—微波管专辑1.2014
[7].王兵,文光俊,王文祥.脊加载同轴交错圆盘波导的高频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
[8].高志强,李晓峰,张帅,李肖靓,王凯.W波段脊加载折迭波导连续波行波管制管研究[C].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13
[9].王磊.W波段脊加载曲折波导及其变态结构行波管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10].何俊,魏彦玉,宫玉彬,段兆云,路志刚.脊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的线性理论研究[J].物理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