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中学063000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同时,文化也有别于文化载体,文化最终的载体只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沃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实践性、时代性、创新性体现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项基本诉求。
关键词: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
一、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沃土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即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两者合力作用的结果。中国文化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传统,被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从古代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要以内在的作用为主导,直到现代这种状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直接性上说中国现代文化是中国现代社会的产物,由于横向的作用中国文化吸取了其他国家文化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体现出世界性和时代性,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特点。同时,中国现代文化又是中国历代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这里既有中国社会自身矛盾的内在动因,也有外部文化撞击的外在动因。外在动因主要表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这不仅使中国的社会面貌为之一新,而且也使中国文化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迅速传播并深深地在中国人民心中扎下了根的原因,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备的先进性之外,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分不开的,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提供了契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逐步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中国现代特色的文化氛围。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也必然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封建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既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改造,又使马克思主义发生具有中国特色的飞跃。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提供了正确认识和鉴别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这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结晶,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长期处于封建专制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主导之下,从而使得民族文化被严重扭曲,如封建纲常礼教以及封建的愚忠思想,犹如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摧残着民族的生机,这些则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是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加以剔除的东西。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程正是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鉴别、改造,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的过程,这就是中国现代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道路,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逐步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现代文化,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由此可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其成果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后,中国文化就与马克思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了巨大的改造功能,成为中国现代主流文化的灵魂;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又以极大的惯性和韧性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一种双向的建构,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生机,从而加速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是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平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更具时代化和民族化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民族化的具体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重要成果。
三、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诉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其一是深度上的完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修正原有理论中过时的东西,根据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进一步揭示出尚未被发现的社会发展规律;其二是广度上的扩张。主要是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各国国情的体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它的生命力在于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并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开启了与中国革命斗争相结合的中国化历程,并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面临的具体问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一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道路。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需要中国人民的长期奋斗,马克思主义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发展。所以,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是新的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项基本诉求。
参考文献
[1]周德海《文化概念的几点思考》.《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第29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3页。
[5]《江泽民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