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死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因子,脑膜炎,细胞,窘迫,综合征,肿瘤,疟原虫。
死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姜丽杰,李霞,焦丽强[1](2012)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ARDS患者随机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例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统计临床疗效,检测2组入院后第1、3、5、7 d TNF及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2.8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入院后第3、5、7 d TNF及IL-8水平与本组入院后第1 d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2组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显着降低ARDS患者TNF及IL-8水平,阻断肺损伤演变进程,促进肺组织修复和肺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2年03期)
于艳艳,王季石,胡平,张义娟[2](2011)在《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与伊马替尼联合诱导K562/A02凋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联合应用对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的抑制作用,为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RT-PCR法从ALL患者骨髓血克隆TRAIL基因,并与真核载体pcDNA3.1(-)相连接。经PCR、酶切鉴定证明克隆成功后,用脂质体法转染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K562/A02。实验设空白对照组、空质粒转染组、单独Imatinib化疗组、单独TRAIL转染(本文来源于《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期刊2011-11-24)
涂江虹,刘瑞祥,罗国胜[3](2010)在《血清肿瘤怀死因子α、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目的是探讨在不同类型冠心病间炎性细胞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炎性细胞因子与冠心病病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①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3例,男48例,女35例,平均年龄(53.68±8.97)岁,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将入选病例分为3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健康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诊断标准符合WHO诊断标准。②检测方法:对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后的不同时期,于清晨空腹时抽取肘静脉血2~4 mL,静置2小时后,使用高速离心机快速分离,将分离后的上清液样本置于低温冰箱保存直至检测,为避免批间误差和测量误差,待样本在所有标本收集完后一次性的成批检测,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及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TNF-α、IT-6、CRP、FG。结果冠心病SAP组、UAP组、AMI组患者血清TNF-α、IT-6、FG、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特别是UAP组、AMI组升高尤为明显,并呈现组间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UAP组、AMI组治疗后1周,血清TNF-α、IT-6、FG、CRP水平同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资料显示,AMI、UAP组血清TNF-α、IT-6、CRP、FG浓度呈现显着增高趋势,且统计学检验具有高度显着性,证实了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血清TNF-α、IT-6、CRP、FG水平的变化提示血清TNF-α、IT-6、CRP、FG浓度与冠状动脉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见血清TNF-α、IT-6、CRP、FG水平的测定可以作为冠心病不同类型的诊断指标及判断病情程度的指标。血清TNF-α、IT-6、CRP、FG水平也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早期危险性分级的一个重要诊断性指标。(本文来源于《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期刊2010-04-08)
聂长杰[4](2002)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肿瘤环死因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4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外周血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单扩法检测免疫球蛋白,ELISA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结合病人临床特点并与18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1例病人中,CD3+T细胞及CD4+T细胞均比正常对照显着降低(p<0.0001); CD4+/CD8+T细胞比值显着降低(p=0.0065);免疫球蛋白中IgG含量显着升高(p=0.01),而CD8+T细胞(p=0.2856),IgA及IgM(p=0.7474, p=0.4379),TNF-α无显著变化(p=0.1109);首发病人与非首发病人比较时,免疫指标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CD3+T细胞及CD4+T细胞均比正常组显着降低(p<0.05);其中病程大于5年者病人免疫指标CD3+T细胞及CD4+T细胞降低更明显(p<0.05);家族史阳性者其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细胞数显着低于家族史阴性者(p<0.05),两者亦均比正<WP=5>常组降低(p<0.05);另外,CD3+T细胞与SAPS总分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r=-0.34215,p=0.0285)。结论: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功能的低下,而其降低的严重程度受家族史因素影响,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免疫功能有降低的趋势;病人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与其免疫功能的降低程度有关。(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02-05-01)
赵杨[5](1994)在《各种不同病因的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肿瘤环死因子α(TNF_α)》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至今未有快速、可靠的实验室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_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的17KDa的多肽.参与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作者等观察139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TNF_α水平.其中细菌性脑膜炎51例.均经细菌学涂片和培养证实.结核性脑膜炎6例.经细菌(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期刊1994年04期)
顾长海[6](1992)在《肿瘤环死因子与脑型疟疾》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 TNF)与感染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 TNF分α、β及γ叁种。α-TNF也称恶液质素(cachectin),由活化单核巨噬细胞(Mφ)产生,属单核细胞因子(monokine);β-TNF旧称淋巴毒素(lymphotoxin),由活化T"细胞产生;γ-TNF发现较晚,由活化自然杀伤(NK)细胞产生。β-和γ-TNF属淋巴因子(lymphokine)。叁者的作用相似,基本作用是杀伤肿瘤细胞。近年研究发现,TNF的作用十分广泛。在局部暂时适量产生对机体有益,如可引起发热,促进Mφ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机体防御机能,刺激T、B淋巴细胞增殖,介导机体免疫反应,对白(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1992年05期)
李留树,郭敏杰[7](1992)在《肿瘤环死因子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生物法测定48例严重创伤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与20例健康人比较。结果表明:健康人血清 TNFα为72.8±14.6u/ml,严重创伤病人为84.2±24.5u/ml,8例创伤后发生呼吸窘迫征(ARDS)的病人为281.6±44.3u/ml。ARDS 患者血清 TNFα与健康人和严重创伤病人组比较共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犬滴注4×10~6u/kg 的 TNFα后,肺功能明显减退,组织病理学上出现ARDS 样肺损改变。认为 TNF(?)在 ARDS 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急救医学》期刊1992年01期)
魏树均,王敏超[8](1990)在《肿瘤环死因子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975年美国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所的Carswell等人报告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简称TNF)是一种由巨噬细胞产生的仅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细胞毒作用的非种属特异性的活性因子。这一发现,为微生物抗癌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使癌症的免疫治疗翻开了新的一页,因此受到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本文对TNF研究的现状综述如下。(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1990年05期)
孟建华[9](1987)在《单克隆抗体和肿瘤环死因子的广泛应用——日本癌学会召开年会》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21日~23日在札幌市召开的日本癌学会上,收到了2272个讲演题目,去年该学会讲演题目是1879个,比去年多20%以上,这充分说明癌研制目前仍然是个热门的课题。把这2272个讲演题目按其标题分类比较,可以看出有关单克隆抗体的讲演题目约165题,数量居于首位,其次是癌基因方面的题目约135的,大会专门设置了癌基因分会,就癌基因蛋白使用单克隆抗体的诊断法诊断领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已经报道的单(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进展》期刊1987年04期)
死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联合应用对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的抑制作用,为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RT-PCR法从ALL患者骨髓血克隆TRAIL基因,并与真核载体pcDNA3.1(-)相连接。经PCR、酶切鉴定证明克隆成功后,用脂质体法转染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K562/A02。实验设空白对照组、空质粒转染组、单独Imatinib化疗组、单独TRAIL转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死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姜丽杰,李霞,焦丽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研究[J].河北中医.2012
[2].于艳艳,王季石,胡平,张义娟.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与伊马替尼联合诱导K562/A02凋亡的研究[C].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2011
[3].涂江虹,刘瑞祥,罗国胜.血清肿瘤怀死因子α、白介素-6、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相关性[C].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2010
[4].聂长杰.精神分裂症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肿瘤环死因子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
[5].赵杨.各种不同病因的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肿瘤环死因子α(TNF_α)[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4
[6].顾长海.肿瘤环死因子与脑型疟疾[J].人民军医.1992
[7].李留树,郭敏杰.肿瘤环死因子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1992
[8].魏树均,王敏超.肿瘤环死因子的发现及其意义[J].北京医学.1990
[9].孟建华.单克隆抗体和肿瘤环死因子的广泛应用——日本癌学会召开年会[J].生物工程进展.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