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铰齿鱼类是全骨鱼类中的一支,包括现生的雀鳝及其关系密切的化石类型。产自云贵地区中三叠世安尼期(~244 Ma)地层的拱鱼目(Kyphosichthyiformes)鱼类代表了铰齿鱼类最早的化石记录。根据最近在云南罗平关岭组二段发现的4块保存完好的鱼化石,命名了拱鱼目一个新属种,优美玉带鱼(Yudaiichthys eximius gen. et sp. nov.)。新的发现为重新研究拱鱼目和其他早期铰齿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契机。分支分析结果表明,过去定义的拱鱼科(Kyphosichthyidae)和圣乔治鱼属(Sangiorgioichthys)都是并系类群。重新厘定后的拱鱼目分为拱鱼科和腊山鱼科(Lashanichthyidae fam. nov.);其中,拱鱼科包括拱鱼属(Kyphosichthys)和富源鱼属(Fuyuanichthys);苏氏圣乔治鱼(Sangiorgioichthys sui)和羊圈圣乔治鱼(S. yangjuanensis)归入新建的腊山鱼属(Lashanichthys gen. nov.),和玉带鱼属一起组成腊山鱼科。圣乔治鱼属被移出拱鱼目,限定于产自圣乔治山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地层的两个种(Sangiorgioichthys aldae和S. valmarensis);该属和更进步的铰齿鱼类(半椎鱼目和雀鳝目)构成姐妹群关系。修订后的分支图为了解铰齿鱼类解剖特征的早期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见解。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徐光辉,马昕莹,吴飞翔,任艺
关键词: 云南罗平,三叠纪,拱鱼目,铰齿鱼类,骨骼学,系统发育
来源: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 26000000,18000000),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B-SSW-DQC0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672001,41472019,41688103),古生物化石发掘与修理专项经费资助
分类号: Q915.8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0319
页码: 181-204
总页数: 24
文件大小: 27664K
下载量: 59
相关论文文献
- [1].牙轮钻铰齿孔加工集成[J]. 价值工程 2013(11)
- [2].新铰齿鱼类被发现[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13)
- [3].云南发现2.4亿年前新铰齿鱼类化石[J]. 晚晴 2019(07)
- [4].云南罗平发现世界上最早的铰齿鱼类新属种:优美玉带鱼[J]. 化石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