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建(徐州市贾汪区大吴中心卫生院221132)
【摘要】目的探索卡托普利与伲福达单用以及联和用药的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卡托普利)45例,B组(卡托普利+伲福达)45例。两组治疗前均停用其他降压药2周,总疗程为4周。以治疗前后连续3天上午8点~9点的右臂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前后血压。结果A组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B组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33.3%,B组15.6%,相比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卡托普利联合伲福达治疗高血压病,方法简便,价廉,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卡托普利伲福达高血压病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276-01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血管病死亡和病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多提倡小剂量联合治疗。本文采用卡托普利(CPT)联合伲福达(CNF)治疗高血压9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来源于本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住院患者,共90例,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1],入选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近期内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心脑、肾合并症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与观察内容入选患者治疗前在原治疗基础上停用其他降压药2周,然后连续3天上午8点~9点测右臂血压,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前基础血压。A组(卡托普利组),予以CPT25mg/次,3次/天,视血压情况调整用量,(最大量不超过50mg/次);B组(卡托普利+伲福达组)CPT12.5mg/次,3次/天,CNF20mg/次,q12h,疗效欠满意者加大CPT用量。两组均在血压稳定2周后逐渐减量至最小有效剂量,总疗程为4同。治疗期间患者每日测血压、心率2次,出院后患者每周测血压、心率2次,待血压维持在适当水平时,测血压、心率每周1次,同时询问患者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以连续3天上午8点~9点的右臂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治疗前、治疗期间、疗程结束后患者均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查。
1.3疗效评定按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2]:(1)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2)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mmHg~19mmHg;(3)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者。
1.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A组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34/45);B组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5%(42/45)。两组对比,B组降压效果优于A组(P<0.01)。
2.2降压幅度和对心率的影响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和A组比较,降压幅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无显著差异。
2.3不良反应A组干咳11例,味觉迟钝1例,皮疹3例,总计15例(33.3%);B组头痛2例,颜面潮红3例,轻咳2例,总计7例(1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B组少于A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无明显差异。
3讨论
CPT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循环、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血管紧张素Ⅱ减少,减少末梢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从而减轻血管收缩,降低外周阻力;同时CPT使缓激肽的降解减少而使其作用加强,从而促进前列腺素和NO的生成,使血管扩张而降压,使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心肌血供;CPT减少醛固酮的生成,增加肾血流量,因而有利于排钠利尿使血容量减少而降压[3]。此外,CPT还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降压[3,4]。CNF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可在体内持续释药6~8小时,血药浓度逐渐增加,约6小时达平台,波动小。半衰期长,一般4~6小时,口服一片可获得12~14小时有效血药浓度。其在组织中分布广泛。CNF阻止钙离子进入末梢阻力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内,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全身血管阻力而降压,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其可阻止钙离子流入心肌细胞及冠脉的平滑肌细胞内,因而扩张冠脉,改善心肌血供,可继发交感神经激活而导致心悸、血压升高,对患者不利。CPT可克服CNF这一副作用,因此两药合用能显著提高降压疗效。
本文对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组对比治疗结果,表明CPT+CNF组(B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CPT组(A组)(P<0.01),而药物的副作用A组发生率为33.3%,B组发生率为15.6%,以两药联用组较单一药物组少。分析其原因在于,①CPT和CNF联用可明显减少CPF和CNF的用量;②CNF为控释片,在体内定时、定量释药,使血药浓度逐渐增高,使其在12~14小时内保持平稳,避免了应用短效硝苯吡啶片致血药浓度波动大而使患者发生头痛、颜面潮红、心悸等副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耐受性,使其具有较好的服药依从性。从费用与效用比来看,两药联用价廉,符合我国国情,便于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等主编.内利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8—270.
[2]刘国仗,胡大一,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5.
[3]毛焕元,曹林生,等主编.心脏痫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80—806.
[4]张泽灵,编著.心脏内科主治医生400问.第2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