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师生协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师生,协商式互动
师生协商论文文献综述
田伟[1](2019)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师生协商式互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师生协商式互动,需要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协商式互动意义,在教学工作中实施丰富课堂组织形式、灵活运用协商手段、合理选择纠错方式等策略,实现协商式互动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中的有效实践。(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8期)
郑航天[2](2019)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师生协商式互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科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点领域,在英语教学领域存在明显不足,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英语课堂缺少互动,学生被动学习,制约了学生语言水平的真正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如何推动英语课堂师生的协商式互动,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输出能力,构建新型的互动课堂,最终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9期)
魏嘉琦[3](2019)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两所省属高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观察,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开展实证研究,分析了师生意义协商的类型及各类型的分布情况及构成这种类型分布的原因和师生在意义协商中各自的地位。(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8期)
倪莞馨[4](2019)在《初中英语课堂师生协商互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叁十年来,有关课堂协商互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协商互动能为学习者提供更易于理解的语言输入,引起他们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并为他们提供更多可理解性输出的机会来提升语言能力。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堂协商互动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观察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师生协商互动情况,探索教师采用的有效协商方式与手段,有助于教师关注并优化初中学生的即时口语输出。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协商互动的类型、方式及其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具体回答以下叁个研究问题:1.在所观察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出现了哪些类型的协商互动?它们在课堂中是如何分布的?2.教师采用哪些协商手段来发起和维持协商互动?3.不同的协商互动类型和协商手段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输出有何影响?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初中学生及英语任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六节初中英语阅读课堂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对转录文本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1.叁种类型的协商互动出现在所观察的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其中内容协商最为常见,其次是意义协商,最后是形式协商。2.教师采用多种协商方式和手段来发起和维持协商互动,主要包括引发协商、引导鼓励、确认信息、引发修正等。3.不同协商类型和协商手段对促进学生口语输出产生不同影响:在协商类型中,内容协商在推动学生口语输出方面比意义协商和形式协商更有效;在协商手段中,引发协商、引导鼓励以及引发修正最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口语输出。本研究真实展示了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师生协商互动确实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口语表达的机会,提升他们在实际交流互动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此外,本研究也证实了课堂研究对探索学生二语习得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泳[5](2018)在《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对口协商“依法打击‘校闹’ 加强学校师生权益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王泳)12月25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围绕“依法打击‘校闹’加强学校师生权益保护”在京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出席会议并讲话。汪永清指出,对口协商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全国政协社法委围绕社会和法治领域热(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8-12-27)
张月[6](2018)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师生意义协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协商是指对话者在遇到理解障碍或需要得到更多信息时的话语调整。二语习得研究者普遍认为协商能够促进学习者的二语习得。通过协商,学习者可获得更多的可理解输入,引发他们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并为他们提供更多语言输出机会。且意义协商也符合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现代英语教学领域积极倡导的一些理论。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注意到传统英语课堂在发展学习者英语交际能力方面的不足,开始将协商互动与英语课堂相结合来进行研究,探求协商中的各种因素与学生英语习得的关系。但以改善教师课堂意义协商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师生意义协商现状,发现教师在师生意义协商中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的研究却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初中英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对话占比特征及其成因?(2)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意义协商策略及其对学生英语口语输出的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借鉴Boulima的外语课堂话语分析系统,运用自然观察的研究方法,对在第十一届全国初中英语摩课大赛完整视频中随机抽取的十节课进行分析。首先,笔者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接着对意义协商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总结了意义协商的特征与价值,最后介绍了研究的整个过程,并得出以下结论: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较少使用参考性问题导致师生意义协商互动在师生互动中占比较少,教师意义协商意识薄弱导致课堂协商对话占比差异大。初中英语教师常用的意义协商策略有四种:追加问题、确认核实、提示与澄清请求。追加问题能够为学生口语输出提供更多机会;确认核实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可理解输入;间接提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澄清请求策略的缺失减少了学生的语言习得机会。最后,对于初中英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对话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发现的初中英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及所提出的这些建议,对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8-06-25)
朱天虹[7](2018)在《汉语课堂师生协商互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对初中高叁个不同水平的汉语课堂中口语交际部分的协商互动情况进行研究。研究从二语(汉语)课堂实录话语语料库中选取初中高叁种不同水平的汉语课堂口语交际语料,对所选语料标注、统计、描述、分析,以展现汉语课堂师生协商互动情况。论文首先描述了意义协商、形式协商和内容协商这叁种形式的协商互动阶段性过程,接着描述了协商互动的类别分布情况,发起方式小类的分布情况以及协商发起者的分布情况,统计情况显示在叁类协商互动中内容协商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形式协商和意义协商,在初、中、高叁种不同水平的汉语课堂中,叁类协商互动的占比情况也呈现与总体情况相似的态势;整体上教师是主要的协商发起者,尤其是形式协商中,学生在内容协商发起者中的占比稍显可观一些;在意义协商中确认核对和澄清请求占比较大,最少的是理解核对,在初中高叁种不同汉语水平的课堂中也呈现相似的占比情况,意义协商的发起者也与总体情况一样是教师占主导者,但学生在澄清请求这一方式上更多充当发起者的角色;在形式协商中重述占比最大,其次是元语言反馈、求助,最少的是诱发,其中元语言反馈在初中高叁种不同水平的汉语课堂中占比呈现下降趋势,除了求助的发起者是学生占绝大多数,其他发起方式的发起者几乎都是教师;在内容协商中使用最多的发起方式是补充,其次是转移话轮、支持性回应和更换话轮,其中支持性回应在初中高叁种不同水平的汉语课堂中占比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内容协商发起者依然是教师占主导,学生在补充这一发起方式中更多充当发起者的角色。论文最后对学生协商反馈做了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量化分析部分主要统计了学生协商反馈的反馈率、复杂度和准确度,统计发现学生发起协商并引发学生协商反馈主要集中在初级水平的学生身上且主要是对内容协商发起方式的反馈;教师发起协商时,中级和高级水平的学生反馈率较高,初级水平反馈率较低,教师使用不同协商方式引发学生协商反馈的整体反馈比率较高,其中元语言反馈、重述和理解核对的反馈率略低一些。学生使用内容协商中的补充和更换话轮这两种发起方式能引出更多的协商反馈,反馈复杂度也略有增加;教师使用内容协商、意义协商和形式协商叁大类下的不同发起方式引发的协商反馈复杂度依次降低。教师引发的学生协商反馈整体上准确度较高,其中准确度较低的是支持性回应、澄清请求和转移话轮。质性分析部分针对不同发起方式及其协商反馈,提出了些具体的协商互动的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5)
刘规长[8](2017)在《中级汉语综合课师生协商互动行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课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课程,担负着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主要任务。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并开始重视协商互动在二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为了突破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传统的I-R-F互动模式,使汉语综合课的词汇教学和课文教学变得更有效率和更有质量。本文在行动研究的框架下,以扬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级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将师生协商互动与中级汉语综合课的词汇教学和课文教学相结合展开了研究和实践。理论方面,以行动研究这一新的研究方法对将师生协商互动运用于中级汉语综合课的词汇教学和课文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拓宽了综合课词汇教学和课文教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是以行动研究为手段,通过中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设计,检验笔者对于协商互动理论应用于中级汉语综合课课堂的效果。因此,本文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研究思路的理论基础,包括综合课教学设计理论、协商互动与二语习得、行动研究的定义和步骤。综合课应该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可理解性输入、选择性注意和有效输出,又由于本研究是教师对自己的课堂的研究,所以以行动研究为手段。第二章,首先提出协商互动是否适用于中级汉语综合课的需要确立的问题,并对确立的问题提出假设,即师生协商互动符合中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特点,并且有助于改善中级汉语综合课的词汇教学和课文教学。然后对中级汉语综合课课堂进行课堂观察和初步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反思。第叁章,根据协商互动引起的叁个二语习得效应提出了中级汉语综合课师生协商互动的叁个教学原则:提供丰富的描述性语言和详尽的解释性语言;注重语言结构的练习;进行大量丰富输入和扩展性输入基础上的有效输出。进而提出中级汉语综合课师生协商互动的教学方法:协商式词汇教学、基于语篇的课文教学。第四章,通过对教学设计实施结果的分析和反思,总结了本次研究的经验:重复核心词汇,提示其功能,并大量举例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可理解性输入;教师在准备阶段嵌入疑点,发起形式协商引导学生注意到语言结构的特殊情况,并且要求学生进行有效输出,从而促使学生对语言结构的理解上升为有意识的理解和使用;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内容协商推动互动的进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起创造丰富多样的情境并主动触发更多的协商互动。最后提出了两个建议:重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与学生一起创造丰富多样的情景;增强教师协商互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起协商互动的意识和能力。(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7-11-01)
李丹丽[9](2017)在《高校外语课堂师生协商意义时支架式学习中自主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探讨外语课堂教师搭建支架时的角色变化和学习者自主性的动态发展。通过跟踪考察25名大学生与其英语教师协商意义时的互动话语以及教师访谈话语,发现师生话语成为调节语言学习中构建意义协商的核心机制,教师运用支架作为系统教学工具在互动中扮演不同角色。研究揭示了当学习者从他人调控阶段向自我调控阶段发展时,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机会协商自主空间以推动学习者自主性的发展。本文还探究了教师如何有效控制支架的能力,对教师教育和学习者培训具有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期刊2017年04期)
薛丽[10](2017)在《大学英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的互动及优化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学英语习得过程中,输出与输入一样,都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根据Swain输出假设理论,通过师生"意义协商"进行干预,是促使学生实现输出优化的重要手段。但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意义协商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需引起关注。基于此,以Swain的输出假设为理论基础,分析师生意义协商的重要性,并对影响完成任务过程中意义协商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同时基于这一研究提出大学英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的互动及优化对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师生协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科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点领域,在英语教学领域存在明显不足,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英语课堂缺少互动,学生被动学习,制约了学生语言水平的真正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如何推动英语课堂师生的协商式互动,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输出能力,构建新型的互动课堂,最终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师生协商论文参考文献
[1].田伟.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师生协商式互动研究[J].校园英语.2019
[2].郑航天.高职院校英语课堂师生协商式互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
[3].魏嘉琦.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研究[J].现代交际.2019
[4].倪莞馨.初中英语课堂师生协商互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5].王泳.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对口协商“依法打击‘校闹’加强学校师生权益保护”[N].人民政协报.2018
[6].张月.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师生意义协商研究[D].宁波大学.2018
[7].朱天虹.汉语课堂师生协商互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8].刘规长.中级汉语综合课师生协商互动行动研究[D].扬州大学.2017
[9].李丹丽.高校外语课堂师生协商意义时支架式学习中自主性研究(英文)[J].ChineseJournalofAppliedLinguistics.2017
[10].薛丽.大学英语课堂师生意义协商的互动及优化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