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市综合体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对北京的借鉴(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仪[1](2021)在《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迅猛发展,城市病也在加速蔓延,为了综合解决这些城市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发展的TOD理论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TOD理论强调轨道交通与城市更加融合,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提出应对城市病的解决办法,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TOD理论由最初的3D原则经过发展被学者们总结出5D原则、八项原则等,TOD的内涵不断深化,但还是离不开线网、线路、站点三个层面,离不开交通与城市共同为人服务这一本质,离不开高强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这三个原则。北京作为全国轨道交通线网分布密集的城市,TOD指数却不够高,存在着道路交通拥挤、空间拓展相对无序、地铁站域外部空间品质不够高等问题。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之都的背景下,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的新时代,提高首都北京的TOD水平,优化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势在必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TOD理论用来指导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这两者的联系是目前理论研究的空白。本文从TOD的3D原则“高强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出发,总结归纳出“交通组织慢行优先、功能组织多样共享、空间组织合理设计”三项设计策略,并应用于北京副中心城市绿心项目的设计实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实地调研、空间句法、POI数据分析等方法,在北京范围内选取典型代表进行实地调研,对交通组织、功能组织、空间组织进行分析,结合居民的满意度分析,总结出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易达性和安全性不足、整合性和多样性不足、开放性与标识性不足三方面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慢行优先、功能混合、空间富有魅力的目标,让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城市与人们的生活,营造公园城市、乐活社区。
刘函宁[2](2020)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民的消费模式发生快速转变,通过消费系统的不断延伸和升级,固化在我们的城市、建筑和公共生活中的“消费”,成了一种消费文化语境。而城市综合体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性建筑类型代表,其空间设计与消费文化语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多集中于将各部分空间拆出来单独分析、综合论述,缺少整体视角下的逻辑性梳理和演变研究。本文则从消费文化语境特征和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两条路径出发,试图把握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演变机制和因素,探寻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基于消费文化根本性诉求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通过论述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和城市生活关系日益紧密的现状和原因,强调了在消费文化语境下探讨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重要性。接着,沿着中国消费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时间框架,对城市综合体的大量调研案例从空间构成特征、空间组合形式、空间使用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性分析和论述,并将中国香港地区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作为对照组与比较研究框架内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进行平行比较。通过中国香港地区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总体发展趋势总体同中国大陆地区的相似性和前瞻性,归纳了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在实体形态、开发与运营、空间交互三个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对应这三个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本文认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城市综合体的空间设计的动因在于消费价值、消费意趣、消费渠道三方面因素。最后,结合上述消费文化影响因素、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最新发展以及香港地区的发展走向,提出在消费文化语境下,未来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因遵循多元性、自反性、开放性的设计原则,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
田雅楠[3](2020)在《城市价值视角下城市综合体投资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居民数量的急剧增加伴随着经济、产业、交易的集中,由此带来的经济形态、产业比重的变动经常会引起城市人口与城市土地及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城市综合体不仅高效集约地利用了城市资源确保了城市的持续性发展,还满足了人们购物、文化、沟通、休憩、一体化的需求,与人们快节奏步调相合。在城市综合体的影响下,城市特定区域的业态组合更加丰富、地方财政有所提升,毋庸置疑,城市综合体能够凭借其丰富的功能聚集有效增加所在城市的城市价值。但也存在部分城市综合体建设运营状况不理想,未能将投入的城市资源有效转化为城市价值的情况。为进一步强化对城市综合体中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切实提升城市价值,有必要对投资效率较低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进行资源及产出的调整。本文第一部分是对城市综合体和城市价值的理论分析。首先对城市综合体及城市价值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本文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接着将城市综合体划分为商业、商务、酒店、居住、交通、文化娱乐、会展6个功能子系统,分析功能子系统间的协同机理,建立城市综合体协同机理模型;最后定性分析其对城市价值的贡献。第二部分是建立城市价值视角下城市综合体的投资效率模型。在此部分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本文所界定的城市综合体的投资效率进行评价,从城市价值的角度来选取城市综合体的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数值计算、初步筛选、因子分析来创建指标体系;接着根据可比原则选取决策单元,运用DEA方法创建线性规划模型;最后对测度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投影分析和规模收益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第三部分是北京市城市综合体投资效率实证分析。选取北京市的24个同类型的城市综合体为决策单元,用MAXDEA 8软件将所得数据代入DEA中的数学规划模型,进行运算,最后运用运算结果对选取的北京市城市综合体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改善建议。本文从城市价值视角下对城市综合体的投资效率进行评价,可为政府在今后的城市综合体规划中提供参考,使得有限的城市资源带来城市价值的更大提升。
张玥[4](2020)在《基于TOD理论的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布局研究 ——以立水桥站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量、速度、环保、节能等优势在城市交通“骨骼”系统的构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已具一定规模,并快速向郊区地带延伸。然而,郊区地带与中心城区存在不同的发展矛盾,特别是郊区土地存在零散、多元的特征,中心城区的开发经验并不能直接用于郊区。从理论价值来看,TOD理论关注于城市蔓延下公共交通和道路交通为主导的沿线用地开发,而缺乏对郊区这种大运量、高强度的轨道交通开发的理论指导。从应用价值来看,本文以北京郊区为例,研究其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反映北京城市规划的效率。本文沿袭TOD理论的研究框架,以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北京郊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POI数据等,揭示了北京14条郊区轨道线路、92座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空间规律和立体空间开发模式。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围绕郊区化、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TOD理论及指标体系等主题,对于研究对象相关的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TOD理论在中国城市背景下的适用性。其次,从线路层面对于轨道交通与郊区新城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郊区轨道交通建设时序滞后于郊区新城,因此面临更为严苛的土地资源紧缺问题。而郊区轨道交通沿线用地又呈现出利用效率低、用地多样性差等问题,对于土地的立体空间并没有实现良好应用,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再次,结合理论研究中既有的指标体系,构建包含功能及土地利用、接驳交通设计和立体空间开发3个维度的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指标体系,基于这些指标测度枢纽站、中心站和社区站的用地规律,发现枢纽站的各项指标表现最佳,并针对不足和问题出相关设计原则。最后,选取北京郊区站点立水桥站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遥感影像数据,辅以小规模的问卷调查,结合前文构建的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用地类型单一、交通接驳可达性差等问题,出改善功能结构、优化用地布局、完善接驳交通、促进立体开发等优化建议。本文关注中国大都市圈郊区地带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探索TOD理论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当前存在用地类型单一、站点可达性差、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在传统土地、交通等TOD理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入立体空间开发的内容,构建适用于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测度指标,以期为未来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和空间利用方面供一定的建议。
魏燕荣[5](2020)在《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和建筑密度的增加,城市出现土地资源紧缺与空间品质下降的问题,作为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之一,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建设逐渐成为重点。如今商业的发展由当初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体验经济,人们对商业空间的需求也由以往的物质需求转为精神需求,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场所,它不仅仅承担着商业功能,还有休闲、娱乐与交往等功能。因此,本文针对城市紧凑发展的土地和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高强度开发商业应如何营造良好的外部公共空间满足人们更复杂的体验需求,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公共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外部空间、消费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对深圳、广州等多个高强度开发商业项目实地调研,总结其空间构成、功能、发展趋势及现状问题;并选取深圳五个典型高强度开发商业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和系统分析,从与城市空间的联系、总体规划布局、空间序列、空间构成及景观环境的角度对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并结合空间使用者的满意度评价,从而归纳总结出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发现,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主要涉及宏观-城市空间、中观-建筑集群或建筑、微观-景观环境三个层面。宏观-城市空间层面,融合自然环境、传达人文情怀、尊重城市格局与要素;中观-建筑集群或建筑层面,交通可达的三维空间衔接、功能业态的差异化与体验化、空间布局立体化与复合化、空间序列主题化与节奏化、空间构成适应化与多义化;微观-景观环境层面,打造热门IP吸引粉丝经济、灵活配置绿化景观、营造创意水体、艺术化的景观设施。本文从理论分析、现状问题及实地调研等多角度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对深圳乃至全国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丁宁[6](2019)在《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业在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影响下,进入平稳期和调整期,跨界合作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地产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板块,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并成为房地产业关注的热点。深圳润恒集团作为深圳的老牌地产公司,在经营地产的过程中,也认识到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价值所在。深圳润恒集团进行跨界教育资源整合,具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和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和风险。为了更好地做好教育地产,必须针对教育地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以便改变企业当前的困境。本文针对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进行研究,整体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环境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具体使用了文献综述法、案例研究法、定量分析法。通过文献综述法,对有关教育地产的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综述,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深圳润恒集团的现状和问题,以此提出解决对策。通过定量分析法,分析了当前教育地产的实际状态,同时构建了风险综合评估模型。针对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本文构建了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体系,包括第一,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定位策略,包括项目区位选择策略、开发时间选择策略、开发内容选择策略;第二,教育地产项目合作方式及融资策略,包括合作方式打造策略、项目开发融资策略;第三,教育地产项目经营管理的选择策略,包括组织机构设计策略、经营方式选择策略、运营模式选择策略。另外,深圳润恒集团进行教育地产项目开发,作为一种新商业模式的探索,由于自身的专业欠缺且经验不足,在教育地产投资开发的各个阶段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深圳润恒集团需要加强风险识别,并做出综合风险评估,本文构建了深圳润恒集团项目开发多因素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作为判断项目投资可行性的依据,以便于公司做出正确决策参考。教育地产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形式,既具有教育公益的属性,又具有地产投资的属性。目前国内关于教育地产的研究非常少,缺乏理论支持和对项目的个性化判断,通过对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借鉴性。
戴金黛[7](2019)在《广州市商业综合体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各地竞相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与此同时,商业综合体项目却面临着招商难、运营难、空置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受电商冲击,另一方面是由于选址不当,导致市场供需严重不匹配。例如黄埔区的科学城,黄埔区是广州的发展新区,产城融合度低,人口密度远远小于中心城区,已建成和在建大型商业项目都比较多,并且体量都非常大,目前却难有足够的人气与消费力去支撑,这必然会导致部分商业综合体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将面临着激烈竞争、大量空置的风险。由于我国土地一级市场是由政府垄断,商业土地出让数量及其选址基本上由政府决定,在商业用地的供给上也更多考虑的是当年土地财政、土地储备区域分布等情况,缺乏从市场因素的角度来考虑,开发商也只能在其中被动地进行商业用地的投资决策,最终导致一些商业用地的选址不够科学合理。因此,探讨如何基于政府、市场状况,利用科学方法进行商业用地选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研究首先进行商业综合体相关理论阐述,包括商业综合体的概念、特点,以及与城市综合体的区别等,同时阐述国内外商业综合体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再对广州市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确定广州市商业综合体选址原则,以此原则进行影响因素的筛选、权重的确定,构建出广州市商业综合体选址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阐述了基于GIS与AHP-Fuzzy评价模型的广州市商业综合体选址方法及过程,并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进行商业综合体选址实践研究,通过利用GIS做备选区域的大致筛选和对备选地做模糊综合选址评价,得到最优的选址结果,并对最终结果进行实际验证分析,以此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研究表明:1)主城区的商业综合体商业面积占比和人均占有商业综合体商业面积均高于外围城区。但随着广州多组团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外围城区将是商业综合体的重点发展区域。2)影响商业综合体选址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因素、城市发展规划、轨道交通数量、周边小区数量和平均客流量。3)基于GIS与AHP-Fuzzy评价模型对广州市黄埔区的选址实践,获得了较为科学的选址结果。实践结果表明,最终得到的候选地A在用地条件、人口因素、商业竞争环境“较好”级别的测试值分别为0.430、0.4201、0.4818,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A候选地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适合商业综合体的选址。最后进行验证分析发现,A地块具体范围位于黄埔区的双岗地铁站上盖,选址评价结果与现实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该选址方法具有可行性。
侯晓[8](2019)在《基于共生理论的会展综合体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会展建筑综合体的出现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满足了会展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又达到了集聚高效、集约多能、共享低耗的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会展综合体是在城市建筑综合体和会展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建筑类型,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与大量建设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和会展建筑相比,会展综合体的建设数量相对较少,因而对于会展建筑走向综合化多元化的建设理论、经验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从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会展综合体必将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建筑类型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会展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建设也迫切需要系统的建筑理论指导。因此,当下对会展建筑综合体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并建立一套全局视角下的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共生”哲学源于生物领域,当前“共生”思想和理论已被引入许多领域,并把共生思想和理论作为各领域重要的价值参照和理论基础。本文首度将“共生理论”引入会展综合体设计开发建设领域,并尝试用“共生理论”的原理对会展综合体的共生现象进行解析,创建会展综合体的共生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共生理论”逆运用,分析确立会展综合体的和谐共生发展目标,提出会展综合体设计共生策略体系,以实现会展综合体的可持续性发展。会展综合体共生研究及共生设计策略分为“时—空”两个层面,再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空间”层面对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进行研究,并构建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共生设计策略研究。第二部分:在“空间”层面对会展综合体与其外部环境共生系统进行研究,并构建会展综合体外部环境共生策略体系,进行系统的共生设计策略研究。第三部分:在“时间”层面,对会展综合体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的共生理论体系构建,进行系统的共生设计策略研究。本研究在共生策略的体系构建和具体共生策略的研究中始终本着适度和辩证的原则,提倡共生策略构建的系统性、适宜性和经济性,以实现会展综合体发展与当地实际情况的适应性。最后,理论结合实际,通过案例和实践项目对本文观点进行印证。本课题研究在已有的会展建筑以及综合体的相关研究上实现了以下突破和创新:首先,在汲取了前人“共生思想”的精髓的基础上,将“共生理论”引入会展综合体研究领域,构建了会展综合体共生研究体系。其次,基于“共生理论”提出了“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将“共生理论”逆运用进行系统的会展综合体共生策略体系研究,并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创造性的构建会展综合体和谐共生系统。再次,结合国内外大量会展综合设计开发实际案例的分析论证,从宏观到微观,提出系统的会展综合体共生设计策略体系,过程中尝试将“共生”理念运用到实践项目,并对在建成使用过程中进行走访和反馈,结合使用后的情况进行进一步总结和改进。
霍亮[9](2018)在《厦门华润万象城项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空间尺度巨大且可容纳超大建筑群体和众多生活空间的城市文化载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城市综合体开发及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起步晚且发展滞缓。不管是对于新兴区域的扩张建设、老城区的改造建设,还是对于区域性核心城市和我国城镇化的建设,作为集科技创新、经济金融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都具有直接的经济拉动效应。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无疑具有显着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开发商实力有限、地方政策失误、缺乏专业团队、缺失经验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此外,城市综合体运营模式和招商过程存在很多误区,如规划设计和项目设定缺乏合理准确的招商方案,在营销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导致租户量少和匹配度不高的租户等问题。本文以“厦门华润万象城”城市综合体项目为研究案例,基于STP理论,结合房地产营销策划方法与理论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城市综合体营销及营销策略展开研究;深入分析厦门华润万象城项目的市场营销环境及厦门城市综合体的市场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定位及其经营策略进行探究,进而制定厦门华润万象城的营销战略,并对项目策略的实施提供建议。
王亚洁[10](2018)在《北京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北京地铁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地铁逐渐成为服务居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北京地铁的高速建设,诸多问题凸显,比如,北京有75座地铁站因为拥挤而常态化限流,数十座地铁站因为周边土地开发滞后而客流不足,诸多地铁站因为周边用地单一而客流不均衡,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以往研究多从地铁线网、站点的角度出发,采用交通工程的手段缓解问题。而本文从“地铁站域”(地铁站周边地区)的角度出发,以城市规划的视角,研究土地利用与客流的互动关系,并基于此,提出地铁站域规划策略,以实现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容量的协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土地利用可分为强度、混合度和可达性三个要素。(1)强度要素可以用站域的建筑容积率(简称容积率)来标定。研究发现,容积率与客流呈现较强正相关关系。容积率对高峰客流、工作日客流、周末客流的影响依次减小。功能要素、区位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均会对容积率和客流的互动产生影响;(2)混合度要素与客流的互动源于不同功能配比的用地与客流的互动。一般情况下,混合度能提升客流大小、均衡客流分布;(3)可达性要素包括交通可达性(基于交通特征的可达性)和区位可达性(基于区位特征的可达性)两方面,交通可达性对客流提升明显,尤其公交车、私人机动交通和地铁的可达性,而区位可达性对客流影响较小。第二,对于站域土地利用与OD客流的互动:(1)早高峰终点站和晚高峰起始站的容积率对OD客流影响更大,即办公型站域容积率对OD客流影响更大;(2)起始站与终点站的用地差异(简称站间混合度)能提升OD客流;(3)站间可达性能够提升OD客流,尤其途中的换乘状况对OD客流影响较大。第三,站域规划策略包括三方面内容:(1)强度分类指导策略,即对于不同功能、不同区位条件、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站域采取不同强度策略;(2)不同尺度下的混合策略。区域尺度实现同线路各类站域的均衡配置,站域尺度实现用地的合理配比;(3)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协同策略,即根据站域土地利用特征来布局各类交通设施,同时针对不同可达性的站域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策略。本文拓展了TOD理论的3D模型,提出了一种可用于亚洲高密度城市的地铁站域规划策略。
二、都市综合体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对北京的借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市综合体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对北京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铁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
1.1.2 TOD理论承担时代使命 |
1.1.3 北京TOD外部空间的提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地铁站域综合体及相关概念 |
1.3.2 外部空间 |
1.3.3 TOD理论 |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TOD理论相关研究 |
1.5.2 地铁站域综合体相关研究 |
1.5.3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和TOD理论基础研究 |
2.1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基础分析 |
2.1.1 地铁站域综合体的核心特征与作用 |
2.1.2 地铁站域综合体的分类 |
2.1.3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需求分析 |
2.1.4 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要素分析 |
2.2 TOD理论的指导 |
2.2.1 TOD理论的概念解读 |
2.2.2 TOD理论的中国内涵 |
2.2.3 TOD概念外延:不同层面的TOD模式 |
2.2.4 TOD理论指导外部空间设计的优越性 |
2.3 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的案例 |
2.3.1 国外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
2.3.2 国内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地区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现状研究 |
3.1 北京TOD发展现状 |
3.1.1 推进TOD发展的政策与尝试 |
3.1.2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分布情况 |
3.1.3 北京TOD发展的困境 |
3.2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调研 |
3.2.1 实地调研情况 |
3.2.2 交通组织分析 |
3.2.3 功能混合度分析 |
3.2.4 满意度评价分析 |
3.3 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问题总结 |
3.3.1 交通组织方面易达性和安全性不足 |
3.3.2 功能组织方面整合性和多样性不足 |
3.3.3 空间组织方面开放性和标识性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TOD综合体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总体定位,契合城市发展 |
4.1.2 慢行交通,实现步行可达 |
4.1.3 功能混合,集约利用土地 |
4.1.4 生态持续,改善公共空间 |
4.2 交通组织慢行优先策略 |
4.2.1 步行空间连续宜人 |
4.2.2 自行车空间分区规划 |
4.2.3 机动车空间公交优先 |
4.3 功能组织多样共享策略 |
4.3.1 功能多样满足需求 |
4.3.2 功能侧重突出优势 |
4.3.3 功能共享协同优化 |
4.4 空间组织合理设计策略 |
4.4.1 广场空间开放性 |
4.4.2 景观空间生态性 |
4.4.3 入口空间标识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实践——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起步区外部空间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及基地分析 |
5.1.2 起步区概况 |
5.1.3 设计愿景与目标 |
5.2 设计分析 |
5.2.1 交通组织 |
5.2.2 功能组织 |
5.2.3 空间组织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基于TOD理论的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满意度评分问卷 |
附录二:回收调查问卷各项问题均分统计与对应权重 |
致谢 |
(2)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生活与城市综合体的关系 |
1.1.2 城市与城市综合体 |
1.1.3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城市综合体 |
1.4.2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与建筑空间研究 |
1.4.3 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 |
1.5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研究 |
1.5.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界定 |
1.5.2 消费文化及其延伸 |
1.5.3 城市综合体的空间设计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步骤与逻辑 |
1.6.2 研究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消费文化语境作为一种自变量 |
2.1 关于以时期为分类的消费文化语境的说明 |
2.1.1 基本时间跨度 |
2.1.2 时期划分依据的五个维度 |
2.1.3 四个时期的分类 |
2.2 国内大陆地区各时期消费文化语境的特征 |
2.2.1 Ⅰ时期(1998~2003)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
2.2.2 Ⅱ时期(2004~2009)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
2.2.3 Ⅲ时期(2010~2016)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
2.2.4 Ⅳ时期(2017 至今)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
2.3 关于各时期城市综合体案例选取的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各时期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
3.1 空间构成特征比较研究 |
3.1.1 空间构成的内涵和类型判别依据 |
3.1.2 Ⅰ时期(1998~2003)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
3.1.3 Ⅱ时期(2004~2009)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
3.1.4 Ⅲ时期(2010~2016)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
3.1.5 Ⅳ时期(2017 至今)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构成 |
3.2 空间组合形式比较研究 |
3.2.1 城市综合体各宏观空间模块的空间组合形式 |
3.2.2 商业及公共部分的空间组织与布局 |
3.2.3 局部空间组合手法 |
3.3 空间使用特征比较研究 |
3.3.1 中庭底面空间使用特征 |
3.3.2 中庭边沿空间使用特征 |
3.3.3 主要出入口空间使用特征 |
3.3.4 辅助空间使用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演变 |
4.1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发展——以香港城市综合体为例的对照组论述 |
4.1.1 实体形态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 |
4.1.2 开发及运营策略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 |
4.1.3 空间交互层面的空间设计发展 |
4.2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发展与演变的因素 |
4.2.1 消费价值因素 |
4.2.2 消费意趣因素 |
4.2.3 消费渠道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未来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要点 |
5.1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原则 |
5.1.1 多元性(Pluralism)原则 |
5.1.2 自反性(Reflexivity)原则 |
5.1.3 开放性(Openness)原则 |
5.2 消费文化语境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策略 |
5.2.1 利用空间感知强化城市空间的构成特征 |
5.2.2 结合城市空间系统的开放化设计 |
5.2.3 利用空间原型和符号要素的场景化设计 |
5.2.4 同功能空间的差异化设计 |
5.2.5 以事件为线索驱动的空间设计 |
5.2.6 周全响应的辅助空间设计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作者调研的北京、天津城市综合体项目基本信息汇总 |
附录2 作者调研的香港城市综合体项目基本信息汇总 |
附录3 京津冀地区城市生活形态调研表 |
附录41998 ~2019 中国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 |
附录51998 ~2019 年中国历年总票房收入表 |
附录6 国内以城市综合体为底层物业的已发行的类REITs、CMBS、CMBN产品汇总表(截至2019年7月31 日) |
(3)城市价值视角下城市综合体投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城市综合体研究 |
1.3.2 城市价值研究 |
1.3.3 城市综合体对城市价值的影响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城市综合体与城市价值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城市综合体内涵界定 |
2.1.1 城市综合体概念 |
2.1.2 城市综合体类型 |
2.1.3 城市综合体基本特征 |
2.1.4 城市综合体与一般单体建筑的区别 |
2.2 城市价值内涵界定 |
2.2.1 价值概念解析 |
2.2.2 城市价值概念及构成 |
2.2.3 城市价值的特性 |
2.3 相关理论分析与借鉴 |
2.3.1 价值增值理论 |
2.3.2 协同学理论 |
2.3.3 集聚效应理论 |
2.3.4 边际效应理论 |
2.3.5 土地混合使用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综合体协同机理及贡献分析 |
3.1 城市综合体功能子系统构成 |
3.1.1 商业功能子系统 |
3.1.2 商务功能子系统 |
3.1.3 居住功能子系统 |
3.1.4 酒店功能子系统 |
3.1.5 交通功能子系统 |
3.1.6 文化娱乐功能子系统 |
3.1.7 会展功能子系统 |
3.2 功能子系统间的协同机理 |
3.2.1 功能子系统价值体现 |
3.2.2 功能子系统间协同机理分析 |
3.3 城市综合体对城市价值的贡献分析 |
3.3.1 城市综合体对城市价值的贡献产生 |
3.3.2 城市综合体对城市价值的贡献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价值视角下城市综合体投资效率测度 |
4.1 DEA方法 |
4.1.1 DEA方法概述 |
4.1.2 DEA方法对城市综合体投资效率研究的适用性 |
4.2 城市综合体投资效率DEA模型的构建 |
4.2.1 决策单元的选取 |
4.2.2 DEA模型构建 |
4.2.3 模型计算结果及参数分析 |
4.3 城市价值视角下城市综合体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方法 |
4.3.2 指标体系层次框架 |
4.3.3 备选指标的选取 |
4.3.4 指标筛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市城市综合体投资效率实证研究 |
5.1 城市综合体选择 |
5.1.1 北京市城市综合体概况 |
5.1.2 北京市城市综合体选择 |
5.2 城市综合体投资效率计算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预处理 |
5.2.3 投资效率计算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3.1 DEA有效性分析 |
5.3.2 纯技术效率分析 |
5.3.3 规模收益分析 |
5.3.4 投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城市综合体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2 :北京市城市综合体得分调查问卷 |
致谢 |
(4)基于TOD理论的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布局研究 ——以立水桥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矛盾突出 |
1.1.2 郊区的特殊性对轨道交通建设出新要求 |
1.1.3 TOD理论为城市发展供新思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北京郊区 |
1.4.2 城市轨道交通 |
1.4.3 TOD理论 |
1.4.4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0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TOD理论与指标体系现状及问题研究 |
2.1 TOD理论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研究 |
2.1.1 郊区化的形成与发展 |
2.1.2 郊区化背景下交通与土地利用理论研究 |
2.1.3 TOD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 TOD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TOD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3 北京郊区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关系分析 |
3.1 北京轨道交通与郊区建设关系研究 |
3.1.1 北京郊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关系探研 |
3.1.2 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空间分布情况分析 |
3.2 北京郊区轨道交通沿线用地分析 |
3.2.1 北京郊区轨道沿线用地概况分析 |
3.2.2 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线路用地现状研究 |
3.3 北京郊区轨道交通沿线立体空间开发研究 |
3.3.1 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线路运行方式分析 |
3.3.2 北京郊区轨道线路的立体开发典型模式 |
3.3.3 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立体接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TOD理论的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布局研究 |
4.1 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评价指标说明 |
4.2 功能及土地利用分析 |
4.2.1 站点功能定位 |
4.2.2 土地利用分析 |
4.3 接驳交通设计 |
4.3.1 步行交通 |
4.3.2 非机动车 |
4.3.3 公交车 |
4.3.4 机动车 |
4.4 立体空间开发 |
4.4.1 高架类站点 |
4.4.2 地下类站点 |
4.5 规划管理建议 |
4.5.1 制度完善 |
4.5.2 公众参与 |
4.5.3 双向校核 |
4.5.4 灵活调整 |
4.6 本章小结 |
5 案例实证研究——以北京立水桥站为例 |
5.1 案例数据来源 |
5.2 发展概况研究 |
5.2.1 站点影响区 |
5.2.2 用地及功能现状 |
5.2.3 接驳交通现状 |
5.2.4 立体开发现状 |
5.3 问卷评价研究 |
5.3.1 评价对象分析 |
5.3.2 评价结果统计 |
5.4 站点优化建议 |
5.4.1 改善功能结构 |
5.4.2 优化用地布局 |
5.4.3 完善接驳交通 |
5.4.4 促进立体开发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附录 郊区轨道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满意度调查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强度开发是中国大部分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
1.1.2 体验经济时代来临,传统商业模式发生转变 |
1.1.3 深圳居民消费水平与城市商业发展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商业设施发展概述 |
2.1 相关理论借鉴 |
2.1.1 外部空间理论 |
2.1.2 消费行为学理论 |
2.1.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1.4 交往与空间理论 |
2.1.5 图底关系与联系理论 |
2.2 商业设施发展历程概述 |
2.2.1 国外商业设施的发展历程 |
2.2.2 国内商业设施的发展历程 |
2.3 深圳大型商业设施的发展历程 |
2.3.1 萌芽期(1979-1999)—以百货商店为主 |
2.3.2 发展期(2000-2009)—以购物中心为主 |
2.3.3 成熟期(2010至今)—出现大型商业综合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构成与发展趋势 |
3.1 外部公共空间构成 |
3.1.1 “点”“线”“面” |
3.1.2 节点型空间 |
3.1.3 路径型空间 |
3.1.4 界面型空间 |
3.2 外部公共空间功能 |
3.2.1 商业商务功能 |
3.2.2 交通组织功能 |
3.2.3 休闲娱乐功能 |
3.2.4 文化展示功能 |
3.2.5 其他功能 |
3.3 外部公共空间发展趋势 |
3.3.1 “类城市”化 |
3.3.2 空间街区化 |
3.3.3 空间立体化 |
3.3.4 功能复合化 |
3.3.5 情景主题化 |
3.4 外部公共空间现状问题 |
3.4.1 外部公共空间忽略与城市空间的联系 |
3.4.2 外部公共空间布局单一,立体层次性不足 |
3.4.3 外部公共空间序列混乱,空间体验感较差 |
3.4.4 注重集散人流,体验型功能业态植入不足 |
3.4.5 景观设施缺乏艺术性、趣味性、互动性的营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分析—以深圳为例 |
4.1 高强度开发商业与城市空间的联系 |
4.2 高强度开发商业的总体规划布局 |
4.2.1 交通可达性 |
4.2.2 功能业态 |
4.2.3 外部公共空间布局 |
4.3 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序列 |
4.3.1 外部公共空间序列结构 |
4.3.2 外部公共空间序列节奏 |
4.4 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构成 |
4.4.1 外部公共空间的节点空间 |
4.4.2 外部公共空间的路径空间 |
4.4.3 外部公共空间的界面空间 |
4.5 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景观环境 |
4.5.1 商业IP |
4.5.2 绿化设计 |
4.5.3 水景设计 |
4.5.4 景观小品 |
4.5.5 公共设施 |
4.6 外部公共空间使用者满意度评价 |
4.6.1 研究设计 |
4.6.2 华强北九方使用者满意度评价 |
4.6.3 万象天地使用者满意度评价 |
4.6.4 壹方城使用者满意度评价 |
4.6.5 深业上城使用者满意度评价 |
4.6.6 One Avenue使用者满意度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5.1 宏观—基于城市空间层面的设计策略 |
5.1.1 融合城市自然环境 |
5.1.2 传达城市人文情怀 |
5.1.3 尊重城市格局与要素 |
5.2 中观—基于建筑集群或建筑层面的设计策略 |
5.2.1 交通可达的三维空间衔接 |
5.2.2 功能业态差异化与体验化 |
5.2.3 外部公共空间布局立体化与复合化 |
5.2.4 外部公共空间序列主题化与序列化 |
5.2.5 外部公共空间构成适应化与多义化 |
5.3 微观—基于景观环境层面的设计策略 |
5.3.1 打造热门IP吸引粉丝经济 |
5.3.2 灵活配置绿化景观 |
5.3.3 营造创意水体景观 |
5.3.4 艺术化的景观设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笔者实地调研项目汇总 |
网络搜集资料项目汇总 |
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使用者评价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教育地产投资概述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教育地产投资概述 |
一、教育地产的内涵 |
二、教育地产投资特征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区位理论 |
二、教育资源理论 |
三、学区房理论 |
四、教育均衡理论 |
第三章 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
一、政治因素分析 |
二、经济因素分析 |
三、社会因素分析 |
四、技术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行业环境分析 |
一、深圳市教育地产发展现状概况 |
二、深圳市及主要区域学区房定量分析 |
第三节 典型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典型企业代表案例 |
二、典型项目代表案例 |
第四节 深圳教育地产外部环境小结 |
第四章 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投资策略 |
第一节 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定位策略 |
一、项目区位选择策略 |
二、开发时间选择策略 |
三、开发内容选择策略 |
第二节 教育地产项目合作方式及融资策略 |
一、合作方式打造策略 |
二、项目开发融资策略 |
第三节 教育地产项目经营管理的选择策略 |
一、组织机构设计策略 |
二、经营方式选择策略 |
三、运营模式选择策略 |
第四节 教育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
一、教育地产的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 |
二、深圳润恒集团项目开发多因素风险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广州市商业综合体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商业综合体相关理论概述 |
2.1 商业综合体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
2.1.2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 |
2.1.3 商业综合体特点 |
2.2 商业综合体发展概述 |
2.2.1 世界商业综合体发展概述 |
2.2.2 国内商业综合体发展概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分析 |
3.1 广州市概况 |
3.2 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 |
3.3 广州市商业综合体市场概况 |
3.4 广州市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现状分析 |
3.5 广州市外围城区商业综合体现状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商业综合体选址研究分析 |
4.1 商业综合体选址原则 |
4.1.1 可行性原则 |
4.1.2 目标市场原则 |
4.1.3 便利性原则 |
4.1.4 全面性原则 |
4.1.5 可见度原则 |
4.1.6 现实需求原则 |
4.1.7 遵循基本商业规律原则 |
4.2 商业综合体选址影响因素选择 |
4.2.1 指标归纳整理 |
4.2.2 指标说明 |
4.3 商业综合体选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AHP-Fuzzy评价模型介绍与步骤 |
4.3.2 构建选址评标指标体系 |
4.3.3 基于AHP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4.4 基于GIS与 AHP-Fuzzy法的商业综合体选址方法 |
4.4.1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选址分析 |
4.4.2 对备选区域进行AHP-Fuzzy模糊综合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 |
5.1 黄埔区基本概况 |
5.2 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选址分析 |
5.2.1 选址影响因子分析及专题图层 |
5.2.2 商业综合体候选地的确定 |
5.3 基于AHP-Fuzzy的商业综合体选址评价 |
5.3.1 选址评标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2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5.3.3 广州市商业综合体模糊综合评价 |
5.4 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广州市商业综合体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州市商业综合体选址地评价调查问卷 |
(8)基于共生理论的会展综合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2 国内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 研究缘起 |
1.2.1 国内会展场馆存在的问题 |
1.2.2 国内会展场馆建设发展的趋势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主要范围 |
1.5 研究现状与研究基础 |
1.5.1 共生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1.5.2 城市建筑综合体的研究与发展 |
1.5.3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 |
1.6 研究方法 |
1.7 文章逻辑结构 |
1.8 研究框架 |
1.9 研究创新点 |
1.9.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9.2 研究理论的创新 |
1.9.3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9.4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9.5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共生理论概述 |
2.1 共生理论背景 |
2.1.1 “共生”的来源 |
2.1.2 共生的哲学内涵 |
2.1.3 共生理论的时代意义 |
2.2 共生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发展 |
2.2.1 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 |
2.2.2 “两观三性”理论的共生内涵 |
2.3 共生的一般性理论解读 |
2.3.1 共生的基本要素 |
2.3.2 共生基本要素间的关系 |
2.3.3 共生模式的类型及特点 |
2.3.4 共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共生界面 |
2.3.5 共生的条件 |
2.4 共生理论的分析 |
2.4.1 共生系统的基本特征 |
2.4.2 共生能量生成原理 |
2.4.3 共生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
2.4.4 共生理论与相关理论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构建 |
3.1 会展综合体概述 |
3.1.1 会展建筑模式的演变 |
3.1.2 会展综合体类型 |
3.1.3 会展建筑综合化的优势 |
3.1.4 会展综合体存在问题 |
3.2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的引入 |
3.2.1 共生理论主导思想与建筑设计思想的耦合性 |
3.2.2 共生理论研究方法对于会展综合体研究的适用性 |
3.2.3 共生理论引入会展综合体设计的必要性 |
3.3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构建 |
3.3.1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构建 |
3.3.2 会展综合体外部共生系统构建 |
3.3.3 会展综合体共生条件论证 |
3.3.4 会展综合体内外部共生系统的互动关系 |
3.3.5 会展综合体内外部共生系统能量生成原理 |
3.4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的构建 |
3.4.1 会展综合体共生的整体构建特点 |
3.4.2 “空间层面”的会展综合体共生 |
3.4.3 “时间层面”的会展综合体共生 |
3.4.4 会展综合体的共生目标 |
3.4.5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的特点 |
3.5 会展综合体共生研究的应用 |
3.5.1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研究思路 |
3.5.2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的应用 |
3.5.3 会展综合体共生理论的应用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研究 |
4.1 会展综合体功能共生系统的组成 |
4.2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的共生环境研究 |
4.2.1 共生软环境 |
4.2.2 共生硬环境 |
4.2.3 不同区位的会展综合体周边共生环境分析 |
4.2.4 会展综合体共生环境与共生单元的互补关系 |
4.3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的功能单元研究 |
4.3.1 会展功能 |
4.3.2 会议功能 |
4.3.3 酒店/公寓功能 |
4.3.4 商业功能 |
4.3.5 办公功能 |
4.3.6 体育功能 |
4.3.7 演艺功能 |
4.3.8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功能共生度分级 |
4.3.9 会展综合体功能共生作用分析 |
4.4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的共生模式研究 |
4.4.1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动态机制 |
4.4.2 会展综合体功能单元共生模式解析 |
4.5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策略构建 |
4.5.1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策略构建原理 |
4.5.2 会展综合体内部共生系统共生策略构建 |
4.5.3 会展综合体共生策略原则 |
4.6 会展综合体宏观共生策划策略 |
4.6.1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总体定位 |
4.6.2 会展综合体功能子系统共生维度定位 |
4.6.3 会展综合体功能子系统共生密度定位 |
4.6.4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整体定位方法 |
4.7 会展综合体微观共生设计策略 |
4.7.1 强化正向共生环境 |
4.7.2 共生单元协同整合 |
4.7.3 共生界面活化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会展综合体外部共生研究 |
5.1 会展综合体外部共生系统的构建 |
5.1.1 会展综合体的外部环境 |
5.1.2 会展综合体外部共生多重共生系统划分 |
5.1.3 会展综合体外部共生的共生系统三要素解读 |
5.1.4 会展综合体与环境共生的共生模式的研究 |
5.1.5 共生界面构建 |
5.1.6 会展综合体与环境共生的目标 |
5.1.7 会展综合体与环境共生的实现方式 |
5.2 会展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环境共生策略 |
5.2.1 会展综合体外部交通的复杂性 |
5.2.2 选择和激励正向共生环境 |
5.2.3 优化共生机制 |
5.2.4 活化共生界面 |
5.3 会展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的共生 |
5.3.1 会展综合体与宏观城市空间结构一体化规划 |
5.3.2 会展综合体与城市空间渗透融合 |
5.3.3 会展综合体与城市公共空间耦合策略及原则 |
5.4 会展综合体与自然环境共生 |
5.4.1 提高会展综合体与地域气候的共生关联度 |
5.4.2 会展综合体与地形特征的共生 |
5.4.3 优化共生界面营造适宜室内微气候 |
5.5 会展综合体与文化环境共生 |
5.5.1 会展综合体与文化环境共生的意义 |
5.5.2 会展综合体与现代会展文化共生 |
5.5.3 会展综合体与地域文化共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会展综合体与时间共生研究 |
6.1 会展综合体与时代共生系统的构建 |
6.1.1 会展综合体与时间共生的共生模式解读 |
6.1.2 会展综合体与时间共生目标 |
6.1.3 会展综合体与时间一体化共生框架构建 |
6.2 优化共生机制以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循环评价更新机制 |
6.2.1 建立长效的循环评价更新机制 |
6.2.2 建立有效的全生命周期的共生评价体系 |
6.2.3 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生命周期中的更新策略 |
6.2.4 美国奥斯汀会展中心的改造更新策略 |
6.3 会展综合体动态化的开发模式 |
6.3.1 通过渐进式开发策略动态调控会展综合体共生系统 |
6.3.2 会展综合体渐进式开发策略 |
6.3.3 香港湾仔国际会展中心的动态化开发过程 |
6.4 会展综合体中主要功能空间的适应性设计 |
6.4.1 展厅主要空间的弹性化设计 |
6.4.2 功能的灵活转换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共生理念下会展综合体实践及案例实证分析 |
7.1 LACC洛杉矶会展中心改扩建项目 |
7.1.1 洛杉矶会展中心(LACC)概况 |
7.1.2 LACC扩建方案 |
7.1.3 LACC与城市空间共生—开放共享空间设计 |
7.1.4 优化完善共生环境—周边配套的提升 |
7.2 与城市环境共生的旧金山MOSCONE会展中心扩建工程 |
7.2.1 旧金山Moscone会展中心概况 |
7.2.2 Moscone会展中心扩建工程概述 |
7.2.3 建筑的扩展与城市空间界面的共生 |
7.2.4 与城市空间的共生—城市共享空间的优化 |
7.3 共生理念指导下的保利世贸中心实践探索 |
7.3.1 保利世贸中心项目概况 |
7.3.2 内部功能的联动共生 |
7.3.3 保利世贸中心与城市空间的开放共生 |
7.3.4 时间层面逐步构建完善的共生系统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厦门华润万象城项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商业地产 |
2.1.2 城市综合体 |
2.2 城市综合体的分类与特征 |
2.2.1 城市综合体的分类 |
2.2.2 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
2.3 城市综合体营销相关理论 |
2.3.1 STP理论 |
2.3.2 中心地理论 |
2.3.3 4P理论 |
第3章 厦门华润万象城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
3.1 厦门华润万象城项目概况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3.2.1 市场需求分析 |
3.2.2 制约因素分析 |
3.2.3 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
3.3 内部环境分析 |
3.3.1 项目的资源条件 |
3.3.2 企业能力基础 |
第4章 厦门华润万象城项目STP战略分析 |
4.1 厦门华润万象城STP战略分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
4.1.1 厦门华润万象城实施STP战略分析的重要性 |
4.1.2 厦门华润万象城实施STP战略分析的必要性 |
4.2 具体战略分析 |
4.2.1 市场细分(Segmenting) |
4.2.2 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 |
4.2.3 市场定位(Positioning) |
第5章 厦门华润万象城项目营销策略 |
5.1 营销模式的选择与运行 |
5.2 营销策略 |
5.2.1 构造国际中高端品牌购物环境 |
5.2.2 关注竞争对手制定应对策略 |
5.2.3 制定差异化经营策略 |
5.2.4 创新营销渠道及保障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北京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未来需求:地铁站大量植入 |
1.1.2 现状问题:地铁站域与站点的协同度较低 |
1.1.3 理论缺陷: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定量关系不明 |
1.1.4 规划实践:土地利用和地铁站的协同规划多停留战略层面 |
1.2 选题意义 |
1.2.1 丰富和完善土地利用-交通互动理论 |
1.2.2 指导站域土地利用和交通协同规划实践 |
1.2.3 以北京为代表的亚洲城市案例 |
1.3 研究界定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演进 |
2.1.1 理论起源 |
2.1.2 地铁与土地利用互动理论 |
2.2 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理论研究 |
2.2.1 站域范围研究 |
2.2.2 互动关系研究 |
2.2.3 互动模型研究 |
2.3 实践应用研究 |
2.3.1 协同规划 |
2.3.2 协同度评价 |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4.1 国外研究述评 |
2.4.2 国内研究述评 |
2.4.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3章 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理论构建 |
3.1 强度要素与客流 |
3.1.1 强度要素的含义 |
3.1.2 强度与客流关系 |
3.1.3 互动关系影响因素 |
3.2 混合度要素与客流 |
3.2.1 混合度要素的含义 |
3.2.2 混合度要素的测度 |
3.2.3 混合度与客流关系 |
3.2.4 站间混合度与OD客流 |
3.3 可达性要素与客流 |
3.3.1 可达性要素的含义 |
3.3.2 可达性要素的测度 |
3.3.3 可达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3.3.4 可达性与客流关系 |
3.3.5 站间可达性与OD客流 |
3.4 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容量的协同 |
3.4.1 客流容量的重新认识 |
3.4.2 客流与客流容量的五种关系 |
3.4.3 协同发展的含义 |
3.4.4 协同发展的途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现状 |
4.1 北京地铁站域现状 |
4.1.1 北京地铁发展历程 |
4.1.2 北京地铁站域范围确定 |
4.1.3 土地利用特征 |
4.1.4 客流特征 |
4.1.5 北京地铁站域与站点的矛盾 |
4.2 北京地铁站域分类 |
4.2.1 国内外分类研究综述 |
4.2.2 分类因子及方法 |
4.2.3 分类依据 |
4.2.4 分类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各类站域土地利用与站点客流的互动 |
5.1 北京各类站域互动概况 |
5.1.1 办公型站域 |
5.1.2 居住型站域 |
5.1.3 混合型站域 |
5.1.4 商服型站域 |
5.1.5 枢纽型站域 |
5.1.6 待开发型站域 |
5.2 北京各类站域互动规律总结 |
5.2.1 “功能+区位”的站域类型细分 |
5.2.2 各类站域土地利用和客流特征 |
5.2.3 土地利用三要素与客流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站域土地利用与站点客流的互动 |
6.1 变量选取 |
6.1.1 客流大小和均衡度 |
6.1.2 土地利用三要素 |
6.2 土地利用与四类客流的回归分析 |
6.2.1 各要素与工作日站点客流 |
6.2.2 各要素与周末站点客流 |
6.2.3 各要素与早晚高峰客流 |
6.2.4 回归分析总结 |
6.3 土地利用三要素与客流关系 |
6.3.1 强度要素与客流 |
6.3.2 混合度要素与客流 |
6.3.3 可达性要素与客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北京站域土地利用与OD客流的互动 |
7.1 各类站域之间的OD客流 |
7.1.1 办公、居住、混合型站域间联系紧密 |
7.1.2 商服、枢纽型站域与同类站域联系紧密 |
7.1.3 待开发型与办公型站域联系紧密 |
7.2 土地利用与OD客流回归分析 |
7.2.1 变量选取 |
7.2.2 相关性分析 |
7.2.3 回归模型构建 |
7.2.4 互动关系总结 |
7.3 土地利用三要素与OD客流关系 |
7.3.1 起止站容积率与OD客流 |
7.3.2 站间混合度与OD客流 |
7.3.3 站间可达性与OD客流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协同的站域规划策略 |
8.1 协同的站域规划概述 |
8.1.1 协同概念辨析 |
8.1.2 协同的阻碍因素 |
8.1.3 协同规划的三个层次 |
8.2 世界经典案例研究 |
8.2.1 办公型——芝加哥华盛顿站 |
8.2.2 居住型——新加坡义顺、盛港站 |
8.2.3 商服型——日本新宿站 |
8.2.4 枢纽型——日本大阪站 |
8.2.5 待开发型——新加坡大巴窑站 |
8.2.6 总结 |
8.3 与客流容量协同的规划原则 |
8.3.1 客流容量分布规律 |
8.3.2 协同的规划原则 |
8.4 强度策略——基于“功能+区位+社会经济”的分类指导 |
8.4.1 强度策略概述 |
8.4.2 基于功能的分类引导策略 |
8.4.3 基于区位的分类引导策略 |
8.4.4 基于社会经济的分类引导策略 |
8.5 混合策略——多种尺度下的混合 |
8.5.1 区域尺度下的混合 |
8.5.2 站域尺度下的混合 |
8.5.3 逐步更新策略 |
8.6 可达性策略——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协同 |
8.6.1 交通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协同 |
8.6.2 区位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协同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北京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关系 |
9.1.2 北京站域土地利用与OD客流互动关系 |
9.1.3 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容量协同的规划策略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论文的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代表性站域用地现状 |
附录 B 客流和土地利用变量选取 |
附录 C 客流和土地利用变量统计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都市综合体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对北京的借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TOD理论的北京地铁站域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D]. 王佳仪.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研究[D]. 刘函宁.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城市价值视角下城市综合体投资效率研究[D]. 田雅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TOD理论的北京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布局研究 ——以立水桥站为例[D]. 张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5]高强度开发商业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地区为例[D]. 魏燕荣. 深圳大学, 2020(10)
- [6]深圳润恒集团教育地产项目开发的投资策略研究[D]. 丁宁. 厦门大学, 2019(12)
- [7]广州市商业综合体选址研究[D]. 戴金黛.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8]基于共生理论的会展综合体设计研究[D]. 侯晓.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5)
- [9]厦门华润万象城项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霍亮.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6)
- [10]北京地铁站域土地利用与客流互动关系研究[D]. 王亚洁.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