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匿名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于位置的服务(LBS),K-匿名,匿名度,服务质量(QoS)
匿名度论文文献综述
杨朝晖,李善平,林欣[1](2011)在《LBS中面向K-匿名服务资源约束的匿名度调节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中的K-匿名机制以固定的最小匿名度为服务质量(QoS)指标,不能在计算资源允许的条件下为用户提供更高匿名度的问题,提出定义新的QoS指标——匿名结果集势指标R*,用于度量和约束匿名服务和LBS为用户的每次查询所平均消耗的计算资源,在此约束下选择可接受的匿名度.从理论上分析匿名结果集势与匿名度的估算函数关系,据此构造相应的匿名度调节算法.模拟实验的结果与上述理论函数关系吻合很好,证明本文的匿名度调节算法能够将匿名结果集势约束在给定值附近,实现了定义的QoS指标.(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1年07期)
谢思敏,蔡小娟[2](2009)在《概率Applied Pi框架下的匿名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概率Applied Pi下对安全协议的匿名度进行研究:它在概率Applied Pi进程上定义了metric,以对进程间的相似进行度量;该定义被证明是有效的,因为当两个进程之间的metric为0时这两个进程弱互模拟;基于metric给出了匿名度的形式化定义。最后分析了密码学家就餐问题,用概率Applied Pi对其建模,计算匿名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09年08期)
谢思敏[3](2009)在《基于概率Applied Pi的匿名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广泛应用,大家也开始关注进行各种网络活动中涉及到的个人信息隐私问题。然而,在当今的网络世界中,几乎所有的交易、信息交换、用户的行为等都可能被观测到,并且被记录下来。这样很有可能造成原本属于用户的隐私性的数据被不恰当的进行使用和分析,造成各种信息的泄露,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研究网络行为的匿名性。目前研究匿名性的形式化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进程演算结合互模拟、逻辑建模结合模型验证。很多研究者们基于这些方法对一些安全匿名通信系统是否满足匿名性已经给出了研究结果。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现实的网络世界当中某些事件的发生是具备一定的随机性的,往往一个系统中某些动作是以一定的概率发生的。而我们用传统的方法对它们建模时却忽略掉了随机性,再对匿名性进行分析,这样的研究结果是不太令人满意的,于是提出了概率匿名协议。它考虑到了现实世界当中的随机性,将概率动作引入匿名通信系统,符合了现实网络世界的需要,因此不少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带概率的匿名通信系统。加入了概率后,用传统的进程演算来分析其匿名性不再可行。首先传统的演算表达能力不够强,无法对带概率的通信协议中的一些概率动作进行建模。其次,为了得到匿名度,仅有互模拟是不够的,因为,互模拟只能对他们是否相似简单地回答“是”或者“否”,所以我们需要使用带概率的形式化方法以及一种比互模拟更加丰富的关系来分析这种匿名系统。本文选择在概率applied pi(简称PAPi),因为它不仅有传值、函数原语和等式系统理论,还增加了概率加和不确定加操作,很适合用来分析安全协议,特别是带概率的安全协议。而且目前用PAPi的形式化验证技术已经应用到很多的领域,但是还从未有用PAPi对匿名性进行分析的研究工作和结果。因此这篇文章主要是用PAPi对概率匿名通信系统进行研究,我们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于:在一对概率applied pi进程上定义了metric,它是一个0到1之间的值,可以对进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度量;该定义被证明是有效的,因为当两个进程之间的metric为0时这两个进程弱互模拟;基于metric本文给出了匿名度的形式化定义,由强至弱定义了四个匿名度,详细的介绍了如何根据进程间metric值计算匿名度。最后文章分析了经典的密码学家就餐问题,用概率applied pi对其建模,计算匿名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了本文的基本思想。(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2-01)
匿名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概率Applied Pi下对安全协议的匿名度进行研究:它在概率Applied Pi进程上定义了metric,以对进程间的相似进行度量;该定义被证明是有效的,因为当两个进程之间的metric为0时这两个进程弱互模拟;基于metric给出了匿名度的形式化定义。最后分析了密码学家就餐问题,用概率Applied Pi对其建模,计算匿名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匿名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杨朝晖,李善平,林欣.LBS中面向K-匿名服务资源约束的匿名度调节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
[2].谢思敏,蔡小娟.概率AppliedPi框架下的匿名度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
[3].谢思敏.基于概率AppliedPi的匿名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
标签:基于位置的服务(LBS); K-匿名; 匿名度; 服务质量(Q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