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防保所管理实践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斐[1](2017)在《我国“医联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卫生服务整合是提升卫生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卫生服务的整合主要是医疗机构之间的整合,表现为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以资产或技术等要素为纽带,从横、纵两种方向,通过协作、兼并、重组等不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卫生服务提供和管理的联合体。2013年,随着"医联体"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我国开始了医疗资源整合的新一轮探索。"医联体"的界定,"医联体"的优势和问题,"医联体"未来应如何发展等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一、研究目的1.梳理我国"医联体"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总结医疗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对比医疗资源整合在国内外发展的异同、界定"医联体"的概念、分析"医联体"的典型案例等,为实证研究和结论与建议奠定基础。2.对代表性的"医联体"展开实证研究。分别以广度和深度为侧重,展开两个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不同模式"医联体"在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在"医联体"中的优势及问题。3.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根据SWOT分析法的相关理论,从当前我国"医联体"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与挑战(Threats)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根据不同的要素组合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重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根据研究的目的与特点,确立以质性研究为主导,定量研究相辅助的思路。本研究在理论基础的构建中,通过文献复习的内容分析法,严格按确定研究内容、进行文献检索、确定分析单元、制定分析类目、单元编码统计、分析信度检验的六个步骤,对所选的420篇文献进行编码分析,编码结果通过信度检验。在实证研究中,依照质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要求,借助访谈提纲及问卷,收集访谈资料、数据资料及其它材料。对于质性资料,严格按照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法对于资料分析的要求,借助Word和Excel对资料进行一级编码、二级编码及三级编码,最终归纳出模型。在研究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对信度和效度的把握,并根据研究方法的要求,通过文献资料和定量资料对一级编码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对于实证研究中的定量资料,均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录入,并使用SPSS17.0进行规范数据分析。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根据SWOT分析法的相关理论,从当前我国"医联体"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与挑战(Threats)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并根据不同的要素组合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研究结果1梳理了我国"医联体"的理论基础(1)总结并分析了医疗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本研究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总结了医疗资源整合的动因和基本要素。并对国内外医疗资源整合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分析。医疗资源整合的动因主要包括资源结构性矛盾及政府的政策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压力的加剧,疾病谱的改变与人们需求的增加等宏观动因,以及医疗机构之间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微观动因。医疗资源整合的基本要素包括整合纽带(资产纽带、非资产纽带)、整合方式(涉及资产的:资产重组、连锁经营、院办院管、股份制合作等,不涉及资产的:帮扶协作、委托代管、新集团化等)、治理结构(董事会(理事会)模式、管委会模式等)、成员构成、合作内容等。对于医疗资源整合的探索,在上世纪6、70年代就在美国展开,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以兼并和重组等方式进行的医疗集团的建设,英国和德国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国外学者通过对医疗资源整合的研究发现,医疗资源整合降低了管理成本并促进了医疗机构间技术的交流,医院之间在协作诊疗的过程中提升了治疗效果,但整合也带来了医疗费用上涨、规模不经济、保险更加昂贵等问题。我国的医疗资源整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为止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处于萌芽阶段,仅形成了医院之间联合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处于兴起阶段,一些早期的医疗集团,已经开始通过托管、共建等方式建立起来;21世纪初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类的医院集团开始在全国各地涌现;2013年,"医联体"的概念正式提出,各地纷纷进入了探索这种新型医院集团的新阶段。本研究从社会、整合模式、整合参与者、患者、实践过程等五个角度,对中外的医疗资源整合进行了对比。发现西方国家的医疗资源整合偏向于以控制医疗费用为主,并出现了医院与医疗保险公司进行整合的实践,而中国的医疗资源整合更多的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为主。中西方的医疗资源整合都存在资产整合与非资产整合并存的现象,并且呈现出从最初以应对市场竞争,实现互利共赢为目的向对居民进行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转变的趋势,而且发展中遇到了经验不足、组织变革、文化冲突等共性问题。(2)界定了 "医联体"的概念并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医联体"是医疗联合体的简称。目前对于"医联体"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本研究认为:"医联体"的概念随着其不断发展而处于变化和丰富的过程中。就目前而言,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定义:"医联体"应当是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组成的,以医疗资源整合为目的的卫生服务提供和居民健康管理的统一体。目的:通过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的联合,将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实力,并借助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双向转诊的实现。内涵:"医联体"是新型的医院集团,它与医院集团同为医疗机构之间的整合,但更强调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特别是大医院与基层之间的结合。因此"整合至少包含两个层级的医疗机构"应当是判断"医联体"的标志。外延:"医联体"的发展方向是健康责任体,旨在对居民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在对"医联体"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比较有特点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管办分开、法人实体的医疗集团的代表),江苏镇江康复医疗集团和江滨医疗集团(同一地域两家不同类型医疗集团并存的代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传统医院集团向"医联体"转型的代表)及北京世纪坛医院医疗联合体(以"新集团化"方式整合的"医联体"的代表)。旨在通过案例的描述和分析,了解不同类型医院集团的发展历程、特点、优势与弊端等。2.对代表性的"医联体"进行了实证研究(1)山东省"医联体"建设情况分析该研究是本研究的实证研究之一。旨在从类型的广度上对"医联体"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以省际范围为单位,概括地域内不同类型"医联体"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该研究在对山东省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山东省"医联体"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收集相关资料的方式,收集山东省医疗资源整合的总体情况及五家代表性的"医联体":山东省立医院集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联合体、滕-山医疗联合体、"高康"医疗集团和"密康"医疗集团的相关资料,对上述"医联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出山东省"医联体"建设存在问题的SMPM模型(体制型障碍(Obstacles of System)机制型障碍(Obstacles of Mechanism)、政策型障碍(Obstacles of Policy)、管理型障碍(Obstacles of Management)。分析结果显示:体制型障碍是其它障碍的根源,主要包括:基层资源匮乏和整合不触动原有体制。机制型障碍和政策型障碍相互影响,机制型障碍包括:医护人员心态不平衡、缺乏联合主动性、付出和回报不对等等。政策型障碍包括:医保未起到激励作用、双向转诊落实缺乏制度保证、缺乏管理和评价制度等。在上述三种障碍下产生管理型障碍,包括:信息化建设困难、患者信任危机、机构间文化冲突、对健康管理缺乏重视、统一管理困难、服务同质化难实现等。(2)深圳市南山区"医联体"改革研究该研究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实证研究,着眼于从研究的深度出发,把"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这一重要成员在联合体中的发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作为深入挖掘的重点。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区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医联体"进行实地调研,对以资产为纽带的"3+1"及"2+1"模式的"医联体"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定量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对三家"医联体"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状况、人力资源因素、技术支持因素)和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及患者需求满足情况(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及社区首诊的开展情况、后勤保障与集中送检和患者满意度)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构建出南山区"医联体"特点及优势的SPFR模型及南山区"医联体"存在问题的3M模型。从制度(System)、人事(Personnel)、财务(Financial)、和资源共享(Resources Sharing)四个层面分析了南山区"医联体"的特点和优势。从宏观(Macro)、中观(Medium)、微观(Micro)三个层面分析了南山区"医联体"存在的问题。最后,本研究根据深圳市南山区"医联体"的发展特点,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在医疗资源整合的视角下,提出并命名了"一体两制"(即在不改变社康中心与核心医院隶属关系的基础上加强一体化管理)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1)社康中心全额事业单位转变,减轻对核心医院的经济依赖;(2)设立社康中心独立账户,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3)鼓励"医联体"与社区居民签约,实行医保预付制;(4)实行两级考核机制,注重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能落实;(5)细化双向转诊标准,明确"医联体"内各级机构责任;(6)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医联体"内信息沟通等六项内容。四、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根据SWOT分析法的相关理论,从当前我国"医联体"发展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与挑战(Threats)四个方面进行f总结。优势主要包括:带动成员机构的发展和资源配置与利用更加合理;劣势主要包括:产权障碍、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及对基层成员的重视不足;机会主要包括:"医联体"的建设得到政策的倡导与支持和相关改革正在新医改中逐步推进;挑战主要包括:政府主导未能与市场紧密结合和配套制度建设任重道远。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要素组合,提出了四个建议:(1)OS开拓型建议——加强对基层能力的建设:旨在针对目前"医联体"的建设中对基层医疗机构重视不足的问题,建议发挥"医联体"促进优质资源下沉的自有优势,在建设中重点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能力的建设,成为重构我国就诊秩序的重要途径,通过重视基层机构公共卫生职能的落实,使"医联体"逐渐向区域健康管理体转变。(2)TS抗争型建议——以利益为纽带向紧密联合推进:针对目前"医联体"中各成员机构产权不一致等问题带来的障碍,建议在"医联体"的建设中,发挥资源共享等优势,各成员单位首先以利益为纽带,求同存异,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应制度。(3)OW争取型建议——在制度变革中打破整合障碍:目前,去行政化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全科队伍建设等政策的逐步推进为"医联体"打破成员间的产权障碍创造了有利条件,当这些政策在医院中逐步成熟,就可以借鉴到"医联体"当中,为"医联体"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创造条件。(4)TW保守型建议——以目的为导向创新整合形式:当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都处于不利因素时,建议从"医联体"促进资源下沉的核心内涵出发,因地制宜,创新医疗资源整合形式。
高旭东[2](2017)在《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文中认为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其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导致医疗费用日益增涨,高昂的医疗费用不仅损害了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也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依靠传统的医疗模式已不能解决困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了健康管理。2013年湖北省卫计委启动了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对健康管理的模式及工作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实践。目的:(1)对近十年来国内的健康管理模式研究进行归纳与分析,了解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的演进路径及前沿进展,发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空白及核心信息。(2)系统总结黄陂区所开展的政府驱动型健康管理的组织体系、运行模式以及相其关服务特色,分析网络媒体对于黄陂模式的舆情关注程度及相关社会反响。(3)针对政府驱动型健康管理服务,构建一套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可推广性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4)调查武汉市黄陂区各项健康管理服务的完成情况,建立WRSR评价模型,对黄陂各地区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进行分档和排序。方法:(1)从国内四大数据库选取2007年至2016年间的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相关文献,基于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对相关文献题录信息开展收集与整理工作,定量分析文献资料的各类外部特征,并使用Ucinet软件将共词知识矩阵生成关键词网络图谱。(2)通过专题小组讨论法、关键人物访谈法,系统总结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组织体系的组建过程,梳理黄陂区的运行模式。此外,基于百度指数信息平台,利用网络舆情分析法调查黄陂健康管理模式的网民关注度及新闻报道量,并对网络报道内容进行热词云分析。(3)通过文献复习法,初步提出健康管理服务效果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再应用德尔菲法,以发送咨询表的方式获取专家的反馈信息,确立最终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系统工程原理应用AHP法,通过判别矩阵计算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4)在黄陂区完成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工作,通过开展黄陂区居民问卷调查及黄陂区卫生机构调查,以获取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所需的各项数据及信息。应用WRSR法建立健康管理服务效果的评价模型,将黄陂各地区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进行分档与排序。结果:(1)共筛选出与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相关文献1561篇。迈入新世纪以来健康管理模式研究发文量保持稳步增长,尤其近两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研究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论文高产机构主要集中于高校及医院。热点文献主题主要集中于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以及国外健康管理模式介绍这两方面。健康管理、社区、慢性病、高血压这四个关键词处于共词社会网络中的中心节点,其中健康管理的中心度最大。(2)系统梳理了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组建过程,具体包括健康管理整体架构的搭建、健康管理队伍的培养、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的设立、信息化健康系统的建立,并总结了各健康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责。全面总结了黄陂区“四方管理、五项服务”的运行模式及其服务特色。近三年来黄陂健康管理服务的百度整体指数、PC端百度指数及移动端百度指数均呈升高趋势。除开本省网民关注外,首都及沿海省份的网民对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关注度最高。各类媒体中以主流网络媒体对健康管理服务新闻报道次数最多,其次为湖北省媒体。不同时期健康及健康管理始终是各类新闻报道的核心。(3)本研究遴选23位专家,共开展了两轮专家咨询,两轮专家应答率分别为91.3%、90.5%,权威系数分别为0.7952、0.8053。最终确立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含6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38项三级指标。各类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情况、健康管理服务社会覆盖情况、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居民健康素养、居民健康指数及健康管理服务居民满意度这6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9、0.23、0.18、0.13、0.10、0.07。(4)将黄陂4个功能区38项三级指标列为数据矩阵,分别对每项指标进行编秩,汉口北商贸区、都市农业区、木兰旅游区、临空经济区的WRSR值分别为0.7026、0.6803、0.6185、0.4987,Probit值分别为6.53、5.67、5.00、4.33。将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进行排序,从优到劣依次为汉口北商贸区、都市农业区、木兰旅游区、临空经济区。结论:(1)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的兴趣在不断增长,目前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社区及慢性病方面。现有的健康管理模式主要受到专业人才匮乏、管理对象流动性高、信息系统无法互通等因素的制约。(2)黄陂区建立了政府机构驱动型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四方管理、五项服务”的运行模式,既充分整合了不同机构和部门的资源,也让健康管理服务覆盖到健康人群、高危人群、疾病人群等人群。黄陂模式的网络影响已不只局限于本地,而是辐射至了全国,为黄陂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进一步推广打下了坚实有利的基础。(3)已构建的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卫生服务评价的科学性、独立性及客观性。AHP法结合了主观专业知识判断及客观矩阵计算,在方法学上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有效结合,确保了权重系数的准确性与专业性。(4)应用WRSR模型基本可以用于评价健康管理服务效果的优劣及变化趋势。在实际验证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彭伟[3](2014)在《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以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社会形势与结构上的改变,但我国基层乡镇对社会的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应,乡镇的社会管理需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变化。因此,对乡镇社会管理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与此同时,所要面临的是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进步而引发的群众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等等,这对于政府而言,无疑是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因此,单单只靠政府来对社会进行管理是必然不够的,政府必须借力于社会组织、以及广大的群众为主体来共同治理,才能实现社会有序、和谐、稳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而社会管理的最前线就是乡镇政府,人们群众直接接触到的是乡镇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所以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为基础,综合阐述了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深入分析当前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现状,重点介绍了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在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总结了狮岭镇社会管理创新做法,指出了狮岭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在管理理念、城乡结构以及财政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管理体制、管理机制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当前狮岭镇社会管理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国内外两方面对当前的基层社会管理进行了研究比较和经验借鉴,相应提出了狮岭镇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和建议,推出了切实可行的狮岭镇社会管理创新对策,为我国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创新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和理论参考。
姜家俊,钱宝珠,李运权[4](2013)在《开展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服务的问题和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医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新进行了功能定位,要求乡镇卫生院主动转变健康服务方式,坚持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举并重,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以服务人群健康为中心,建立医防协作、医防互促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该文对射阳县开展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服务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目前存在困难,提出相应建议,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农村健康管理团队服务提供建议和参考。
郑佳瑞[5](2011)在《昆明市某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现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西山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西山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情况及农村居民、党政干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真实想法,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西山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扩大农村居民的受益面,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建立可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按多阶段分层抽样原则随机抽取西山区的党政干部、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参合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评价和建议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报表和问卷调查,收集西山区2008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情况,资金兑现情况;区级卫生机构的一般情况、服务提供情况;镇级基本的基本情况、卫生服务及健康指标,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村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服务能力、交通与通讯情况、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等。全部资料采用EpiData 3.02双录入,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1.2008年西山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框架或模式已经基本建立,运行机制基本可行,经费使用基本合理,经区、镇、村有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档案或台账检查、核查表明,区、镇、村有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档案或台账基本齐全;区、镇、村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基本按省、市、区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开展;区级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单位包括区疾控中心、区保健中心、区卫生执法监督局、区人民医院对镇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与考核情况属实;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与考核基本属实;卫生室档案或台账基本齐全,没有虚报或造假行为。建议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考核机制和规范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监管机制。2.2008年西山区开展5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基本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及健康教育,共完成109650次。按照补助标准理论应补助441207.00元,经质量考核后,实际支出422661.00元,其中基本医疗服务支出4860.00元;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健康教育三项工作支出211978.00元;妇幼保健工作支出204072.00元;卫生监督工作支出1751.00元。3.此次调查了3个镇共526户共计2023人,2008年年平均收入为12000.00±12750.00元,平均支出10000.00±14000.00元,用于看病之处平均2000.00±3200.00元,占总支出的20.0%。两周患病率为6.67%;近一年慢性病患病率为5.19%;近一年住院率为8.30%。4.各个村卫生室与功能相关的设备配置情况较为合理,但服务功能还不是很强,医疗水平低下;2008年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各项合格率在69.0%以上。5.对政府出资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了解情况,所有的管理人员和42.9%的医务人员知道2008年政府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党政干部中只有20.0%的干部了解此政策,而农村居民中有90.5%的人不知道此政策。6.对5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及补助标准的知晓情况。80.0%的党政干部不知晓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开展项目及补助情况,20.0%的干部了解;57.3%的医务人员不知晓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开展情况,近60.0%的医务人员一般了解;所有的管理人员了解、一般知晓或完全知晓。7.对公共卫生具体服务项目的评价,58.3%-66.7%的党政干部认为目前所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补助标准不合理,开展项目不够;68.6%-84.4%的管理人员认为目前所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补助标准合理,开展项目已经足够;60.0%-66.7%的医务人员认为目前所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补助标准合理,开展项目已经足够。8.对乡村医生业务能力的评价。乡村医生自评,能处理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只有16.0%~33.0%的乡村医生能处理像正常分娩、骨折处理、洗胃、处理一般外伤、识别高危妊娠等之类的问题或疾病;党政干部的评价,近60.0%的党政干部认为目前村卫生室现有乡村医生数(2名)还不能完成所有的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建议乡村医生的数量应在3-4名左右合适,学历水平至少要达到大专及以上;管理人员评价,多数人(72.7%)认为现有乡村医生数(2名)还不能完成所有的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且完成的质量一般。建议乡村医生的数量应在3~4名左右合适,学历水平至少要达到大专及以上;医务人员评价,多数人(55.3%)认为现有乡村医生数(2名)还不能完成所有的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且完成质量一般。建议乡村医生的数量应在3~4名左右,学历水平至少要达到中专及以上。结论西山区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框架或模式已经基本建立,补助基会运行情况呈良性发展势态,服务质量考核方案基本可行,社会总体满意度较高,经费使用基本合理。通过开展政府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提高了农村卫生资源的可及性,缩小了城乡居民卫生水平差距,对稳定农村社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建议,加强管理及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督机制,完善质量考核制度;加强乡村医生技术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曹永福[6](2011)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在理论上尚未达成统一,甚至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展开的。因而深化医改中仍然有着大量的课题值得深入细致的研究,“医改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本课题在分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伦理难题的基础上,从人文医学的独特视角,对其展开研究。研究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和“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已有的对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的研究,基本是基于社会医学方面,尚缺乏从人文医学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成果。本研究从人文医学、尤其是生命伦理学的角度,研究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该选择怎样的价值取向,以及通过什么机制加以实现。研究使用文献分析法、会议研讨、现场调查和案例分析等人文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试图从理论上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同时力求为正在深化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一定的贡献:一方面,从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进行系列前瞻性的探讨,以期提出某些政策建议,以利于正在展开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另一方面,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对正在进行的改革措施进行一定的回顾性价值评估,以利于医改政策的及时调整和不断完善。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将为我国人文医学和社会医学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利于对我国多年来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深刻反思,更有利于我国医改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有利于目前正在深化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展开。本课题首先从理论上澄清了卫生体制的目标及其价值实质:分析了“健康促进”、“反应性增强”、“卫生筹资公平性”等卫生系统的三个目标,提出了“质量”、“公平”和“效率”三种价值取向。课题对国际上不同卫生保健制度模式进行了价值比较,认为:从筹资的角度来看,其公平程度的大致顺序是“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社区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自费医疗模式”,即“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的筹资公平性最好,“自费医疗模式”的筹资公平性最差;从效率和质量价值来看,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和运用的广泛和深入程度是其决定性影响因素。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的效率和质量最低,而“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和“自费医疗模式”的效率和质量最高。课题结合时代背景客观冷静地对计划经济下的医药卫生体制进行价值分析,同时认为我国从1980年代开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到今天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总体价值取向并未迷失,始终围绕着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和维护公平的价值取向,但在价值取向的落实和某些具体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公平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首要价值取向。课题首先从“公平概念”、“公平伦理原则与公平的根本问题”、“人权的伦理价值”和“公平与平等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公平概念进行了人文剖析,接着揭示了医疗卫生公平的内涵、分析医疗卫生公平的结构、提出“健康人权”是医疗卫生公平的伦理基础。从“我国的卫生系统公平状况”和“公平价值是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深化医改选择公平价值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实现医疗公平价值的战略选择,走向全民医保是实现医疗卫生公平价值的优先策略。研究还以陕西“神木医改”为案例,对公平性进行了研究,神木医改把“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与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免费医疗基金不足部分由县财政兜底,通过系列比较精致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设计,基本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筹资方面”、“提供方面”、“利用方面”和“产出方面”的公平,一句话,基本解决了医疗卫生公平性问题。研究同时指出:神木医改在追求公平价值的同时,制度设计中存在忽视效率的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完善予以解决。效率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取向。课题首先揭示了效率的人文内涵,分析了效率的伦理价值属性,在综述公平与效率理论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对待公平与效率”以及“如何对待平等与效率”的问题。揭示了医疗卫生效率的本质属性,列举了医疗卫生效率的种类,尤其是指出在医改的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医疗卫生效率的价值偏见:(1)医疗卫生的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是难以统一的;(2)在医疗卫生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相容的;(3)追求经济效益是医疗卫生诸多弊病之根源。研究从“制度效率欠缺”、“配置效率欠佳”、“技术效率不高”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卫生系统效率状况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提供卫生系统效率的策略:即通过制度建设,提高卫生系统的制度效率;通过有序竞争,提高医疗机构的技术效率;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卫生服务的配置效率。课题尤其是以“公益性”为例,研究了提高效率的制度伦理难题。指出新医改政策中,“公益性”价值取向有待于理论澄清。认为有关“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作为政府责任”诸方面的医改政策是科学和准确的。然而,“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并非一项明智的政策选择。研究在对“公益性”进行伦理辨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诠释了“公益伦理行为”,对“医疗卫生公益性”进行了伦理定位,认为在目前将“医疗费用的筹集”和“医疗服务的提供”分开的医疗卫生体制下,公立医院难以回归公益性。然而,医疗卫生事业毕竟涉及到每个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其公益性不言而喻。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呢?本研究认为: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福利性的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而医院只不过是公益性和福利性的载体而已。市场机制是实现医改价值取向的重要机制之一。课题首先从“市场经济概念辩难”、“‘经济人’假设和市场机制的伦理分析”、“市场机制的伦理价值”三个方面对市场机制的伦理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市场机制是自由的、是最有效率的,也是公平的。在分析医疗卫生市场存在客观性的基础上,认为引入市场机制既是全球医改的大趋势,也是由我国选择的医疗卫生制度模式决定的,研究通过批驳当前否定市场机制的观点,对我国医改选择市场机制的必然性进行了研究。最后,分别研究了市场机制引入医改政策和实践是如何实现公平和效率价值取向的。课题还以“宿迁医改”为案例,分析了医改引入市场机制,并如何实现医改价值取向的。宿迁医改的市场化运作从一开始众说纷纭,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宿迁逐渐尝到了改革的甜头。研究分析了宿迁市场化医改的动因,认为宿迁医改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和“四分原则”进行市场机制设计。宿迁医改市场机制的引入,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医疗卫生效率,降低了医疗服务的价格,增加了医疗服务的收入,使大量社会资源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医疗卫生的公平,因为政府财政由“补供方”转向“补需方”,有利于实现医疗卫生筹资公平;宿迁医改保证了防保、公共卫生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公共卫生的均等化;社会资本的引入使医疗资源迅速增加,有利于实现医疗服务的提供公平。政府主导市场机制是实现医改价值取向的另一个重要机制。研究认为:“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社会公益性的维护”以及“我国前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等决定着我国深化医改发挥政府主导的必要性。指出在深化医改中政府主导战略与策略:政府主导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深化医改的战略选择,政府主导实现全民医保并提高保障水平是深化医改的策略重点。本研究特别从儒家生命伦理的角度,分析家庭的伦理价值和“爱有差等”价值,提出了建立“家庭医疗账户”的设想。政府主导的具体方面至少应该包括当好保险者、当好付费者、当好监管者、当好市场推动者、当好资源配置者、当好公共卫生提供者等诸多方面。最后,研究还指出并分析了政府主导的几个误区:政府主导不等于公立医疗机构主导、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办、政府主导并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并不是高度行政化、政府投入不等于排斥市场等。
孙蓉,彭四盟[7](2011)在《宜兴市基层防保经费绩效考核项目管理工作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乡镇基层防保所是公共卫生业务工作的主要完成单位,其工作水平和实效直接关系各项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实。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如何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经费补贴机制,使政府投入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宜兴市对基层卫生院防保服务工作采取项目量化考核方法,将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工作进行了分类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严格有关考核方法和制度。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法对调动基层单位和防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明显效果,预防保健业务工作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丁燕[8](2010)在《三省乡镇卫生院筹资和人员管理及其服务功能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了解乡镇卫生院的筹资与管理、人员与管理及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的开展,分析乡镇卫生院筹资和人员管理对乡镇卫生院服务开展的影响,探讨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和人才建设的适宜方式。方法:1.文献评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2.现有政策文件评阅:收集全国和三省相关政策文件及工作汇报;3.机构定量调查:通过乡镇卫生院调查表收集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床位、人员、服务量、收入等资料;4.定性调查:采用访谈提纲对知情人进行深入访谈或进行专题小组讨论获取筹资管理、人员管理、服务开展及考核相关信息。结果:1.三省乡镇卫生院获取维持自身生存所需资源的途径不尽相同。宁夏乡镇卫生院主要收入为财政补助,山东和江苏省主要依靠药品收入;宁夏和江苏省都设有一般专项公共卫生经费,而山东省没有一般专项公共卫生经费;2.宁夏和江苏制定了全省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细则,山东没有;宁夏公共卫生工作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奖优罚劣;江苏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结果与公共卫生经费挂钩,对基本医疗服务的考核和医院的综合考核与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奖金挂钩;山东乡镇卫生院考核结果关乎荣誉但与经济基本上没有关系。3.总体上人员编制紧张;乡镇卫生院没有人事聘任权,只有江苏省制定了吸引人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特殊优厚待遇;山东和宁夏主要依靠项目培训,培训机会有限;医疗与养老保险等福利逐步得到重视但目前只有江苏省完全解决了医疗和养老保险问题;三省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服务能力以江苏省最高,山东次之,宁夏最低:4.宁夏和江苏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工作,工作逐步得到落实,山东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受限;宁夏基本医疗存在弱化倾向,山东和江苏都非常重视基本医疗服务;建议:1明确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定位,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2提升政府部门对基层卫生的重视程度,继续加大对基层卫生的投入,尤其是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3做好药品零利润的财政补偿估算工作,探讨最佳补偿途径;4通过项目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尤其是人才建设;5充分利用县级医疗卫生资源对乡镇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并使培训制度化;6进一步探讨并完善基于岗位的绩效考核机制;
路定珍[9](2009)在《江苏省农村公共卫生补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目前江苏省农村公共卫生经济状况,在分析全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以及农村公共卫生筹资等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农村公共卫生补偿问题的经济、社会、政策等各方面的原因,探索合理有效的公共卫生补偿机制、补偿额度,保障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策略和途径,从而为政府制定更加符合农村实际的公共卫生补偿政策方面提供依据,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方法:对江苏省不同经济水平的18个样本县(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所)及乡镇卫生院(独立防保所)等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定量调查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政府对公共卫生机构投入显着增加,但投入流向不合理,主要集中在高层次机构;业务收入成为公共卫生机构收入的主渠道,筹资方式单一,财政投入不能维持人员经费支出;政府的补偿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控管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但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根据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所、乡镇独立防保所补偿测算结果,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财政应补偿额为21.95元/人,县级妇幼保健所平均财政应补偿额为6.09元/人,乡镇卫生院(独立防保所)平均财政应补偿额为7.52元/人,平均总的财政应补偿额为35.56元/人。政策建议:(1)明确政府财政补偿责任,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实现真正的全额预算;(2)政府公共卫生投入要向基层倾斜,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机构经费收入中财政投入比重;(3)确定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实现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全免费提供;(4)合理分配财政资源,提高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5)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督评价机制,将政府财政补助的投入与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产出相结合,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价体系。
严湘桃[10](2009)在《我国地方政府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积极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已由"政府→市场"的以政府作为改革设计师、改革源动力的政府主导阶段,进入了"政府←市场"的以市场主体拉动政府向市场化转型的市场主导阶段。我国市场化改革进展如何,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受制于政府管理体制转型的进程。因此,加速探索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对于推进现阶段我国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世界各国如火如荼的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趋势相一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也开始了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探索历程。本文尝试对我国地方政府从不同的侧面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探索实践作简要回顾,以期对我国即将展开的新一轮政府管理体制变革的探索实践有所借鉴。
二、乡镇防保所管理实践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镇防保所管理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医联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目的 |
四、技术路线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
一、本研究的方法学指导思想 |
二、资料收集方法 |
(一) 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 |
(二) 实证资料的收集方法 |
三、资料分析方法 |
(一) 内容分析法 |
(二) 质性研究方法 |
(三) 数据分析方法 |
(四) SWOT分析法 |
第三章 医疗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一、医疗资源整合的动因 |
(一) 宏观动因 |
(二) 微观动因 |
二、医疗资源整合的基本要素 |
(一) 整合纽带 |
(二) 整合方式 |
(三) 治理结构 |
(四) 成员构成 |
(五) 合作内容 |
三、国外医疗资源整合的探索 |
(一) 国外医疗资源整合的实践 |
(二) 国外学者对医疗资源整合的分析 |
四、我国医疗资源整合的实践 |
(一) 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 |
(二) 兴起阶段(20世纪90年代) |
(三) 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2013年之前) |
(四) 发展的新阶段(201 3年至今) |
五、国内外医疗资源整合对比分析 |
(一) 社会角度 |
(二) 整合模式角度 |
(三) 整合的参与者角度 |
(四) 患者角度 |
(五) 实践过程角度 |
第四章 "医联体"的概念界定与典型案例分析 |
一、"医联体"的概念界定 |
(一) "医联体"的定义 |
(二) "医联体"的目的 |
(三) "医联体"的内涵 |
(四) "医联体"的外延 |
二、"医联体"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 安徽省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 |
(二) 江苏镇江康复医疗集团和江滨医疗集团 |
(三)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 |
(四) 北京世纪坛医院医疗联合体 |
第五章 山东省"医联体"建设情况分析 |
一、山东省社会经济与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
二、近年来山东省关于"医联体"建设的相关政策 |
三、山东省"医联体"发展现状 |
(一) 山东省立医院集团 |
(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联合体 |
(三) 滕-山医疗联合体 |
(四) "高康"医疗集团和"密康"医疗集团 |
(五) 小结 |
四、基于扎根理论的山东省"医联体"建设存在问题的SMPM模型构建 |
(一) 一级编码 |
(二) 二级编码 |
(三) 三级编码 |
(四) 分析 |
第六章 深圳市南山区"医联体"改革研究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一) 深圳市南山区社会经济情况 |
(二) 南山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 |
(三) 南山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情况 |
(四) 三家"医联体"社康中心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
(五) 参与调查的患者基本情况 |
二、南山区三家"医联体"发展情况的定量分析 |
(一) 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 |
(二) 卫生服务提供及患者需求满足情况 |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南山区"医联体"特点及优势的SPFR模型构连 |
(一) 一级编码 |
(二) 二级编码 |
(三) 三级编码 |
四、南山区"医联体"特点及优势分析 |
(一) 制度层面 |
(二) 人事层面 |
(三) 财务层面 |
(四) 资源共享层面 |
五、基于扎根理论的南山区"医联体"存在问题的3M模型构建 |
(一) 一级编码 |
(二) 二级编码 |
(三) 三级编码 |
六、南山区"医联体"存在问题分析 |
(一) 宏观层面 |
(二) 中观层面 |
(三) 微观层面 |
七、南山区"医联体"的"一体两制"改革构想 |
(一) "一体两制"的含义 |
(二) 制度设计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一) 我国"医联体"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
(二) 我国"医联体"发展的劣势(Weakness) |
(三) 我国"医联体"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 |
(四) 我国"医联体"发展的挑战(Threats) |
二、政策建议 |
(一) OS开拓型建议:加强对基层能力的建设 |
(二) TS抗争型建议:以利益为纽带向紧密联合推进 |
(三) OW争取型建议:在制度变革中打破整合障碍 |
(四) TW保守型建议:以目的为导向创新整合形式 |
三、小结 |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附录 (本研究使用的访谈提纲及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表 |
(2)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背景 |
1. 健康管理的兴起 |
2. 健康管理的定义 |
3. 国内外健康管理服务进展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基于SATI的健康管理模式文献计量学分析 |
2. 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系统总结 |
3. 基于AHP法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 应用WRSR模型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综合评价研究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SATI的健康管理模式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材料与方法 |
1. 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 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的共词分析 |
四、讨论 |
第三章 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总结与评价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1. 黄陂区概况 |
2. 黄陂区自然地理情况 |
3. 黄陂区社会经济状况 |
4. 黄陂区卫生医疗状况 |
三、研究方法 |
1. 文献复习法 |
2. 专题小组讨论法 |
3. 关键人物访谈法 |
4. 网络舆情分析法 |
四、研究结果 |
1. 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
2. 黄陂区健康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
3. 黄陂区健康管理服务网络舆情分析结果 |
第四章 基于AHP法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1. 文献复习法 |
2. 德尔菲法 |
3. AHP法 |
4. 指标体系的功能定位及建设原则 |
5. 质量控制 |
三、研究结果 |
1. 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2. 基于AHP法对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赋值 |
四、讨论 |
1. 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2. 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
3. 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势及局限性 |
第五章 应用WRSR模型的健康管理服务效果综合评价研究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黄陂区居民问卷调查 |
2. 黄陂区卫生机构调查 |
3.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
4. 质量控制 |
三、研究结果 |
1. 黄陂区居民及卫生机构数据收集 |
2. 利用加权秩和比法建立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模型 |
四、讨论 |
1. 应用加权秩和比法建立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模型 |
2. 健康管理服务效果分档结果讨论 |
3. 应用加权秩和比法建立评价模型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以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社会管理概述 |
2.1.1 社会管理 |
2.1.2 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 |
2.1.3 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和重要性 |
2.2 社会管理相关理论 |
2.2.1 治理与善治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我国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
3.1 我国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 |
3.2 我国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狮岭镇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探索 |
4.1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社会管理的现状 |
4.1.1 狮岭镇的基本情况 |
4.1.2 社会管理体制情况 |
4.1.3 财政管理体制情况 |
4.2 狮岭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
4.3 狮岭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
4.4 狮岭镇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目标 |
4.5 狮岭镇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的做法 |
4.5.1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
4.5.2 构建公共管理网络 |
4.5.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4.5.4 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
4.5.5 夯实安居工程基石 |
4.5.6 加强合法权益保障 |
4.5.7 构筑文娱教育医疗环境 |
4.6 狮岭镇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
4.6.1 社会管理理念滞后于社会发展 |
4.6.2 社会管理机制不完善,考核体系不合理 |
4.6.3 社会管理信息不透明,服务不到位 |
4.6.4 行政执法编制不足,社会管理压力大 |
4.6.5 社会管理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
4.6.6 外来流动人口多,社会管理难度大 |
4.6.7 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4.6.8 各类社会矛盾日益突现 |
4.7 狮岭镇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7.1 传统社会管理不利于社会发展 |
4.7.2 政府定位不明确,社会管理职能不清晰 |
4.7.3 网络平台模块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 |
4.7.4 管理权限严重不足,综合服务功能欠缺 |
4.7.5 镇级财政运转困难 |
4.7.6 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限制 |
4.7.7 基础管理服务设施配套滞后 |
4.7.8 社会心态失衡现象导致社会不和谐 |
第五章 国内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经验借鉴 |
5.1.1 新加坡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经验 |
5.1.2 英国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经验 |
5.1.3 德国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经验 |
5.1.4 国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经验借鉴 |
5.2 国内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经验借鉴 |
5.2.1 杭州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经验 |
5.2.2 深圳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经验 |
5.2.3 四川省夷陵区乐天溪镇的社会管理经验 |
5.2.4 国内乡镇社会管理经验借鉴 |
第六章 狮岭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
6.1 科学设置机构,增配人员编制 |
6.2 增强执法力量,提高管理效能 |
6.3 强化管理职能,促进社会和谐 |
6.4 强化综合治理,形成管理合力 |
6.5 加大财政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
6.6 推进城镇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开展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服务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1.1 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备 |
1.2 镇健康管理团队设置状况 |
1.3 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开展情况 |
2 存在问题与困难 |
2.1 医务人员服务理念未转变 |
2.2 团队服务工作职责不明确 |
2.3 镇医务人员工作负荷过重 |
2.4 团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
2.5 保障激励措施配套不到位 |
3 对策与建议 |
3.1 开展团队专业培训 |
3.2 明确团队补助标准 |
3.3 加强保障能力建设 |
3.4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
3.5 强化组织广泛宣传 |
(5)昆明市某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国外公共卫生服务动态及相关研究成果 |
1.1.1 在提供方式上,呈混合型 |
1.1.2 在提供主体上,呈现多元化 |
1.1.3 在资金投入方式上,呈现多样化 |
1.2 国内公共卫生服务动态及相关研究成果 |
1.2.1 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模式 |
1.2.2 政府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两种方式 |
1.2.2.1 合同承包或合同出租 |
1.2.2.2 发放公共卫生服务券 |
1.2.2.3 国内学者对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研究 |
1.3 云南省及昆明市研究动态 |
2 研究目的及目标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目标 |
3 资料来源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调查内容 |
3.2.1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情况评价 |
3.2.2 各级党政干部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评价 |
3.2.3 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评价 |
3.2.4 医务人员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评价 |
3.2.5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经费使用绩效评估 |
3.3 调查方法 |
3.3.1 现有资料收集 |
3.3.2 现场调查 |
3.3.2.1 区级调查 |
3.3.2.1.1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人员 |
3.3.2.1.2 区级党政干部 |
3.3.2.1.3 区级医务人员 |
3.3.2.2 样本乡(镇)、村的调查 |
3.3.2.2.1 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人员 |
3.3.2.2.2 镇、村级党政干部 |
3.3.2.2.3 镇卫生院卫生人员 |
3.3.2.2.4 乡村医生的调查 |
3.3.2.2.5 样本村村民的调查 |
3.3.3 技术路线 |
3.4 质量控制 |
3.4.1 研究设计阶段 |
3.4.2 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
3.4.3 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
3.5 统计方法 |
3.6 评价指标 |
3.6.1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办法 |
3.6.2 补助经费计算方法 |
3.6.2 健康相关指标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西山区基本情况 |
4.1.1 地理、人口及经济概况 |
4.1.2 西山区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情况 |
4.2 农村居民基本情况 |
4.3 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 |
4.3.1 两周患病情况 |
4.3.2 过去一年住院情况 |
4.3.3 影响患者就诊的多因素分析 |
4.3.4 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4.1 慢性病患病率 |
4.3.4.2 患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分忻 |
4.4 乡村医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
4.4.1 村级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 |
4.4.1.1 机构基本情况 |
4.4.1.2 卫生室设备拥有情况 |
4.4.1.3 村级卫生人员的基本情况 |
4.4.2 乡村医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
4.4.3 农村居民对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反映 |
4.4.3.1 基本医疗服务开展情况 |
4.4.3.2 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开展情况 |
4.4.3.3 妇幼保健服务开展情况 |
4.4.3.4 健康教育服务开展情况 |
4.5 对政府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了解与评价 |
4.5.1 对政府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了解情况 |
4.5.2 对5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的知晓情况 |
4.5.2.1 党政干部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的知晓情况 |
4.5.2.2 管理人员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的知晓情况 |
4.5.2.3 医务人员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具体内容的知晓情况 |
4.5.3 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评价 |
4.5.3.1 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评价 |
4.5.3.2 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评价 |
4.5.4 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能力的评价 |
4.5.4.1 乡村医生自评 |
4.5.4.2 党政干部的评价 |
4.5.4.3 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评价 |
4.5.4.3 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工作的评价 |
4.5.5 对政府出资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评价 |
4.6 2008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情况评估 |
4.6.1 2008年农村公卫生服务基本情况 |
4.6.2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建立情况 |
4.6.2.1 农村公共卫生务专项资金管理模式 |
4.6.2.2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到位情况 |
4.6.3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支出情况 |
4.6.3.1 基本医疗服务开展情况 |
4.6.3.2 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
4.6.3.3 妇幼保健工作开展情况 |
4.6.3.4 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
4.6.4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过程 |
4.6.5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方式 |
4.6.6 农村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结果 |
4.6.7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档案、台账核查 |
5 讨论 |
5.1 西山区政府购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形成了框架及运行机制 |
5.2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情况评估 |
5.3 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待遇,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 |
5.4 提高了农村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及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 |
5.5 村级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器械缺乏,医疗水平低下,服务能力不强 |
5.6 管理体制不健全,且仍有相当比例的村医在家中从事医疗活动 |
5.7 存在乡村医生家族传接现象,对农村卫生服务工作及服务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基本合理 |
6.2 科学定位和可持续发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
6.3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 |
6.4 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6.5 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提高公共卫生资源的整体绩效 |
6.6 明确公共卫生服的范围,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
6.7 强化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意识 |
6.8 建议试用"公卫生服务券",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多样化 |
6.9 建立有效的政府购买监督体制 |
7 结语 |
8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现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医药卫生体制的价值反思 |
第一节 卫生体制的价值目标 |
一、"价值"概念的理论澄清 |
二、卫生体制的目标及其价值实质 |
第二节 国际不同卫生保健制度模式的价值比较 |
一、卫生保健制度的不同类型 |
二、不同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价值分析 |
三、不同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价值比较 |
第三节 我国改革前后的医疗卫生体制之价值反思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事业的价值评价 |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反思 |
第三章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公平 |
第一节 公平与平等:医疗卫生公平理论的人文阐释 |
一、公平概念的人文剖析 |
二、医疗卫生公平的人文阐释 |
第二节 公平价值取向:深化医改的迫切选择 |
一、医疗卫生公平价值选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
二、实现医疗卫生公平价值的战略策略 |
第三节 神木医改:实现医疗卫生公平的尝试 |
一、神木医改的基本情况 |
二、神木医改基本解决了医疗卫生公平问题 |
三、效率质疑:神木医改的下步努力 |
第四章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二:效率 |
第一节 效率及其伦理价值 |
一、效率概念的人文内涵 |
二、效率的价值属性分析 |
三、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二节 医疗卫生效率 |
一、医疗卫生效率的概念辨析以及价值偏见 |
二、我国的卫生系统效率状况评价 |
三、实现卫生系统效率的策略 |
第三节 提高效率的制度伦理难题:以"公益性"为例 |
一、新医改政策中"公益性"价值取向有待于理论澄清 |
二、医疗卫生"公益性"的伦理诠释 |
三、公立医疗机构难以回归公益性的伦理分析 |
四、医疗卫生公益性责任主体的确定 |
第五章 实现医改价值的机制之一:市场机制 |
第一节 市场机制的伦理性质分析 |
一、市场经济概念辩难 |
二、"经济人"假设和市场机制的伦理分析 |
三、市场机制的伦理价值 |
第二节 医改选择市场机制的必然性 |
一、医疗卫生市场存在的客观性研究 |
二、我国医改选择市场机制的必然性研究 |
三、市场机制与医改价值取向的实现 |
第三节 宿迁医改:引入市场机制的尝试 |
一、宿迁市场化医改的动因 |
二、宿迁医改市场机制的引入 |
三、宿迁医改价值取向的实现 |
第六章 实现医改价值的机制之二:政府主导 |
第一节 医改选择政府主导的必然性分析 |
一、医疗服务的市场失灵与竞争的管理者 |
二、政府主导与医改价值取向的实现 |
第二节 全民医保:政府主导医改的策略研究 |
一、全民医保在政府主导中的战略地位 |
二、"以家庭为单位参保"的设想:全民医保的儒家生命伦理研究 |
第三节 在实现医改价值取向中"政府主导"的几个误区 |
一、"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办" |
二、"政府主导"不等于"公立医疗机构主导" |
三、"政府主导"并不是"高度行政化" |
四、"政府主导"并不"排斥市场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
(7)宜兴市基层防保经费绩效考核项目管理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概况 |
1.1基本现状 |
1.2基层防保所承担的业务 |
1.3实行绩效考核管理 |
2项目分类 |
2.1 |
2.2 |
2.3 |
2.4传染性疾病预防 |
2.5 |
2.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 |
2.7协助上级疾控及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工作 |
2.8健康教育工作 |
3项目经费补贴标准 |
3.1防保人员经费 |
3.2综合目标管理按年初制定的工作标准,按照8个方面进行考核 |
3.3预防接种实行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按照各单位实际接种情况进行补贴 |
3.4传染病防治工作 |
3.5儿童与妇幼保健工作 |
3.6其他工作 |
4效果分析 |
4.1防保工作完成情况 |
4.2人才队伍建设 |
5讨论 |
5.1加强对基层卫生院防保工作的管理是当务之急 |
5.2实行防保经费绩效考核项目管理前 |
5.3实行防保经费绩效考核项目管理,经费得到保障 |
5.4工作落实成效显着 |
5.5实行基层防保经费绩效考核项目管理中需注意的问题 |
5.5.1经费投入须保障 |
5.5.2每年初下达的预防保健工作目标必需细致明确 |
5.5.3防保经费项目管理成功的重要保证在于考核 |
5.5.4绩效考核结果必须兑现 |
(8)三省乡镇卫生院筹资和人员管理及其服务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二部分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现场调查方法 |
2.1 调查现场选取 |
2.2 现场现有资料收集 |
2.3 定性调查对象、样本量、方式和内容 |
2.4 定量调查对象、样本量、方式与内容 |
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3.1 研究框架 |
3.2 分析方法 |
第三部分 现场调查区县的基本情况 |
1 社会经济情况 |
2 调查区县卫生机构数量 |
第四部分 乡镇卫生院筹资现状与管理 |
1 三省乡镇卫生院筹资特点概述 |
2 财政投入 |
2.1 人员经费 |
2.2 基建经费 |
2.3 公共卫生经费 |
2.4 其它经费 |
2 药品加成规定 |
3 对乡镇卫生院的考核 |
3.1 考核方式 |
3.2 考核重点 |
3.3 考核结果对筹资的影响 |
第五部分 乡镇卫生院人员与管理情况 |
1 乡镇卫生院人员现状 |
1.1 人员数量 |
1.2 人员素质 |
2 人员编制 |
3 人员聘任 |
4 人员培训 |
5 绩效考核 |
5.1 对员工的绩效考核 |
5.2 对院长的绩效考核 |
6 福利待遇 |
6.1 工资 |
6.2 医疗和养老等福利 |
6.3 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特殊待遇 |
第六部分 乡镇卫生院服务开展情况 |
1 基本医疗服务 |
1.1 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内容 |
1.2 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的开展情况 |
2 公共卫生服务 |
2.1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
2.2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
2.3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方式 |
第七部分 乡镇卫生院筹资和人员管理及其服务功能分析 |
1 宁夏乡镇卫生院筹资和人员管理及其服务功能分析 |
2 山东乡镇卫生院筹资和人员管理及其服务功能分析 |
3 江苏乡镇卫生院筹资和人员管理及其服务功能分析 |
第八部分 讨论与建议 |
1 讨论 |
1.1 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 |
1.2 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实现的关键因素 |
1.3 乡镇卫生院的筹资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
1.4 药品零利润政策对乡镇卫生院筹资模式的影响 |
1.5 对乡镇卫生院投入的可持续性 |
1.6 乡镇卫生院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
1.7 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及其可持续性 |
1.8 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及其效用的发挥 |
2 建议 |
2.1 明确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定位,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 |
2.2 提升政府部门对基层卫生的重视程度,继续加大对基层卫生的投入,尤其是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 |
2.3 做好药品零利润的财政补偿估算工作,探讨最佳补偿途径 |
2.4 通过项目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尤其是人才建设 |
2.5 充分利用县级医疗卫生资源对乡镇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并使培训制度化 |
2.6 进一步探讨并完善基于岗位的绩效考核机制 |
2.7 制定乡镇卫生院的改革和发展规划,改革现有的卫生服务提供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第九部分 附录 |
附录一:综述 |
附录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江苏省农村公共卫生补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调查设计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公共产品相关理论 |
2.2 公共卫生 |
2.3 社会公平理论 |
2.4 公共卫生政策研究 |
3 江苏省公共卫生机构的概况 |
3.1 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
3.2 全省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
3.3 政府对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与支出状况 |
3.4 样本县(市)社会基本情况 |
4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概况 |
4.1 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状况 |
4.2 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资产状况 |
4.3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 |
4.4 农村公共卫生筹资 |
4.5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
5 农村公共卫生机构经费补偿需求测算 |
5.1 农村县级公共卫生机构补偿总额测算 |
5.2 乡镇独立防保所财政补偿额测算 |
5.3 全省公共卫生经费补偿总额 |
6 完善农村公共卫生补偿的政策建议 |
6.1 进一步明确政府补偿责任,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 |
6.2 政府公共卫生投入要向基层倾斜,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机构经费收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比重 |
6.3 全额预算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应实现真正的全额预算 |
6.4 合理分配省级财政资源,提高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
6.5 改变预算机制,实行按任务预算的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效率 |
6.6 确定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实现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全免费提供 |
6.7 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督评价机制,将政府财政补助的投入与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产出相结合,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10)我国地方政府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积极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公共服务的效能评估:目标管理在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中广泛试行 |
二、构建公共服务的责任机制:各地竞相掀起“问责风暴” |
三、改进公共服务的技术手段: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
四、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上海浦东“小政府”管理模式 |
五、探索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江苏宿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模式 |
四、乡镇防保所管理实践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医联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李梦斐. 山东大学, 2017(08)
- [2]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D]. 高旭东. 武汉大学, 2017(06)
- [3]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以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为例[D]. 彭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4]开展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服务的问题和对策[J]. 姜家俊,钱宝珠,李运权.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01)
- [5]昆明市某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现况研究[D]. 郑佳瑞. 昆明医学院, 2011(09)
- [6]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 曹永福. 山东大学, 2011(11)
- [7]宜兴市基层防保经费绩效考核项目管理工作探讨[J]. 孙蓉,彭四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1(01)
- [8]三省乡镇卫生院筹资和人员管理及其服务功能分析[D]. 丁燕. 复旦大学, 2010(03)
- [9]江苏省农村公共卫生补偿政策研究[D]. 路定珍. 南京医科大学, 2009(02)
- [10]我国地方政府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积极探索[J]. 严湘桃. 社会主义研究, 2009(02)
标签:健康管理论文; 公共卫生论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健康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