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鉴定论文_何宝花,王颖童,贾肇一,郭映辉,王乐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离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鉴定,结构,瘤胃,菌株,分子,形态学,下口。

分离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何宝花,王颖童,贾肇一,郭映辉,王乐雨[1](2020)在《123株肺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子分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临床诊断为大叶性肺炎、气管炎、中耳炎、胸膜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病人进行血液等标本的采集、细菌培养和分型鉴定,为补充河北省肺炎链球菌菌型资料和疫苗的正确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分离的123株肺炎链球菌进行分子鉴定和分子分型研究,普通PCR对肺炎链球菌进行种属鉴定,多重PCR方法对菌株进行菌型分析。结果经PCR检测,123株菌的cps A基因扩增均为阳性,阳性标本经多重PCR分型检测,19F和6A/6B型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9. 02%和11. 38%,且型别类型多达20种。结论 123株肺炎链球菌19F和6A/6B型所占比例最大,且菌型丰富,为全省制定肺炎链球菌疫苗使用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20年03期)

徐赟霞,崔露文,赵良炜,邓威,冯守明[2](2019)在《下口鲇烂尾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患烂尾病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的肝脏、脾脏、肾脏进行病原菌分离,分离到NY635菌株,用NY635菌株人工感染体重在20~30 g的健康鱼,人工感染的下口鲇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的症状,并从人工感染的下口鲇病灶中分离出菌落形态相同的细菌。初步证明NY635是引起下口鲇烂尾病的病原。对NY635进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NY635为碱性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并对其进行了药敏试验。(本文来源于《河北渔业》期刊2019年12期)

冯磊,李飞,于梦娟,魏恩巍,吴思桐[3](2019)在《荷青花全草有机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荷青花全草植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了7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麦芽醇-6'-O--D-呋喃芹糖基--D-吡喃葡萄糖苷(1)、3,7-二甲基-正辛基-1-苯甲酸(2)、苯甲酸丁酯(3)、苯甲酸乙酯(4)、香草酸(5)、香草酸甲酯(6)、咖啡酸-1-O--L-呋喃阿拉伯糖苷(7)。1~7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荷青花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罂粟科植物中分离得到。本研究结果填补了荷青花全草成分分离与鉴定的空白,为进一步探究荷青花植物的开发利用及其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顾华兵,沈阳,周淑鑫,范建华,李尚民[4](2019)在《甲烷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氧化菌是一类能以甲烷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同化和异化代谢的细菌。本研究从污泥中分离、筛选获得一株甲烷氧化菌MO-01,根据该菌株的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证实该菌株与Methylobacterium zatmanii菌株有99%的同源性,属于Methylobacterium属。甲烷氧化菌MO-01的实验室培养条件筛选、研究表明,该菌株以甲烷为碳源,最佳培养温度是37℃,最适PH值为7.0,铜离子浓度为30 umol/L。本研究为今后甲烷氧化菌的放大发酵培养和动物源性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奠定了科学基础。(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皇甫瑞娟[5](2019)在《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品牌茯砖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经多次分离纯化连续培养,选取菌落特征较好的"金花"菌,运用ITS测序的方法,从分子水平上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确认两种冠突散囊菌。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冠突散囊菌的生物活性及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23期)

孙圣伟,何健,刘美娟,李俊,殷光玲[6](2019)在《原型胶原蛋白的提取分离及其结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产品中的原型胶原蛋白构型和理化性质差异。方法经酶法、盐析等步骤对市售胶原蛋白产品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利用氨基酸测序技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圆二色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1号胶原蛋白为变性胶原蛋白,SDS-PAGE方法未检测到蛋白的电泳条带,表明其无明显的空间结构;2号胶原蛋白存在混杂现象,为非纯的原型胶原蛋白;3号胶原蛋白为典型的Ⅱ型胶原蛋白结构特征,SDS-PAGE结果中存在单一的α链和β链,与文献资料相符合。结论 3种胶原蛋白均具有典型的胶原蛋白蛋白氨基酸组成,但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物种来源、部位的差异,导致表现出了3种不同的空间构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张兰,郭华伟,李梦菡,廖杨文科,李鑫[7](2019)在《一种茶枝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采自建德市大同镇茶园茶枝的致病菌为镰刀菌Fusariumincarnatum与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fructicola,鉴定并报道F.incarnatum为茶树致病菌。龙井43和中茶108离体叶片及茎秆用于两种病原菌致病力分析试验,结果显示,F.incarnatum对龙井43嫩叶及茎秆具有较强侵染力,是造成该茶枝茎秆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并且可能与C. fructicola共同侵染茶树叶片。因此,在今后茶树病害识别与防控方面需要密切关注。(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莫亿伟,林海雁,郑梦琪,王海,杨国[8](2019)在《桃形李果实丝衣霉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桃形李(Prunus salicina var. taoxingli)成熟于7月中旬高温多雨的季节,果实采收前后易受多种霉菌侵染而导致大量落果,也难以保鲜。为了鉴定桃形李致病菌种类和降低霉菌发生,本研究在鉴定致病菌的基础上,对其可能的宿主进行检测,并探讨光照、温度、pH值及不同C源和N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利用NaHCO3结合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COS)涂膜处理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致病菌为丝衣霉菌(Byssochlamys sp.) B-TXL-02,该菌株对梨(Pyrus spp.)、苹果(Malus domestica)、桃(Prunus persica)、樱桃(Prunus avium)、葡萄(Vitis vinifera)、杏(Prunus armeniaca)、芒果(Mangifera indica)和香蕉(Musa spp.)等水果均可致病,说明其宿主具广谱性。连续光照可显着抑制此致病菌的菌落生长。该菌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 5,最适C源为D-果糖和葡萄糖;最适宜N源为牛肉浸出膏和酵母浸出膏。添加NaHCO3和壳寡糖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 PDA)上培养的前6 d和前12 d能显着抑制菌落生长,这两种药剂均可显着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且经0.3%NaHCO3+1.6%壳寡糖涂膜复合处理可显着降低果实腐烂率。研究结果为桃形李果实采后丝衣霉菌的防治提供一种实用方法。(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薛长艳,李建宋,郝之奎,奚逢源[9](2019)在《一株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分离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放线菌StreptomycestyrosinilyticusNEAU-Jh3-20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发酵液经大孔树脂HP-20吸附洗脱、正相硅胶和凝胶Sephadex LH-20层析、制备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然后运用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等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放线菌StreptomycestyrosinilyticusNEAU-Jh3-20菌株发酵液提取物中获得5个代谢产物,均为戊二酰亚胺类化合物,除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外,其余均为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命名为:(5E,9E,11E)-8,10-二甲基-3-(2-氨基-2-氧乙基)-7-十叁氧代-5,9,11-叁烯酸(1),(E)-4-[5-甲基-7-(3-甲基环氧乙烷-2-基)-2-羟基-4-氧代辛-6-烯-1-基]呱啶-2,6-二酮(2),2-{2-[(3E,5E)-3,5-二甲基-7-羟基-2-氧代辛-3,5-二烯-1-基]-6-氧代四氢-2H-吡喃-4-基}乙酰胺(3),3-(4-羟苄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4),3-(6-甲基-1-羟基)-庚基-5-(羟甲基)二氢呋喃-2(3H)-酮(5),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结论本研究丰富了微生物化合物多样性,同时为其他放线菌产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发掘提供了参考与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张海威,王佟鑫,王丽姿,翟璐,黄艳梅[10](2019)在《牛瘤胃乳酸片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生物学特性良好的乳酸菌,试验利用厌养菌分离技术从成年牛瘤胃中分离出一株牛瘤胃乳酸菌,命名为Y-A-2,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分析、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Y-A-2菌株为乳酸片球菌,可发酵纤维二糖、水杨苷、菊糖;最适生长温度为26℃,最适生长温度下pH值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不耐强酸强碱。说明该菌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有助于牛瘤胃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和控制牛瘤胃的微生物发酵进程。(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23期)

分离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患烂尾病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的肝脏、脾脏、肾脏进行病原菌分离,分离到NY635菌株,用NY635菌株人工感染体重在20~30 g的健康鱼,人工感染的下口鲇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的症状,并从人工感染的下口鲇病灶中分离出菌落形态相同的细菌。初步证明NY635是引起下口鲇烂尾病的病原。对NY635进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NY635为碱性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并对其进行了药敏试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离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何宝花,王颖童,贾肇一,郭映辉,王乐雨.123株肺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子分型[J].医学动物防制.2020

[2].徐赟霞,崔露文,赵良炜,邓威,冯守明.下口鲇烂尾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J].河北渔业.2019

[3].冯磊,李飞,于梦娟,魏恩巍,吴思桐.荷青花全草有机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特产研究.2019

[4].顾华兵,沈阳,周淑鑫,范建华,李尚民.甲烷氧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皇甫瑞娟.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分离鉴定[J].现代食品.2019

[6].孙圣伟,何健,刘美娟,李俊,殷光玲.原型胶原蛋白的提取分离及其结构鉴定[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7].张兰,郭华伟,李梦菡,廖杨文科,李鑫.一种茶枝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J].茶叶科学.2019

[8].莫亿伟,林海雁,郑梦琪,王海,杨国.桃形李果实丝衣霉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9].薛长艳,李建宋,郝之奎,奚逢源.一株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分离鉴定研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9

[10].张海威,王佟鑫,王丽姿,翟璐,黄艳梅.牛瘤胃乳酸片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论文知识图

分离所得Kupffer细胞的的贴壁过程(I)催化的Goldberg反应机理Figure...分离后第二代样品PCV2鉴定结果五味子多糖SCP-0的GPC色谱图番茄LetAPX基因的分离和酶切鉴定a,b...:用WesternBlotting方法验证2-DPAGE上...

标签:;  ;  ;  ;  ;  ;  ;  

分离鉴定论文_何宝花,王颖童,贾肇一,郭映辉,王乐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