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体式论文_王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言体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式,语言,白话文,排偶,白话诗,旧体诗,话语。

语言体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1](2012)在《初期白话诗与旧体诗之语言体式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以降的旧诗改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彻底性使得这一阶段的诗歌既保留了大量的旧诗体因素,又在语言体式上表现出了明显的散文化、白话化、自由化倾向,因此它不仅在时间轴上不能和初期白话诗割裂开来,而且也实际地以自己的“渐新”趋向为初期白话诗的出现做着准备和积累。本论文以梳理晚清诗体改良对初期白话诗之启示为切入口,在对初期白话诗诗论辨析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揭示初期白话诗在反传统姿态的背后对旧体诗语言体式的化育过程及其所表现出的全新的本文形态。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作为初期白话诗直接源头的旧诗的改良过程及其对初期白话诗的影响。第二章试图理清初期白话诗在反传统姿态之下的理论修正和创作实践的发展。第叁章试图较为清晰地描述初期白话诗化育旧体诗并逐渐成为较纯粹的白话新诗的过程和手段。第四章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从文法追求、语音系统和语象世界叁个方面展现初期白话诗化育旧体诗所显现的本文形态。(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2-05-01)

姚苏平[2](2009)在《论张天翼短篇小说的语言体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天翼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的重要作家。他擅长通过对话推进情节的发展并展露故事的细节,在对话中形成"话语杂多"的叙事效果,在成功塑造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同时,注意同一阶层的不同人物气质,并采用波德莱尔式的愤懑,写出"恶"社会的的病态人物体征,并绘以精神指向性的惨淡风景,从而构成其独特的语言体式。(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09年24期)

邓伟[3](2009)在《试论晚清白话报刊及其语言体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晚清士大夫掀起了一个广泛的兴办白话报刊的浪潮。它是晚清白话文运动与报刊媒介的结合,表现出启蒙的内容与对新知识的推介。同时,晚清白话报刊也得到当时地方官员的支持,使之不乏儒家的"教化"色彩。在语言体式方面,晚清报刊白话与文言形成了等级关系,表现出与口语和中国古代俗文学的双重渊源,是中国语言文字现代转型中的重大事件。(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09年07期)

高明扬[4](2007)在《八股文语言体式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八股文体用排偶的语言体式为明初太祖与刘基所定。其实,八股文体用排偶的语言体式在中国传统文体中并不鲜见,而八股文是把这种体式发展到极致的典型。对体用排偶,就目前所见的官方文献来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此种语言体式也绝非由某个人或少数几个权威所定,它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吸收其他文体的基础上,由众多的人不断修订而成的,这一过程也体现着中国文化语境中特有的人文心态。(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陈天助[5](2004)在《《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语言体式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称《莎菲》)一直被认为是"欧化"白话文的一种范式。"莎菲日记是一种汉语语言学家称之为‘欧化'的白话文写就的,叙事者大量使用了冗长的连接词和从句,尤其是因果从句——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以及‘尽管'等词语引入的条件的、让步的、时间的原因"。这是西方汉学家耿德华的看法,刘禾在《跨语际实践》专着中加以认定。多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也均持此种观点,这几乎是不争之论。(本文来源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4-10-12)

许霆[6](2003)在《新文学第一个10年新诗语言体式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文学第一个10年中,我国诗歌体式完成了由近代型向观代型的转变。其诗体演变是在诗歌近代化基础上的质变为起点的,大致以1923年为界分成前后两大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诗体是以胡适诗为代表的初期白话诗体,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抒情自由诗体,以及以新月和象征诗人诗为代表的纯诗体。在前两种体式之间的过渡和延伸性的体式有康白情、俞平伯的无韵诗和汪静之的天足诗,在后两种体式之间的体式有小诗体和半格律体诗。诗体涉及到整个文本形态,因此每种诗体的出现都是新的诗学观念的崛起,而诗体演进体现的是诗学观念的演进,它由时代要求和诗歌发展规律所决定。(本文来源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王晖[7](2002)在《百年中国报告文学语言体式的趋态、特征与基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凸显体裁的语言要素,中国报告文学的语言体式于百年发展中,呈现出由早期的外指性叙述语体走向外指性叙述语体与内指性叙述语体及其它形式语体相兼容的语域变异之总体趋态。它还显现出开放性与不确定性特征,以及以写实、简洁、谨严为基点,辅以雄浑、悲壮和明朗、绚丽两种添色的语体基调。(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02年03期)

语言体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张天翼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的重要作家。他擅长通过对话推进情节的发展并展露故事的细节,在对话中形成"话语杂多"的叙事效果,在成功塑造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同时,注意同一阶层的不同人物气质,并采用波德莱尔式的愤懑,写出"恶"社会的的病态人物体征,并绘以精神指向性的惨淡风景,从而构成其独特的语言体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言体式论文参考文献

[1].王辉.初期白话诗与旧体诗之语言体式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2

[2].姚苏平.论张天翼短篇小说的语言体式[J].作家.2009

[3].邓伟.试论晚清白话报刊及其语言体式[J].兰州学刊.2009

[4].高明扬.八股文语言体式论[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5].陈天助.《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语言体式问题[C].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6].许霆.新文学第一个10年新诗语言体式的演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

[7].王晖.百年中国报告文学语言体式的趋态、特征与基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

论文知识图

传媒使用跨体式新闻语言的情况报道语体与不同层次语体的交叉渗透报道语体与同一层次语体的交叉渗透20世纪90年代的新闻报道语言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报道语言外语实验教学环境图

标签:;  ;  ;  ;  ;  ;  ;  

语言体式论文_王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