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苯部分加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己烯,催化剂,选择性,分子筛,多巴胺,孔径,骨架。
苯部分加氢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琴,谢继阳,安霓虹,戴云生,唐春[1](2019)在《钌基催化剂催化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己烯具有活泼的双键,被广泛用于医药、农药、食品及其他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中。工业上生产环己烯的方法主要有环己烷脱氢、环己醇脱水、卤代环己烷脱卤化氢、Birch还原和苯部分加氢等。相比于其他方法,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由于具有安全可靠、原子经济性强、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从热力学角度看,苯加氢生成环己烯的标准Gibbs自由能比生成环己烷的标准Gibbs自由能低75 k J/mol,极不利于环己烯的生成。另外,苯环共轭大π键的化学性质较环己烯双键更稳定,在催化剂存在下环己烯极易深度加氢生成环己烷,反应难以停留在环己烯阶段。除引入水相外,催化剂是实现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工艺过程的关键,因此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显得格外重要。1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探索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自1957年Anderson在Ni膜催化苯加氢产物中检测到环己烯的存在以来,一些研究者陆续报道了钌催化剂催化的苯加氢反应,在苯转化率较低的情况下能检测到中间产物环己烯,并发现钌催化剂最适合该反应。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进展是在含油相、水相、气相和固相的四相反应体系中,以过渡金属盐为添加剂,在剧烈搅拌下反应,环己烯收率可高达60%,提高了技术可行性。1989年日本旭化成公司率先实现了Ru-Zn催化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的工业化。1995年,我国神马集团引进日本旭化成苯部分加氢技术。随着技术的引进,国内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等的多个课题组相继加入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优化和完善催化反应条件、研制新催化剂、探索提高环己烯选择性的本质原因。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通过合理设计Ru催化剂来提高环己烯选择性,如采用Na OH溶液对Ru/ZrO_2催化剂进行锌刻蚀以增加催化剂表面羟基量,提高催化剂亲水性;又如通过添加合适的助剂La、Cu、Fe、Mn等对催化剂进行改性,从而提高反应选择性。虽然报道的催化剂体系很多,但目前国内工业化生产使用的均是传统Ru-Zn催化剂,且日本旭化成公司一直控制着催化剂的核心制备技术。本文介绍了苯部分加氢反应的反应机理、热力学特征及传质现象,着重概述了近年来苯部分加氢钌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包括催化剂前驱体、催化剂制备方法、载体、助剂以及添加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23期)
廖红光,肖艳娟,魏义兰,李崇裔,余小光[2](2019)在《聚多巴胺修饰的SBA-15负载钌催化剂催化苯部分加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过碘酸钠为氧化聚合诱导剂,在微酸性条件下(pH=5.0)合成了聚多巴胺修饰的分子筛载体。采用环己烷-水双溶剂法,制备了聚多巴胺修饰的SBA-15负载钌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多巴胺能显着提高催化剂的亲水性,修饰后的催化剂在苯部分加氢反应中表现出高环己烯选择性;采用该催化剂,苯转化率为63.2%时,环己烯收率可达51.8%;聚多巴胺的引入不会影响SBA-15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催化剂具有适中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钌分散度。(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葛昕[3](2018)在《苯部分加氢的催化剂工业调整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以Ru为基础的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各类载体、助剂修饰的Ru基催化剂均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回顾了国内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发展,通过跟踪钌基催化剂的工业调整,得出了氢苯比可以作为工业催化剂调整的主要依据的结论,并对调整经验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8年09期)
周功兵,刘建良,田静,裴燕,范康年[4](2018)在《Pd、Pt对Ru/ZrO_2催化剂苯部分加氢性能的修饰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Ru/ZrO_2催化剂,并采用Pd或Pt对其进行了修饰.采用N_2物理吸附、H_2化学吸附、粉末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DR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吸收光谱(XAS)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表明,Pd、Pt均与Ru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了合金,从而提高了Ru的配位数.在苯部分加氢反应中,Pd、Pt的引入使催化剂上苯的转换频率(TOF)有所降低,但能提高环己烯的初始选择性(S_0).在最优的Ru-Pd/ZrO_2-0.2和Ru-Pt/ZrO_2-0.15催化剂(Pd、Pt与Ru的摩尔比分别为0.2和0.15)上,S_0及环己烯得率接近,分别可达近77%和44%.结合催化剂的表征和加氢结果,探讨了Pd、Pt影响Ru/ZrO_2催化剂苯部分加氢活性和选择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8年05期)
喻雪莲[5](2018)在《Ru@XO_2(X=Ti,Zr和Si)催化剂应用于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己烯因其具有活泼C=C双键,是生产环己醇、己二酸、聚酰胺和聚酯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材料。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的工艺路线具有原材料廉价、操作简易、反应途径简单等优点,备受工业界关注。但是在实际的反应过程中苯更易发生深度加氢生产环己烷而不是中间产物环己烯。为了提高环己烯的选择性,苯部分加氢研究的重点是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改性方法,其中催化剂的亲水性对环己烯的选择性有着很关键的影响。本论文以提高Ru基催化剂的亲水性角度出发,首先通过氢气还原Ru3+法制备纯Ru颗粒,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包覆一层亲水材料TiO2,制得催化剂Ru@TiO2。采用四因素叁水平的正交实验对其探索最优催化苯部分加氢的条件,即反应温度160℃、H2分压7MPa、ZnSO4浓度0.5M。对不同TiO2包覆量下的催化剂Ru@TiO2进行表面形貌和结构的表征,并根据苯部分加氢性能评价发现在钛酸四丁酯(TBOT)加入量为30 μL,苯的转化率为85.3%时,环己烯的达到最高收率和选择性依次为52.6mol%和61.7%,相对于相同条件下纯Ru作用的效果环己烯收率提高了 37.3%,并探讨了 Ti02包覆量对苯部分加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理论摩尔比Ru/TBOT、Ru/TBOZ和Ru/TEOS为10: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Ru@XO2(X=Ti,Zr和Si),在催化剂Ru@TiO2作用的最优条件下探究不同包覆层XO2(X=Ti,Zr和Si)的表面形貌、结构和对苯部分加氢的催化剂性能,环己烯的收率和选择性均相对于纯Ru颗粒提高了 20~40%左右,从苯与环己烯在亲水材料的竞争吸附角度进一步讨论了亲水氧化物包覆型钌基催化剂作用的机理。(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05-17)
宋红光[6](2018)在《苯部分加氢催化剂劣化原因及工艺参数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己烯是重要化工中间体。目前,工业苯部分加氢反应制环己烯的催化剂是钌锌纳米颗粒催化剂。分析苯部分加氢催化剂组分对苯部分加氢反应选择性影响的因素,进而分析出生产中出现的催化剂活性缓慢劣化导致环己烯收率降低原因。通过热力学计算出生产反应中相应工艺参数。根据计算数据,优化生产工艺指标促使催化剂活性稳定,提高了目标产物环己烯的收率。(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杨国杰[7](2017)在《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己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部分加氢是生产环己烯的一个主要方法。针对目前国内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转化率低、选择性差的问题,在本论文开展了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的优化研究。用沉淀法制备了加氢催化剂,其中Ru-Zn为主催化剂、氧化锆为载体、硫酸锌和氢氧化锌为助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失活、再生及预处理。考察了加氢催化剂中活性成分、载体、添加剂和辅剂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最佳催化剂条件为:Ru含量适中,反应体系中的水含量等于或略大于苯的量,溶液中的锌离子浓度在4.0%左右,催化剂与分散剂的比例在1/5,溶液pH控制在5.6~5.8,催化剂上的锌含量为1%左右。确立了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46℃,氢气压力5.0MPa,搅拌速度115rpm,浆液循环量/苯进料在3.0左右,苯负荷在36t/h时。该条件下,苯的转化率和环己烯选择性分别达到40.6%和80.7%,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12-03)
辛双梅[8](2017)在《基于亲水性材料包覆的Ru基催化剂的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环己烯具有较为活泼的C=C双键,通过传统水合等反应可以制得环己醇、己二酸与己内酰胺等工业原料。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反应路线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备受工业界青睐。然而在实际的反应过程中,苯更倾向于发生深度加氢得到环己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中间产物环己烯阶段。催化剂的设计在苯部分加氢过程中由此特别重要,其中催化剂表面的亲水性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从提高Ru基催化剂的亲水性角度出发,首先通过氢气还原法制备微米尺度的Ru颗粒,并在其表面包覆亲水性材料Si02和Zr02。根据苯部分加氢性能评价发现环己烯的收率较纯Ru颗粒分别最高提高了约25.0和20.0%。在此过程中考察了亲水性前驱体正硅酸乙酯(TEOS)、正丁醇锆(TBOZ)添加量对催化剂部分加氢性能的影响以及苯部分加氢的最优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Si02包覆Ru基催化剂的最优反应条件为6MPa、150℃、1000rpm、和225μL的TEOS加入量,而ZrO_2包覆Ru基催化剂最优反应条件为6MPa、160℃、1000rpm、和225 μL的TBOZ加入量。通过实验证实,亲水材料在Ru颗粒表面构建的滞留水膜对于提高环己烯的选择性具有关键作用,其可能作用机理在于抑制了环己烯在滞留水膜中的扩散。对同批及不同批亲水性材料包覆的Ru催化剂的重复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催化剂的重复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6)
周功兵,王浩,裴燕,乔明华,孙斌[9](2017)在《Ru-Zn/ZrO_2催化剂在苯部分加氢反应中的孔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沉淀法和溶剂热法合成了叁种具有相同晶型但不同孔径的四方ZrO_2(t-ZrO_2),以此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硫酸锌溶液中还原的方法制备了Ru-Zn/ZrO_2催化剂,考察了Ru-Zn/ZrO_2催化剂的孔径对苯部分加氢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CO化学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X射线激发俄歇电子能谱(XAES)、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表明,在苯部分加氢反应中,Ru-Zn/ZrO_2催化剂的孔径对环己烯的选择性有显着影响.随催化剂孔径的增大,苯的转换频率(TOF)基本不变,环己烯初始选择性(S0)则逐渐升高,孔径为11.7 nm的ZrO_2(ZrO_2(11.7))负载的Ru-Zn/ZrO_2(11.7)催化剂的S0及得率最高,分别可达88%和54%.结合催化剂的表征和加氢结果,讨论了孔径影响苯部分加氢活性和选择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窦镕飞,谭晓荷,范义秋,裴燕,乔明华[10](2016)在《Ru-B/MIL-53(Al_xCr_1)催化剂在苯部分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不仅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道规则,而且化学性质和结构性质多样、可调,所以在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合成了MIL-53(Al)、MIL-53(Cr)及新颖的含有二元配位金属的MIL-53(Al_xCr_1)(x=1,2,3,4)材料,以此为载体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Ru-B/MIL-53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Al/Cr比不仅影响Ru-B/MIL-53催化剂上的初始反应速率(r0),也影响环己烯的初始选择性(S0).一般而言,高Al含量的MIL-53作为载体对r0有利,而含有二元配位金属的MIL-53作为载体时,S0高于仅有单一配位金属的MIL-53载体.在环己烯选择性最高的Ru-B/MIL-53(Al_3Cr_1)催化剂上,r0和S0分别为9.2 mmol/(min·g)和71%.采用多种手段,对环己烯选择性差异最为显着的Ru-B/MIL-53(Al_3Cr_1)和Ru-B/MIL-53(Cr)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二者Ru-B纳米粒子的化学组成、电子性质、微观结构接近,但前者的活性表面积大于后者,Ru-B粒子的尺寸更小,分散更加均匀,且金属-载体作用更强.更小的Ru-B粒径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而且也有利于环己烯选择性的提高.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180℃和5.0 MPa H_2压力下,以100mL乙醇胺为修饰剂时,在Ru-B/MIL-53(Al_3Cr_1)催化剂上可得环己烯得率29%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苯部分加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过碘酸钠为氧化聚合诱导剂,在微酸性条件下(pH=5.0)合成了聚多巴胺修饰的分子筛载体。采用环己烷-水双溶剂法,制备了聚多巴胺修饰的SBA-15负载钌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多巴胺能显着提高催化剂的亲水性,修饰后的催化剂在苯部分加氢反应中表现出高环己烯选择性;采用该催化剂,苯转化率为63.2%时,环己烯收率可达51.8%;聚多巴胺的引入不会影响SBA-15长程有序的介孔结构,催化剂具有适中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钌分散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苯部分加氢论文参考文献
[1].王红琴,谢继阳,安霓虹,戴云生,唐春.钌基催化剂催化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9
[2].廖红光,肖艳娟,魏义兰,李崇裔,余小光.聚多巴胺修饰的SBA-15负载钌催化剂催化苯部分加氢[J].石油化工.2019
[3].葛昕.苯部分加氢的催化剂工业调整经验[J].化工设计通讯.2018
[4].周功兵,刘建良,田静,裴燕,范康年.Pd、Pt对Ru/ZrO_2催化剂苯部分加氢性能的修饰作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8
[5].喻雪莲.Ru@XO_2(X=Ti,Zr和Si)催化剂应用于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D].华东理工大学.2018
[6].宋红光.苯部分加氢催化剂劣化原因及工艺参数计算[J].广州化工.2018
[7].杨国杰.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工艺优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8].辛双梅.基于亲水性材料包覆的Ru基催化剂的苯部分加氢制备环己烯[D].华东理工大学.2017
[9].周功兵,王浩,裴燕,乔明华,孙斌.Ru-Zn/ZrO_2催化剂在苯部分加氢反应中的孔径效应[J].化学学报.2017
[10].窦镕飞,谭晓荷,范义秋,裴燕,乔明华.Ru-B/MIL-53(Al_xCr_1)催化剂在苯部分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J].化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