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静脉分流术论文-刘婷,冯丽,李田,高峰,张瑞

脾肾静脉分流术论文-刘婷,冯丽,李田,高峰,张瑞

导读:本文包含了脾肾静脉分流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硬化,脾切除术,脾肾静脉分流术,超声指标

脾肾静脉分流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婷,冯丽,李田,高峰,张瑞[1](2019)在《超声预测肝硬化脾切除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吻合口闭塞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超声技术预测肝硬化脾切除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吻合口闭塞。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患者53例,依据门静脉系统CT对脾肾静脉吻合口通畅性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通畅组39例和闭塞组14例。比较两组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血栓形成情况、血流方向等超声指标,分析预测脾肾静脉吻合口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通畅组比较,闭塞组门静脉内径增宽,脾静脉内径变窄、血栓形成、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量减少、血流呈向肝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门静脉内径增宽,脾静脉内径变窄、血栓形成、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量减少、血流呈向肝性改变等超声指标是预测肝硬化脾切除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脾肾静脉吻合口闭塞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冬芳,王振强,毛建荣,王向明[2](2019)在《肝硬化患者脾肾静脉分流的MSCT影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脾肾静脉分流的MSCT影像特点,旨在为临床上治疗肝硬化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4例肝硬化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脾肾静脉分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脾肾静脉分流,共28例;对照组患者未发生脾肾静脉分流,共56例。比较两组脾静脉和左肾静脉的管径大小、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结果两组脾静脉和左肾静脉的管径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发生食管静脉曲张19例(67.86%),对照组发生食管静脉曲张44例(78.57%),两组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可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行MSCT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脾肾静脉分流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价值高。(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冯丽,刘婷,李田,左辉兰,高峰[3](2018)在《预测肝硬化脾切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吻合口闭塞的超声参数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超声技术预测肝硬化脾切联合脾肾分流术后吻合口闭塞。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脾切加脾肾分流联合手术53例,根据门脉系统CT(Computer tomography)成像对脾肾静脉吻合口通畅性的检查结果,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手术患者分为通畅组和闭塞组,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超声检测指标,分析预测脾肾静脉吻合口闭塞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腹部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2)

张灿环,刘鸿雁,张炳,高健,王国华[4](2018)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评价脾肾静脉分流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128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研究脾肾静脉分流的有无,评价脾肾静脉分流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6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脾/胃-肾分流的有无将所筛选患者分成A、B两组,比较两组门静脉、脾静脉、左肾静脉管径平均值和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无差别。结果:A组即有脾肾静脉分流患者为40人,B组即无脾肾分流患者为106人,脾肾静脉分流的发生率约为27.4%;两组患者食管下段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4>χ~2_(0.05,2)=5.99,P<0.05);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与脾肾分流的有无呈显着相关性(P=0.01<0.05)。结论:脾肾静脉分流能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生率,缓解其严重程度,在门静脉高压行分流术时可以利用已存在的脾肾静脉分流道,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伍俊[5](2016)在《保留脾脏的选择性断流加近端脾肾静脉桥式分流术回顾性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常致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我国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病源广泛,因而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断流术(gastroesophageal devascularization,GD)、分流术(portasystemic shunt,PSS)和断流联合分流术(GD+PSS)。临床上的手术方式一般需要常规切除脾脏,虽然脾脏不是人体生命的必需器官,但它在抗感染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保留脾脏的断流联合分流术对于患者是否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目的:比较我院保留脾脏的选择性断流加近端脾肾静脉桥式分流术(保脾的联合术)和切除脾脏的选择性断流加近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切脾的联合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下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的差异,探讨保留脾脏的选择性断流加近端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10月~2015年5月间68例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保脾的联合术组(A组)和切脾的联合术组(B组),其中A组31例,B组37例。收集相关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pressure,FPP)、术后并发症等,随访术后1年内两组病例的有无再出血、死亡、肝性脑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等。术后检测两组病例肝功能、白细胞、血小板的变化,并检测术前、术后2周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双侧ɑ=0.05为检验水准;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ɑ=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分布、病因分类、上消化道出血史、Child-Pugh分级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术中情况:切脾的联合术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保脾的联合术组(P<0.05),切脾的联合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多于保脾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情况:两组病例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项肝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脾组较保脾组的TBIL水平下降更为显着(P<0.05)。术后并发症上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切脾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高于保脾的联合术组(P<0.05)。两组病例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明显升高,但4周后恢复至正常水平。随访至术后1年,两组病例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均在正常水平。保脾组和切脾组术后CD8~+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组间比较切脾组高于保脾组(P<0.01)。保脾组术后CD3~+、CD4~+、CD8~+和CD4~+/CD8+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脾组术后CD3~+和CD4~+/CD8~+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脾组术后IgM和C3较术前升高(P<0.05),而切脾组术后IgM较术前下降(P<0.01),组间比较术后保脾组IgM和C3高于切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脾脏的选择性断流加近端脾肾静脉桥式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近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随访。该术式能较好的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6-05-01)

刘显峰,魏晓萍[6](2016)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端脾肾静脉分流术临床治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治疗中行近端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2例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前后门静脉压由32.20~42.95cm H_2O降至20.37~29.70 cm H_2O,平均下降12.50±7.35cm H_2O。手术时间为3.0~5.2h,住院时间15~42天,手术恢复后均能从事正常工作。结论:切除脾,将脾静脉近端与左肾静脉端侧吻合,使压力较高的门静脉系血液直接分流到腔静脉中去。(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6年25期)

姬润调[7](2015)在《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1400例行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0例,2组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2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前后血浆蛋白和尿素氮含量、术后可能的不良反应及肠道排气时间。结果经营养治疗和护理后,2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明显提高,血浆前白蛋白明显下降,术后4d和8d时2组血浆前白蛋白含量、尿素氮含量、术后肠道通气时间相比差异不显着;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经适当护理后,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对行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患者在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营养状况较好,术后肠道通气时间较短,肠道功能恢复较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减少了溃疡、胆汁淤积、胃肠道细菌移位感染等严重不良情况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5年24期)

李骏[8](2015)在《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相关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脾肾静脉分流术为其中一种。研究与分流术有关的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等门静脉系和下腔静脉、肾静脉等下腔静脉系的形态和毗邻关系,为分流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提高手术疗效。材料与方法:利用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30具,其中男性17具,女性13具。按层次解剖法解剖,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1.脾静脉的长度为111.69±10.56mm,脾动脉的长度为(119.31±11.82)mm2.脾门端的脾静脉宽径为11.00±2.25 mm,脾静脉中点的宽径为12.66±0.86 mm,门静脉端的宽径为14.03±1.02 mm。3.胃冠状静脉距门静脉角之距离18.05±3.49mm,肠系膜下静脉距门静脉角之距离16.55±2.76mm,胃网膜左静脉距门静脉角之距离52.82±5.44mm。4.腹腔干与门静脉角间距离为18.10±3.56 mm。脾门与胰尾距离为29.69±4.25mm。5.脾静脉与第一腰椎上缘水平线的垂直距离31.60±1.44mm,左肾静脉与第一腰椎的垂直距离43.67±3.47 mm。6.左肾静脉外径15.37±1.16mm,左肾静脉长69.97±7.48mm。结论:1.左肾静脉干支宽径大于脾静脉,所以选择其作为吻合的血管。2.脾门端脾静脉与左肾静脉大多平行甚至重迭,且无胰尾覆盖,间距约为10mm,进行脾-肾静脉分流比较方便。3.门静脉端的肠系膜下静脉注入脾静脉处仅距门静脉角18.05±3.49 mm,术中应注意分离。(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11-01)

褚延魁,王胜智,刘育蕾,康志龙[9](2013)在《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5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A组,26例)和单纯门奇静脉断流术(B组,24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门静脉压力(FFP)以及胃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再发生率等。结果 A组术后胃食管静脉破裂再出血发生率仅3.8%、FFP为(21.5±2.6)mmHg,B组分别为20.8%、(24.4±3.7)mmHg,两组相比,P均<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凝血功能相比,P均>0.05。结论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疗效明显,而且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门奇静脉断流术。(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3年43期)

秦勇,叶冠雄,徐胜前,吴成军,王世[10](2013)在《中心性脾肾静脉断流联合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常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和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PHT多需手术治疗,而且手术方式繁多,其术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断流术和分流术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两种术式,其理论依据相悖,优缺点并存,正确合理的选择术式是提高PHT手术疗效的关键。断流术加分流术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正被多数学者认可。近年来,我院采用分流加断流术治疗PHT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3年14期)

脾肾静脉分流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脾肾静脉分流的MSCT影像特点,旨在为临床上治疗肝硬化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4例肝硬化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脾肾静脉分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脾肾静脉分流,共28例;对照组患者未发生脾肾静脉分流,共56例。比较两组脾静脉和左肾静脉的管径大小、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结果两组脾静脉和左肾静脉的管径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发生食管静脉曲张19例(67.86%),对照组发生食管静脉曲张44例(78.57%),两组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可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行MSCT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脾肾静脉分流及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价值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脾肾静脉分流术论文参考文献

[1].刘婷,冯丽,李田,高峰,张瑞.超声预测肝硬化脾切除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吻合口闭塞的初步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王冬芳,王振强,毛建荣,王向明.肝硬化患者脾肾静脉分流的MSCT影像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9

[3].冯丽,刘婷,李田,左辉兰,高峰.预测肝硬化脾切联合脾肾静脉分流术后吻合口闭塞的超声参数初步研究[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腹部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4].张灿环,刘鸿雁,张炳,高健,王国华.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评价脾肾静脉分流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8

[5].伍俊.保留脾脏的选择性断流加近端脾肾静脉桥式分流术回顾性临床研究[D].南昌大学.2016

[6].刘显峰,魏晓萍.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端脾肾静脉分流术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7].姬润调.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

[8].李骏.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相关解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

[9].褚延魁,王胜智,刘育蕾,康志龙.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

[10].秦勇,叶冠雄,徐胜前,吴成军,王世.中心性脾肾静脉断流联合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分析[J].浙江医学.2013

标签:;  ;  ;  ;  

脾肾静脉分流术论文-刘婷,冯丽,李田,高峰,张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