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磷酸论文_海岩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纯磷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酸,高纯,结晶,铵盐,电渗析,氯化钾,阴离子。

高纯磷酸论文文献综述

海岩[1](2016)在《高纯磷酸二氢钾》一文中研究指出该产品为高纯磷酸二氢钾,可同时快速补充磷、钾养分,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逆性能、防止早衰、改善果实品质、增加千粒重、提升结实率,具有显着的稳产、增产作用。一、产品特性1.纯度高:出口级原料,有效纯度≥98%,不含有害重金属及氯元素,不含激素,是一种安全的优质磷钾肥料。2.使用方便:本品微酸性,可与多数农药、植物调节剂混合使用。3.高效增产:作物生长各生育时期均可使用,可提高作物叶片光合效率,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抗逆性,(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6年31期)

郑清四,彭斌,黄军[2](2016)在《高纯磷酸哌喹合成和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抗疟药磷酸哌喹制备新工艺和检测参数,采用不同的溶剂、反应条件、反应步骤合成磷酸哌喹,最终产品采用氢谱、碳谱、质谱表征结构,HPLC方法控制产品有关物质.通过一系列优化实验,确定了磷酸哌喹结构和最佳工艺路线,为合成高纯磷酸哌喹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确定的合成工艺参数,操作简单,性能好,工艺对设备的要求低,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周静,周骏宏,柏任流,王珏,罗骏[3](2015)在《萃余酸萃取法制高纯磷酸二氢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湿法磷酸净化工艺产生的副产物萃余酸为磷源,以低廉的氯化钾为钾源,研究如何通过一系列萃取与复分解反应制备高纯磷酸二氢钾的技术。重点研究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KCl用量、KCl初始质量浓度等单因素对P2O5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组合实验进一步确立了最佳反应条件。按照该工艺条件采用湿法萃余磷酸制备高纯磷酸二氢钾兼具了反应条件温和、能耗非常低以及可显着降低成本等诸多优点,故值得在磷酸盐工业中推广其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5年03期)

李翠屏[4](2012)在《萃取—反应制备高纯磷酸铵盐的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溶剂萃取是湿法磷酸净化的主流方法。湿法磷酸成本较热法磷酸低,但杂质含量较高,在用于制备纯度等级较高的磷酸盐产物时往往需要采用溶剂萃取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现有溶剂萃取工艺通常包括:湿法磷酸浓缩、萃取、洗涤、反萃等步骤,再以所得的反萃磷酸作为制备磷酸盐的出发原料。从理论上分析,通过有机相中磷酸的直接反应制备磷酸盐产物,可以省去反萃取操作;通过对萃取相磷酸反应进程的分阶段控制,有可能得到不同纯度等级的磷酸盐产物。本文以此为背景开展研究工作,以磷酸铵盐作为目的产物。采用的工艺流程包括湿法磷酸浓缩、多级萃取、多级洗涤、成盐反应,萃取中以甲基异丁基甲酮为萃取剂。通过该工艺流程,可以得到不同等级的磷酸铵盐,其中一部分是高纯度的铵盐。为了建立分级反应制备高纯磷酸铵盐的方法,先考察目的产物磷酸铵盐和杂质盐在非水介质中溶解过程的热力学特性。研究了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磷酸铁和硫酸铵在甲基异丁基甲酮中的溶解平衡特性,并且比较了不同温度下杂质盐的结晶析出的顺序与中和度之间的关系。由研究结果知,温度区间为25~35℃时,水饱和的甲基异丁基甲酮中溶解度大小排序为: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磷酸铁<磷酸氢二铵,温度35℃时有利于分级成盐反应的进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级反应制磷酸铵盐的初步流程,对提出的流程开展工艺学研究。为了提高分级反应制高纯度磷酸铵盐的需要,湿法磷酸的前端净化应该在较优化的条件下进行。考虑反应对净化酸纯度的要求,经实验验证,萃取净化的最佳条件:酸浓度为75%-79%,有机溶剂和酸的质量比为1.2:1,温度为30℃;洗涤净化的最佳条件:洗涤酸浓度为53%~54%,温度为30℃,萃取有机相与洗涤酸相的质量比为mO:mA=1:0.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用净化的湿法磷酸制备磷酸铵盐,在成盐反应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中和度,在反应的各阶段分别制得工业级磷酸盐、食品级磷酸盐和高纯级磷酸盐。反应产物直接结晶析出,与传统方法中蒸发水得到磷酸盐产品的过程相比,省去了水的蒸发,存在节能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2-05-12)

姜晓滨[5](2011)在《熔融结晶法制备高纯磷酸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纯磷酸作为高端的电子化学品,在国内外电子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制备高品质的高纯磷酸产品,本论文对高纯磷酸的熔融结晶制备技术进行了系统工程的研究,开发出了液膜结晶和静态多级熔融结晶两种制备高纯磷酸的结晶技术,已制备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纯磷酸产品。本研究中,精确测定了高纯磷酸的基础物性数据,包括常见浓度和温度下的密度与黏度、不同浓度和温度下磷酸晶层的导热系数、理想逐步冻凝状态下磷酸主要杂质组分在晶层和液相中的分配系数,为结晶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数据。分别应用间隙体积法和直接测量法,测定了液膜结晶和静态熔融结晶中的磷酸晶层生长过程和发汗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数据。按照粒度无关生长模型建立了晶层生长动力学方程;以温度梯度为推动力建立了发汗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同时引入晶层结构参数,对发汗过程的阻力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完善了发汗过程的动力学理论。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热量衡算、边界层传质理论和相平衡,分别建立了液膜结晶动态过程和静态熔融结晶过程的数学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拟合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晶种温度、原料初始浓度、喷淋密度、降温速率、降温终点温度、发汗终点温度作为关键工艺参数。对于熔融结晶过程中研究较少又极为重要的排液过程,创新性地引入分形多孔介质理论,建立了适用于熔融结晶晶层体系的数学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拟合结果,得到了晶层的结构和特性参数以及过程的优化参数,该模型还可用于其他物系熔融结晶过程的晶层结构和特性分析。在高纯磷酸结晶过程研究、模型建立和模拟等上述研究基础上,分别对液膜结晶和静态熔融结晶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各种操作工艺参数对产率和分离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液膜结晶工艺方案。针对静态熔融结晶中晶层细晶较多,杂质包藏随结晶塔长度而增加的问题,开发了静态多级熔融结晶工艺。该工艺可以有效地消除细晶,提高静态熔融结晶过程的分离效率,从而获得高质量的高纯磷酸产品。最后,对液膜结晶和静态多级熔融结晶两种结晶模式关于生产能力和分离效果进行工业化应用的初步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最终提出了两种结晶模式联合操作的优化工艺方案,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可以有效地提高了过程的分离效率,产率及整体生产能力。所开发工艺路线达到了废液零排放,能耗低,为绿色环境友好型工艺,具有较大的产业化意义。该技术亦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熔融结晶制备高纯晶体产品的过程中。以上有关研究内容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1-12-01)

胡容平,俞于怀,吴良,李开成,廖欢[6](2010)在《沉淀转化法制高纯磷酸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工业级硫酸锌、农用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了高纯磷酸锌。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沉淀剂加料速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沉淀剂过量系数等不同因素对产品收率和中间产品硫酸根含量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法工艺简单,产品收率达到95%以上,所得产物为四水合磷酸锌,产品易洗涤、纯度高,符合国际标准,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和较高的实际生产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0年11期)

胡容平,吴良,俞于怀,廖欢[7](2009)在《分光比浊法测定高纯磷酸锌中硫酸根》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建立了在酸性介质中,吸收波长为440 nm、以聚乙烯醇(PVA)作稳定剂测定高纯磷酸锌中硫酸根的分光比浊分析方法。试验考察了PVA浓度、PVA存在下体系的稳定时间、盐酸加入量、氯化钡加入方式、温度等因素对该法的影响并进行优化。该法可用于硫酸根含量在2~10 mg.L-1范围内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1.66 mg.L-1,变异系数(CV)为0.97%,回收率在96%~103%,测量时间可保持60 min,样品分析结果与离子色谱法(IC)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09年09期)

骆吉林,李军,杨叁可,徐华,陈嘉甫[8](2009)在《电渗析法制电子级高纯磷酸》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电子级磷酸的应用领域和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制备高纯磷酸的一些方法,提出采用电渗析法制电子级高纯磷酸,并将试验产品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说明采用电渗析法生产电子级高纯磷酸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磷肥与复肥》期刊2009年03期)

刘飞,李天祥,解田,李白玉[9](2009)在《高纯磷酸生产工艺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纯磷酸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品,受到生产商的广泛重视。早期,高纯磷酸以黄磷为原料生产。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黄磷价格的快速增长,国内外对高纯磷酸的生产新方法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高纯磷酸的生产工艺、市场展望作一评述,并介绍瓮福(集团)技术开发中心以工业级或食品级磷酸为原料,通过结晶净化法制得高纯磷酸产品,2007年建一中试装置,年产20t高纯磷酸。(本文来源于《磷肥与复肥》期刊2009年02期)

史亚利,王海波[10](2008)在《高纯磷酸试剂中痕量阴离子的离子色谱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阀切换技术对磷酸中痕量阴离子进行了测定。(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5)

高纯磷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抗疟药磷酸哌喹制备新工艺和检测参数,采用不同的溶剂、反应条件、反应步骤合成磷酸哌喹,最终产品采用氢谱、碳谱、质谱表征结构,HPLC方法控制产品有关物质.通过一系列优化实验,确定了磷酸哌喹结构和最佳工艺路线,为合成高纯磷酸哌喹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确定的合成工艺参数,操作简单,性能好,工艺对设备的要求低,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纯磷酸论文参考文献

[1].海岩.高纯磷酸二氢钾[J].农业知识.2016

[2].郑清四,彭斌,黄军.高纯磷酸哌喹合成和结构表征[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6

[3].周静,周骏宏,柏任流,王珏,罗骏.萃余酸萃取法制高纯磷酸二氢钾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5

[4].李翠屏.萃取—反应制备高纯磷酸铵盐的过程[D].华东理工大学.2012

[5].姜晓滨.熔融结晶法制备高纯磷酸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11

[6].胡容平,俞于怀,吴良,李开成,廖欢.沉淀转化法制高纯磷酸锌[J].现代化工.2010

[7].胡容平,吴良,俞于怀,廖欢.分光比浊法测定高纯磷酸锌中硫酸根[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9

[8].骆吉林,李军,杨叁可,徐华,陈嘉甫.电渗析法制电子级高纯磷酸[J].磷肥与复肥.2009

[9].刘飞,李天祥,解田,李白玉.高纯磷酸生产工艺及展望[J].磷肥与复肥.2009

[10].史亚利,王海波.高纯磷酸试剂中痕量阴离子的离子色谱方法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8

论文知识图

高纯磷酸锌制备工艺流程高纯磷酸静态熔融结晶装置图高纯磷酸的制备-图3-8 实验室升华装...挂膜结果图(左:厚度适中的晶膜;右...晶层多孔性质示意分配系数测定实验装置图

标签:;  ;  ;  ;  ;  ;  ;  

高纯磷酸论文_海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